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0章 生存之道(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作者:易中天

第10章 生存之道(2)

  我们知道,荀子是先秦儒家第三位大师。作为战国晚期的思想家,他很希望做一次总结性发言,何况儒家思想也需要与时俱进。历史的使命,就交给了荀子。

  那么,荀子要回答什么问题?

  天道与人性。

  这恰恰是孔子不讲的。子贡就说,从没听老师提过这两个话题。41其实准确地说,孔子是讲天命不讲天道,懂人心不讲人性。为什么不讲?值得琢磨。

  先看什么是天命。

  天命,包括天和命。命,有两种。一是性命,二是命运。前者表现为生与死,后者表现为贫与富、贵与贱、穷与达。贫富,指有钱没钱;贵贱,指地位高低;穷达,指有路没路。大道康庄就叫达,走投无路就叫穷。

  那么,命由谁定?

  生死、贫富、贵贱、穷达,都看天意,叫“死生有命,富贵在天”。42既然如此,那就听天由命。因此,孔子虽然讲天命,却只关心命,不关心天。

  不关心天,当然也不讲天道。

  问题是你不讲,人家讲。老子讲,庄子也讲,还讲得头头是道。这就让儒家在争鸣中落了下风。

  事实上,只讲是什么,不讲为什么,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到战国晚期,荀子就代表儒家来讲天道。

  荀子讲天道,跟道家一样吗?

  有异有同。

  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天道说人道”;不同之处,则在于对天道的理解。道家的理解,是“天道无为”;荀子的理解,则是“天道自为”。荀子说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里面的意思非常清楚: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并不以社会的集体意志或某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荀子说,天,不会因为人们怕冷,就没有冬季;地,也不会因为人们怕远,就不再广阔。那么,一个君子,难道会因为小人吵吵嚷嚷,就停止行动了吗?当然也不会。

  由此,荀子得出结论一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道,就是规律;数,就是法则;体,就是标准。也就是说,天有恒定的规律,地有恒定的法则,君子有恒定的价值观,也有恒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天、地、人,都自为。

  对!是自为,不是无为。这就既接过了道家的思想武器,又与道家划清了界线。

  那么,君子的常体又是什么?

  自强。

  荀子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敬其在己者”,小人“慕其在天者”。也就是说,君子最看重的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他尊重自己的不懈努力,从来就不凭空指望自然界的恩赐,这才能天天向上。整天盼着天上掉焰饼,那是小人的想法。

  也许,这就是荀子的生存之道: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奋发图强;与其听天由命,不如自力更生。

  这当然很励志。

  于是,它在后来便变成了一种民族精神一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没错,天自为,则人自为;天行健,则人自强。这就是荀子思想的逻辑结论。荀子之后,有《易传》,有董仲舒,有“天人合一”,都不是偶然的。

  只不过,这是后话。

  死期就在眼前

  荀子之后,是韩非。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

  虽然生逢乱世,荀子的人生态度总体上是乐观的。他甚至这样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意思很清楚:对于自然界,与其推崇而思慕,顺从而赞美,盼望而等待,不如把它当作牛马来豢养、控制、利用和役使。人,是可以成为世界主人的。

  呵呵,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韩非就没有这么乐观。

  在韩非看来,人的生存其实很难。而且,真正难对付的不是天,而是人,尤其是身边那些居心叵测笑里藏刀防不胜防的人。因此,每个人的生存都如在丛林。无论贵为王侯,还是贱如蚁民,都如此。

  比如某厨师。

  有一次,晋文公吃饭,膳食官端来的烤肉上却缠有头发。文公震怒,叫来厨师说:你想噎死寡人吗?

  这当然罪无可恕。

  好在那厨师沉得住气。他磕着头说,小人该死,死罪有三:刀磨得飞快,却只切得开肉,切不断头发;用铁钎穿肉,却只看见了肉,没看见头发;把肉放在火上烤,却只烤熟了肉,没烧掉头发。小人真是罪该万死!

