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官场达人张之洞》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1章 惨遭算计,好事多磨 (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官场达人张之洞》 作者:梁纪锋

第41章 惨遭算计,好事多磨 (2)

  冬月二十九日,也就是接任湖广总督的第三天,张之洞就给李鸿章发了一份电报。主要向李鸿章通报他和盛宣怀会谈的情况。毕竟,见了人家的心腹幕僚,总得给人家一个交代吧。但在这份电报中,张之洞并未表明他对合作事宜的意见和态度,只是在派遣洋矿师勘矿的问题上,他坚定了自己的立场:煤矿铁矿都是湖北的,我认为从湖北选派矿师为宜。

  就是通过这句话,老谋机警的李鸿章捕捉到了一个信息:张之洞和盛宣怀八成是谈崩了!

  发完电报,张之洞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于是立即派人到大冶铁矿进行实地勘探。然而,李鸿章方面早有动作。

  早在冬月二十三日,盛宣怀就抢先采取了行动。他向李鸿章及朝廷上了一道《筹拟铁矿情形禀》,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主张:把大冶铁矿、武昌铁矿、当阳煤矿、江苏徐州利国铁矿及各地煤矿统归一局管理,再由该局统筹安排,择地开办,招股商办,另派大官督办,等等。

  盛宣怀这些主张显然违背了张之洞的意愿,而且明显地表露出他自己的企图。那时,张之洞还在由沪赴鄂途中,他完全不知情。甚至在他给李鸿章发电报时,也不知情。后来,张之洞倒是知情了,但盛宣怀的行动及主张没起作用。因为上面有海军衙门和醇亲王压着。这下,他可以放心了,放心地勘探大冶铁矿。

  天降喜讯

  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勘探人员向张之洞报告了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

  1、裸露在地表的大冶铁矿石约有2700万吨。

  2、地下矿石储量无法统计,即使再添几个炼铁炉,也至少可以开采百年以上。

  3、矿石含铁量高达64%,含铜量2.7%,皆可用来炼钢。

  4、大冶邻县兴国境内勘探一处上等锰铁矿,含锰量高达37%,位列世界之首。

  5、大冶铁矿及兴国锰铁矿均产石灰石。

  这简直是天大的喜讯啊,黄石再次轰动世界!

  西方列强心里痒痒了,德国政府得知消息后,立即向清政府施压,意图夺取大冶铁矿和兴国锰铁矿的开采权。清政府向来惧怕强悍的德国,便把皮球踢给了张之洞。

  对于西方列强,张之洞的立场和骨头向来强硬。当德国差人前来商谈此事时,他大动肝火:“中国的铁矿,哪儿有洋人来开采之理?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老子还不够忙呢!”

  德国告退了,可张之洞担心未来有变数,于是加紧修筑一条从大冶铁矿通往江口的铁路,以方便运输矿石。

  光绪十七年(1891年)秋,这条铁路正式动工,一年后建成通车,而铁矿的1000多名工人也热火朝天地大干了起来,日采矿石达200吨!

  喜讯传出后,对大冶铁矿觊觎已久的盛宣怀,心里也痒痒了。为了得到大冶铁矿的开采权,他是费尽心机,最后他非但没能成功,还让张之洞抢了一个盖世头功,他心里能好受吗?

  由于大冶铁矿是他早年勘探到的,他便向张之洞提出了这样一个条件:每采一吨矿石提银3钱,或每炼一吨钢铁提银2钱,以弥补他当年开矿的亏空。

  这个条件还不算苛刻,毕竟他是最早的开采者,他也是竞争失败者,他心理不平衡,那就给他点钱,让他找点平衡吧。那点钱,不算什么,只是一点蝇头小利。

  大冶铁矿的勘探给了张之洞无穷的信心,而李瀚章主动奏请朝廷将广州炼铁厂移建湖北,更让他如虎添翼。当然,这也是海军衙门和醇亲王的意思,他要助张之洞成功。

  一切都在张之洞的谋划中,也在海军衙门和醇亲王的操纵中。

  光绪十六年(1890年)五月,张之洞在武昌设立铁政局,委任他的心腹幕僚蔡锡勇为总办,主持铁厂的创建工作,并令湖北布政使、按察使两司,以及盐、粮两道会办一切。蔡锡勇曾出使美国、日本、秘鲁等国,熟悉洋务,精通英语,让他主持创建铁厂最为合适。

  六月,从英国定购的第一批炼铁设备,以及从国外聘请的洋匠技师先后到达武汉,张之洞决定让这些洋匠技师,分头勘探铁矿和煤矿。

  七月,张之洞又联系新任驻英公使薛福成,在英国定购了炼钢炉和制轨等机器,并聘请了能够冶炼贝色麻钢和西门士钢(均为英国产的有色钢材)的工匠技师,他决定大干一场。

  艰难选址

  铁矿找到了,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张之洞:铁厂建在哪里合适?

