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职场二规则》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4章 学习能力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职场二规则》 作者:黄晓阳

第14章 学习能力

  有一句老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一个成语,叫学无止境。

  这一类话,不是二十岁三十岁的年轻人能够总结的,一定是活到老了,才顿然了悟的。因此,十几二十岁的人,你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什么都会了,那本身,就说明你是个糊涂蛋,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

  大学毕业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哇,我已经装得太满了。只有在工作了多年之后,你才知道,哇,当年的我,原来什么都不懂啊。那时,我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被装满了,实际上,那时的我,什么都没装啊。

  只有明白了这一点,你才可能有永恒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

  不知朋友们认不认同我的一种观点,那些人生不成功的八们,最大的问题出在学习能力上面,年纪越大,学习能力越差,性格越固执,越拒绝接受。

  如果我们看一看自己周围的人,就会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所有人都很忙,但忙的事却不同。一种人,忙着玩,另一种人,忙着学习。不管他是去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想尽一切办法更进一步充实自己,都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我们再看一看那些退休的老年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只剩下一类人了,那就是忙着学习的人。

  他们还是两类人,一类人,早已经把学习当成了习惯,现在仍然学习,只不过是年轻时养成的学习惯性结果。尽管他们早已经功成名就,早已经有了相当的财富地位,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干,真正的安享晚年。但是,他们停不下来,因为他们很清楚,学习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另一类人,是年轻时不怎么学习,或者学习能力不强,或者没有意识到人生其实是一个永久学习过程的人,也就是二八现象中的八们。到了老年,到了退休以后,他们突然发现,原来,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其实是学习,最快乐的事,也是学习,最不重复自己让自己每天都有一种新思维新姿态新感觉的事,还是学习。

  因此,他们全副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有点基础的,可以看看书,学学哲学、玄学什么的,再差一点的,可以学学书法,学学绘画,更多的老年人,在学习一些更为简单的知识,比如跳扇子舞,跳健身操,练瑜珈。

  有人或许会反驳我的观点,认为那些在广场上跳舞的老头老太太,不是在学习,而是在运动,在锻炼。

  不错,他们是在锻炼,同时,他们更是在学习。你如果深入到他们之间,就可以感受到他们那种学习的热情,学习的兴趣和乐趣。他们对每一个细微动作要领的追求,对身体和年龄极限进行挑战的热情,那种全身心的投入,那种对进步孜孜不倦乐在其中的追求,所有一切的动力,源于学习。

  年轻人或许觉得奇怪,你们都已经老了,现在学习,还有用吗?早干什么去了?

  早干什么去了?如果你去问他们,他们一定给你一个回答,早干工作去了。

  但是,我的回答可能有点不一样,可能让很多人不舒服。他们早干嘛去了?玩去了。就像曾经和我对答的那个年轻人一样。当他们还年轻的时候,他们的老师,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职场领导,全都曾向他们说过一句话,你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他们却会说,那我什么时间玩?

  他们说他们年轻时干工作去了,怎么干工作的?八小时之内干,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找时间玩。等到了老年,才明白,自己这一辈子,忙忙碌碌,什么都没干,什么都没玩,整个就一个字,混过来了。

  所以,他们现在开始学了,开始干了。

  感到时日无多形势逼人,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更关键的方面,他们开悟了,懂得学习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了。

  现在才开悟,是不是有点晚了?确实是晚了,但也不能算太晚。现在开悟,毕竟一年可以当两年用,三年用。如果现在还不开悟,就只能是一年当一年用,甚至一年当半年用。

  换个角度说,你如果不想老年时再开始学习的起步,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节 职场没有老师,只有同事

  谈到学习,很多年轻人会困惑:我怎么学啊。除非回到学校去学习。可是,学校的学习,有多少用呢?我小学中学学了十二年,大学学了四年,加起来十六年,跨进社会一看,十六年所学的那些东西,在职场没有半毛钱的作用。就算我再去学习十六年,又能有多大的意义?如果不进入学校学习,在职场,我能学到什么?

  很多年轻人寄希望于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在职场中学习。也就是边干边学。最大的期望是职场能够给自己安排一个老师,无论大事小事,都能及时教自己。如果自己做错了什么,这个老师能像学校的老师那样,及时批改作业,替自己打分,告诉自己错在哪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还希望职场的每一级上司,都是自己的兼职老师或者同一所学校的其他课任老师。

  然而,职场令人失望,老板就是资本家,只逼着员工干活,根本就不考虑让员工学习。

  很多初入职场的人,事情没有做好,都会说,我是新人嘛,我不会是情理之中,你可以教我啊。

  说这种话的人,诚心不?非常虔诚,非常真诚。

  应该说,几乎所有的年轻人,进入职场之初,都抱着学艺心理而来,抱着拜师心理而来。社会上,也确实有些职业有些行业,会给年轻人安排拜师机会。比如工厂对于刚入职的青工,会安排师傅带。而另外一些单位,会安排实习。

  那么,这些师傅或者实习老师,是不是就是你的老师?

  是,也不是。

  他们是你的技能之师,却不是你的人生之师。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师傅把你领进门,交给你的,是专业技能。如果你会做,讨得师傅的欢心,和师傅之间,建立了很好的私人情感,师傅也会对你的人生修行进行一些指点。

  可大部分师傅,本身就是八而不是二,他们自己都不成功,又怎么可能教你成功?真正成功的人士,那些二们,早已经升到了极高的位置,让他们给你做导师?你还不配。

  再换个角度,无论是师傅,还是职场的其他人士,没有担任你的人生之师的责任和义务。

  也就是说,你得明白一个道理,职场没有老师,只有同事。你的平级,你的下级,你的上级,都是你的同事。没有任何人,是你的职场老师。

  为什么没有职场老师?很简单,职场给每个人设定了职位,在这个职位,就有其职责,他要完成自己的职责,也就是工作的目标任务。而这个目标任务,并不包括带新人,尤其不包括担任新人的人生之师,启迪新人的人生认知。

  我常常遇到一些人对我说,黄老师,这件事,你不应该在大会上讲,你应该找某个人个别谈话。那件事,你能不能私下里交流,个别指教?

  我们的职场新人,一直都在等一件事,什么事?等上司告诉你怎么做,告诉你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告诉你应该怎么想。也就是说,等上级当你的职场老师。

  我告诉你,你永远等不来这个机会。

  三个原因,第一,职场不可能有职场导师这样的职位设置,也没办法设置。第二,你没有做好让职场导师进行培训的准备,培训对你没有意义。第三,学无止境,技术可以通过老师教出来,人生领悟是没法教的。

  下面,我们来就这三个原因说一说理由。

  职场没有导师这一职位设置,这个很直观,你走进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职场,都没有这样的职位设置,你的同事,不是你的职场导师,你的领导,也不是你的职场导师。社会上有很多职业培训学校,那些学校培训的是职业技能,而不是人生领悟。

  技能只是手段,是知识,人生领悟才是灵活运用手段的根本。

  知识改变命运,怎样改变命运?是通过你对知识的领悟和运用来改变命运。

  同样是做一个菜,比如剁椒鱼头,哪怕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不同学生,做出来的口味,也是不一样的。师傅能教的,肯定只是技能,比如食材以及佐料的配比,烹饪的次序等。食材一致,方法一致,做出来的口味,却是千差万别。差别在哪里?在领悟。

  学校有这样的设置,学校的老师,其职责,就是教育人,所以,他们会教你。教你知识,也教你做人。今天,我们都在谈中国的教育,觉得中国的教育出了大问题。出了什么问题?只教文化知识,不教做人,不教怎样去领悟。学校只完成了一半的职责,还有一半,需要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自己去完成。可是,社会没有这样的设置,每个人都需要像禅修者一样,自己去摸索,却思考,去探求。只有极少数人明白了,绝大多数人没法明白,即使求索一辈子,也还是懵里懵懂。

