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心灵鸡汤》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0章 智慧决定人生 (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心灵鸡汤》 作者:李亦纲

第10章 智慧决定人生 (2)

  缉盗官和苏无名二人双双来到洛州府。长史一听破案有了指望,立即行礼迎接苏无名,感激涕零地拉着苏无名的手说道:“今日得遇明公,是苍天有眼,赐我一条生路啊!”说完,洛州府长史屏退左右,向苏无名征询破案的妙策。苏无名依然是神色不动,不急不忙地说:“请府君带我求见圣上。在圣上御旨之下,我苏无名自有话说!”洛州府长史急于破案交差,立即上疏朝廷荐举苏无名破案。苏无名心中已有了破案之策,那就是少安毋躁,以查出贼踪,故而他见了缉盗官,又要见长史,见了长史又要面皇上,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有目的的。武则天看过洛州府长史的上疏后,决定立即召见湖州别驾苏无名。

  在神都洛阳的宫殿上,苏无名见到了武周皇帝武则天。武则天劈头一句便问:“你果真能为朕捉到盗宝的贼人吗?”苏无名答道:“臣能破案!如果圣上委臣破案,请依臣三事:一,在时间上不能限制;二,请圣上慈悲为怀,宽谅两县的官员;三,请圣上将两县的吏卒、游徼交臣差使。如依得臣下所请三事,臣下将在两个月内,擒获此案盗贼,交付陛下。”

  武则天听完之后,看了看苏无名,便顿首应允了他的条件,谁知苏无名奉旨接办御案之后,没有动静,一晃就是一个多月的光景过去了。一年一度的寒食节又来临了,这天,苏无名召集两县大小吏卒、游徼会于一堂,准备破案。他吩咐,所有破案人员全部改装为寻常百姓,分头前往洛州的东、北二门附近巡游侦查。无论哪一组,凡是遇见胡人身穿孝服,出门往北邙山哭丧的队伍,必须立即派员跟踪盯上,不得打草惊蛇,只须派人回衙报告即可。

  这边苏无名刚刚坐定。就见一个游徼喜滋滋地赶了回来。他告诉苏无名,已经侦得一伙胡人,其情形正如苏无名所说,此刻已在北部山,请苏无名赶去定夺。苏无名听后,立即下令衙役备马,与来人赶往北邙山坟场。到达之后,苏无名询问盯梢的吏卒:“胡人进了坟场之后表现如何?”吏卒回报说:“一切如别驾大人所料,这伙胡人身着孝服,来到一座新坟前奠祭,但他们的哭声没有哀恸之情,烧些纸钱之后,即环绕着新坟察看,看后似乎在相互对视而笑。”苏无名听到这里,大喜击掌,说道:“窃案已破!”立即下令拘捕那批致哀的胡人,同时打开新坟,揭棺验看。吏卒奉命逮捕了胡人,但对开棺之令不免犹豫不前。苏无名见状,笑道:“诸位不必疑虑,开棺取赃,破案必在此举!”于是,吏卒、游徼们动手掘坟开棺。随着棺盖缓缓开启,棺内尽是璀璨夺目的珠宝。检点对勘之后,证实这些正是太平公主一月前所失的宝物。

  苏无名一举侦破太平公主的失窃大案,震动了神都洛阳。武则天下旨再次召见苏无名,问他是如何断出此案的。苏无名应诏进殿,对道:“臣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神谋妙计,来神都汇报工作的途中,曾在城郊邂逅了这批出葬的胡人。凭借臣下多年办案的经验,当即断定他们是窃贼,只是一时还不知他们下葬埋藏的地点。

  寒食节一到,依民俗,人们是要到墓地祭扫的。我料定这批借下葬之名而掩埋赃物的胡盗,必定会趁这机会出城取赃,然后相机席卷宝物逃走。因此臣下差遣两县吏卒、游徼便装跟踪,摸清他们埋下宝物的地点。据侦查的吏卒报告,他们奠祭时不见悲切之情,说明地下所葬不是死人;他们巡视新坟相视而笑,说明他们看到新坟未被人发觉,为宝物仍在坟中而高兴。因此我决定开棺取证,果然无误!”

  苏无名的一番话将破案的关节款款道出,说得字字在理,句句入情,武则天极为叹服。苏无名见状,又继续说道:“假如此案依陛下二天之限,强令府县去侦破,结果必因风声太紧,窃盗们狗急跳墙,轻则取宝逃亡,重则毁宝藏身。那么,在证毁贼逃的情况下,再去缉盗追宝,就势必事倍功半了。所以陛下急破之策不宜行,急则无功。现在,官府不急于缉盗,欲擒故纵,盗贼认为事态平缓,就会暂时将棺中宝物放在那里。只要宝物依然还在神都近郊,我破案捕盗就像从口袋中探取什物一般容易!”

  办事绝不能由着急性子来,要按照事理来,这样才能稳操胜券。但有些人却不明白,一遇到事情,就恨不得立即弄个水落石出,一针扎出血来。其实这不但办不成事,还会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所谓“欲速则不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聪明人办事,一定是善于观察、巧于布阵、精于摸底,然后在时机成熟时,采取拉网术,把想钓的鱼拉上来。《孙子兵法》中讲求稳之计,重在戒急,即为此道。

  忍是人生幸福的保证

  很多时候,人生最美的那道风景,可能就在你转弯之后,在你忍耐之后,在你微笑着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之后。有时候,忍耐也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从前,有个年轻的小伙子要与情人约会。小伙子性急,来得太早,只好焦急地等待着情人的到来。他无心观赏那迷人的春色、明媚的阳光和娇艳的花姿,心中急躁不安,一头倒在大树下长吁短叹起来。

