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被富人垄断的80个财富思维》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7章 七成富豪都曾是穷小子——身处困境更要拥有的乐观思维(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被富人垄断的80个财富思维》 作者:于瀚森

第17章 七成富豪都曾是穷小子——身处困境更要拥有的乐观思维(1)

  (一)爱迪生思维:经困境才能得成功

  有句话说得很好:“无名草木年年发,不信男儿一世穷。”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没有人会事事顺利,一帆风顺,但也不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成功和财富不会是偶然从天上掉下来的,一个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获得巨大财富的人,必当志存高远,决不可以一时一事的挫折为念。面对挫折,不能消极退缩,而是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保有一个积极的思维,努力想办法跨过它、粉碎它,将其踏在足下,作为自己攀登的基石,垫高自己的脚跟。其实换个角度看,换个思维想,挫折和困境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成功与财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途的障碍险阻在所难免,暂时的失败也难以逃避。但要知道,困境也是成功的一部分,只有经历过困境,才能更加明白成功的意义,才能更加珍惜成功的到来,才更有经验,去面对更多的困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财富。

  中国有句俗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是成功需要经历一定的困难磨砺。事实上没有哪一次大的成就是不经过艰苦试验能够得来的,任何成功都是以坚持不懈和废寝忘食地工作为后盾的,更需要一个人经历很大的艰难困苦。

  爱迪生被称作“发明大王”,在人类电的发明史上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研制电灯有很多困难,但爱迪生经过反复比较,还是决定集中精力研究白炽灯。他坚信白炽灯成本低,耗电少,只要解决了寿命问题,就有成功的希望。

  在试验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爱迪生顾不上吃饭、睡觉,甚至忘却了周围的一切。晚年他曾说:“我对电灯的研究时间最久,试验最为艰苦,但从来也没有灰心”。为了研究灯丝材料,爱迪生常常工作到早晨三四点钟,拿两三本书当枕头,伏在案上睡一会儿,醒来之后接着干。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来看他,见此情景,就开玩笑地说:“怪不得你头脑里知识那么丰富,原来你是头枕着书,连睡觉时也往脑袋里记书上的内容啊!”

  就是靠了这种坚持不懈的试验和废寝忘食的工作,爱迪生终于成功了。他的成功告诉我们:没有哪一次大的成就是不经过艰苦试验能够得来的,任何成功都是以坚持不懈和废寝忘食地工作为后盾的。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应该学习爱迪生的这种精神,在困难面前要学会思考,要坚持不懈。每一次成就的取得都是不容易的,灰心丧气只能与成功失之交臂,中途放弃永远不会与成功握手。学习也是一样,碰到拦路“虎”,有的同学马上就被吓住了,也有的同学一遍遍地计算,一次次地转变思维,换用新方法,最终找出了解决办法。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只要能够经受得住艰难困苦的磨砺,必定会有非凡的成就。

  有个著名武生演员教了几个徒弟,他要求徒弟们练功时必须戴上帽子。经过几年勤学苦练,徒弟们学完了全部招数,但有一点一直达不到师傅的要求:师傅翻跟头时帽子像粘在头上,而他们一翻帽子就掉了。师傅说:“这是最后一关了,什么时候你们练到翻跟头时帽子不离头,就算真正学到家了。”

  徒弟们又练了两年,帽子问题仍然没解决。一个聪明的小徒弟突然想到:帽子是师母亲手做的,师母说不定知道其中的奥秘。于是,徒弟们去找师母,师母笑呵呵地说:“你们师傅让我给你们做帽子时,都根据每人脑袋的大小多做出来两针,你们翻跟头时,牙关一咬,太阳穴往外一胀,帽子自然就紧了,不会掉了。”徒弟们一试,果然如此。

  人生正是这样:有时看似遇到了难以过去的艰难险阻,只要你不退缩,咬紧牙关挺住,坚持下去,也就挺过去了。

  挫折造就坚韧,坚韧成就不凡。同样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多经受一些艰难困苦的磨砺,必定能够培养出坚韧,不拍挫折的性格。

  我们看到的那些成功的富人,往往都是经得起挫折和磨难的人,他们比平庸的穷人更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二)马太思维:争取良好起步,延续现有优势

  起步是十分重要的。在许多情况下,一场比赛其实是势均力敌的,输的一方仅仅就在于起步落后,才没有翻身的机会。“马太效应”是在社会中尤其经济领域广泛存在的一个现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或者说,赢家通吃。起步好,往往就能步步抢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保持这种优势了。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十锭。”于是国王奖励他十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五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五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美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

  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在这种心理效应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叫“马太思维”。这跟中国那句俗语“富的更富,穷的更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发展的结果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两极分化,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另一种是“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动力。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学习。在学习上,虽然大家都是在学习,但是由于个人素质高低各异以及很多其他原因,好的学生会更好,而差的学生就会更差。我们应该扬长避短,也就是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在社会交往上也是如此,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马太思维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行业或专业制定规则的人时,你得到的利益就越多。社会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我们不能指望上帝良心发现关照我们,我们唯有自己占据有利地形,这样才能免除恶性环境的尴尬地位。

  “马太思维”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尤其是经济领域内广泛存在一个现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或者说,赢家通吃。目前,国际上关于地区之间发展趋势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发达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减慢,而欠发达地区的增速加快,最终导致两类地区发达程度的趋同。另一种观点是,当同时考虑到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时,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结果,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常常会呈现“发展趋异”的“马太效应”。落后地区的人才会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资源会廉价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制度又通常不如发达地区合理,于是循环往复,地区差异会越来越大。