  此外,就算学校教你这些东西,你也不懂。一是老师队伍的素质存在差距,他们之中,绝大多数是八,很多东西,他们也不懂,不可能教你更多人生领悟。他自己都没有领悟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教你?二是你自己处于懵懂期,教师所教的东西,除了最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稍稍深一点的人生感悟,你是很难理解的。

  还有人是你的人生之师,那就是你的父母,你的父母可能比你的老师教过你更多的东西。但是,不管你的父母是否够得上这个人生之师之名,你会听吗?不会。

  你一旦进入社会,社会就不会设置这样的职位了。

  为什么不设置这样的职位?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二八现象,社会明知道百分之八十的人,不可能领悟到这些,学了也是白学,为这百分之八十的人设置这样的职位,是一种资源浪费。那么,换过来想,职场为什么不为那可能成为百分之二十的人设置这样的职位?也不可能,百分之二十的人会在什么时候成为百分之二十,职场不清楚,需要多少时间成本,没法计算。再说,就算职场看清了这一点,我投入了很大的成本,让你成为了百分之二十,你明天就跳槽了,我这个损失去哪里找?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第三条要说的,学无止境。人生的领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今天领悟一点,明天再增加一点的过程,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就这样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来说,我怎么设置导师这个职位?

  我设置一个导师,他教了你一些东西,你不懂,我耗费的是时间成本。如果你懂了,甚至超过那位导师了,我设置的这个导师,有什么意义?

  有人或许会说,是的,职场不可能设置导师,但是,上司是否可以起导师作用?时时刻刻带一带新人?

  我告诉你,上司就起着导师的作用,他们确实时时刻刻在带新人。他们不断地在将自己对人生对职场的领悟告诉你们,甚至像祥林嫂一样,一遍又一遍对你们说着那些东西。可是,你们不能理解,甚至觉得他很烦,天天在那里老生常谈。

  在职场找不到导师,不仅是这些职场普通员工们着急,事实上,职场中的高层人士,职场中的老板们,比你们更急。急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搞培训。比如请单位高层的人士讲自己的经历,讲自己的领悟,对员工进行培训,也有些单位,请来专门的培训师进行的集体培训。

  坦率地说,这样的培训,能起多大的作用?我认为微乎其微。对于百分之八十的职场人士来说,作用是零,甚至会增加这些人的怨怒。很简单嘛,我是八小时工作制,你又不是搞脱产培训,你占用了我的业余时间。你打乱了我的生活。

  最最重要的,你搞的这个培训,对我一点意义都没有。

  走进培训现场,大家持有的是学生心态,而不是职场心态。是在为老板完成工作任务。是因为我如果不参加,老板要扣工资,而且扣得非常重,比旷工一次还重得多,还要通报批评。我是被迫来听这个课的,从坐进这里的那一刻起,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学到什么,惟一的希望,就是这个他妈的培训课早点结束。

  我为什么这样想?事实摆在那里,换哪个培训师过来,讲的无外乎三样:第一,我早已经懂了并且已经做到了的;第二,我已经懂了虽然暂时还没有做到而实际上我却一直自以为是地认定是做到了的;第三,我确实是不懂或者半懂不懂的。

  你如果讲我确实不懂或者半懂不懂的,我肯定欢迎。我需要这个啊。你的讲课,对我有新奇感啊。可是,一个培训师讲一两个小时,我确实不懂或者半懂不懂的东西,到底有多少?恐怕十分之一都不到。能有一两句,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且不说我花一两个小时,听那一两句话有多大意义,最为关键的,我为什么要坐在这里,听那么多我早已经明白了的所谓事理?

  不得不承认,这一类的培训,重在人生感悟。而感悟是需要对应的,言者无论说得多好,听者若是没有感应,那也是一堆废话。

  为什么是废话?全都是老生常谈,你们讲的那些东西,我在任何一本书中都可以看到,甚至早已经耳熟能详,倒背如流。可能有些人还会想,讲的什么啊,让我上去讲,我会讲得比你更好。

  人的接受具有实用主义原则。也就是说,你会用到你立即可以用的。某种观点和方法,你认为现在可用,甚至是你正欠缺的,你立即接受了,其他的,因为你感觉不到它对你的实用性,你一律过滤了。许多的老生常谈,因为你没有体会到其中的妙处,自然会被你看成废话。

  我们的职场朋友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培训?是有针对性的,对具体事件的校对式培训。也就是说,你在做某件事的时候,有老师在过程中或者过程后,向你指出,这件事,哪里做对了,哪里做得不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说到对培训的认识,我来说一次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大家不要以为,我今天坐在这里,头头是道地讲这个讲那个,是因为早就懂得这些,早就够格坐到这里讲了。不是,我和你们一样,也曾经懵懂过,也曾经迷惘过,也曾经迫切地期望着人生之师的出现,同样,也无比失望,发现我怎么努力,都找不到这个人生之师。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参加过很多培训,各种各样的。比如说,我以前当小学老师,当大队辅导员,参加过小学教员的培训,也参加过大队员或者团委书记的培训。那些培训,我和你们现在一样,没有丝毫印象。

  给我印象最深的培训,只有一次。这不是单位组织的培训,是我自己找来的培训。这是一次写作培训,是哪里组织的,我不知道。那时候,我是一个狂热的文学青年,既梦想着成为文学大师,又梦想着成名成家,几乎把我所有能够用上的时间,全部用于学习写作。另一方面,我又痛苦和无助,我的交际圈子太小,根本没有人能够在写作方面给我教导,更不可能给我培训。我频繁地去拜访可能给我帮助的人,那些人,无非是一些中学的语文老师之类。坦率地说,今天回想起来,他们当时的写作水平,可能并不比我高多少,至少他们根本不懂写小说。

  终于有一次,一个朋友告诉我,刘富道在某个地方讲小说创作课。

  今天,知道刘富道的人可能已经不多。但在我疯狂地学习文学创作的那个时候,刘富道的名气大得很,他是湖北省作协的副主席,他的短篇小说《眼镜》和《南湖月》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三届全国短篇小说奖。这是小说创作上国家级的大奖,能够获得一次,已经相当了不起,能够获得两次,在文学界的地位,可想而知。

  那次讲课多长时间?大概也就一两个小时吧。那时我狂热啊,多少时间都不会觉得长。另一方面,我满怀着期望想学到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真理啊。而刘富道给我们讲的是什么?坦率地说,一两个小时的课程,内容我大都不记得,甚至事过之后,就忘记了。

  我只记得惟一个东西,那是他最后的总结。他说,写小说,他总结了几条经验。大概有四五条吧,我记牢的,就是三条。第一,要有一个明确的开头。第二,要有一个朦朦胧胧的结尾,第三,心中要藏有一个妙趣。

  听了这三条,我不知道朋友们会有什么感觉。我告诉你我当时的感觉。

  我想,这不是废话吗?我小学三年级开始上作文课,那时,我就知道,写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开头,也要有一个朦朦胧胧的结尾。也就是说,开头第一句话,我知道我要写什么,最后,写到什么地方结束,我要清楚,不能写到哪里算哪里。

  这样的话,太大路货了嘛,我犯得着浪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听?还要当成宝贝一样听,满怀着虔诚听。太不值了嘛。

  大家想一想老生常谈四个字。刘富道说的这些东西,是不是老生常谈?是,太是了。

  坦率地说,那次课,留给我惟一的印象,就是这个。我走出来的时候,心中是一种怆然,一种无奈。我是那么渴望学到一些真谛啊,我是那么苦苦地追求写小说的真谛啊。可是,真谛在哪里?我又怎么能够真正找到我的文学之师?我苦恼,我迷惘。

