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2章 威猛谋远名震陇西(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 作者:陈锋 王翰

第22章 威猛谋远名震陇西(2)

  ②③ 见《汉书·赵充国传》。充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两点具体的建议:“先行先零之诛”,以震慑罕、刂钋迹使他们“悔过反善”,同时选择了解羌人习俗的优秀官吏,前往安抚,以求得和睦相处。

  宣帝接到赵充国的建议之后,由大臣集体讨论,但大臣们以“不先破罕、兀则先零未可图也。”①为由否定了赵充国的主张。宣帝于是下诏斥责赵充国,同时任命乐成侯许延寿为强弩将军,任命辛武贤为破羌将军,准备立即出击罕、囟羌。

  赵充国接到宣帝旨意,他反复思量,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于是赵充国来了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面向宣帝“谢罪”,又一面向宣帝陈明利害。如果攻打罕、兀先零必然出兵相助,反而会巩固其联盟,是得不偿失的举动,宣帝为赵充国的赤胆忠心和缜密而细致的战略分析所折服,肯定了赵充国的意见。

  此时,先零羌部队由于长时间不见汉军出击,驻屯久了,防备就逐渐松懈。赵充国伺机率军出击,先零羌望风而逃,汉军军威大振,便想乘胜追击,却被赵充国制止。他解释道:“此穷寇,不可追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②

  赵充国取得了对先零战争的初步胜利,便立刻把军队开到罕、厍嫉牡亟缱ぴ下来,并对军队约法三章,以取得罕、厍嫉男湃巍:薄厍既丝吹胶壕秋毫无犯,奔走相告:“汉军果不击我矣!”③罕羌首领靡忘有感于汉王朝的和睦政策,亲自到汉营投诚和好。

  赵充国虽然打败了先零羌,但没有完全消灭它。先零军主力屯集湟水以西,时刻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赵充国也深深感到“羌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④。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全,赵充国想

  ①②③ 见《汉书·赵充国传》。

  ④ 见《资治通鉴》卷二十六。到了“屯田之策”。屯田可以寓兵于农,把生产和军事相结合,这样既发挥了保卫边境的作用,又能坚持生产,减轻政府的军费支出。赵充国打算撤退骑兵,留一万多步兵在边郡屯田,以农养战,以战护农,加强防卫,伺机破敌。

  但是赵充国的奏章还没有上报,汉宣帝却已饬令他率军全面进攻先零羌。赵充国心里很矛盾,他的儿子中郎将赵卯害怕起来,托人去劝赵充国放弃自己的主张,赶快执行皇帝旨意,但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主张,斩钉截铁地说:“吾固以死守之,明主可为忠言。”①

  于是他毅然向宣帝呈上关于屯田的奏章。他首先向宣帝指出“击之不便”的道理,接着分析了国家、军队和边防的情况,指出:就经济而言,现在巨大的军需供给,全靠内地输送,战事一天不解决,征税、劳役就停止不了。就边防而言,现在边防紧张不仅仅只是个羌族问题,羌族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四邻小国还会一个影响一个地发生变乱,“虽有知者,不能善其后”②。最后他指出屯田可以起到“益积畜,省大费”③的作用。

  赵充国的奏章送上去之后,宣帝和大臣们对他提出的屯田的成功可能性没有把握,而且撤退骑兵,使宣帝和大臣对羌人叛乱忧心忡忡,于是他的建议没有被通过。汉宣帝给赵充国写了一封信,将自己的疑虑也告知赵充国。

  赵充国接到宣帝的回信,看到自己的屯田报告虽然没有得到批准,但也没有完全被否定。他决定抓住宣帝所关心的军事问题,再次上书。他列举了屯田的十二条好处,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政治上,“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可以产生镇慑敌人的重大影响,同时可以减轻国内劳役,使老百姓获得喘息之机;经济上,屯田兵生产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节省国家巨大的

