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左手李彦宏右手马化腾》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0章 年轻而睿智的舵手(1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左手李彦宏右手马化腾》 作者:张笑恒

第20章 年轻而睿智的舵手(14)

  不过这个裁决似乎并不是腾讯所想要的结果,因为从这纸判决当中不难看出另一种意味:只要不以营利为目的,改版QQ就不构成侵权,给QQ做外挂程序也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而这无疑让这些制作者有了名正言顺的法律保障。

  珊瑚虫严重受创,就在很多人以为珊瑚虫可能会就此退出的时候,基于V5版增强包的珊瑚虫QQ2007悄然问世。这次珊瑚虫QQ的行为更激怒了腾讯,也为陈寿福本人带来了灾难。

  最终,腾讯还是躲过了这次“虫灾”危机,在第三方改版QQ中,真正以技术著称的其实只有两家——珊瑚虫版和飘云版。随着珊瑚虫的死亡,飘云也发出了退出声明。

  认真做事

  在腾讯进入全面扩张阶段之后,马化腾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危机依然层出不穷。其中最让马化腾头疼的就是,腾讯曾经多次受到消费者的公开指责。

  马化腾曾将腾讯内部一些用户体验不佳的互联网服务,称为“红色”业务。比如QQ游戏曾涉嫌开设网上赌场,还有遭到网上网下一片谴责之声的“QQ秀整人风波”——只要花费2Q币,就可以把别人的QQ秀变成驴子,还可以把别人砍死,然后用绳子把他的脑袋挂起来。腾讯让QQ用户可以通过挂机晒太阳、晒月亮来提高用户等级的做法,也被外界指责为浪费能源。

  一系列消费者的不满和非议,给马化腾敲响了警钟。马化腾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对腾讯存在的问题感到痛心疾首。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马化腾指出,这些“红色”业务给腾讯带来的影响难以估量。他提醒员工立即警醒,全力以赴解决用户的不满,消除“红色”业务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过一系列整改,公司曾经推出的“红色”业务相继得到了整改,而且没有出现新的“红色”业务。加上腾讯公司架构调整的完成,管理进一步完善之后,外界对于腾讯的负面评论开始逐渐减少。

  而且腾讯还为慈善事业做出过不少努力。2006年11月,腾讯申请成立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以基金会的名义开展了援建希望小学、救助贫困儿童等活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腾讯一次性向四川灾区捐款超过2000万元。这些举动都和马化腾的目标是分不开的,即致力于将腾讯打造成受人尊重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互联网企业。

  此后,虽然腾讯还有不完美之处,小企鹅QQ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马化腾却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尤其对于创业者来说,几乎要对他顶礼膜拜了。不夸张地说,马化腾成为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时代英雄。

  有人不禁要问,马化腾究竟是凭什么取得成功的呢?一位长期研究腾讯的互联网业内人士通过分析认为,从马化腾个人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有3点:

  1马化腾是一个制定企业战略的高手。他懂得在企业发展每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2马化腾做人非常严谨。即便是在各种富豪榜上,他的财富不断增加,排名不断上升,但也从不张扬。

  3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是马化腾成功的保障。当初做即时通信,处境相当困难,马化腾没有放弃,而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了下来。据说,当年在腾讯最艰难的时刻,在为QQ融资的过程中,马化腾做了两次腰椎手术。手术后,只能平躺在床上,但他还在工作。

  来自消费者的指责曾经给腾讯带来了很多麻烦,但马化腾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终于带领腾讯走出了危机,迎来了更大的成功!

  “围剿腾讯”

  互联网行业的特点之一是,风光总是暂时的,没有谁敢说自己能稳坐钓鱼台。“业界老大”的称号不过是一种自我抚慰而已,因为“老大”被后来者挑于马下的故事,每天都在互联网的世界中上演。所以,当腾讯成为业界的领先者,角色由跟随别人变成被别人跟随之后,对于马化腾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因为腾讯俨然已经成为了其他“小公司”合力围剿的对象。

  在2000年之前,即时通信软件对于新浪、搜狐来说仅仅是副产品,它们不会用尽全力去投入。当它们看到腾讯的迅速壮大时,才一下子警醒过来,但为时已晚,QQ的先发优势已经形成。

  而现在,由于QQ用户群的巨大优势,必然会使腾讯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惰性,这种优势意识往往很难连根拔除。在腾讯扩展其他领域的过程中,如何保证自己不出机制或者意识上的问题,从而错失重要市场,这对于马化腾来说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腾讯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不是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而是走相关多元化的战略”,马化腾曾公开这样表示过。其深意也就是说腾讯所发展的任何一项业务都与腾讯的核心优势结合。但实际上,这种多元化的战略往往不得不考虑“战线”拉太长从而出现最后收不住、控制不了的局面。