  忽然他面前出现了一个白发长者。“我知道你为什么闷闷不乐,”长者说,“拿着这纽扣,把它缝在衣服上。你要遇着不得不等待的时候,只要将这纽扣向右一转,你就能跳过这段时间,要多远有多远。”

  这倒合小伙子的胃口。他握着纽扣,试着一转:啊,情人已经出现在眼前,还朝他笑送秋波呢!他心里想,要是现在就举行婚礼,那就更棒了。他又转了下纽扣:隆重的婚礼,丰盛的酒席,他和情人并肩而坐,周围管乐齐鸣,悠扬醉人。他抬起头,盯着妻子的眼睛,又想:现在要是只有我们俩多好!他悄悄转了一下纽扣:立时夜阑人静……他心中的愿望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有座房子。他转动纽扣:房子一下子飞到他眼前,房子宽敞明亮,迎接主人。我们还缺几个孩子,他又迫不及待,使劲转了一下纽扣:日月如梭,顿时已儿女成群。他站在窗前,眺望葡萄园,真遗憾,它尚未果实累累。偷转纽扣,飞越时间。脑子愿望不断,他又总急不可待,将纽扣一转再转。

  生命就这样从他身边急驰而过。还没来得及品尝滋味后果,他已经是风烛残年,哀卧病榻。至此,他再也没有要为之而转动纽扣的事了。

  回首往日,他不胜追悔自己的着急失算:我不愿忍耐,一味追求满足,恰如馋嘴人偷吃蛋糕里的葡萄干一样。眼下,因为生命已风烛残年,他才醒悟:即使忍耐,在生活中亦有其意义,唯其有它,愿望的满足才更令人高兴。他多么想将时间往回转一点啊!他握着纽扣,浑身颤抖,试着向左一转,扣子猛地一动,他从梦中醒来,睁开眼,见自己还在那生机勃勃的树下等着可爱的情人,然而现在他已学会了忍耐。一切焦躁不安已烟消云散。他平心静气地看着蔚蓝的天空,听着悦耳的鸟语,逗着草丛里的甲虫。他以忍耐为乐。

  人生不可能总是勇往直前、我行我素,必要的时候需要转弯、需要忍耐,忍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可能好运就会降临了。

  忍耐是一种心智的锻炼。一个人若是想要拥有高品质的生命,耐心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有一位国内著名的行为心理学专家,40多年来始终坚持一个习惯,每天清晨四点半起床读书。别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辛苦,他回答:“生命是如此有限,我珍惜每一个阶段,不容许自己有半点浪费。”

  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什么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曾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也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亡失于秦。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所以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秦朝末年,相传张良行刺秦王失败后,曾经为了逃避秦军追捕,隐匿于下邳这个地方。有一天,张良到外面散步,当他走到沂水桥上时,迎面走过来一位老者,他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就在张良观察老者的时候,老者的鞋子掉到了桥下,然后这位老者对张良说:“小子,你到桥下把我的鞋子捡上来。”

  张良正值年轻气盛,听到这位老者跟他说话的语气毫不客气,心里不由得生起一股怒气,但一看这位老者年老体衰,行动不便,虽然说话的方式生硬了些,但还是决定不跟他计较,给他捡回鞋子。于是张良按捺住火气,到桥下把鞋子捡了回来。

  老者又对张良说:“小子,帮我把鞋子穿上。”

  张良又单膝跪在地上,将鞋子给老者穿上了。谁知,老者一声谢也没说,仰天大笑而去。临走的时候,老者连着说了几句“孺子可教也”,并与张良约好五天后的清晨见面。

  张良感到很奇怪,但是五天后,他还是决定与老者见面。第一遍鸡叫时,他就起身来到了桥边,不料老者已经到了,他斥责张良说:“你与老人约会还来晚了,五天后再来吧!”这样的事情反复了三次,无论张良起得有多早,那位老者都比他先到,每次都训斥他一通,然后约他下次再去,张良有些气恼,但他是一个有耐力的人,事情没有得到结果之前,他是不肯轻易放弃的。他就不信自己总是比那位老者去得晚,他决定想办法早到。

  一天,又到了与老人家约定的时间,张良一夜未睡,半夜就来到桥边。这次,老人却直到黄昏时分才来,老人送给他一本书,并对他说:“读此书可成大事。用此书可以兴邦定国,成就大业。”说完,老人就转身离去了。

  天亮之后,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从此,张良勤奋研习这本书,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一个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人。后来张良辅佐刘邦夺取了天下,成为一代名士。

  几乎所有的人多多少少都为了害怕“痛苦”而逃避问题。譬如说,该戒烟时而未戒烟、该减肥时而未减肥、该运动时而未运动、该储蓄而未储蓄、该进修而未进修、该工作而未工作……因为,这些事都必须靠良好的耐心才能完成,而他们只想逞一时之快,不愿承担从头开始及按部就班的痛苦。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人处世应该有个标准,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切莫做些损人而不利己的蠢事。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起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发誓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家。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这圣者看到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的是,在这十字路口我就要和你们分手了。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个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个教徒心里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许什么愿,但我不能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外—个教徒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教徒彼此推来推去,“客套”一番后,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吗!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耶,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个人一听,没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义,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个教徒干脆把心一横,狠狠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瞎掉了,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瞎掉了两只眼睛!

  嫉妒与内心的不平衡是人们最大的精神毒瘤,像寓言中说的一样,有一些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所以往往采取“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互损原则作为自己的处事标准,往往做事总是损人不利己,这便是人生不该所为的事情。

  相反,倘若我们能够将心打开,用一种互惠互利的原则来处理问题,便不难达到一种双赢,这也是人生应该所为的。

  人们往往在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中找不到一条真正的出路,所以最终免不了伤害到到自身的利益。

ww 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亦纲作品集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