  在西方国家,钢铁企业通常建在煤矿或铁矿附近,有利于就近取材,节省中间成本。当时,大冶铁矿是已知铁矿,张之洞倾向于把铁厂建在大冶附近的黄石港,可李鸿章却反对:“西方国家多以铁就煤,而无以煤就铁者,你应该把铁厂建在煤矿附近,你赶快找煤矿吧。”

  张之洞咨询了洋匠技师后,回答他说:“西方国家也有以煤就铁的啊,具体怎么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成不变。再说湖北铁矿集中,煤矿分散,具体怎么办,我得看着办!”

  但当张之洞派人对大冶附近的黄石港进行勘探时,却发现此地狭窄,坑洼不平,根本不适合建厂。出于监管和销售方面的考虑,他觉得应该把铁厂建在武昌附近。因为铁厂不能离总督府太远,否则它将会失去监管,而且也不利于运输和销售。随后,他又派人在武昌附近选地。几经波折,他终于选定了一个地方——汉阳大别山(今龟山)下的一片平洼之地。

  就是这里了。这里地势开阔,南枕绵绵起伏的龟山,北依逶迤流淌的汉水,直面滚滚而去的长江,水路陆路纵横,运输极为方便,也便于日常监管,绝对是建厂炼铁的好地方。

  铁厂设在这里还有一大好处,那就是铁厂聘来的洋匠技师和翻译,可通用于同时创建的湖北枪炮厂以等洋务企业。

  张之洞当即拍板,并电奏了海军衙门,表示两年之内可建厂产铁。但李鸿章主张以铁就煤,当他从盛宣怀那里得知大冶明家山有上等好煤时,就主张在大冶设厂,张之洞却有理有据地回复他:“把铁厂建在大冶,倒是可以省下四五万两运煤费用,可那里坑洼不平,光是削掉几个山头,填平几个大坑,就花费一二十万银,你觉得哪个更合算呢?再说大冶明家山的煤,并不是什么好煤,好煤还得继续寻找!”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李鸿章无话可说了,朝廷也同意了张之洞的方案。

  一张空头支票

  厂址选定了,可新的更大的问题又来了:在户部尚书翁同龢的阻碍下,朝廷此前批拨的那200万两银子从未兑现,那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实际建厂费用要远远超过这个数。资金紧缺便又成了张之洞建厂的头等难题!

  张之洞郁闷死了,他急坏了,他急得夜不能寐,日不思食,他不禁悲叹:大清好不容易出了我张之洞这么一个能干大事的人,可翁同龢那老东西处处为难我,真是老天不开眼!这辈子,我什么都不缺,我就是缺钱,我不是缺自己的钱,而是缺干大事的钱!

  但钱还得接着筹,怎么筹呢?张之洞想出了几个办法,于是奏请朝廷:我自己设法借贷,能借多少借多少,借多少最后还多少。不过,是我自己还,不用朝廷负担;创建铁厂是国家大事,而且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朝廷要是不掏银子,怎么着也说不过去吧。这样,我也不难为朝廷了,我想好了:湖北每年不是要向朝廷上缴各种款项吗,我想把这些款子截留下来,挪作建厂之用。如此一来,这些款子就等于是朝廷批拨的啦,形式虽然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我看这样行……

  朝廷同意了张之洞的奏请,但只允许他截留200万,而这200万恰好是朝廷原来批拨给他的数。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无论这200万从哪里来,只要能来,那就成。

  截至光绪十七年(1891年),张之洞从英国定购的所有机器设备以及他聘请的30多位洋匠技师全部到位,而他招纳的3000名中国工人也严阵以待。不仅如此,他还先后派出50来位中国员工到比利时学习冶铁技术。

  至此,一个庞大的中国近代化钢铁企业队伍建立起来了,一个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特大型钢铁工厂也将拔地而起。

  这年七月,万事俱备后,张之洞一声令下:同志们,开工!

