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李嘉诚的24堂财富课》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5章 逆风起舞,挫折是促使年轻人成长的良药(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李嘉诚的24堂财富课》 作者:张笑恒

第15章 逆风起舞,挫折是促使年轻人成长的良药(2)

  李嘉诚说:“在逆境的时候,你要自己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处于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够!因为我勤奋,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一个信誉。”李嘉诚于1998年(70岁)接受香港电台访问,谈及17岁时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很大的信心,认为会有很大机会开创事业。因为,他明白自己有创造成功的素质和坚定不移的决心。这就是李嘉诚成功的一个原因,他足够了解自己,他明白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从而确立了人生方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只有足够了解自己的实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当我们面临逆境的时候,一定要问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李嘉诚在生意场上能够一帆风顺,就是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在他的商场生涯中,基本上没有做过任何重大的错误决定。每一次做决定之前,他都会充分了解自己的实力。若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完全的把握,他就不会贸然行动。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在一次次的逆境中再次站起。

  20世纪70年代末期,香港很多重要口岸都被英资占据着,其潜在的巨大利润华人商行都无法插手,当时,李嘉诚已经在和置地公司的交锋中获得胜利,再加上他获悉中国内地要搞经济改革,香港华资应该会有良好的发展,于是便确立了全面进攻英资领地的发展目标。

  李嘉诚决定将九龙仓码头作为自己的首要进攻目标,开始不动声色地收购九龙仓的股份。

  谁知,就在李嘉诚聚集力量准备把置地杀个措手不及的时候,精明的置地公司也闻风而动,开始在市场上购回九龙仓的股权,进行反收购。在你来我往的争斗中,九龙仓的股价在1978年年底已经被炒到了每股46港币的历史最高水准。

  李嘉诚自己心知肚明,凭借自己当时的能力,根本难以和置地公司在九龙仓这个问题上抗衡。再继续下去,必死无疑。这种不利的局面让李嘉诚大为头痛。李嘉诚决定放弃九龙仓,正好这个时候汇丰银行大班沈弼来做说客,请他及早退出争夺九龙仓的商战。李嘉诚因为明白自己的实力和水准还对别人够不上威胁,而且拖下去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今后的发展,那才真叫“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所以,面对沈弼的游说,李嘉诚爽快地答应了。

  后来,因为了解船王包玉刚对九龙仓争得厉害,从双方的利益考虑,李嘉诚把自己所持有的1000多万股九龙仓股票转让给包玉刚。当时买进的价格为每股10~30港币,脱手转让的价格为每股30多港币,李嘉诚一下子就在包玉刚那里赚得数千万港币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李嘉诚还通过包玉刚,从汇丰银行那里接到和记黄埔的股票9000万股,开始转为策划对和记黄埔的收购。

  1978年9月5日,包玉刚正式宣布自己已购得20%左右的九龙仓股票。接着,李嘉诚又陆续将自己手中剩下的九龙仓股票全部转让给包玉刚,估计获利在5900万港币左右。而包玉刚也不停地到市面上的公司或者在幕后吸纳九龙仓股票,使自己的控股权最后增加到30%,大大地超过了置地公司的股份。

  包玉刚此举令九龙仓负责人纽必坚感到大为惊慌,1980年6月中旬,他趁包玉刚赴欧洲开会时发动突然袭击,正式挑起了九龙仓大战。置地公司采取换股的方法,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所持的股权增加到49%的安全线。

  包玉刚闻讯后马上回到香港,对置地公司进行反击。他先是从汇丰银行得到22亿港币的贷款保证,然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每股105港币的现金吸纳市面上的九龙仓股票。当然,对于股民来说这个条件更为优厚,于是又将自己到手的九龙仓股转手卖给包玉刚。星期一股市开盘不到两个小时,包玉刚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补足了2000万股九龙仓股,获得了九龙仓49%的控股权。但是,在这两个小时之内,包玉刚也为此付出了21亿港币的现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李嘉诚就是因为对自身的实力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及早地从这场大战中抽身,将九龙仓股票转手,获得了相当的利润和新的发展,对于李嘉诚来说就够了。

  在逆境中,我们更要保持冷静,不能盲目地向前冲。量力而行非常重要,首先要明白自己究竟有多大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最好蛰伏起来,伺机而动,争取利益最大化。不了解自己就在逆境里横冲直撞,只会加速自己的失败。