  我大概属于比较傻的人,如果是那些聪明人,可能不再干这件事了。可我傻,明知这条路不适合我,却又因为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必须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走着走着,这几句话,在我的脑子里,印象越来越深。

  非常简单的几句话啊,谁都可以听明白的几句话啊。可是,你真的明白吗?我告诉你,不是,随着阅历的增加,随着创作实践的不断深入,我才开始渐渐理解这几句话,并且越理解越深。这几句话,慢慢在我的心目中出现变化。最初听到的时候,我觉得它是石头,又臭又硬,慢慢的,变成了银子,变成了金子,而今天,我觉得这几句话,比钻石还值钱。

  为什么?因为我后来所有的创作,哪怕是写一篇几百字的小文章,都被这几句话给套着,离不开他划定的这个范围。就算我写洋洋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二号首长》,也没有逃出他这三句话。

  第一句话,要有一个明确的开头。我构思这部小说的时候,开头非常明确。唐小舟带着美女记者徐雅宫去岳衡酒厂采访。他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想对岳衡酒厂做点事,二是想和徐雅宫做点事。非常明确的开头。第二部和第三部,开头也都非常明确。但是,结尾呢?你在构思的时候,很难将几十万字一本书的全部细节都想透,更不可能将结尾设想得非常清楚,只能有一个大概的东西,比如第一部,赵德良扫黑取得阶段性成功。比如《二号首长》结束,也就是唐小舟离开秘书岗位,干别的事去了。再就是第三句话,心中要藏有一个妙趣。因为是长篇小说而不是短篇小说,心中自然不能只藏有一个妙趣,要妙趣连着妙趣,大妙趣套着小妙趣。但总体来说,心中有藏有妙趣。

  看吧,我被他的这三句话套牢了。就算我是孙悟空,他的这三句话,是如来佛的手掌,我无论如何,都逃不出。

  可在当时,我觉得他这三句话是废话,是浪费了我的时间。

  当时和我一起听课的,恐怕有几百人,那些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后来有多少人明白了这些道理?我更不知道。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我们不能接受他人的培训,不是他人的错,而是我们自己的错。我们太自以为是了,我们以为我们已经被装满了,却不知道,我们其实什么都不懂。人家讲的东西,是金子,我们却以为是稻草,根本原因于,人家是多年的思考,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一种深刻的领悟。我们呢?我们在自己的脑子里设置了重重栏栅,只放进我们自认为需要的,产生共鸣的。

  禅宗为什么要讲悟?原因就在这里,哪怕是老生常谈,哪怕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他所蕴含的道理,很可能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样。如果我们仔细地悟,说不定还可以悟出更多的东西来。

  如果读过我的《二号首长》,就能知道,我在里面不断拿一篇文章来举例,这篇文章是《史记》里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印象中,我们的中学课本好像分成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将相和》,一个是《完璧归赵》。是不是这样,我记不确切了。

  我们所有人,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是中学课文《将相和》给我们的,那是一种观点植入。但是,我在《二号首长》中,向读者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解读。

  什么意思?简单,任何你认为老生常谈的道理,只要你去琢磨,很可能有更多更深奥的道理。

  这就涉及职场没有老师的第二层意思了:你没有做好让职场导师进行培训的准备,培训对你没有意义。

  如果我没有讲我参加培训的那个故事,你一定对这句话不服气,我怎么没做好准备?是培训师没有讲好嘛。这不能怪你们大家,将时间往前推许多年,就在我听完刘富道的那场课之后,如果有人对我说我没有收获是因为我没有准备好,我可能跳起来反驳他。

  我怎么没准备好?我告诉你,那时,我是时刻准备着。我不仅时刻准备着,而且我随时随地去求教。我也不像现在的很多人,参加这类培训,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我那时可虔诚了,我几乎认真地听了他的每一句话,认真地做了笔记。我不知道现场还有没有人比我更认真,但我可以肯定,我所能做的与认真有关的事,我全部都做了。

  结果,我没有收获。不是我真没有收获,而是我自认为我没有收获。

  我自认为没有收获,是因为我要饭吃,你却给了我一丘田。

  我没有收获,还因为我实际给自己设置了很多屏障,这些屏障让我只接收我想要的东西,而不会接收那些我暂时不理解的,更不接收那些我认为已经理解了的。不理解的,是因为它不会给我留下印象,不会给我启迪。自认为已经理解的,是因为我认为这是复习,是浪费时间。

  我们再回到职场做一个假设。你不是希望职场给你安排导师吗?那么,假设,某个人指出你哪里错了,应该怎么做,你会是什么反应?

  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一定会理直气壮地说,我求之不得,那我会对他感恩戴德。

  真是这样吗?我告诉你,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不信的话,我举几个例子,你们来回答我。

  你们的父母,有没有经常在你们面前进行一些说教?你们仔细地想一想,他们说的是什么?说的,就是这些人生的道理。可是,你们听吗?你们烦死,他们说得实在太多了,你连家都不回了。

  你不是需要人生之师吗?可是,你的人生之师就生活在你身边,你珍惜过吗?因此,我能否问一句,你真的需要吗?

  好,你说你需要。你的父母说的那些,你之所以不能接受,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好吧好吧,我暂且认为你的理由充分,至少自成一说,可以理解。

  那我再给你举例。你的老板终于出面了,开始教你了。

  你会认为他是在当你的人生之师,是在对你进行培训?别急着回答,认真想一想。想过后,我告诉你答案,你不会。你认为他是在批评你。你呢?你怎么想?你会觉得委屈,觉得不解,觉得他小题大作。

  比如说,你的老板对你说,你怎么把所有的下班时间都用来打麻将?这些时间,你应该用来学习,用来工作。人生的成就,不在八小时之内,而在八小时之外。

  老板教你了没有?教你了。可你呢?你会怎么想?你一定会想,八小时之外是我的自由支配时间,你管得着吗?是不是管得太宽了点?

  你的同事也不可能教你。为什么不能?不是同事不教你,而是你不会认同这种方式,更不会接受。

  假如说,你的某个同事对你说,你这件事做错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怎样的。你会是什么态度?如果是较为含蓄的人,只是在心中冷笑一声,暗想,你算什么东西?你不也和我一样,大头兵一个?你以为你是大师啊。如果是大师,老早就升职当官了吧。如果脾气糙一点的,可能拍案而起,指着人家的鼻子骂上了。

  在别人,可能只是出于一种好心,但在你却不同,你很可能认定人家是一种居高临下,是一种好为人师。是不是,还真是难说。普通人,绝对难以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心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话,谁都会说,但真要做,那可不是一般的修为。

  说到这里,我再来讲一个我自己经历的故事。

  我决定专注于写作,是高中毕业以后的事。在此之前,从二年级开始,我学习书法。当然,那时候根本不能称为书法,只能算是写字。我学习写字,完全是一次无心插柳。那一年的冬天,有一次下大雪,根本去不了学校,只好留在家里。我的堂兄买了纸笔和字贴,在家里写字。我在他家玩,他见我对此极其好奇,就递给我一支笔,说,你写吧。

