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3章 人生巅峰(1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作者:曾国藩

第43章 人生巅峰(11)

  纪渠侄近写篆字甚有笔力,可喜可慰。兹圈出付回。尔须教之认熟篆文,并解明偏旁本意。渠侄、湘侄要大字横匾,余即日当写就付归。寿侄亦当付一匾也。家中有李少温篆贴《三坟记》、《迁先茔记》,亦可寻出,呈澄叔一阅。澄弟作篆字,间架太散,以无帖意故也。

  邓石如先生所写篆字《西铭》、《弟子职》之类,永州杨太守新刻一套,尔可求郭意城姻叔拓一二分,俾家中写篆者有所摹仿。家中有褚书《西安圣教》、《同州圣教》,尔可寻出寄营,《王圣教》亦寄来一阅。如无裱者,则不必寄也。《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京中一分,江西一分,想俱在家,可寄一部来营。

  余疮疾略好,而癣大作,手不停爬,幸饮食如常。安庆军事甚好,大约可克复矣。

  此次未写信与澄叔,尔将此呈阅,并问澄弟近好。

  咸丰十一年六月廿四日

  【注释】

  ①浍(huì):田间水沟。

  【译文】

  字谕纪泽儿:

  六月二十日唐介科回营,收到你初三的禀告和你澄叔的一封信,得知一切。

  今年彗星出现在北斗和紫微垣之间,渐渐向南移,不几天就退到右辅和摇光的外面,并没有穿过紫微垣,也没有触犯天市。占卜星术,本来不足以相信,即使有不祥的征兆,也不至于酿成大祸。

  省城里雇的园丁来到家中,将废弃的一两块田地开辟为菜园使用。我在军营,让士兵们种菜,每块土地长约三丈,宽约五尺,窄的地方宽四尺,让人们在除草和采摘蔬菜的时候,脚走在两边的沟里而不践踏菜地。沟宽一尺六寸,足够容纳便桶。每块土地横竖见方,有沟有渠,下雨时水能流出,不至于让积水损害蔬菜。四川的菜园特别大,沟渠长年引水长流,把古人遗留的井田方法用得很好。我们家乡每家的园地有限,没有横沟,而直沟却不可缺少。家乡的老农虽然技艺不是很精湛,但还是比较认真的,老菜农就完全不讲究了。我们家要开创这种风气,将来在荒山空地上都可以开垦,种些粮食蔬菜之类的。如果种茶树也能够获利很大,我们家乡没有人尝试,我们家如果有山地,可以试种。

  你前面问我《说文》中逸字的问题,现在将贵州郑子尹著的两卷书寄给你读。他所补的一百六十五篇文章,都是许慎所著文中原有的字,但在后世流传中脱落掉了。他的儿子知同又附考了三百个字,这些则是许书版本中本来没有的字,而别的书中引《说文》中有的,知同认为它们不应该有。你将郑氏父子的书仔细地阅读一遍,就知道许慎文中原有的文字被传写抄漏的,实在是不少。

  纪渠侄儿最近写篆字很有笔力,可喜可贺。现在圈出来寄回去。你必须教他认熟篆文,并理解偏旁的本意。渠侄、湘侄跟我要大字横匾,我近几天写好就寄回去。也应该送给寿侄一副匾。家里面有李少温的篆书字帖《三坟记》和《迁先茔记》,也可以找出来,让你澄叔看看。澄弟写的篆字,间架太散,就因为没有字帖。

  邓石如先生写的《西铭》《弟子职》等篆书字帖,永州太守最近新刻了一套,你可以去求郭意城姻叔拓印一两份,让家中写篆字的人临摹。家里有褚书《西安圣教》《同州圣教》,你可以找出来寄到营中,《王圣教》也寄过来让我看一下。如果还没有装裱好,就不用寄来了。《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京城的一部,江西的一部,想必都在家中,可以寄过来一部。

