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曾国藩修身经》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5章 重学——修身之母(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曾国藩修身经》 作者:曾国祥

第15章 重学——修身之母(2)

  【简析】有志、有识、有恒的读书态度,是曾国藩治学的宝贵经验,今人应当作为座右铭。只要做到这层,一定会是饱学之士。

  学问之事,以日知月无亡为吃紧语,文章之事,以读书多积理富为要。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

  【译文】学问方面,以每天获得新知识每月不忘记已得到的知识为最重要;文章方面,以读书多积累的道理丰富为最重要。读书立志,必须用困知勉行的功夫记住圣贤的学问。

  【简析】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自学。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要靠读书的人不断向自己提出目标和要求,该记住的记住,该领悟的领悟,该践行的践行。这样,书才不会白读。

  每日须以精心果力独造幽奥,直奏单微,以求进境。一日无进境,则日日渐退矣。

  【译文】每天必须用精诚的心思与果决的毅力去独自造访幽奥,径直掘向细微,来求得提升的效果。若一天没有得到提升,就会一天一天渐渐后退了。

  【简析】要不要独造幽奥是志,独造什么样的幽奥是识,能不能独造幽奥是恒。学习者应在独造出奥的大海中不断航行,才能到达德业双馨的彼岸。

  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译文】虽然很忙,也要完成当天的功课,从不因为前一天耽搁了,就当天补做,也不因为第二天有事,就在当天预先完成。

  【简析】曾国藩终身学习,终身都很严格,丝毫不愿放松自己,原谅自己。靠这种倔劲,使他成为文学名家,理学大家,用兵行家。

  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日: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勃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

  【译文】涵、泳两个字,最不容易说透彻。我曾经用自己的想法来理解:所谓涵,好比春天的细雨对花的滋润,如同渠中的清水对稻禾的灌溉。雨水滋润花,太小了就难湿透,过大了却又使花瓣披散,不多不少,花才得到雨水的沾润滋养。渠水灌溉稻禾,过少了禾苗就会枯槁,过多了禾苗就会涝坏,合合适适,禾苗才因水分的滋润而蓬勃生长。所谓泳,好比鱼在水中游玩,好比人在池中洗脚。……善于读书的人须得将书当作水,而将自己的心当作花,当作稻禾,当作鱼儿,当作被洗的脚,那么涵泳二字的意义,或许会从意象与文字之外获得。

  【简析】读书如雨之润花,渠之溉滔,鱼之游水,人之濯足,是美好,是自由,是幸福,是满足。曾国藩以此启发他的长子纪泽,既要苦学,还要乐学,读出生动的情趣、无穷的味道来。

  读书之道,朝闻道而夕死,殊不易易,闻道者,必真知而笃信之。

  【译文】读书的原则是早上明白了大道理,晚上便可以无遗憾地死去。这很不容易做到。所谓明白了大道理,必须是真正明白而坚定相信。

  【简析】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曾国藩明知不易,还要这样说,充分表明一种决心和信心。

  读书之道,杜元凯①称,若江河之浸,膏泽之润;若见闻太寡,蕴蓄太浅,譬犹一勺之水,断无转相灌注、润泽丰美之象,故君子不可以小道自域也。

  【注释】①杜元凯:姓杜名预,字元凯,222-285年,西晋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晋时经学家。

  【译文】读书的道理,杜元凯说就像大江大海长时间的浸漫,像蒙蒙细雨无声无息的滋润。如果所见所闻十分寡陋,含蓄蕴籍的程度过于浮浅,比如只有一勺水,绝对没有办法灌注得透彻,滋润得丰美。因此,君子是不能因细微的道理而自我限制在一个固定地方的。

  【简析】独造幽奥,就要有大眼界,以涉幽履奥为志,切不可小道自域,那样就太没出息了。

  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译文】假若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可以读书,即使是野外或热闹场所,也可以读书,背着柴放着猪都可以读书;假若不能发奋自立,那么家塾不适宜读书,即使是清静的乡村,神仙的住地都不能读书。因此何必要选择地方,何必要选择时间?只是问问自己的立志是真还是不真罢了。

  【简析】沅弟求学过分看重外在环境,曾国藩强调的是内在志趣。志趣宏远发奋自立者,牛角挂书有之,囊萤映雪有之,如今曾家条件不差,安心攻读就是了。

  凡文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译文】凡文章有气概才有势焰,有见识才有器度,有感情才有韵致,有意趣才有味道。

  【简析】曾国藩作文,大致奏折,小致家书,都颇用心。致于写古文,更是要求甚高。他虽然没有大块著作,但仍不愧为理学家、桐城派当代旗手,就是因为他的文章有气势、有识度、有情韵、有趣味。

  无论古今何等文人,其下笔造句,总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无论古今何等书家,其落笔结体,亦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

  【译文】无论古今什么样的文学家,他下笔作文,总是以珠圆玉润四个字为主。无论古今什么样的书法家,他的笔画结构,也是以珠圆玉润四个字为主。

  【简析】习文如此,习书也如此,珠圆玉润四字就是幽奥之境。

  学而不倦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其过如驷,其去如矢,虽有大智大勇,莫可谁何。光阴之迁流如此,其可畏也,人固可自暇逸哉?