  而社会贫富差距,也会产生“马太效应”。在股市楼市狂潮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于是,不加以调节,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这种形态聚集到少数人群手中,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另外,由于富者通常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而穷者则会由于经济原因,比富者更乏发展机遇,这也会导致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对政府而言,如何在经济发展中避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的马太效应,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课题。此外,在科学、学术研究中也存在“马太效应”,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有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后就产生了学术权威。

  网络增值的规律也是规模越大,用户越多,产品越具有标准性,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就越多,收益呈加速增长趋势。“马太效应”越来越强的反应在整个经济领域当中。在传统的经济学中有两项重要的理论基础,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二是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但是新经济当中这两项假设都将不再成立,我们拿计算机软件来作为例子:软件初期的研发需要投入非常高的费用,但是一旦开发成功,从事大量生产的成本非常低,甚至接近于零——因为它的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非常少,所以它不再像传统行业那样受资源稀缺性的限制。另外它的复制成本非常低,而且随着它的产量越来越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它还能不断提高价格,显示了边际效应递增的规律,微软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这就是产生马太效应的一个原因——规模效应。

  因此,标准化、规模化意味着社会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是网络时代中所有厂商追求的一种目标。尤其是新兴行业,许多产品规格尚未标准化,谁能建立标准规格或者跟对了赢家的规格,谁就是马太效应的获利者。

  从DOS到Windows系统,微软一直掌握着个人电脑操作系统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为它积累了巨大的信誉。绝大多数硬件、软件开发商都不会另搞一套与微软“不兼容”的产品或系统,因为那无异于自掘坟墓。换句话说,微软可以不必考虑与别人兼容,而别人一定得考虑和微软兼容。而影响力不大的产品,即使性能再优秀,也享受不了这种待遇。

  最顶尖明星的身价往往是一般明星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就是这样,企业也是宁可花大价钱来请顶尖的明星来做广告,而不愿意花较少的价钱请一般的明星;还有在体育竞赛当中,乔丹的身价曾是一般球员的百倍,这是因为他的能力是一般球员的一百倍吗?不是的,他其实就比一般的球员厉害那么一点点,但就是这一点点让他六次戴上了总冠军的戒指,获得无数的荣誉。还有车王舒马赫,他的薪酬占所有F1赛车手工资和的40%,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可见,马太思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而聪明的富人往往懂得如何应用马太思维,强强联合,从而获取更大的财富。

  (三)弗罗伦斯思维:目标须如灯塔,够亮才能引航

  目标,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人生要没有了目标,就会像航海员没有了灯塔,失去了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努力行走,是应该朝着大大小小的坐标前往的,这些坐标,是我们人生中的灯塔,指引我们的方向,让我们的雄心壮志有所皈依。

  人生之旅好比乘坐一趟列车。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灯塔,没有了目标,人生就失去了方向。没有目标,人生就永远到达不了终点,永远不能成功。雄心志大的人,加上才华、勤奋、机遇,就像乘上一列高速列车,在有限的生命列车里,一定会走得最远,实现它的财富目标,丰富他的人生内涵。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浓雾弥漫。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塔林纳岛上,一个叫弗罗伦斯·查德威克的34岁女人涉水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当时海上雾很大,她连护送自己的船几乎都看不见。随着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但她仍然在冰冷的海水中坚持着。15个小时之后,她终于坚持不住想放弃了,她认为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一再地鼓励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上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见。几十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查德威克一生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记录还快了大约两个小时。

  同是一个人,同是一个海峡,为什么两次横渡有如此大的差别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查德威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放弃?是疲劳,还是寒冷?当人们把这个问题当作谜一样来探究时,查德威克的回答却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她说,都不是,她之所以半途而废,仅仅是因为她在迷雾中看不到目标。比身体劳累更可怕的是心灵的疲惫,没有了目标,让查德威克做出了放弃。目标“看得见”让她成功。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看得见”的目标,才有可能最终到达。

  当我们雄心勃勃、踌躇满志地向目标迈进时,成功就会变得离我们更近一点。所以说,目标是前进的灯塔,计划是行动的方案。没有目标,所谓的计划就没有明确的方向,只能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撞;没有计划,目标只是一句口号,空谈没有任何意义。

  在1953年时,美国哈佛大学曾对当时的应届毕业生做过一次追踪研究,在这个研究中,询问当时那些毕业生是否对未来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书面计划,结果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学生有肯定的答复。而在20年后,1973年时,再次访问当年接受调查的毕业生,结果发现那些有明确目标及计划的百分之三的学生,在20年后他们不论在事业成就,快乐及幸福程度上都高于其他的人。尤有甚者,这百分之三的人的财富总和,居然大于另外百分之九十七的所有学生的财富总和,而这就是设定目标的力量。

  一旦人有了明确清楚的目标后,潜意识就会自动地发挥它无限的能量,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并且能够不断地瞄准和修正,自然地把我们引到朝向目标的方向前进。但在头脑进行这种整个的运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不只是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是为什么要达成这个目标的“原因”,因为这个原因是让人持续朝着目标前进的原动力。明确的目标设定具有一种潜意识的强大能量。聪明的富人在做任何事时,都有自己明确的目的,他做这件事的目的,往往比能达成何种结果更重要。

  动力确实来源于目标,目标的高低,决定了“路”的长度,也决定了需要动力的多少。动力与目标又有何联系?如果说,达到目标的起点到终点,是一段路,那么这段路的中途便是动力,而起点就是制定目标,终点就是达到目标。

wWw.xiAoshUotxt.netT?xt_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于瀚森作品集
被富人垄断的80个财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