  我的疮病稍微好了一些,但是癣病严重发作,要不断地用手抓挠,还好饮食正常。安庆方面的军事情况很好,大约可以攻破。

  这次没有给澄叔写信,你将这封信呈给他阅读,并代我向他问好。

  咸丰十一年六月廿四日(1861年7月31日)

  【精华点评】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农业一直是被孔孟等儒家学者所轻视的。以至于在整个中国古代出现了一种“农者不学,学者不农”的现象。但是,随着历史不断地发展,以及儒家思想的不断变革,到了明代,理学家们开始注重农业科学技术。曾国藩重视农业正是深受这种理学思想的影响。

  根据资料显示,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在写给长子曾纪泽写的一封信中,说自己的祖父曾星冈的治家之法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种菜,曾星冈把读书、诚修祭祀等和种菜并称为治家的八法。曾国藩告诉曾纪泽,重视种菜是家里的传统之一,虽然曾纪泽念书没有太多的时间能亲自务农种菜,但是也要找人好好料理此事。除了本文的这封信,在其他的一些家书中,曾国藩还提到了农业的重要性。同治五年(1866年)在写给曾纪泽、曾纪鸿的信中提道:“尔等亦须留心于莳蔬养鱼,此一家兴旺气象,断不可忽。”之后,他又在信件中多次提到要重视养鱼、养猪、种竹、种蔬四件事情,甚至把这些农业方面的事情看做是关乎家庭兴衰的大事。

  【经典格言】

  吾乡一家园土有限,断无横沟,而直沟则不可少。

  吾家累世以来孝弟勤俭

  (1864年1月22日与侄子曾纪瑞书)

  【家书】

  字寄纪瑞侄左右:

  前接吾侄来信,字迹端秀,知近日大有长进。纪鸿奉母来此,询及一切,知侄身体业已长成,孝友谨慎,至以为慰。

  吾家累世以来,孝悌勤俭。辅臣公以上吾不及见,竟希公、星冈公皆未明即起,竟日无片刻暇逸。竟希公少时在陈氏宗祠读书,正月上学,辅臣公给钱一百,为零用之需。五月归时,仅用去一文,尚余九十九文还其父,其俭如此。星冈公当孙入翰林之后,犹亲自种菜收粪。吾父竹亭公之勤俭,则尔等所及见也。今家中境地虽渐宽裕,侄与诸昆弟切不可忘却先世之艰难,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侄等处最顺之境,当最富之年,明年又从最贤之师,但须立定志向,何事不可成?何人不可作?愿吾侄早勉之也。

  荫生尚算正途功名,可以考御史。待侄十八九岁,即与纪泽同进京应考。然侄此际专心读书,宜以八股试帖为要,不可专恃荫生为基,总以乡试会试能到榜前,益为门户之光。

  纪官闻甚聪慧,侄亦以立志二字,兄弟互相劝勉,则日进无疆矣。顺问近好。

  涤生手示

  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译文】

  字寄纪瑞侄左右:

  近日我收到了侄儿的来信,只见字体端庄清秀,可知近来你的学问有很大的进步。纪鸿护送他母亲来到这里,我向他询问了一切,得知侄儿已长大成人,孝友谨慎,我很是欣慰。

  我家世世代代孝悌勤俭。辅臣公以上的老人我没见过,竟希公、星冈公都是天没亮就起床,一天到晚没有片刻闲暇。竟希公年少时在陈氏宗祠读书,正月里开学,辅臣公给他铜钱一百文做零用钱,到五月份回家时,只用去一文钱,还剩九十九文又交还其父,可见他年幼时就是如此节俭。星冈公更是以身作则,在他的孙辈都入了翰林之后,他仍勤于家务,竟然依旧亲自种菜收粪。我父亲竹亭公的勤俭,则是你们已经看到的。如今我们家境虽然逐渐宽裕,侄儿和各位兄弟切不可忘记先人的艰难,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心;俭字功夫,第一不穿华丽的衣服,第二不多用仆婢雇工。凡将相都不是天生的,豪杰圣贤也不是天生的,只要立志奋斗,克己守身,都可以做得到的。侄儿们如今正身处顺遂之境,正值年轻有为之际,明年又要跟随最好的老师学习,若立定志向,还有什么事做不成?什么样的人做不到呢?希望侄儿早早努力。