  ①②③ 见《汉书·赵充国传》。军粮开支,剩余粮食还可以输入国库;军事上,以前由于供给不足,汉朝北部一万里边防,只有九千将士防守,现留一万步兵屯田,增强了边防力量,“执及并力,以逸待劳”,随时可以抵御外族袭扰。赵充国最后还强调:“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见《汉书·赵充国传》。。

  赵充国的第二份报告上奏后,投赞成票的朝臣由原来少数几个增加到一半朝臣。那些持反对态度的大臣总相信武力解决问题,怀疑屯田的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在什么时候能够平定羌族的叛乱。屯田计划又没有批准。赵充国没有泄气,他看到支持他的屯田计划的大臣在增多,更加坚定了信心。他又第三次上书,在报告中,赵充国力陈“兵以计为本”,用武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还提醒宣帝“匈奴不可不备”,把屯田提到边防大局来考虑,还针对宣帝和大臣们的顾虑一一作了分析和回答。

  当宣帝和大臣们看到赵充国的第三份报告后,感到豁然开朗,心中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大臣中十之七八都同意了赵充国的意见。连曾经反对赵充国屯田的丞相也说:“我很愚蠢,不懂得军事的利害。后将军几次谋划军事战略和战术,理由总是非常充分,常常是正确的,所以我想他的计划,一定是行之有效的。”

  赵充国收到宣帝的复信,知道自己的屯田计划已被批准,非常高兴。特别是宣帝在信的末尾对他充满关切的问候,更让他激动不已。他决心不负朝廷重托,将屯田计划马上付诸实施。赵充国在屯田过程中修缮乡亭、建造桥梁、凿井浚渠。在赵充国的悉心经营下,屯田的成效很快显露出来,那些走投无路的羌人在这种强大威势的逼迫下,纷纷到赵充国屯田区投降。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秋天,羌人各部首领若零、离留、且种等一起杀了先零羌首领犹非、杨玉,率残存的先零军4000余人投降汉朝,先零羌侵扰汉朝边境的问题得到解决,西北民族矛盾也趋于缓和,并且大片荒地得到开发。

  赵充国的屯田收到了预期效果,便请罢屯田兵,班师回朝。为了保证西北地区的长治久安,赵充国又提出设置属国的办法,以安置和管理来降的羌人,让归附者进行自治。他的建议得到批准。

  甘露元年(公元前52年),赵充国病逝,终年86岁。宣帝念及赵充国功高盖世,将他的画像挂在未央宫。

  【作者点评】

  赵充国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对匈奴和西羌等当时的边患事件非常熟悉,从武帝到宣帝,他在抗击匈奴、招降西羌方面,屡立奇功。毛泽东对《赵充国传》里表现赵充国军事才能的记叙,都作了批划。如赵充国打仗时,重视侦察和备战,每到一处都修固营垒,尤其爱护士兵,计划周密后才出击。有一次领兵渡河时,万余骑兵过河后,突然与上百名羌兵遭遇,赵充国以兵马都已疲倦,敌方皆骁骑,恐是诱兵,“小利不足贪”,不准迎战。又一次,敌方败军渡水逃跑,退路很窄,有人主张快追,赵充国却回答:“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赵充国的另外一些军事主张,如“善战者制人,不制于人”,“饬兵马,练战士,以待其至,坐得制敌之术,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战不必胜,不苟接刃;攻不必取,不苟劳众”等等。毛泽东成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家,应该说与他从历史上著名军事家的战略战术中汲取养分分不开。赵充国的一些军事思想,在毛泽东的军事生涯中都有所体现,毛泽东在长征中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不正是体现了“兵以计为本”吗?