  煤呢?没了

  上等铁矿拥有了,大型铁厂也开建了,接下来就该开采煤矿了。然而,与大冶铁矿的天大喜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湖北及周边诸省缺煤特别是缺好煤的状况,远远超出了张之洞的想象,也令他一度高涨的心跌进了谷底。

  从光绪十五年(1889年)年底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年底,张之洞先后三次派人马分赴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安徽、贵州和陕西等地勘探煤矿,结果表明湖北、湖南、江西境内倒是有煤质符合要求的煤矿,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煤矿储量太少,产量有限,且比较分散,根本无法保证铁厂每天三四百吨的用煤需求,也就是说这些煤矿没有开采的价值。

  江西萍乡煤矿倒是可以开采,但这里和武昌水陆不通,运输艰难,只得放弃。

  张之洞焦急万分,他一时陷入困境。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以前在《遵旨筹办铁路谨陈管见折》说了大话,即“断无各省之铁无一处可炼之理”。没有了煤,炼什么铁啊?可见,他当初对湖北周边的煤矿分布及矿藏情况估计不足。

  这个时候,他骑虎难下。铁厂要是因为没煤办不下去,他真就会被那些等着看他笑话的人笑死,不仅颜面尽失,估计他后半辈子的仕途也会大受影响。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中国都没有合适的煤矿,比如产煤大省山西和河南焦作生产的优质无烟煤,就很适合炼铁。只是山西和焦作距离武昌甚远,既不可能搞人力运输,也不可能先修一条铁路。因为只有挖出煤,炼出铁,才能修出铁路。

  无奈之下,张之洞想出了三个办法:

  其一,派人在湖北境内外进行地毯式勘探,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到煤矿,找不到不罢休。

  其二,发动湖北商民广泛开采属地煤矿,然后将合适的煤运抵武昌,铁厂照价收购。

  其三,派人前往湖南、宝庆等地开采煤矿,并在水陆码头的湘潭设立煤炭采购与转运中心,然后直接将其运抵铁厂。

  光绪十六年(1890年)年底,张之洞派出的人,终于在湖北勘探到了两处煤矿——大冶王三石煤矿和江夏马鞍山煤矿。次年夏天,两矿正式出煤,与此同时,湖北商民的自产煤和湖南收购的湘煤也不断运来。

  震惊世界的铁厂

  缺煤的难题虽然暂时解决了,但缺煤一直是困扰张之洞、阻碍铁厂经营发展的最大问题。好在,一个无比庞大的中国近代化铁厂建立起来了——汉阳铁厂。

  光绪十九年(1893年)年底,汉阳铁厂以其崭新而雄伟的面貌矗立在龟山脚下。尽管它比张之洞预计的竣工时间来得稍晚了一些,但它还是完美地竣工了。

  汉阳铁厂分为大小十厂,包括生铁厂、贝色麻钢厂、西门士钢厂、钢轨厂、铁货厂、熟铁厂6个大厂和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造鱼片钩钉厂4个小厂。

  汉阳铁厂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近现代炼铁设备、机器和技术工匠一应俱全。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汉阳铁厂都位居亚洲第一,它的建成投产时间,比日本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八幡制铁所还要早七年。在全世界,它的规模也是名列前茅!

  汉阳铁厂的建立,犹如一声巨雷,震惊了整个世界!

  当时,日本的一家报纸这样描述汉阳铁厂:

  登高下瞻,使人胆裂;烟囱凸起,矗立云霄;屋脊纵横,密如鳞甲;化铁炉之雄杰,碾轨床之森列,汽声隆隆,锤声丁丁,触于眼帘,轰于耳鼓者,是为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耶!

  几年之后出版的《东方杂志》(《今日东方》杂志前身)也刊载了西方人的惊呼:

  汉阳铁厂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

  中华铁市,将不胫而走各洋面(国际市场),必与英美两邦,角胜于世界之商场……

  呜呼,中国醒矣!此种种费祸,较多强兵劲旅,蹂躏老赢类之军队尤可虑也。

  《东方杂志》最后一句话说得太给力了:哎呀妈呀,不得了啦,沉睡的中国已经醒啦!这个国家将从经济上给我们带来祸患,远比强兵劲旅欺负老弱军队更令人忧虑啊!

  可见,西方列强对汉阳铁厂既是震惊的,也是恐惧的,因为他们最想把中国变成永久的殖民地,他们希望中国永远沉睡不醒。现在,中国醒了,他们能不惊慌吗?

  的确,汉阳铁厂的兴建,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遗憾的是,满清王朝并没有醒,而满清王朝也找不到几个像张之洞那样锐意进取、奋力图强、开明豁达的中流砥柱。要不然,满清王朝也不会在二十年之后被推翻!

  好了。眼下,还是炼铁要紧。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梁纪锋作品集
官场达人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