  荫生也还是正途功名,可以考御史。等侄儿十八九岁了,就与纪泽一同进京应考。但现在侄儿要专心读书,应以八股试帖为主要功课,虽不能专恃荫生的功名作基石,总要乡试会试能名列榜上,更添门户光彩。

  听说纪官天资聪颖,侄儿你也应该用“立志”二字与兄弟们互相勉励,以求互相学习,日日进步。顺问近好。

  涤生手示

  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1864年1月22日)

  【精华点评】

  居家过日子,最重要的莫过于守俭;做官忙事功,最重要的莫过于守廉。一俭二廉,自然成了曾国藩约束家人的道德规范。他自己则身体力行,终身自奉寒素,清淡度日。他说:“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曾国藩注意加强对家中青年子弟的教育,无疑是非常理智的。古有明训曰:“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就是因为富贵家庭往往忽视对子女的教育,使他们在优越的环境中沾染上诸多坏习气,是以他们不能继承家业,不能恪守家风,一再地上演“一代不如一代”的悲剧。在这封写给侄子曾纪瑞(字伯祥,号符卿,曾国荃长子)的信中,曾国藩以曾氏家族几代人的勤俭言传身教,希望子侄们继承勤俭家风,立志奋斗,克己守身。

  【经典格言】

  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望家中子弟戒骄戒惰

  (1861年3月14日与四弟曾国潢书)

  【家书】

  澄侯四弟左右:

  二月初一日唐长山等来,接正月十四日弟发之信,在近日可谓极快者。

  弟言家中子弟无不谦者,此却未然,余观弟近日心中即甚骄傲。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弟于营中之人,如季高、次青、作梅、树堂诸君子,弟皆有信来讥评其短,且有讥至两次三次者。营中与弟生疏之人,尚且讥评,则乡间之与弟熟识者,更鄙睨嘲斥可知矣。弟尚如此,则诸子侄之藐视一切,信口雌黄可知矣。

  谚云:“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非必锦衣玉食、动手打人而后谓之骄傲也,但使志得意满毫无畏忌,开口议人短长,即是极骄极傲耳。余正月初四信中言戒骄字,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望弟常常猛省,并戒子侄也。

  此间鲍军于正月廿六大获胜仗,去年建德大股全行退出,风波三月,至此悉平矣。余身体平安,无劳系念。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四日

  【译文】

  澄侯四弟左右:

  二月初一这天唐长山等人到来,收到了正月十四日弟弟寄出的信,在近些日子到达的信件中,速度也算是很快的了。

  弟弟说家里子弟没有一个不谦和恭谨的,我看事实并非如此。我观察弟弟近日就开始心生傲气了。凡是敬畏别人、不敢对人妄加评论的,都是恭谨谦和的人;凡是喜欢讥笑评论他人短处的,都是骄傲的人。对于营中的人,如季高、次青、作梅、树堂诸位君子,弟弟都在来信中讥笑评论了他们短处,而且有两三次之多。对于营中与你比较生疏的人,你都要毫不留情地讥笑评论,那乡里间与你熟悉认识的人,你对他们的睥睨和斥责,更是可想而知了。弟弟尚且如此,那其余的子侄们目中无人、藐视一切、信口雌黄的行径想必并不在少数。

  谚语说:“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从此句来看,并非只有锦衣玉食、对人动不动就拳脚相加才称得上是骄傲,其实言语间流露出的意得志满、毫无顾忌,开口闭口议人短长,这就是极骄傲的体现。我正月初四的信中说戒除“骄”字,就是以不轻易非议嘲笑人为第一要义;戒除“惰”字,就是以不晚起为第一要义。望弟弟常以这两点来反省自己,并时时告诫子侄们谨守。