  这就明摆着是有人陷害他了。幸亏文公不糊涂,下令调查,那厨师才算躲过一劫。

  某美女,就没那么好运。

  这美女大约是魏襄王送给楚怀王的,楚怀王一见便宠爱有加,王后郑袖也跟她亲如姐妹。郑袖拿出各种漂亮衣服和奇珍异宝让她挑,比怀王对她还要好。

  怀王很高兴,说郑袖堪比忠臣孝子。

  美女也很感动,觉得郑袖真是个好姐姐。

  有一天,美女和郑袖聊天。

  美女问:姐姐你看我还有哪些地方不够好?

  郑袖说:妹妹你真是国色天香,只是大王不太喜欢你的鼻子。如果遮住鼻子,就更加楚楚动人了。

  于是那美女一见怀王,就以袖掩鼻。

  楚怀王莫名其妙,便问郑袖:这新来的美人,怎么见了寡人就捂鼻子?郑袖装模作样地说:臣妾不知。楚怀王一定要她回答,她这才说:那姑娘嫌王上口臭。

  结果可想而知,这美女从此没了鼻子。

  倒霉的还有李季。

  李季是燕国人,喜欢旅游,却不知太太在家偷情。有一次他提前回家,却看见一个陌生男人披头散发裸奔而出。李季问太太和姬妾:这人是谁?大家都说:没有人。李季说:难道我活见鬼?大家又都说:正是。

  结果,是李季被浇了一身狗血。

  这样的故事,韩非讲了很多。但要说明的道理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心险恶。人,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你的死期就在眼前。

  所以,无论君王还是草民,生存之道都不是也不能是老子的示弱,庄子的逍遥,孔子的中庸,荀子的自强,或者墨子的行侠,孟子的仗义。

  那该是什么?

  防范。尤其是防范身边的人。

  这可是一门技术活。因此韩非的书中,便讲了大量的方法和案例,比如人臣欺君窃国的“八奸”,人君丧权失位的“十过”。这些都主要是说给王侯们听的。毕竟,《韩非子》一书可是国王培训班的教材。

  当然,这些方法和案例都是术,更重要的还是法,即制度。制度从来就不可或缺。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文明。周公为华夏文明奠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制度。问题是到战国,这些制度早巳崩溃。那么,我们应该恢复旧制度,还是建立新制度?

  这又牵涉到对人性的理解。正是在制度和人性这两个问题上,孟子、荀子和韩非意见分歧。他们的各抒己见和针锋相对,是诸子的最后争鸣,也是极其重要的争鸣。

  那就来看他们怎么说。

  韩非也许不会想到,把他送进监狱的,是老同学李斯。他或许更不会想到,秦王羸政没想要他的命,李斯却送来了毒药。这位深知人心险恶的思想家,一定死不瞑目。

  制度与人性人是靠不住的

  韩非是被同学害死的。

  他的同学叫李斯。

  李斯和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正如庞涓和孙膑都拜在鬼谷先生门下。而且,就像后来李斯嫉妒韩非,庞涓也嫉妒孙膑。其结果,是庞涓设计陷害这位同学,让他受了膑刑(砍断双脚),从此失去本名,叫作孙膑。

  大难不死的孙膑秘密地逃到了齐国,成为齐将田忌的幕僚。公元前341年,孙膑用计大败魏将庞涓于马陵,魏太子被俘,庞涓自尽。商鞅见魏国遭此重创,也趁火打劫,在第二年大败魏公子卬,逼得魏国迁都大梁。

  这时的魏君,便正是梁惠王。梁惠王一败于孙膑,二败于商鞅。孟子跟他讲仁义,他当然听不进去。

  韩非却比孙膑惨。

  与孙膑不同,韩非出身韩国王族。可惜当时的韩国巳奄奄一息。他的主张,韩王不能用。他的著作,秦王赢政读了后却爱不释手。于是赢政发兵猛攻韩国,非得一见韩非不可。韩王恐惧,赶紧派韩非使秦。

  李斯就紧张了。

  这时的李斯,巳是赢政的客卿。他知道自己的才干比不上韩非,便对赢政说:此人是韩国公子,会死心塌地帮助秦国吗?弄不好是韩国的卧底吧?