  仅仅是因为好奇,我第一次拿起了毛笔。

  那天在堂兄家写了很多字。堂兄比我大八九岁,他其实也不懂书法,什么都没有教我。今天回想起来,估计我拿笔的姿式都是错的。

  这一天结束时,不知堂兄是觉得我的字写得还不错,还是对这些东西失去了兴趣,他把全套东西,全部送给了我。回家以后,我的新奇劲没有过,时不时拿出来写一写。我的父亲毕竟在乡村里读过私塾,知道一点简单的东西,比如正确的拿笔的姿式,比如撇刀捺枪。他还懂得几个写毛笔字的故事,他说,过去私塾先生教写毛笔字,要求学生拿笔一定要直,他会在笔杆上放一颗鸡蛋,写字的时候,鸡蛋如果掉下来,就会挨打。还有,学生写毛笔字的时候,先生会突然出现在身后,猛地抓起笔杆向上抽,如果抽掉了,也要挨打。

  这些东西,对于书法来说,太初级了。对于书法,我至今仍然是什么都不懂,等我参加工作时,甚至还不懂描红这个词,也从来没有临过贴。前几天,湖北《书法报》的一位编辑部主任和我聊天,对我说,“你的作品笔性很高,只是临贴太少。”这是内行说的话,一针见血。他指出了我最大的毛病,不是临贴太少,是根本就没有临过贴。

  为什么没有?没有人教我写字要临贴。我的堂兄当时确实给了我一本字帖,可我根本不知道怎么临。支持我坚持下来的,是两件事。

  一是父亲看到我写字之后,对我说,从此以后,每年过年的春联,就由你来写。

  我不能每年都写那几个臭字,得有些进步。所以,我坚持练习。到了后来,一到过年,我们整个村子的春联,全部由我来写。这事已经不能满足我的自尊心,最让我动心的,是有那么几家比较客气,我帮他们写了春联,他们会送给我一碗鸡汤面。那时候,一年都吃不上一回鸡汤面啊,我写几个字,还能挣几碗鸡面,多大的鼓励。

  第二件事还是虚荣心。大概是三年级开始,学校有了写大字课。第一次写大字,写了八个字,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我记得很清楚,那八个字中,有七个被老师画了红圈,然后在全班传阅。那种虚荣心的满足,真是无以言表。从此之后,我最盼望的是大字课。

  班上的课程表上,每周有一节大字课,可实际上,四五周,都上不了一次,总被一些别的事冲了。我盼着那一节大字课的到来,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可每次盼来的,总是失望。

  无论是我的堂兄,我的父亲还是我的老师,其实都没有书法功底,甚至完全不懂书法,彻头彻尾的外行。所以,他们不可能教我任何与书法有关的知识。我只是自己瞎练,完全不得要领。

  我这样说,大家或许不信。我讲一个细节。练书法有一个基本功,就是临贴,而临贴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明确中锋的走势。说中锋的走势,一句话,可简单了。可这个走势有学问,不是书法的学问,还是哲学的学问,也是写文章的学问。什么学问?四个字,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四个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可是,有几个人明白了其中的哲学学问?

  在这里,我不讲了,大家去琢磨。我惟一可以告诉你们的是,谈文学、谈书法、谈美学、谈人生,都可以涉及起承转合,就算是我们一般做事,也涉及一个起承转合。为什么?因为起承转合,是做事的哲学规律。这四个字,涉及到每一方面,可以写成一本很厚的书,至少比我这本书要厚得多。

  我们还是说书法。书法的起承转合,小到一笔,中到一个字,大到一篇书法作品的整体,都要讲起承转合。一笔怎么起承转合?在中锋的走势。给中小学生用的字贴中,有一种空心字,中间画一些箭头。那些箭头,就是中锋的走势,就是一笔的起承转合。

  看这些箭头,那是笔法,如果谈起承转合,就既是笔法,也是哲学了。

  但是,我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确实研究过这些箭头,研究的结果是莫名其妙。

  这里面有两重意义,第一重,也就是中锋的走势,第二重,哲学的规律。第二重意思太深奥了,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不可能懂。但第一重意义很简单,如果有个人教你,只要对你提一句,你立即就能明白,即使不明白道理,也明白规则。

  我什么时候明白这个规则的?十七岁。那时候,我在中专读书。

  我是怎么明白的?别人教的?不是,是我自己悟通的。不是渐悟,是顿悟。

  这种感觉非常特别,就像一场暴风雨一样,毫无预兆,突然而来。

  有一天,我突然就明白了,那个以前曾经困扰我的箭头,原来是讲中锋的走势。你拿着一只笔,笔尖那一点点,就叫中锋。你写一个字,中锋在笔画中怎么运行?那些空心字的箭头已经给你标出来了,你按箭头所指运行,就对了,否则,就是错的。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我突然明白了,那些箭头表示的是一个意思,是中锋的走势。它是标示给小学一二年级初学者的。对于一个十七岁的中专生来说,它显然已经晚了。晚了,它的意义就已经失去了,它已经表明,你几乎没有机会成为书法家了。因为你错过了人生最初的机会。

  很多人在赞美我的书法,说我写得多么多么好。我告诉你们,我心里透亮着,我赞美我,更多带有的是恭维或者说善意,是一种社交场上的手段,却不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残酷的事实是,我错过了成为书法家的机会。于书法家而言,我存在一个巨大的经历断层。

  但是,你错过了成为书法家的机会,并不等于你错过了对于那些箭头的领悟。你仍然可以领悟。有领悟比没有领悟好。领悟的早晚,只在乎你个人成就的大小。只在于你对个人人生价值的认定。人生价值很小,不能说完全没有人生价值。所以说,个人成就小,不是问题,你领悟得晚,也不是问题。根本问题,在于你是否领悟。

  十七岁的那一天,我领悟了那些箭头,代表着中锋的走向,却并没有领悟,那代表着一种起承转合。对于起承转合的理解,那是更高一个层次,那是一种哲学层次,那是好多年以后的事。我在当时,仅仅理解了一个极其简单的东西,那些箭头,代表着中锋的走势。

  哪怕是理解了这么一点点,我心中的那个后悔,简直就是无以言表。

  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这个道理太简单了,只要有人对我说一句话,我立即就能理解。可是,十年间,没有任何人对我说这句话。没有人对我说这句话,是什么原因?有的人,理解这一点,他没说,他觉得你也一样理解了这一点。太浅显的道理啊,你怎么可能不明白?可我就是不明白。也有的人,他自己也不明白,他不可能对你说这句话。

  为什么人生没有老师?这也是原因之一。那个原本应该成为你的人生之师的人,自认为你应该已经懂得了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不需要再说了。他所说的,全都是比这个更不简单的道理。可因为你连个这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更不简单的道理,你自然更加不懂。

  这就像玩电脑游戏,别人以为以你的阅历,早已经过了第一关。所以,他和你谈的,全都是第二关第三关。可实际上,你根本就还没有过第一关。他谈第二关第三关,对于你,无异于天书。

  如果我早在小学二年级就明白这一点,那么,这十年间,我就会苦练临贴,今天,就不会有人说我楷书功底差,不会说我临贴不足。内行不会一眼就看出我藏在燕尾服下面的那条我不想让人看到的尾巴。

  这不早我要讲的这个故事的关键。

  关键是我和同学之间的一次经历。

  我不知道是不是受我的影响,同学中,有很多在练写字的。我之所以不肯确定,是因为这种年龄的人,大多都会练习几样东西,比如写诗,比如写字,比如吹笛子拉小提琴。这似乎是人生必须经历的阶段。我们宿舍,至少有四个同学在练字,其中有一个写得最差的,练得也最勤。

  想到我曾经浪费过十年时间,那种内心深处的婉惜甚至成为一种痛,我就想帮助同学。于是,我开始好为人师,给这位同学指点,告诉他,中锋应该怎么走,横怎么怎么写,竖应该怎么写,撇应该怎么写。

  第一次,大概是出于同学之间的面子,他显得很虚心,也很耐心,很友好。第二次,他可能不耐烦。但我被第一次的假象蒙骗,没有注意到他的不耐烦。第三次第四次。我不记得到底是哪一次,总之是几次之后,他终于忍无可忍了,当时脸一变,将笔往面前一拍,愤愤地说,你能不能别在我面前指手划脚?你以为你的字就比我的写得好?

