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小说 > 《异域孤军沉浮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4章 还我国籍(10)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异域孤军沉浮记》 作者:曹学思;屈庆伟

第54章 还我国籍(10)

  余集年在越南的日子虽然清苦些,但毕竟非常容易地获得了越南国籍,可以永久地居留越南。而金三角的残军后裔除了生存问题,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国籍问题。

  不被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认为是其国民,没有国籍,或者说不属于任何国家的人,被称为无国籍人。无国籍人多出现在难民里面,可以不用承担任何国家的义务,当然在国际上也不享受任何国家的外交保护。无国籍人在一些方面可以享受外国人待遇,但是也同时丧失了公民权,比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代理诉讼权,甚至最基本的生存权利。无国籍人随时都会被驱逐出境,到晚年更不会得到社会保障。所以无国籍人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有些人为了更多地获得利益,甚至想法拥有双重甚至多重国籍。

  为扩大在泰国的生存空间,获取在泰国的居住权,作为交换条件,入驻美斯乐的国民党残军两度拿起武器,协助泰国政府剿除了令其头疼几十年的苗共和泰共武装。泰王普密蓬大为感动,御赐残军助剿有功官兵及眷属获得泰国公民权。其余人则发给外国人居留证,仍受较大限制。目前在泰国北部的残军后裔,在“泰化政策”下,大部分都已经取得泰国国籍,另一部分则以难民身份生存在美斯乐。

  1960年代,由于周边大国进行共产主义输出,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都先后爆发了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缅共和政府军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这时候,除三、五军逃亡至美斯乐、唐窝,吕维英部转战老挝(后张苏泉率残部投奔坤沙)外,还有一部分未撤走的残军官兵留居缅北。他们为了获得缅甸政府的居留承认,又不得不再次和缅共进行战争。后来,缅共无法取得胜利,残军将士也伤亡惨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没有补给。后来兵员越来越少了,在滇、泰、缅边区,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武装。缅甸政府对此焦头烂额,一筹莫展,试图通过收编残军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战斗力,但是残军将士不愿放弃自己的祖国,拒绝加入缅甸籍。后来,连年的战乱,没有补给,残军和缅共开始集体在金三角地区种植鸦片自给。进入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留守滇缅边区已是花甲之年的残军老兵曾提出希望回归祖国,不知什么原因被耽搁;后来再次转而请求留居缅甸,但缅甸以上次他们拒绝为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活动在缅甸北部的这部分残军官兵及后裔,始终不被缅甸政府承认为本国人民。在法律上,他们被称为“无国籍人”。据“泰缅地区华裔难民权益促进会”负责人刘小华说,缅北不同于泰北的地方在于:缅北没有难民村,无国籍难民身份不明显;台、缅无邦交,无正常交流管道;当地官员贪污受贿情况严重,缅甸境内户籍管理紊乱松散,因此使得当地的华人在取得正当公民身份的机会上非常困难。

  此外,无国籍人还有投诚后坤沙、张苏泉的国民党残军,脱离残军逃亡人员,流亡金三角的大陆知青等形形色色的人员。他们是无国籍人,或者叫金三角人,没有国籍,只有难民证,永远不能离开那个山头,或者在国境之间的空白地带生活。他们只有随身携带表明路线的‘移动证’与‘打工证’才可以下山办一个类似民俗村的展览来谋生,还不能离开展览区,一出大门泰国警察就可以抓他们。不少人到泰国内地打黑工时就被警察发现,被罚款、坐牢之后又遣回原地。

  他们没有国籍,他们没有身份,他们不能越雷池一步,他们只有痛苦的呐喊:“还我国籍?!”

  不过无论如何,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更没有忘记,要让自己的下一代学好中文,当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台湾每年都要从难民村选拔学习成绩优秀的中学生到台湾免费读大学,这是残军后代走出大山,走向文明社会的一个机会。因发展受限,要想完全融入泰、缅主流社会仍有着看不见的阻碍,所以用功念书“回台湾”深造发展是残军后裔子弟们最稳当的坦途之一,家长对此多抱以全力支持。

  然而远在泰北的残军们大概想不到,原来拥抱台湾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90年爆发的泰北侨生持用假护照来台求学事件,这时大家才发现,原来四十多年前为中华民国政府出生入死的残军,四十年后他们的后裔,竟然是一群没有国籍的幽灵人口!这些残军子弟混迹于台湾,竟得不到台湾当局承认,成为所谓的“人球”(台湾俗称,即没有身份的“黑人”),被踢来踢去。

  在金三角民俗村博物馆门口的牌匾上,写有台湾作家柏杨先生的一段话:

  一群被刻意遗忘的中国人。

  他们在异域战胜,仍是天地不容;

  他们在异域战败,只有死路一条;

  他们在异域战死,与草木同朽。

  是啊,他们在异域战胜,仍是天地不容;因为他们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无法投奔大陆,又无法转向台湾,更无法被当地政府所容纳。

  他们在异域战败,只有死路一条;前有追兵,后无退路,除了看似更英勇的死之外,他们还能选择更光荣的活吗?