  在如今的互联网竞争环境中,腾讯的对手们也同样在进行着各式各样的调整和扩张,谁都没有压倒一切的优势。

  QQ目前还拥有60%的市场份额,但随着MSN进入中国市场,腾讯已经感到危机四伏了。在即时通信领域,MSN在中国的使用人群不在少数,腾讯60%的市场份额随着MSN、Skype的侵入在逐年下降,IM市场只会火拼得越来越激烈。面对日益激烈的网络市场竞争,腾讯犹如芒刺在背。

  虽说在休闲游戏领域,腾讯能快速做成名副其实的老大,但这毕竟是一个既缺乏技术含金量,又不需要太多质量管理的业务。相比之下,把门户和大型网游做好,就相当不容易了。腾讯的用户虽然众多,但网游的质量能不能超过盛大。新闻的质量能否超过新浪,还都存在着许多变数,需要极长的时间通过圈占市场份额去证明。在电子商务和搜索领域,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而且无从向对手学习,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积累。

  如今互联网界完全是一个“围剿腾讯”的局面,马化腾被业界形容为“com公敌”。现在的腾讯需要自己操心的事情太多了,马化腾不无调侃地说:“看来,中国互联网行业里的钱还是太多了,大家都资金过剩。”话语中难掩一丝无奈之情。

  Google的收购威胁始终存在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比百度和Google更相像的公司了。这对神奇的竞争对手,有着相似的硅谷创业故事,相似的发展历程,相似的搜索技术,相似的业务模式,相似的界面风格,相似的企业文化,等等,甚至连上市都一样的风光……但是,两者的较量不仅精彩纷呈,而且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2004年6月15日,李彦宏向各界媒体透露,包括Google在内的8家公司组成的海外财团正式向百度注资,虽然李彦宏对具体的融资数目和这些海外财团所拥有的股权比例讳莫如深,但媒体还是很快就掌握了情报:Google用499万美元换取了百度26%的股权。于是,海外媒体将此条消息解读为Google先注资后收购,似乎百度已经无法回避把触角伸向中国市场的Google了。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Google不会花钱养大一个竞争对手。摆在眼前的例证就是:eBay对于易趣也是先注资再收购。但是,国内媒体并不认同海外媒体的观点。比如,当时还是雅虎中国总裁的周鸿祎就认为,在中国搜索市场上,Google和雅虎中国将形成两强对峙的格局。李彦宏的另一个竞争对手中国搜索总裁陈沛称,Google注资百度并不影响大局,无非是竞争对手由两个变成了一个。雅虎中国搜索事业部总经理张谦认为,两者的竞争将集中于品牌和技术的较量。当然,更多的观点认为,中国搜索市场群雄并起,强强联合,资源整合显然成为这场竞争的主流。

  但是,当时正值Google上市前的缄默期,Google久久未对此事加以确证。而对于外界的种种传言,李彦宏坚定地表示,Google没有取得对百度的控股权,也没有任何运作层面的投资意向。百度只是期望能借助跟Google的合作来增强自己的技术、品牌能力,并大力扩展市场。李彦宏否定了竞争对手的威胁,同时表达了对对手的尊敬,因为他承认Google是一个成熟的搜索引擎,Google比别人更了解百度的价值。

  不过,Google是百度在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依然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今,Google又摇身一变成为百度的股东,使它们的关系更加微妙。对此,李彦宏的回答是,Google和百度的关系远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复杂。一方面Google作为百度的一个股东,跟其他股东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又是百度的竞争对手,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Google注资百度,究竟意欲何为呢?参照此前曾广为流传的,百度要么被收购,要么上市的说法,Google此举不得不引人遐想。然而,在接受了Google的注资不到一年,百度却出其不意地席卷了纳斯达克。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否意味着施密特收购百度企图的彻底失败?于是,关于百度接受Google注资后命运如何的故事不断被演绎出来。

  从李彦宏的角度来考虑,被收购或者上市是当时百度不得不面对的两个选择。有观点认为,虽然百度在国内拥有的搜索市场份额最大,但是,据称Google上市即可融资27亿,伴随其巨大的资金、技术、品牌实力,大举进入中国在所难免。而雅虎的YST技术即将推出,又通过并购3721得到了遍布中国的渠道网络。显然,在整体技术、品牌、资金上,百度与Google、雅虎、甚至微软都不在同一级别。尤其在资金方面,虽然百度号称已经实现赢利,但其资金实力相对Google、雅虎而言还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上市无疑是百度这样的公司实现赢利的最好出路,但是摆在百度上市面前的不利因素还是不能回避。比如:第一,中国概念股在海外被普遍看淡,2004年左右上市的盛大、Tom在线、掌上灵通都被称为“流血上市”,尤其是盛大,预筹的25亿美元整整缩水1亿美元。第二,盛大、Tom在线等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而相比之下,百度还处于一个比较弱小的阶段。第三,由于当时正值Google即将上市,百度与Google、雅虎在中国的竞争关系也使投资者对百度难有信心。