  我顿时哑口无言。

  客观地说,我知道我的水平不高。不久前才刚刚领悟了写书法最基础的原理嘛,能高到哪里去?直到今天,我都没有临贴基础,都有这个毛病那个毛病,能好吗?另一方面,我的水平又确实比他高,我看得出来,他的字什么地方写得不好,哪一笔有问题。这个,不需要考一个什么证书才能证明,你历练多了,自然一目了然。可他看不出来。或者就算看出来了,也不肯承认。毕竟大家都是同学,心理上是完全平等的,我凭什么当他的老师?我教他而他又接受,就等于承认我和他之间的不平等。

  这事还没完,一段时间之后,发生了另一件事。

  学校开运动会期间,出了一期墙报。那期墙报上的所有字,全部是我写的,上面的插图也是我画的,但墙报不是我贴上去的,是学生会的干部找其他同学贴的,他们贴的时候,我甚至没有去现场。

  除了给我布置任务的那个学生会干部,我不知道全校有几个人知道这件事。我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字写得实在是太差。别的不说,那个找我干这件工作的学生会干部,他的字写得可真是好。他写欧体,我爱他的那一笔字,就有爱某个女孩的感觉。他是学生我也是学生,有他这么一面镜子,我还有什么好炫耀的?

  这期墙报贴出不久,被人撕了。很快,我就找到了撕墙报的这个人,就是我宿舍的那个同学。

  他为什么要撕那期墙报?他把那些字撕下来当字贴,每天坐在那里练。

  每天看着他对着我的字苦练书法,我有了一种觉悟。人生需要老师吗?确实需要。另一方面,人生又不需要老师,因为我们每个人只需要我们认定的老师,只需要心目中具有实用性的老师。而现实却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可以当你的老师,都可以促进你的领悟。可你却想不到这一点。

  你的同事,你的朋友,对你指点那么一点。对于他们来说,这一点,是他们深思熟虑,甚至可能多年摸索,但对于你,却一钱不值。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又实在是不需要老师,我们实际上在排斥老师。

  为什么排斥?不是你不好学,而是你不知道哪些对你有用,哪些没用。你不懂得最基本的判断。在社会之中,你给自己先画了一道线,设了一道门。你实行严格的门禁管理,哪些让进,哪些不让进,你限定了一个范围。

  我们把时间往前推几年,你的老师,无论是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对你说这个话,你会反感吗?不会。就算是现在,如果是一个你极其崇拜的人,比如我之于刘富道,我会反感吗?哪怕我觉得他所讲的对我没有丝毫意义,哪怕我觉得他是在对我说废话,但我会反感,会对他拍案而起吗?绝对不会。我一样会非常虔诚,非常认真地听他说。

  我的同学,对我的反感,是不是他的错?不是。是不是因为我好为人师的错?坦率地说,有一点。如果一定要找到什么错,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准备好接受。

  我听刘富道的课,我没有准备好。我的同学听我告诉他怎么写字,他没有准备好。

  现实生活中,你的父母教你如何如何,你恨得牙痒痒,甚至想离家出走。是不是你父母的错?不是,就算你父母的观点是错的,你真有这种能力准确地判断其对错吗?你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他们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吗?你不能。说到底,还是你没准备好。

  是不是职场请一个老师,你就准备好了?不是。职场请十个老师,你没有准备好,还是没有准备好。

  这不是你的悟性如何的问题,除了悟性之外,还有一个时间问题。

  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于人生的领悟,是一个坐标系。悟性或者能力,是这个坐标系的纵轴,时间是横轴。你的悟性再强,时间是零,数值也是零。同样,时间再长,你的悟性是零,数值同样是零。只要悟性随着时间增长,才会成为一个良性曲线。

  这就涉及到第三个问题了:学无止境,没有人够格冠上这个职场之师之名。

  一个人的领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一个随着领悟的增加,时间的增加,逐渐递进的过程。当一个人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当你的老师。但是,随着时间的递进,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领悟都不一样,每个人在某一方面的领悟也不一样,此时,谁能够成为某个人的人生之师?已经很难说了。我在这个方面很强,但你在另一个方面,很可能已经超越了我。此时,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启迪,不再可能是全方位的,也不再是认识上的巨大差别。

  我不否认,肯定有些人领悟能力超强,对诸多事情的认识,远远超前于别人。但由于前两个原因,这个人,一样是无法像导师一样引导别人的。教者无法教,学者,只能是自己主动地理解别人,借鉴别人,学习别人。从别人的行为语言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如果要举这方面的例子,其实有很多。比如说禅宗,我今天在这里所讲的这些道理,禅宗的大师们,自然是了然于心的。这些,是人生的基本道理。他们追求的,不是做人的一般原则,他们追求悟无止境,追求一事一物对人生的重大启发。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那个风动心动的故事。

  这是《六祖坛经》中记载的一个故事,一次,六祖慧能法师在一个讲经会上,和两个僧人辩论。其中一个僧人看着讲经会现场的经幡在飘动,就说,那是风吹着幡在动。另一个僧人却不同意他的观点,说,那是幡在动。两个僧人因此产生了争论。慧能法师却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这个故事,可能纯粹是一个禅学故事,而不一定是现实的存在。着重点在领悟。

  为什么?原因在于,若不从禅学去理解,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似乎并不会成为一个议题。从纯粹的物理学意义上说,风动才导致了幡动,若风不动,幡是不会动的。幡本身不可能产生力,只有外力的作用,才会导致幡动。从逻辑学上说,风和幡构思了一种因果,风是因,幡动是果。

  两个僧人,怎么说,也参悟多年吧。如果还停留在这么个水平,那他们实在不够格成为僧人。但是,一旦上升到心动这个层面,这个议题,立即不一样了。

  恰恰是这个故事,说明了人的领悟具有不同的层级。

  比如说,讲风动的那个僧人,他对事物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物理学或逻辑学的层级。将此引用到我们的职场,几乎所有的职场新人,只要在学校学好了文化课程,就都能达到这一层级。我们在学校学习数字,学习物理化学,学习逻辑,就是为了让我们理解事物的物理学意义。

  第二个僧人说是幡动,这就是第二个层级,已经到了心理学或者初级哲学的层级。这个层级,解决的已经不是客观的物理化意义,而是哲学层面追究事理的层级。

  仅从物理学意义上说,幡并无生命,不存在动不动的问题,它不具有动的主动性。所以,从物理学意义上说,所谓幡动,是一个伪命题。但佛家认为,万物皆有灵性。既然万物皆有灵动,幡也是有灵魂的,也是有主动性的,也是可以动的。站在物理学角度看,这个理由显得有些强词夺理。而站在万物皆有灵性的角度看,幡如果不动,风能奈我何?