  他们在异域战死,与草木同朽;他们已是一群被遗忘的中国人,无名无姓,不被纪念地在他乡化为灰烬。

  “残军不知道政治。只知道只有祖国统一,繁荣富强,他们才能有出路。”这是记在金三角民俗村最后的一句标语。标语的左面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旗,右面是国民党党旗。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歌繁霜,侵晓幕,何意空相守,坐待繁霜落。(《繁霜》)

  刀瑞娜疯了!昔日美如天仙的孔雀公主变成了一座活望夫石!二十年前,丈夫钱运周神秘失踪,因为没有尸体,所以她心中始终存留一线希望,即丈夫还活着。为了这个残酷的希望,她哭了整整二十年,眼睛被泪水锈蚀以致枯萎变形,瞎了。这位从前的土司小姐已经白发苍苍形容枯槁,整日静静地坐在竹楼前,像个风干的木乃伊。无论天晴下雨还是电闪雷鸣,她的眼睛都是半睁着的,虽然她已经什么也看不见。

  据他的儿子钱大宇回忆说,老太太疯了许多年,对一切冷热温饱失去知觉;但是在某个特定时间,比如门吱溜响了一下,老人会突然清醒过来,深陷的眼睛顿时有了生气,竟开口说话了,她说:“儿……你父亲……回来了?”

  刀瑞娜是看不到现在的,因为她的心一直活在几十年前。她彻夜等待那个令人惊喜的时刻奇迹般降临:一天,穿军装的丈夫轻轻敲响窗户,和往常一样,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把她和孩子接走,远走高飞……然而,别后总风流云散。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女人,一生都在饱受厄运折磨:战争频仍,家道中落,父亲贫困而死,丈夫谋反失踪。而这一切灾难都与若干年前那支兵败大陆的国民党汉人军队闯入金三角有关,她成了那段苦难历史的见证人和牺牲品。后来,这个疯了十几年的老太婆死掉了,像一棵草消失一样无足轻重。在金三角,没有几个人知道她就是从前大名鼎鼎的魔鬼参谋长钱运周的寡妇。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帷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潘岳《悼亡诗》)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古诗十九首《结发为夫妻》)

  在金三角,像刀瑞娜这样的母亲和妻子几乎到处都是,还有许多许多……

  原国民党残军第十三纵队司令李崇文系云南临沧人,国民党残军大撤台时,李崇文因对内部争斗和前途悲观失望,选择解甲隐居的道路,从此在金三角的一座小山村一住就是将近半个世纪。在公元1951年那次著名的反攻云南行动中,李崇文任第十三纵队少将司令,一度踏上家乡熟悉的红土地,当然那次返乡之路注定是短暂和失败的。李将军再次踏上家乡的红土地已经是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他以华侨身份回乡祭亲,临沧政府和人民以友好态度欢迎远方游子归来。李将军没有加入外籍,他始终坚持自己是个中国人。

  然而,像李将军,以及兵败隐居泰国二十多年、后来毅然回国并归葬故乡的吕维英将军,那样幸运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回乡、探亲对大部分残军及其后裔来说,单凭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有的只是一种梦想。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过他们的命运,他们无法选择,有的被强征入伍,有的曾浴血抗日;他们思念家乡,许多年后,只能依靠民间力量返乡探亲。

  富国岛最后的老兵余集年是在黄杰部后撤过程中被强征入伍的,编入了国民党第12军330师988团,经过短暂的集训后,他开始了苦难的军旅生涯。

  “风露晓凄凄,月下西墙西。行人帐中起,思妇枕前啼。屑屑命僮御,晨装俨已齐。将去复携手,日高方解携。”许多人就这样与亲人匆匆洒泪而别,没入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离开时,母亲的表情,父亲的嘱咐是孩子们心中永远的回忆;而对于已是耄耋老人的余集年来说,这一切都在逃亡与求生的过程中被渐渐抹去。

  这一去竟是62年!2011年4月,荷兰志愿者缇晓娜受原《瞭望东方周刊》总编辑助理、“老兵回家”活动发起人孙春龙之托,前往富国岛寻找老兵,结果仅找到了余集年。得到消息后,孙春龙通过微博,很快找到了余集年在广西的家人,他的弟弟还在世,他们已经长达62年没有见过面。

  7月30日,孙春龙将老兵余集年带回中国。在招待会上,孙春龙表示,像余集年这样流落到越南的老兵,要凭一己之力回国寻亲相当困难。因为从富国岛到中国需要多次的转航转车;再加上在富国岛上的生活让这些老兵几乎无法与外界接触,生活水平低下,要以自己的经济力量回国是难以做到的。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曹学思;屈庆伟作品集
异域孤军沉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