  赢政跋扈惯了,不假思索便将韩非下狱。

  其实赢政并无杀意,李斯却心狠手辣。他立即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韩非想对秦王解释,也不得批准,只能饮药而死,终年四十七岁。

  对此,司马迁很是感慨。司马迁说,韩非怎么就不能自救呢?他可是写过《说难》(说读如税)的呀!

  的确,韩非应该知道人不可靠。

  比如弥子瑕和卫灵公。

  弥子瑕是卫灵公的男宠。两人好的时候,曾经分吃同一只桃子,当时那昏君还说:弥子瑕爱我,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等到弥子瑕年老色衰,卫灵公的说法却是:弥子瑕简直混蛋,把吃剩下的给寡人。

  人,怎么靠得住?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说难》中讲的。

  这故事说,有一次郑武公问群臣:寡人要用兵,哪个邦国可以讨伐?某大夫说:胡国。郑武公勃然大怒:胡说!胡国是兄弟,你说可以讨伐,什么意思?

  于是,郑武公把那大夫杀了。

  胡国很高兴,觉得郑武公够哥们。谁知道胡国刚一放松警惕,郑武公就动手了,而且一举拿下。原来他的愤怒和杀人,都是烟幕弹。

  这就是所谓兄弟。

  看来,同学是靠不住的,兄弟是靠不住的,君臣也是靠不住的,哪怕那君臣是情人。

  那么夫妻呢?

  也靠不住。韩非说,卫国有一对夫妻做祷告。老婆说,但愿我们平安无事,有一百布币。老公说,你这人也真是老实,怎么才要这么一点?老婆说,一百布币就够我们花的了。钱赚得多,你还不拿去讨小老婆?

  夫妻靠不住,父母呢?

  同样靠不住。韩非说,老百姓生了男孩就庆贺,生了女孩就弄死,因为男孩是劳动力,女孩是赔钱货。父母对子女,岂非也是“计算之心以相待”?

  所以韩非说,千万别相信人。

  韩非甚至还说:人主之患,在于信人。尤其是那些“万乘之主,千乘之君”,绝不可以相信自己的王后和太子,因为他们都是盼望你早点死掉的。

  是这样吗?

  是。道理很简单:男人“五十而好色未解”,女人“三十而美色衰矣”。所以王后过了三十,就会失宠。母后失宠,则太子难保。储君之位,很可能归于新宠。

  显然,只有君王驾崩,母为太后,子为新君,才能高枕无忧。如果老天爷不长眼,就只好自己动手。王后和太子近在君侧,要做点手脚,是很便当的。

  于是韩非感叹说一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好一个韩非!君臣、父子、兄弟、夫妻,这些儒家最为看重的人际关系,在他的眼里和笔下,都变成了赤裸裸、血淋淋的利害和算计,没有半点美丽和温馨。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无情地撕开了,露出来的,是尔虞我诈,是巧取豪夺,是刀光剑影,是你死我活。

  这可真是直面惨淡的人生!

  历史上,似乎没人这样直白地说出了人性的恶,还说得那么不动声色,那么理所当然,丝毫都不顾及听到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这是一种来自真实的冷峻。

  真实是最有力量的。于是,在韩非这份沉甸甸的冷峻面前,孔子的厚道,墨子的执着,庄子的浪漫,都一下子失去了分量。事实上,在读过《韩非子》以后,你不觉得克己复礼有点迂腐吗?不觉得兼爱天下有点矫情吗?不觉得自在逍遥有点轻飘飘吗?

  也许,只有老子那句话还有点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刍狗的哲学,该是什么?

  人性的善恶,何以知之?

  孟子:人性向善。

  人性问题,是告子提出来的。

  告子的态度很明朗,观点也很鲜明:一、人性是存在的,也是天生的,它就是人的天性;二、人的天性就是饮食男女,即自然属性,叫“食、色,性也”;三、作为自然属性或人的天性,人性无善恶。9对此,孟子不能同意。

  于是,辩论在告子和孟子之间展开。

  告子说:天生的就叫作性。

  孟子反问:天生就叫性,好比白就叫白,是吗?

  告子说:正是。

  孟子又问:因此,白羽的白就是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是白玉的白,是吗?