  所谓幡动,其实是在讲一个哲学概念,即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变化的。

  这两个层面很有意思,极其生动地反映了人的两种状态,一种是客观状态,一种是主动状态。我们做错了什么事,首先不是找主观,而是找客观。你说我没有认真学习?我肯定在第一时间找客观,比如老师讲的东西,太浅了,讲得太不生动了,讲的东西对我没有意义。你说我为什么不用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我也找客观,上班太累了,回家就只想睡觉。周围的环境不好,家里人在打麻将,我没法静下心来学习。

  领导说,这件事你做错了。于是,你找出一堆的理由,全都是客观理由。早上上班迟到了,是班车在路上堵了,是因为下雪下雨等等。

  这所有一切是什么?是风动。可你忽视了一点,风动会导致幡动。

  幡动观认为,所有的风动,都不能令你动,只有幡动了,才是真正动了。一切的客观,只能通过你的主观,才能产生作用。

  到了慧能的回答,又在哲学上上升了一个层次。

  慧能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在动。他这话,是找到了幡动的根,是内因起作用的真正动因。

  还有那个菩提本无树的例子,意义也是如此。

  神秀也是一名得道高僧,他通过参悟,得到一种启示,因而写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们可以好好理解一下这四句话,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到这四句,那你就得道了。法律方面,你做到这四句,你是个什么人?道德方面,你做到这四句,你是个什么人?学术方面,其他任何方面,只要你能做到这四句话,你就是一个极其了不起的人。普通人能够做到吗?别说在人生的任何方面做到,就算你做到了一个方面,都已经是精英了,更不要说各个方面都做到。

  神秀的偈语,着重于物和我的交融,既承认物,又强调我,着重点,还在于讲明白人的主观能动性。

  慧能把他的偈语改了一下,变成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的领悟又更进了一步,源于物,而超然于物。在慧能的眼里,已经没有物,只有我了。把客观完全淡化,只强调主观。

  领悟达到慧能这种程度,足以成为人生之师。

  但是不是说,你就完全理解了慧能的境界?比如说,这个偈语,你是不是真的完全理解了?恐怕不一定,大家的理解,恐怕也仅仅在于菩提啊,明镜啊,等物的层面。你认为你理解了,可你根本没有跳出菩提明镜。不信的话,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提到人生,提到家庭生活,常常会用到一个词,平平淡淡才是真。

  你理解平平淡淡才是真吗?你认为是什么意思?绝大多数人以为,甘于平淡,就是幸福。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有两个方向去理解,一个方向,是原本就不存在的物,比如说,对于一个不存在的人来说,哪来的菩提树,又哪来的明镜台?退一步,对于未见过菩提树的人来说,自然也没有这个物。慧能不同,他是见过,然后超然于物。同样,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话,并非人生平淡就是幸福,平淡也可能是平庸,甚至是贫穷,那能有幸福吗?肯定不能。恐怕只能是你享尽繁华之后,再把平淡作为一种哲学追求,到达这个境界时,才是幸福。

  如果漏掉了这个动态过程,让平淡成为一种衡态,那是一定不会幸福的。

  这个动态的过程,就是对平淡这个词的领悟过程。

  我讲这些故事的用意是什么?只想说明一点。或许,我们大多数人,已经明白了风动的道理,但对于幡动的道理,可能一知半解,半懂不懂。若想达到神秀那种程度,已经是高人,慧能很可能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只够望一望,想一想。

  人生的领悟,是一个极其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参悟的过程,人家只可能启发你,却不能教你,所以,你不可能在职场中找到老师。

  第二节 职场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人生之师

  上一节,我们谈到职场中没有老师,只有同事,这一节,我列了另一个标题《职场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人生之师》,看起来,这是对上一节的彻底否定,这样两个标题,很容易把人搞糊涂。

  其实,这两个对立的标题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的思辨。职场没有老师,是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讲的。从客观上说,一个人的领悟是渐进的,人家领悟了的东西,直接教给你,你不一定能够学到,还要靠主观来起作用。所以,人家是无法教你的。真正能够教你的,是你自己的领悟。

  只要你领悟了,这个让你领悟的人,这件让你领悟的事,就成了你的人生之师。

  所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说得更绝对一些更普遍一些,职场之中的每一个人,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或者说都可以成为你的人生之师。不在于人家能教你什么,而在于你是否有一颗领悟之心,是否从中领悟到什么。

  从别人身上获得自己的领悟,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正面领悟,二是反面领悟,三是客观启迪。

  所谓正面领悟,也就是人家已经领悟了,将这种领悟讲出来,对你形成了启发,从而也变成了你的领悟。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

  比如说,我的顶头上司,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伯清说的一些话。

  他说过很多话,看似很平常,但只要从哲学意义上去理解,又非常不平常。

  他说:“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就必然不简单。”“世界上没有累死的人,只有郁闷死的人。”“方向正确,努力才有价值。”“你是否有本事,上级说了算,你是否清廉,下属说了算。”“天上从来都不掉馅饼,只掉石头。”“有人干,有人看,好多人在扯蛋。”“一个人混,可以混得得意,但混不长久。”“赢在不该赢的地方,比输在不该输的地方还可怕。”“梦想不能保证每个人去远方,但到了远方的人,一定是有梦想的。”“把努力工作当成一种习惯,把卓越地工作当成一种生活境界,一个人的卓越和不凡,取决于八小时之外的努力和奉献。”

  所有的话,都是平常的大白话,甚至有很多话,是别人说过,他再加进自己的一些领悟。比如“天上从来都不掉馅饼,只掉石头。”天上掉馅饼这种事,不知有多少人在期待,那些坚持了很多年买彩票的人,不就是在天天盼着天上掉馅饼吗?还有其他一些人,每天梦想着好机遇好运气来临,不也是这种心理吗?

  天上有没有可能掉馅饼?有可能掉。那些中了体彩福彩大奖的人,不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的?但是,我们只看到天上掉下这个大馅饼砸中了他,却没有看到,在中这个大奖之前,他失去了些什么,也没看到他中了这个大奖之后,仍然会为此失去一些什么。

  所以说,常人只看到了馅饼,没有看到石头。

  再比如说,“赢在不该赢的地方,比输在不该输的地方还可怕。”

  这句话让我想到李嘉诚和一分钱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多人讲过,一些励志故事,常常拿来当案例,说是李嘉诚虽然成为了华人首富,但是,他的金钱观和别人就是不同。现在,由于货币贬值等原因,一分钱一角钱甚至一元钱,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角和分,已经只有了会计学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根本不存在。对于普通人来说,地上如果掉了一角钱甚至一元钱,都懒得弯下腰去捡。李嘉诚不同,他如果看到地上有一元钱,一定会弯腰捡起来。

  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曾经想,不知李嘉诚这个弯腰的动作值多少钱。

  如果结合一下“赢在不该赢的地方,比输在不该输的地方还可怕”,就可以理解,李嘉诚弯腰捡一元钱,一定是偶一为之的事,概率非常之小。如果李嘉诚经常弯腰去捡被遗落在地上的零钞,那他肯定就不是李嘉诚,而是一个乞丐。对于乞丐来说,他去捡一元钱,算是赢在了该赢的地方。对于李嘉诚来说,他如果常常弯腰去捡那一元钱,恐怕就是赢在了不该赢的地方。

  我为什么不厌其烦地讲这些?坦率地说,他说的那些话那些道理,我全都懂。我听到他的那些话时,觉得自己和他的不足,只在于他能总结出来,而我不能。我和他之间,也仅此一点点区别而已。这种区别算是区别吗?似乎不算。

  然而,你如果能够沿着这些语言的碎片,仔细去理解一个人的领悟过程和领悟程度,你一定会非常吃惊,也一定能明白,这个人虽然没有像老师那样教你什么,实际上,他很可能时时刻刻在启发你。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生活中时时处处,你都能学到东西,都能得到启发。哪怕是从年龄比你小的人身上,从孩子身上,都能得到启发。可以说,学习无处不在,启发无处不在,关键看你的心,是否做好了学习的准备。

  2012年,我第一次去丽江,在那里,我看到了一本书,似乎是当地一个人刚刚出版的一本书,叫《茶叶战争》。如果我的估计不错,这不太可能是一本畅销书,而我也根本没有时间看完这本书,仅仅只是翻了翻。可这本书有一个观点,彻底地颠覆了我以前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并且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不断地启发我。