  这里鲍军于正月廿六日大获胜仗,去年建德大股敌军全部退出,三个月的风波,至此终于全部平息了。我近来身体无恙,健康平安,无须挂念。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四日(1861年3月14日)

  【精华点评】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对澄弟(曾国潢)表现出来的骄傲之气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说他对军营中的人“讥评其短,且有讥到两三次者”。由此推断,曾国潢对老家的那些熟人,更是鄙夷之至了。曾国藩认为傲气可表现在言语、神气和脸色上,所以要做到戒骄戒惰,应当做到时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傲慢会使人自以为是,也容易因处理不好周围的关系,致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因此,为人处世,不管是为官从政、为学做人,还是做事经商,谦虚谨慎、戒骄戒惰永远是一个不败的法宝。

  【经典格言】

  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戒骄字,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拼命报国,时时战兢省察

  无官气有条理,位至封疆不可改

  (1860年8月14日与曾国荃、曾国葆书)

  【家书】

  沅、季弟左右:

  廿八日接廿四日巳刻由驿一缄,同日又接廿五日派专差一缄,季弟请凉安之长信亦在内,弟前后来信均到,探报阅悉。此路并无步拨①,即由东流、建德驿夫送祁。建德令已死,代理者新到,故文递迟延。弟以后要事须专勇送来,三日可到,或逢三、八专人来一次,每月六次。其不要紧者,仍由驿发来,则兄弟之消息常通矣。

  文辅卿办理厘金甚好。现在江西厘务经手者,皆不免官气太重。此外则不知谁何之人?如辅卿者能多得几人,则厘务必有起色。吾批二李详文云:“须冗员少而能事者多,入款多而坐支者少。”又批云:“力除官气,严裁浮费。”弟须嘱辅卿二语:“无官气,有条理。”守此行之,虽至封疆不可改也。有似辅卿其人者,弟多荐几人更好。

  甲三启行时,温弟妇甚好,此后来之变态也。《平安歌》无稿矣,各歌亦未汇刻本子。书院、祠宇图,太热未画,稍凉再交卷也。

  咸丰十年六月廿八日

  【注释】

  ①步拨:送信的人。

  【译文】

  沅弟、季弟左右:

  廿八日接到廿四日巳时由驿站送来的一封信,同日又接到廿五日派专差送来的一封信,季弟请凉安的长信也在里面,弟弟前后的来信都受到了,探报已看过了。这一路没有送信的人,都是由东流、建德驿站的驿夫送到祁门。

  建德县令已死了,代理的人新来,所以文件专递迟延了,弟弟以后有要事,要派专人送来,三天可以到,或者逢三、八定期派来一次,一个月六次。其中不要紧的文书,仍然由驿站发来,那么我们兄弟之间就能经常通信了。

  文辅卿办理厘金很好。现在江西厘务,经手的人都不免官气太重了。除此以外不知还有何人?像辅卿这样的人,能够多几个,那厘务一定有起色。我批的关于二李的申详文字中说:“要多余的官员减少,能干的官员增多;要收入的钱多,坐着支取钱款的人少。”又说:“要努力戒除官气,严格裁削不应开支的费用。”弟弟要嘱咐辅卿两句:“没有官气,却有条理。”遵这条执行,虽然当了封疆大吏也不能改变。如有类似辅卿这样的人才,弟弟多推荐几个更好。

  甲三启程时,温弟媳妇很好,这是后来心情变得平静的缘故。《平安歌》没有底稿,其他各歌也没有汇集刻成本子。书院、祠宇图,太热了还没画,等天气稍微凉一些了再交卷。

  咸丰十年六月廿八日(1860年8月14日)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曾国藩作品集
曾国藩箴言左手挺经右手冰鉴曾国藩家书大全集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原文及译文)冰鉴曾文正公嘉言钞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家训经史百家杂钞曾国藩:冰鉴(全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