  告子又说:正是。

  孟子再问:那么,狗性就是牛性,牛性就是人性吗?

  告子怎么回答?

  不知道。

  从《墨子》开始,诸子讲述的辩论案,都是以对方无话可说告终。像《论语》那样如实记录的,罕见。

  不过,孟子的意思却很清楚。

  第一,不要抽象地谈性质。抽象地谈,羽毛、雪花和玉石,没有区别,都是白的。由此及彼,白羽、白雪、白玉,跟白马、白羊、白狗,也没有区别,也都是白的。那么请问,这样的性质,有意义吗?

  第二,也不要谈什么“人的天性”。论天性,人与动物并无区别。比如吃东西和生孩子,动物也会,也想,也能做,还不差。如果把这看作“人性”,岂非“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

  所以,要么别谈人之性,要谈就谈社会性。

  那么,人的社会性,有善恶吗?

  孟子认为有,告子认为没有。

  告子说,天生的人性就像水,东边开了口子就往东流,西边开了口子就往西流,哪有什么善恶之分?

  听起来,这很有道理。

  于是孟子接过了话头。

  孟子说,没错,水的流动,确实无所谓向东还是向西。但,难道也不分上下?要分的吧!水尚且要分上下,人难道就不分善恶?也要分吧!

  怎么分?

  水性向下,人性向善。

  这同样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确,所有的水,都是往低处流的。因此,所有的人,也就都要往高处走。水,有往高处流的吗?没有。那么,人也没有不向善的。

  呵呵,有问题吗?

  有。

  先请问:照此说来,人性本善吗?

  不,向善。正如水性,并不是“本下”,而是“向下”。人性亦然。水的特性,是趋向于低处;人的特性,是趋向于善良。这就叫“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性向善,才是孟子的观点。本善不是。

  那么,所有人都向善吗?

  是。这就叫“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人作恶?

  环境和条件使然。这就好比水,如果把它堵起来,也会上山。但,你能说这就是水的本性吗?

  当然不能,只能叫“其势则然也”

  同样,人性向善,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等于一定就善。你创造和提供善的环境和条件,他就善。反之,则可能恶。也就是说,性善,只是“可以为善”

  这就要问:为什么可以为善?

  因为人性当中,原本就存在着善的可能性,这就是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和是非心。这四样东西,是每个人都有的。孟子说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认为,这就是共同人性。由此产生的,是共同价值,即仁义礼智。其中,恻隐之心就是仁,羞恶之心就是义,恭敬之心就是礼,是非之心就是智。

  所以,仁义礼智,并不是外部世界强加的,而是每个人都固有的,只不过大家没怎么注意而巳。其实,只要认真想想,努力追求,则“人皆可以为尧舜”。

  相反,舍弃向善可能性的,就成为恶人,这就叫“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这就是世人有善有恶的原因。

  仁义道德的人性依据,也就在这里。

  这当然是对儒学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因为把核心价值观提出来了。

  现在,还有问题吗?

  有。

  我们要问:按照孟子的说法,人类不是没有什么天性吗?人的社会性,不是并非天生吗?那么,他为什么无须教育,就会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这些人性中向善的可能性,怎么就“我固有之”而“非由外铄”?

  这,岂非漏洞?

  当然是。如果不堵住,儒家还是站不住脚。

  那么,谁来填补漏洞?

  荀子。

  荀子:善能胜恶。

  荀子的主张,是把人性分成两半。

  哪两半?

  一半叫性,一半叫伪。

  什么叫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12什么叫伪?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不在天而在人的,谓之伪。13也就是说,天生如此的就叫性,事在人为的就叫伪。

  很清楚,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伪,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加起来,才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人性。这在荀子那里,就叫“性伪之分”。

  这样区分,有什么意义?

  解决善恶问题。

  怎样解决?

  恶来自性,善来自伪;性是恶的,伪是善的。

  性则恶,伪则善,这确实高明。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易中天作品集
大话方言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费城风云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汉代风云人物成都方式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易中天中华史:祖先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易中天品三国帝国的惆怅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帝国的终结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