  这本书说,中国近代史的鸦片战争,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也可以称之为茶叶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茶叶对英国大量出口,而英国几乎没有对中国的出口,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贸易赤字。白银流出以及贸易赤字这类词,我们都十分熟悉,而当我们学习鸦片战争这段历史的时候,这类字词,并没有引起我的震撼,更不可能促成我的思考。

  而《茶叶战争》说,因为巨大的贸易赤字,英国人开始找中国政府谈判,希望通过贸易的方式,平抑贸易逆差。可中国政府对此置之不理。不理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政府自认为强大,二是中国政府认为,你们英国没有我需要的东西。于是,英国打响了对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用战争的方式,逼使中国政府认同贸易原则。从此,大量的鸦片流入中国,以至于多年以后,整个形势逆转,中国向英国输出的那点茶叶,远远不及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贸易差额,大量的白银,由中国流向了英国。同样是为了解决贸易逆差,中国政府开始公开禁烟。而英国人认为,中国政府此举,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于是,他们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由此,我想到了很多,比如说,所谓盛世,其实就是做好一盘生意。历史上的大唐盛世,是因为他们有两盘生意,一盘丝绸生意,一盘茶叶生意。历史上的宋朝,被认为是一个无为而治的朝代,他们为什么能无为而治?因为他们有生意可做,也就是丝绸和茶叶生意。清朝的康乾时代,被称为康乾盛世,原因何在?因为明末时期,由于腐败,将一盘很好的生意,即茶叶生意做亏了。清朝开始,大力整顿茶叶生意,肃清了腐败,因此成盛世了。

  沿着这个方向去想,我领悟了很多东西,在此,不详细介绍。

  我再来说第二点。从反面学习,从反面领悟。

  人都有一个毛病,看到比自己弱的人,比自己差的人,就有了心理的优越感。所以,很少有人肯向比自己弱的人学习,向比自己差的人学习。为什么?他们会觉得,比自己年轻的人,懂的东西哪里有自己多?他们有什么值得我学习的?比自己混得差的人,他的履历已经说明了他的领悟能力差,不然,他为什么会混得比我差?

  这话,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一个人如果领悟能力好,对人生的很多东西能够看明白,也就知道应该怎么做,那么,他的生活,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人生混得不好,不是他不努力,不肯做,而是领悟不到造成的。

  但即使如此,是不是这类人,就不能给你领悟了?我觉得不是。

  有一年冬天,我从广州到长沙,出火车站一看,哇,长沙下了好大的雪啊,又是凌晨七点来钟,外面可真是冷。冷得整个人都恨不利缩进保暖衣物之中,连头脸都不露出来。我走到出租车站去打车,见到好几个乞丐在那里乞讨。那么冷的天,普通人的手都不能长时间放在外面,过一会儿,要插进口袋里暖一暖。可这些乞丐,双手一直伸在外面。

  看到这一个动作,我突然有了一种感慨。如果每个人都用这种精神去工作,他们会不会成功?我觉得如果不成功,那简直没有天理。再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多少人像乞丐这样敬业的?还真少见。

  后来,我在《华声》杂志上做了一个专题策划《向乞丐同志学习》。

  我为什么做这篇文章?因为乞丐让我领悟了一些东西,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领悟到同样一些东西。但是,是否有人被这么一件小事震动了?我不知道。我惟一知道的是,这些乞丐,当了一次我的人生之师。

  再说我前面提到的那个说我什么时候玩的年轻人。

  我讲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特别提到我哑口无言。为什么哑口无言?因为他突然让我领悟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看人。

  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怎么去看人。比如说看一个人未来有没有出息,能不能有一番事业,你怎么看?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谈恋爱的时候,自然希望选准对象,怎样的对象,才算是选准了的?当然是未来有一番事业的,就是选准了。问题是,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怎么知道张三未来会有一番事业,李四可能性不大?

  在这里,我可以告诉你们年轻人,假若你们要选对象,假若你们想选的对象,是一个未来事业有成的人,那么,不看他长得漂亮不漂亮,不看他有没有官二代富二代背景,看什么?看他对人生有没有领悟,领悟到了什么程度。我还可以说得更绝对一点,你把我这本书拿出来和他进行对照,看能对得上几条。比如说,他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他是不是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为自己这个目标奋斗?他对于玩的态度是什么?对于职业和事业的态度是什么?做任何一件事,他是不是非常仔细?

  如果说,这个年轻人像我曾经遇到的那个一样,时刻会问你:那我什么时候玩呢?我不敢肯定,他未来的哪一天会不会突然醒悟,但在目前,他肯定没戏。还有,等他领悟的那一天,至少和别人相比,他或许晚了好几年。

  年轻人在恋爱方面,都会强烈地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是因为这个规则发展到后来,走向极端了。如果仅仅从人生阅历来看,从看人这一点判断。你的父母,肯定比你看得准。准在哪里?就在于他们更着重的,是这个人的领悟能力。

  离开这个男女交朋友话题,我们回到职场。

  这个对我说我什么时候玩的年轻人,他这么一句话,在职场会失去什么?至少在我这里,会有相当一个时间,是有待观察的对象。大家说,职场很残酷,为什么很残酷?就在这里。大家说,职场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就永远没有机会了。真的不能出错吗?不是,几乎每个人都有职场出错的经历,难道这些人一旦出错就完了?不是不能出错,是不能出关键性的错。技术上关键性的错,大家都能明白,可心理上关键性的错吗?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明白了。

  这个年轻人,就出了心理上的关键性错。一个心思并不愿意多用在工作上的人,谁敢把重任交给他?

  从这个年轻人的那句话中,我想到了很多。我想,我像他这么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不懂事,这么糊涂?我一再反思,结果,还真让我想起自己以前很多的错来。

  今天,我写了这么一本书,可以说,有很多东西,都是从这些年轻人身上得到的启发。

  最大的启发是什么?是学生心态和职场心态的不同。

  我曾经和他们一样,也有很多学生心态,可那时,我不懂。直到我和他们接触,反复从他们身上看到这些东西,也反复提醒他们要修正自己,可他们就是改不了。这种印象对我越来越强烈,我也就会不断地思考,想他们,也想自己的过去。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生活中其他方面受到启发。

  这样的故事,我能讲出很多,我在这里讲一个。

  有一年,我们一家人到三亚过春节,我一个高中同学,从海口赶到三亚去看我。当时,我的儿子十四五岁,正是要懂事不懂事的时候,面临着考高中以后考大学。但是,他的学习不怎么用心,没有明白学习对他未来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嘛。不过,他已经开始思考人生的很多问题,他和我的同学谈话的时候,有些观点,已经超过出了同龄人,同时,我的同学已经看出,他的很多观点,并不一定正确。

  比如说,我儿子那时已经不想读书,他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有问题,即使读了再多书,意义也很小。我说到这一点,可能很多朋友都已经想到,并不仅仅我的儿子觉得中国的教育生病了,我们大家都这样觉得。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真的是非常痛苦。一方面,我总体上是认同儿子的说法的。另一方面,我又知道,这个大学不能不读,而且还要读好的大学,读完大学还要读研究生。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心中隐隐约约知道,可说不出一个理。

  所谓说不出一个理,是指说不出一个立即能够把别人说服的理。

  我同学的儿子比我的儿子大几岁,当时已经考进了华中理工大学。对于这种年龄的孩子的这类心理,比我了解更多一点。同时,他自己也曾有这方面的思考吧,他当时给我儿子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我和你爸爸,高中的时候,是同班同学,是好朋友,我们一起,有四个好朋友。当时读高中的时候,我们有差距,但差距是多大?几分的差距而已。但就因为这几分的差距,高中毕业后,我们进了不同的学校。其中有两个考上了大学,后来考上了出国研究生。我和你爸爸,只考上了中专。

  那两个同学,现在都在美国,一个是美国心血管方面的专家,在这个领域,全美排名在十名以内,回到中国,她就是第一。所以,国家在北京大学,为她个人专门建了一个研究所。另一个同学,现在定居美国,也是非常有成就的专家,他在美国的家,是一个大院子,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

  而我和你爸爸呢?就因为高考时差的那几分,后来一直都在追赶,赶了几十年。在自己这个领域,我们还算是不错,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可与他们比一比,我们才发现,我们之间,距离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

  最后,我的同学得出结论,人生在关键时候,如果晚了那么几步,如果差了那么几分,今后,你就得用几十年时间去弥补。能不能补得回来?肯定补不回来了。别看你发财了,别看你如何如何了,真正的差距,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

  后来,我问过我儿子,对这件事还有印象吗?

