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超级记忆力全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9章 学会学习,通过踏实的努力改善记忆力 (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超级记忆力全书》 作者:张铁成

第19章 学会学习,通过踏实的努力改善记忆力 (4)

  正确选择和有效利用参考书

  优秀生在学习时很重视教科书的使用,他们知道,教科书是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有经验的老师依据教学大纲,根据知识的科学体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编写的。一般写得非常精练、严谨和深刻,是一般参考书无法代替的。

  教科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共同依据,也是老师考核学生的主要依据。如果不认真钻研教科书,不认真完成教科书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无法掌握好中学的基础知识,也不容易使基本能力得到提高。抓住了教科书,也就抓住了基础和根本,这也正是优秀学生的聪明之处。

  有些学生的教科书,学完以后看上去像一本新书一样,这不仅仅是因为保管得好,更重要的是他很少使用教科书,造成学习时抓不住要点,落后于别人。

  由于课后复习时看教科书已不是初学,而是在预习、听讲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上课已经明白和记住的部分,就不必再花很多时间了,要把时间花在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

  看书时,可用彩笔把书上的重点部分,新概念或容易忽略的部分勾画标出,在书的四周空白处记下简要的体会,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以及有利于记忆、带提示性的语句,以便以后再看时,能迅速抓住要点,回忆起关键的内容。

  另外,在书上每出现一个新概念,就可以在教科书空白处的相应位置上把概念的名称写出来。这样,教科书又成了一本字典,复习时查找起来很方便。

  有些学生,平时看书不注意对教科书进行上述“加工”,结果在考试复习时找不到重点,不知道该看哪部分好,所以,只好从头看起,结果弄得复习时间不够用,只得开夜车。有的学生在考前为了查找一个概念,一个公式,急得满头大汗,这时你若拿过他的教科书一看,还像本新书一样洁净,难怪他无处可寻了。

  参考书,就是围绕老师讲课的中心内容找来的课本以外的书,以课本为中心进行阅读。由于时间有限,参考书不必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去看,要有选择地看。看到和老师讲解一样的内容就一扫而过;看到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的,就仔细阅读,加以比较,学会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开始时可以请老师帮助推荐参考书,看参考书的时间、精力、量的多少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有时间就做这一步,时间多就多看一点,时间少就少看一点。

  现在,学习参考书很多,应当怎么使用这些参考书呢?

  首先,要选好参考书。每门课程有一本主要参考书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作为一般性参考。至于哪一本书作参考书最好,可以请教老师或高年级的学生。

  其次,要在阅读教科书并对所学知识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再去看参考书。

  当然,有时教科书过于简单,自学有一定的困难,这时,也可以先去看参考书,然后再去看教科书。

  有一个优秀生在总结他的学习经验时说:“我觉得应该以课本为中心,在把课本弄懂弄通的基础上,再去看课外书,以便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这条经验是可取的。

  第三,要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书的相关部分。有一个大学生回忆他在中学的学习时说:“晚上,我至少要找出五六本书来对照着看老师讲的某项内容,此时看书可以说是一目十行,看到和老师讲得一样的,一扫而过。凡是看到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的,我就仔细阅读,争取学会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对同一问题加以理解,这样不仅加深了对原来概念的理解,而且又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更主要的是掌握了看书的方法,养成了看书的习惯。”由于他能正确地对待参考书,所以他的知识面广,学得也很活。

  拿到一本参考书,可以先大致翻一翻,了解一下基本内容。真正阅读时,则应当以老师讲授的内容,或自己发现的疑问为中心,先看主要参考书的有关部分,至于别的参考书的相应部分,一般大同小异,只要抓住每本书的长处,博采众长就可以了,不必每本都精读一遍。

  当然,看完参考书之后,不要忘了把精彩的内容、精彩的题目摘进笔记本相应部分的副页当中。如果参考书是自己的,而没有时间摘录,起码也应当把有关内容的出处记在笔记本上,以便再用时能迅速查到。

  看参考书的时间要灵活掌握。在作业不多,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在课后复习时进行,然后再做作业。这样做的好处是,对做作业有用的知识会钻研得更加透彻,做作业的难度也会大大下降,完成作业的速度将大大加快。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作业的压力,阅读参考书只好在完成作业后进行,那就要根据所剩时间的多少,来决定看与不看,或者看多少参考书。在学习获得了主动权后,看参考书的时间也会逐渐增多,这会促使知识掌握向深度广度发展,使学习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用得体的方法记住教材中的必要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就一本教材来说,怎样有效地进行记忆呢?教材的识记往往必须通过复习才能达到熟记。复习的方法往往是反复阅读。实际表明反复阅读是熟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我们必须研究熟记的规律,采取一些合理的识记方式:

  集中识记与分布识记

  复习过程中教材的识记,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集中识记,即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将所需识记的教材连续反复学习多次,直到熟记为止。另一种是分布识记,即在几个分散的时间内,将所需识记的教材反复学习一定的次数,以达到熟记。研究表明,分布识记显然优于集中识记。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早已确定,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皮层的相应区域的兴奋性将要降低,甚至发生保护性抑制。皮层的这种机能状态显然对识记是不利的,这种状态集中识记难以避免,而分布识记则可以避免,因而分布识记的效果较好。

  采用分布识记时,每次复习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

  单纯重复感知的识记与重复感知结合重现的识记

  熟记一个材料时,可以通过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感知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用反复感知并结合重现的方式(读一遍后背一遍)进行。这是两种不同的识记方式,前者叫单纯重复感知的识记,后者叫重复结合重现的识记。研究表明:无论在直接重现与延缓重现方面,单纯重复感知识记效果,都不如重复感知结合重现的识记方式。

  单纯重复感知的识记效果之所以不如重复感知结合重现的识记,乃是由于对象各部的识记进程往往是不平衡的。事实上无论是对课文、图形或物体的识记,对象各部的识记效果,常常由于种种原因而有区别。总是先记住其中的某些部分,而另一些部分则往往是在以后的反复感知中记住的。在重复感知并结合重现的识记方式中,有助于及时发现还没有记住的那些“弱点”部分,这些部分对立体就具有特殊意义,在后来感知这些部分时,对它们的注意将更加强,感知将更清晰,印象也就更深刻。这样也就必然有利于识记成效的提高。

  整体识记,部分识记与综合识记

  在熟记那些具有意义联系的教材(如诗篇、文艺作品、科学作品或其他课文等)时,可以有下列三种不同的识记方式,这就是:一是整体识记,即每次识记的范围包括整篇教材;二是部分识记,即把教材分成几个部分进行识记;三是综合识记,即先进行整体识记,而后把教材分成几个部分,进行部分识记。研究表明,一种较好的识记方式必须综合体现识记的几方面的规律。部分识记每次所记的教材数量较少,按照前边曾经指出的规律,应该有较高的识记成效,为什么这里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呢?这是由于这里所记的材料是有意义联系的。把这种具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机械地分成几个部分,并按此逐步识记,无疑将妨碍教材的理解,使教材的理解性降低,因而,部分识记的成效就差了。

  整体识记对整个教材是完整地阅读的。这样虽不至于妨碍理解,识记效果高于部分识记,但每次所记的数量较多,依据数量对识记影响的规律性来看,它的效果也不是最好的。

  综合识记使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兼容并包:先进行整体识记,对教材有所理解;后进行部分识记,每次数量较少,这样既符合理解方面的要求,又符合数量方面的要求。因此,综合识记的效果比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的效果都好。

  由此可见,在采用何种识记方式时,必须依据教材的性质,全面照顾影响识记的各种因素。如果教材是彼此没有意义联系的,则依据识记对数量的依存规律,采用部分识记无疑是合理的。如果教材是彼此具有意义联系的,则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安排:教材过于简短,可以采用整体识记;教材比较复杂而冗长,则采用综合识记。在综合识记中,对于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的时间比例,也要照顾教材的特点。如果教材各部的难易程度大体一样,那么,使用整体识记的时间可以多些;反之应少些。

  在综合识记中,教材的划分应从意义的完整性出发,不能机械地以字数与行数作为依据。简易的教材,分部可以大些,繁难的教材分部则应小些。通过适当地多习题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自觉地在用或练中去记忆,在活动中去记忆,这是最好的记忆方法,是一种积极的方法。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种理解的加深,又能巩固对知识的记忆。

  留学生为什么学习外语的进度很快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留学生生活在异国的环境之中,生活和学习中处处要使用外语,在用中不断强化巩固,这对外语的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的记忆和掌握极有好处。因此,想学好外语,应当创造更多地使用外语的条件,例如多读外文书,多翻译,多听录音,多用外语会话,积极参加外事活动等等,从而达到加强记忆的目的。

  在数理化的学习中,如果选的题目好,也就是在习题中包含着所学的知识内容,那么习题做多了,有关的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就可以牢牢地记住了。多用、多练的方法有益记忆,这是指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记忆,不是静止地去记。优秀生在考数理化之前,很少背定理、公式,因为通过平时做题,早就达到了熟练的水平,无须再突击了。

  可以这么说,大脑“贮存库”内的知识,不仅不会因为经常取用而减少,反而会因为经常取用,而越来越牢固地贮存在更加科学的地方,以备需要时迅速地取用。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通过适当地多习题来达到巩固知识,增强记忆的目的:

  一是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觉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

  如果作业做得很顺利,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这一部分知识掌握得不错。相反,则说明这一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调整。

  有的学生在回忆考试失败的教训时说,自以为知识已经学懂了,作业可以不做或少做了,因此经常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这样对自己学习的真实情况就缺乏验证和了解,还盲目乐观,结果在考试时(实质上是定时间的独立作业)就一败涂地。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铁成作品集
超级记忆力全书玛雅千年预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