  【译文】天缺可以补,海阔可以填,南山可以搬移,只有光阴逝去不可以再追回来。光阴的经过如同四匹马拉的车子一样奔驰,它的离去如同射出的箭一样迅疾,即使有大智大勇也奈它不何。光阴如此流逝,真令人恐惧,人怎能自我虚度呢?

  【简析】如果说学为家国是志,独造出奥是识,那末,学而不倦就是恒了。

  光阴不断流逝,时不我待,岂可虚度!

  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译文】为学贵在起初要有决定不移的志向,中途要有勇猛精进的心态,最后还要有坚贞永固的定力。

  【简析】还是志、识、恒的问题,初有志,中有识,末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如室有基而丹艧①附之,如木有根而枝叶附之。如鸡伏卵不稍歇而使冷;如蛾成垤②不见异而思迁。其斯为有本之学乎!

  【注释】①丹艧:一种赤色石头。艧(hu6);②垤:(die)蚁冢,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这里指巢穴。

  【译文】房屋有基,要用丹艧来附着,树木有根也要有枝叶陪衬。孵卵的鸡一刻也不能歇息,因为如果那样做,卵就会受凉而不能孵化了;蛾子既然已经搭好巢穴,就不见异思迁了。这些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学习要有根本。

  【简析】学习要有根本,这根本就是一个恒字。一旦无恒,卵即冷,蛾则迁,善始而不能善终。

  吾辈读书,惟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工夫。

  【译文】我们读书求学问,只有敬与恒两个字,是应该贯彻始终的。

  【简析】敬始与恒终都重要,但敬始多数人可能做得到,恒终则不少人做不到。因此,恒比敬更显得宝贵。

  男今年以来无日不看书,虽万事丛忙,亦不废正业。

  我今年以来没有一天不看书,虽然万事繁忙,仍然不荒废正业。

  【简析】在给父母的信中,叙说自己无日不读书,一是要让父母放心,二是把自己推到无退路的地步,能在下次信中说“男诸事丛忙,无暇看书”吗?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译文】求学这条路是没有穷尽的,总应该把有恒心作为首要。

  【简析】为什么要这么强调有恒呢?原来是学问之道无穷,学习者又要一一格而致之。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塞,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①,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注释】①醴:(li)甜酒。

  【译文】心经常用就活络,不用就窒息,好比泉水在地下,不凿通汲取就得不到甜美的水,好比玉藏在石头里,不切磋就不能成为好器具。

  【简析】曾国藩早已是乐学之徒,在学的过程中,善于用脑已经形成习惯,

  使他获得快乐。所以恒字之后便是“乐”了。

  写字不多则不熟,不熟则不速,无论何事,均不能敏以图功。

  【译文】写字写得不多就不熟练,不熟练就速度不快,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敏捷地获得成功。

  【简析】虽然字无百日功,但还是要苦练,有恒心,这样才既写得好,又写得快。今天学校的书法教育几乎一片空白,国家教育部也开始下大力气,规定学校要开设写字课,国民写字算是有救了。

  老年读书如旱苗业已枯槁,而汲井以灌溉,虽勤无益。古人所以戒时过而后学也!然果能灌溉不休,则禾稼虽枯,而菜蔬或不无小补耳。

  【译文】年纪老了读书,就如同久旱了的禾苗已经枯萎了,而从井里汲出水来灌溉它,尽管不断地灌溉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了。古人因此警戒后人不要等到老了的时候才知道学习。可是如果真能不停地灌溉,尽管是禾苗枯萎了,可对于蔬菜还是多少有些好处。

  【简析】老年也不例外,时过而后学虽不能造大乾坤,也不无小补。曾国藩自己就是活到老学到老,而且愈学愈乐于其中呢。

  学贵践行

  《大学》之纲要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不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乎?

  【译文】《大学》的纲要有三点: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些说的都是我们分内的事情。如果读了书却不能将书中的道理应用到自己身上,说这三点与我毫不相干,那读书还有什么用呢?虽说读了书之后能写文章能作诗,也能卖弄自己学识渊博,但这也只能算是一个识字的牧童而已,怎能称得上是个明白事理懂得应用的人呢?