  他不记得了。可这件事,对我印象极深,也让我受到了启发。我因此知道,考大学,不是要考它的那个教育制度,读大学,也不是要读他们安排的那些课程。根本在于,社会为全体人员设置了一个人生通道,你只有沿着这个通道走,才可能更容易更便捷地接近你的人生目标。那条路不管存在什么问题,毕竟是社会为所有人设置的捷径,此外的任何一条路,都会让你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最终还很难说是否达到目标。

  这一点,我儿子明白了。所以,他有一天对我说,爸爸,我不参加中国高考,直接去参加美国英国高考,行不行?

  我说,对,这个行。英国高考是英国为英国年轻人设置的一条人生最便捷道路。同理,美国高考,是美国为其年轻人设计的一条最便捷通道。你只要走上了这条便捷通道,就能在这个族群里走得很好。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在另外的族群,你也能走好。

  这个事,又给了我一些启发。当我们只是认定前面一条路的时候,很难前后左右地看一看,人生是否还有其他路可走?我认为对于中国孩子来说,高考是国家为你设置的人生之路,你的最佳选择,就是走好这条路,其余的所有选择,都是退而求其次。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你是官二代,想办法让你的孩子早就业了,进入了公务员序列,就是最好的选择?仍然不是。你不读书了,去做生意,甚至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是最好的选择?仍然不是。越到将来,你会越发的明白,你的人生就像上楼梯一样,有几级关键的楼梯,你不是走过来的,你是飞过来的。这被你飞过的几级楼梯,成了你人生的空白,你将来必须为此补课。那时,你花的时间,会多得多。许多时候,你甚至已经不可能再补回这一课了,比如我曾经失去的对于书法中锋的那一课。

  如果不是我的儿子问我是否可以参加美国英国高考,我认为这关键的几级楼梯是必须要走的,没法跳过的。我的儿子这样问我的时候,我突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那时,我想,哇,这几步路,原来是可以这么走的,效果不会差,甚至还可能会好一些。

  后来,我遇到过很多困惑的家长,他们为孩子不愿参加高考或者学习不努力等,操碎了心。我就告诉他们,在中国,读大学其实不是学知识,而是拿到进入便捷通道的通行证。你考上了北大清华,是不是就能学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坦率地说,我不完全相信。但另一方面,你进入了一个圈子,结识了一帮人,进入了一个国家为年轻人设置的人生通道。这就是你人生的财富。

  在大学阶段,你的老师你的同学,是你的人生财富,在职场阶段,你的上级你的同事,是你的人生财富。

  这个道理,又有多少人懂,又有多少人珍惜?

  当然,除了从生活中学习之外,还应该从书本中学习。有关这一点,我不多讲了。

  有关学习,我再讲一个故事。我确实从各种不同的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了很多感悟。我把这些感悟,写进了我的长篇小说《二号首长》。

  这本书出来后,不断有人向我提出同一个问题:你在官场干过吗?

  我说我没有。接着,他们就有了一个新的问题,既然你没有在官场干过,那么,你怎么会对官场如此了解?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是不是有人对你讲了什么?甚至有人怀疑,这本书,是有人把自己的官场经历对我口述,我记录下来,然后整理的。更有人直接提出,这东西是不是别人写的,冠了你的名。

  当然,这些都不是十分特别。特别的是,我的几个上司受到别人的追问。某些人认为,是他们将官场的一些东西告诉了我,不然,我不可能知道这些内幕。甚至有人直接地问我的老板们,你怎么搞的?为什么把这样一些东西告诉黄晓阳?

  我的回答,仍然无法解决这些人的迷惑。我告诉大家,没有任何人告诉我这些东西,是我在向生活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消化、领悟。

  比如说,我提到的那个说什么时间玩的年轻人,他让我非常深刻地明白了,若想在社会中成功,玩肯定不行。早期的玩,只可能是晚期的叹息。若想职场成功,那就一定要用心,要做有心人,要把各种事情做到极致。这种职场领悟,我转换一下,用在官场。所以,我写的唐小舟,就是一个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的人。

  另外我还有一些领悟,影响我对这个人物形象的设计。比如本书谈到的另一个观点,把职业做成事业就是成功。若是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事业是一项很有技术性的工作,那么,唐小舟当记者,或许可以算成事业。而唐小舟后来去给省委书记当秘书,干的工作是倒茶端水开车门,这样的工作,没有丝毫技术性可言。你又怎么能将这样的职业干成事业?

  真的没有任何技术可言吗?任何人都来干这件事,也能干得好吗?显然不是。我写的唐小舟,就是把这件事干得很好了,他是全力以赴在做这件事,是用心在做这件事。

  哪怕是最简单最枯燥单调的工作,也要干出一种状态,干出一种境界。

  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工作难得倒他?

  不说唐小舟,我们再说赵德良。作为省委书记,赵德良最为读者认同的一件事,是平衡。是否曾经有人告诉我官场需要平衡这个道理?坦率地说,没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大家的看法一样的,认为搞官场平衡就是搞阴谋,就是各个击破,就是分化瓦解,就是矛盾管理。

  我知道的最典型的官场平衡案例,是人们骂蒋介石的。几乎所有人都说,蒋介石这个人十分阴险,他控制权力的方法,就是搞官场平衡,想方设法,在他的手下官员中制造矛盾,只有手下有矛盾了,他才容易控制。所以,他的手下,永远不会团结,永远都在斗来斗去。这也被认为是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前,我也和大家一样,认为蒋介石这个人十分阴谋,老是挑动部属斗来斗去,还能说不阴险吗?

  可是,当有一天,我突然明白,职场需要鲶鱼效应的时候,立即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个职场,都需要竞争,越是权力集中的地方,竞争越激烈。比如官场。原来,官场也好,职场也好,彼此暗的争斗,并不是上级官员想制造就能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政治智慧,并不在于你是否在属下之中制造了什么矛盾,而在于你怎样将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摆平,让它成为一种平衡。

  明白这一点,我才明白,蒋介石其实做了中国近代史上最难的一件事,那就是将诸多新军阀捏在一起。比如说阎锡山、张学良、龙云、李宗仁、白崇禧这样一些人,还有其他很多人,他们不是蠢才,不会按蒋介石的指挥棒行动。换句话说,并非蒋介石想在他们之中制造矛盾,就能成功的。蒋介石将大大小小一大堆军阀的中国,统一在国民党的旗帜下,恰恰说明了他的平衡能力,也恰恰说明了平衡对于政治的重要性。

  当然,由于篇幅关系,我不可能讲得更多。

  在此,我只想说明一点。只要你用心,生活可以教会你很多东西。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黄晓阳作品集
爱情万岁(下)高手过招京西胭脂铺职场二规则二号首长爱情万岁(上)决战江湖阳谋高手幕僚二号首长2梁朝伟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