  为巩固边防,招抚西羌,赵充国提出屯田政策,向宣帝上奏《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主张戍边士兵平时垦荒种田,战时出征,这样可以就地解决军粮,克服运输困难,可节省国家开支,还能达到以逸待劳取胜入侵之敌的目的,因此,“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毛泽东对这十二条逐字加了圈记的有十条。新疆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农垦兵团进驻新疆,或许毛泽东正是从这里受到某些启发。

  赵充国为坚持屯田之策,秉笔直言,陈述得失,三次写奏章给皇帝。对赵充国的建议最初表示赞同的朝臣只有十分之二,第二次赞成的朝臣有十分之五,最后,十分之八的人都赞成了。毛泽东认为是赵充国的奏章“说服力强之效”,毛泽东也从这里看出赵充国因为坚持真理,后来得到胜利。他感慨地说,无论过去和现在,真理的贯彻总要有一个过程,但要坚持。在这里,毛泽东颇有今古同说之慨,在他自己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的正确主张也出现过赞同的人由少渐多的现象,我党认识毛泽东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也存在着一个过程。

  赵充国备受毛泽东关注,正因为他是一位精通谋略的军事战略家。他的高超谋略主要体现在制羌上。

  当先零羌行动引起汉政府的重视和忧虑时,赵充国提出了“毋令解仇”的办法。赵充国首先看到了羌人的弱点,因为羌人各个部族的首领各自为政,内部常闹矛盾,不使他们缓解矛盾和仇恨,他们就会相互攻击,统一不了,力量也就分散了,汉朝便能够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将他们击败。也正因为如此,羌人如果要攻略汉边,就必须统一内部,结成同盟。历史上的西羌反汉,也正是先统一内部,订立盟约。赵充国在对羌人活动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毋令解仇”和各个击破的策略,应该说他很有战略眼光。同时,他又提出“行边兵,预为备”的主张,有备才能无患。匈奴和羌人相勾结的种种迹象已经显现出来,羌人各部族的联络工作也正频繁进行,只有“宜及未然为之备”见《汉书·赵充国传》。,才不至于仓促应战,措手不及。

  赵充国毛遂自荐勇挑平羌重任。他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对平羌充满信心,而在战术上非常重视敌人。出征之前,老成持重的赵充国先亲自到金城一带考察地理环境。在战争过程中,他一贯坚持“先计而后战”,决不鲁莽行事。在渡黄河时,小心谨慎,面对小股敌人挑衅,他认为不可冒险贪图小利。当得知羌兵不在四望峡设防,又率军连夜开赴前方阵地。

  在西部边陲,赵充国按兵不动,其实具有深远战略意图。他提出了自己的“全师保胜安边之策”,主张以安抚的办法招降罕、匾约捌渌被胁迫的部族,以分化敌人,打破羌人的部族联盟,对先零则先行以武力解决。他的主张没有被采纳,但他没有泄气,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终于让汉宣帝心悦诚服地采纳。战争的结果也证明了赵充国的策略是正确的。

  赵充国打败先零羌以后,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全,他又提出“屯田之策”。其实,屯田戍边并非赵充国首创,早在汉文帝时就实行了募民屯田,汉武帝时也曾实行戍卒屯田。赵充国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前朝民屯、戍屯的基础上提出了军屯的主张,让执行作战任务的部队在战斗间隙中实行屯田,这样既可以解决大军作战后方输送粮草的困难,又可以巩固边防,与敌人展开持久战,这无疑关系到对羌作战的最后胜利,也关系到汉朝边防的长治久安。

  当然,赵充国在平羌战争中,也表现了战术上的呆板和守旧的倾向。当他率部攻打先零羌营阵时,敌人由于意志懈怠,望风而逃,因湟水阻拦,道路狭窄,敌军拥挤抢渡,形成聚歼的好机会。而赵充国奉行《孙子兵法》中的“穷寇勿追”的用兵原则,结果让先零羌主力平安渡河,从指挥角度看,在有可能全歼敌人的时候,他却恪守“穷寇勿迫”的教条,就显得有些保守了。

  赵充国毕竟是一代军事家,他的惊人的胆识、胜敌的谋略,以及那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处处以理服人的可贵精神将永垂青史!

  (卜庆华)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_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锋 王翰作品集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毛泽东瞩目的帝王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