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点亮生命的智慧:李开复给年轻人的24堂人生课》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4章 关于学习——终生受益的习惯(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点亮生命的智慧:李开复给年轻人的24堂人生课》 作者:成杰

第34章 关于学习——终生受益的习惯(2)

  其实,李开复当时说的这句话来自教育家斯金纳的名言。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才会有竞争力。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自学得到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自学能力应该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李开复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

  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地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大家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直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能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大学生在自学时应充分利用学校里的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如果遇到好的老师,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和资源(除了迅速出版的书刊以外,录像带、广播、电视、函授、参观、活动,网络或光盘数据库等等,都是大家学习的媒介与渠道),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

  自学时,不要因为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功课好就足够了。在21世纪的今天,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这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各种挑战了。

  4.融会贯通

  有位中国同学在看了李开复的《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中关于学习基础数学的建议后,问李开复:“怎么样学习知识,才能真正记住呢?我每年学完、考完后,好像就把所有知识还给老师了。您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现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都还没有忘记吗?”

  李开复对此回答道:“我学懂的知识以及知道如何实践的知识,我现在都还记得;在工作中常用的知识,我全部记得:我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记忆更加清晰、准确,就算有不记得的,也可以快速推算出来;相反,那些靠死记硬背学到的知识,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我已经全忘掉了——不只是数学,每一个学科都有这样的规律。”

  也就是说,凭借死记硬背只能考试过关,而不能获取受益终生的知识。所以,学习时,不要只靠背诵,而要深入理解如何使用知识的方法、原理,将知识放在实际环境中,用融会贯通的思路加以考察,并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对该领域知识的兴趣。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句格言: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道理再明白不过,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

  因此,建议同学们多选些与实践相关的专业课。就像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曾经说过的:“人必须通过实践来学习;你自以为懂得是不够的,只有尝试以后才可以确定。”

  以上四种境界对于任何专业或领域的学习来说都是适用的。以学习计算机和程序设计为例,第一个境界就是看懂了教科书,记熟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理论和编写程序的基本规则;第二个境界是能够自己寻找方法,编程解决问题,并懂得不同方法的利弊;第三个境界是自己可以学习新的技术(如新的编程语言、新的网络协议等等),懂得从整体架构的角度出发考察问题;第四个境界则是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一个开发团队里研发出一个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软件系统来。

  重视大学的黄金学习期

  在李开复的记忆里,大学是最美好、最重要的时光。但是,在他和一些大学生的交流中,总觉得有不少同学没有充分地发挥大学四年的潜力。有一封写给李开复的学生的来信总是萦绕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开复老师:

  就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忍耐和适应……

  这封来信道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学生的心声。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一生中第一次放下高考的重担,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第一次离开家庭生活,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第一次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还因为,这也是你一生中的许多“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一生中学习能力转变最大的时候,是把“基础学习\"和“进入社会”这两个阶段衔接起来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大学四年中,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境界,让自己成为一个擅长终身学习的人。

  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要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

  在这个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要立志达到学习的第四种境界,并通过学习,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奠定未来成功的基础。

  经过大学四年,你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

  做好了这些,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不会再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了。

  活到老,学到老

  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五年里发展出来的新技术可能就会淘汰过去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里积累的技术。所以,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这样才能在这个生理寿命逐渐延长、知识寿命日益缩短的社会里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

  很多人都会发现,大学毕业后的前两年,同学们聚到一起,发现彼此的变化还不算很大。等到五年后再聚到一起时,每个人几乎都会有相当大的变化:善于学习新知识的人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而只会抱着学校里学来的知识,不思进取的人就会有落伍的感觉。

  因此,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此时,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和投入的时间都会影响他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学习效率高的人会不断得到晋升的机会。相比之下,学习效率差的人或者无法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或者不被公司重视和认可,因为他们无法适应变化和竞争的需要。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如果想永不落伍就必须懂得终身学习的道理。年纪越大,其他的负担越多,时间就越少,吸收知识的能力也逐渐下降,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青年时代的学习时间是最可宝贵的。就算你已经大学毕业,你仍然应该分配相当多的时间来学习,尤其是当你工作在发展得特别快的领域时。

  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你在寻找第一份工作,那么,建议你不要只看工作的“安稳”、“薪资”和“体面”等外表因素,更要重视的是这个工作能否为你提供一个继续学习、继续成长的环境。李开复对于寻找第一份工作的建议是:

  (1)这个工作应当能帮助自己继续学习。那些可以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不把员工当作赚钱机器的公司,以及那些拥有好的老板,或拥有值得学习的企业文化的公司是寻找第一份工作时的首选。

  (2)这个工作可以让自己在五年后有最好的发展机会:找一个可以学到很多新东西的职位,找一个可以教你很多东西的老板,找一个在五年后有发展潜力的公司,这比表面上的“薪资”多少重要得多。

  (3)如果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理想,那就去找最符合自己兴趣和理想的工作;如果不知道,那就找一个能帮助自己发现兴趣和理想的工作。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成杰作品集
点亮生命的智慧:李开复给年轻人的24堂人生课人脉决定命脉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做最好的中层史玉柱传奇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