  胜时不骄,败时更不气馁

  李嘉诚认为,生意人千万要虚心点,不要以为能把批发来的东西加价卖出去赚到钱就成了。尤其是面对失败,更应该以坦荡的胸怀找到失败原因,让自己增加面对市场挑战的本领。在李嘉诚看来,风险与利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做生意就是要面对不确定性,夺取成功。只相信成功,不相信失败,这一商业信条让李嘉诚在经商的道路上比别人走得更远。

  做生意难免会遭遇失败,但是我们不能在失败面前低头。著名的泰国华人企业家朱岳秋说:“只相信成功,不相信失败,如果没有这种精神,那么在生意场上是很难混下去的。”李嘉诚认为,做生意有赔有赚,失败了很正常,关键是,失败了要不气馁,筹备东山再起。如果认为失败是命中注定的,觉得不会再有出头的日子,那么人心就完了,不可能再有勇气反败为胜,改变命运。

  李嘉诚创办长江塑胶厂后,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发了几笔小财。生意做得也算是不错。但是年轻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变幻莫测的特点,他开始过于自信了。几次成功以后,他就急切地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工厂亏损愈来愈重。过快地扩张,承接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也无暇顾及愈来愈严重的次品现象。于是,仓库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交货的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赔。

  面临灭顶之灾的李嘉诚浑然没了主意,这一段时期,是他在商场中最困难的时期。直到今日,李嘉诚回想起来仍是心有余悸。后来在李嘉诚的努力下,工厂终于转危为安,重新焕发活力。

  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在失败后,保持冷静的头脑,找出失败的原因,尽力解决困难。李嘉诚经过一连串痛定思痛的磨难后,开始冷静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市场走向。

  的确,香港的塑胶制品在国际市场卖得很“火”。细究之,香港产品的优势是廉价,大陆政权更替,“难民”逃港,香港储备了大量的劳力资源。20世纪50年代,港府对来港人员,来者不拒,作为后备劳力资源。香港的工资低廉,故而产品廉价。难道港产货就不能以质优款新而称雄国际市场吗?长江厂出口的塑胶玩具,跟同业并无多大区别,只是款式有细微变化而已。除了同业,谁还会关注有一个“长江塑胶厂”呢?

  李嘉诚渴望有个新突破,使长江厂从同行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寻找突破的视野,不能局限于弹丸之地香港,而是国际市场。

  一日深夜,李嘉诚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目光被一则简短的消息吸引住,即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即将投入成批生产推向欧美市场。一直苦苦寻找突破口的李嘉诚,如迷途的夜行人看到亮光,兴奋不已。

  李嘉诚意识到,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许多家庭主妇变成职业妇女,对这些家庭来说,不再有闲情逸致花费时间去侍弄花卉,并且,植物花卉花期有限,每季都要更换花卉品种,实在麻烦得很。塑胶花正好弥补这些缺陷。现代人以趋赶时髦为荣,塑胶花的面市,将会引发塑胶市场的一次革命,前景极为乐观。

  1957年,李嘉诚带着企业复活的希望踏上了学习塑胶花制造技术的征途。他用尽了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地搜集点滴有关塑胶花制作的技术资料。不仅如此,李嘉诚又购置了大量在款式、色泽上各具特色的塑胶花品种带回香港,不惜重金聘请香港乃至海外的塑胶专业人才,对这些购回的塑胶花品种进行研究。

  1957年李嘉诚的长江厂,开始生产塑胶花。塑胶花为香港市民所普遍接受。“长江塑胶厂”的名字也开始为人们所熟悉。在接下来的日子,李嘉诚领导长江塑胶厂迎来了香港塑胶花制造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塑胶花开满香港。

  李嘉诚正是靠着“生意人只相信成功,不相信失败”的信念,面对残酷的失败,仍然不断地寻找适合市场对路的新产品,寻找图谋东山再起的机会。重新开出一条道路的李嘉诚,在度过危机之后,便渐渐地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任何人都会经历失败,失败后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自怨自艾。我们应该振作起来,重新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再次开启自己的事业。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笑恒作品集
30岁前跟对人,30岁后做对事让你的心灵温馨过冬马云的经商哲学做一个有品味的好女人别太单纯,也别太精明窦文涛的说话之道李嘉诚的24堂财富课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别太单纯,也别太不单纯俞敏洪的说话之道能说会做决定你的一生哈佛逆商课——最有效的高AQ养成法则会说能做决定你的一生玩转职场你缺什么话要这样说30岁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真希望这些事20几岁就知道咖啡奶茶经济学为什么总是别人吃肉我喝汤会说一口漂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