  【简析】古代学校教育虽然没有诸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课目,但由于进德为主要目标,就在人的知行上大下功夫。早从西汉起,就将《孝经》作为学校必修教材,自朱熹始,又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定为“四书”,作为启蒙课程,要求学生融会贯通,并身体力行。这是古代教育的一大优势。

  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

  【译文】所谓诚意,就是按照自己所知道的去做,去实行,这就是不欺瞒。

  知道了一句话的道理,就按照它实行,这是身体力行的事。

  【简析】知则行,是诚;知而不行,是欺。

  孔子自谦不能辞令,而以善言德行自许,盖在己者实有盛德至行,而后能自道其所得也。

  【译文】孔子自谦不善于辞令,却以善于论说德行自许。这是因为在他自己身上实在是有着盛大的道德至关的行为,而后能够说出自己的心得。

  【简析】孔子遵循的程序是:知而后行,行而后言。行是关键,不行,知又何益?言又何据?曾国藩认为孔子有盛德盛行,才言德行。少年立德,壮年立功,老年立言,这话也说明要在德圆功满之后才能立言。

  朱子日:“知为善以去恶,则当实用其力,务决去而求必得之。”此言仁义之分既明,则当毕吾好恶以既其事也。

  【译文】朱子说:“知道用为善来除恶,就应当实实在在用力,务必坚决除掉恶而善必得到。”这句话说,仁义的区分已经明朗,就应当竭尽我对它的好恶来做好这些事。

  【简析】学而知,知而行,这是一个链条,少了哪一节都不行。最终要落在行上。曾国藩是朱子的信徒,对朱子的话很在意。

  凡仆之鄙愿,苟于道有所见,不特见之,必实体行之;不特身行之,必求以文字传之后世。虽日不逮,志则如斯。

  【译文】我的粗略心愿是,假若对于大道有所见解的话,就不停留于见解,而必须力行;不仅自身力行,还务必求得用文字来传给后世。虽说也可能达不到,但志向却是这样的。

  【简析】大道一经有所见,就要以身行之,以文传之。这表达了曾国藩一生的大志,虽是在他三十三岁时所说,却终身都恪守不移。由此更可得知,曾国藩之所以成为毛泽东所赞赏的传教而又能办事者,原来他的知行观起了极大的作用。

  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非阅历何由大明哉?

  【译文】天下事知道十分,不如做成七分,不是亲身经历怎么能够很明白呢?

  【简析】十分与七分是个相对的数字,但有力地说明了知后而行的价值比局限于知的价值高得多。曾国藩之所以晚年感此,乃为文办事多不如意所致。

  吾辈治心治身,理亦不可太多,知亦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

  【译文】我们自己治心治身,道理也不可太多,知识也不可太杂,切身而且天天能用得上的,不过一两句,这就是所谓守约。

  【简析】知要守约,不可太多太杂。古往今来,书籍浩如烟海,应该学会选择,学会抽象,不知选择和抽象,便只会浪费精力,反而收获少了起来。

  论袁①诗,论作字,亦皆有所见,然空言无益,须多做诗,多临贴,乃可谈耳。譬如人欲进京,一步不行,而在家空言进京程途,亦何益哉?即言之津津,人谁得而信之哉?

  【注释】①袁:袁枚,字子才,号简斋,1716-1797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诗人。

  【译文】议论袁枚的诗、议论写字,也都有自己的见解,但空说无益,必须要多写诗,多临贴,才可以谈论诗与字。好比一个人想进京城,一步都不走,只在家空口说进京路程,有何益处呢?即使说得头头是道,又有谁能从中有所获得而相信呢?

  【简析】论诗论字也知行结合,亲自作诗临帖,实践中积累心得,所论才有真情实感。曾国藩自己这样做,还要求诸弟也这样做。

  昔余终年不动笔作文,而自度能知古人之堂奥,以为将来为之必有可观。不料今年试作数首,乃无一合于古人义法,愧赧何极!

  【译文】先前我一年到头不动笔作文,而自认为能够知道古人为文的诀窍,以为将来写出的文章必定可观。不料今年试着写几篇,却没有一点符合古人的法度,羞惭极了!

  【简析】学习知识通过实践才能转换为能力,学的知识若不转换成能力,其作用仅为一空壳,只有勇于实践因而具备能力者才称得上是最有知识的人。

  见贤思齐

  吾尝谓为大臣者,宜法古帝王者三事:舜禹之不与也,大也;文王之不遑也,勤也;汉文帝之不称也,谦也。师此三者,而出于至诚,其免于戾矣乎!

  【译文】我曾经说过,做大臣的,宜效法古代帝王的三点:舜和禹的不结帮派,胸怀博大;周文王的不稍休息,勤于政事;汉文帝的自认不称职,心态谦抑。用这三种美德作为师范,而且拿出最大的诚意,就可以免去执政的乖戾了。

  【简析】曾国藩多次提到舜禹之大、文王之勤、汉文之谦。这几位古圣始终是他的榜样。曾国藩不做圣帝,却成为圣相,这几位榜样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

  【译文】向古代学习,就要多看书籍,向今时学习,就要多寻找榜样。

  【简析】学于古须凭借书籍,学于今则是活生生的人,要多与这些活生生的

  榜样靠近。可见曾国藩齐贤的虔诚。

  为学之道,不可轻率评讥古人。惟堂上乃可判堂下之曲直。惟仲尼乃可等百世之王。惟学问远过古人,乃可评讥古人,而等差其高下。

w w w/xiao 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曾国祥作品集
曾国藩修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