  如果上市不是最理想的选择,退一步想,选择被收购是否能圈入资金呢?这个时候,Google再一次进入大家的视线。而且,正如预料的一样,Google在上市前的敏感时期出手注资,显示市场竞争比预料的要激烈得多。那么,百度会如何应对呢?

  事实上,无论百度作何态度,Google要收购百度,首先就要面临一个两难选择:收购抑或“亲征”。因为此时Google也是上市在即,即将受到非常大的利润增长压力。而且,Google能否适应中国市场的“水土”也还是个问题。

  Google进军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必然选择,因为Google在美国本土的在线广告增长率已经逐渐放缓,只有扩张欧洲、亚太等市场,才能实现利润的继续增长。在Google的招股说明书中,称国际化对其长远的成功非常关键。但是,正如大家所见,受文化因素的影响,由于缺乏运作经验,使Google很难在国际扩张中取得绝对胜利。此前,Google在中国处于“无作为”的境地,雇员很少,甚至服务器都设在美国。有人认为,在中国压低投入正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这一点上,Google与雅虎其实是很相似的。

  看来Google想“亲征”似乎不容易,所以Google就只好通过收购进入中国。那么收购对象为什么是百度呢?因为靠“竞价排名搜索”业务打天下的百度,自建立之始就与Google风格“神似”。近两年,百度在渠道营建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在全国的中小企业中逐步开拓市场。这对于Google是难以做到的,同时与雅虎看重3721的渠道能力也如出一辙。Google并购百度是一举多得,能将百度的流量、本土团队也揽入怀中。可见,百度就是Google收购的最好选择。

  而且,如果Google收购百度失败,让百度上市成功,那么Google在中国的处境将会非常尴尬。一方面,百度上市圈进资金之后,肯定会与Google、雅虎激烈竞争。另一方面,雅虎中国携YST技术和3721的本土渠道及团队,是Google短期内无法自建的。

  所以,综合各方面原因,都表明Google在百度上市前的敏感时期出手注资,是对百度的志在必得的表现。面对这种威胁,百度将如何应对呢?

  具备与Google正面对抗的能力

  赛迪集团下属的《中国电脑教育报》于2003年5月28日,举办了一个名为“GoogleVS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的万人公测活动。2003年6月4日下午4点30分,公测结果出炉。在参加评测的10015名普通用户中,55%的人选择了“Baidu比Google好”,10%的人选择了“Baidu、Google差不多”,35%的人选择了“Google比Baidu好”。这次数据显示,百度已经超越Google,成为中国网民首选的搜索引擎。当然,任何调查都会有人质疑,此次也不例外。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今天的百度已经具备和Google正面对抗的能力。

  事实上,从创建百度到融资1000万美元,从卖技术给门户网站挖到第一桶金,到做独立搜索引擎网站,再到“闪电计划”,李彦宏一直承受着来自Google的压力,因为永远有人在拿百度和Google作比较。所以如果要李彦宏问全体网民一个问题,那一定是“百度与Google到底哪个更好?”而这次公测的结果,是否可以从此打消李彦宏的顾虑了呢?

  的确,Google一直是百度最强劲的敌人,而Google也一直视百度为心腹大患。为此,Google很多发展策略都是针对百度进行的。比如,当Google开始它的“中国之旅”时,矛头直指百度,并不惜冒着被微软起诉的风险聘请了拥有华人背景的李开复担任Google中国总裁,同时大规模地招聘本地人才。而且Google加紧在中国布局的第二招就是寻找代理商,开展在中国的搜索广告业务。

www/xiaoshuotxt/n e 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笑恒作品集
真希望这些事20几岁就知道玩转职场你缺什么为什么总是别人吃肉我喝汤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别太单纯,也别太精明话要这样说左手李彦宏右手马化腾哈佛逆商课——最有效的高AQ养成法则会说能做决定你的一生毕福剑的说话之道能说会做决定你的一生80后,你为30岁准备好了吗马云的经商哲学30岁前跟对人,30岁后做对事30岁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咖啡奶茶经济学谋略:曾国藩的人生经营课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如何及时处理你的坏心情你可以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