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巴人源流及其文化》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三章巴人及其后裔的文化-巴文化 四、巴的物产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巴人源流及其文化》 作者:应骥

第三章巴人及其后裔的文化-巴文化 四、巴的物产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园有芳艹弱、香茗、给客橙、葵。其药物之异者有巴戟、天椒;竹木之王贵者有桃支、灵寿。”看来自秦汉到魏晋,巴之物产丰盛,经济也较发达。上面所举的各种物产中,列为贡品的就有18种之多。不仅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也都具相当规模,采矿、冶金、纺织、食品、药品的加工制造等工业随之兴起,经济的发展,势必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那么,巴的物产到底有哪些是值得一书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巴的物产吧。

清酒巴渝名酒巴乡清是早已被载入史册的巴人酿制名扬寰宇的特产,是向周王朝交纳的贡品,名列《周礼》“三酒之一”。据记载,秦昭襄王时白虎为患,伤害一千二百多人。有巴人朐忍夷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人应募除害,杀死白虎,受到秦王嘉奖。由于廖等人是夷人,不识封赏,于是改做刻石为盟,刻上了“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的碑文。黄龙可能是外形浇铸成,龙纹样的金条。尽管清酒的价值不能与金条作比较,但它应是当时极为名贵的酒,而且也是巴人拿得出手的、较为值钱的东西。这一估计,大致不会有什么问题。看来巴人的清酒连秦王也为之倾倒。那么,清酒到底是什么样的酒呢?原来清酒是经较长时间酿造、提炼而成的一种高档酒。据《水经注·江水》载:“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荆州记》载:“永安宫(今奉节县白帝城)西(或说在云阳县东六十里的龙硐)有巴乡村,善酿酒,谓之巴乡清。”可惜的是,这种酒的酿造技术早已失传。

所谓清酒,并不仅仅是指酒的名称,它还用以指与之相对的浊酒而言的一种酒,即经过沉淀分离的净酒。日本也有清酒,又叫“日本酒”,是用颗粒大而柔软的精白米做原料酿制而成,特点是五色透明,味甘,酒度在5~20度之间,其缺点是不能长时间贮存。一般是初春酿造出来的酒,当年秋季是其最佳饮用季节,如果跨到第二年秋天,其味即变,质量就差多了。日本清酒源自我国是毫无问题的,不过它到底是东夷人传过去的呢,还是唐宋时期传入日本的,则因未作调查不敢妄下断语。

酱一作“枸酱”。酱系用辛(又叫“扶留藤”)的果实和上盐、蜜渍做成,味辛香,是古代巴渝特产之一。《元和郡县志》卷三一称:涪州贡品有酱。《本草纲目》卷十四:“酱,今两广、滇南及川南、渝、泸、威、茂、施诸州皆有之。”

辛属胡椒科,叶如桑,果实像桑葚。据《汉书音义》称:“枸木似毂树,其叶如桑叶。用其树叶作酱酢,美,蜀人以为珍味。”《史记·索隐》引刘德语:“树如桑,其葚长二三寸,味酢,取其实以为酱,美。”

以上一说系用其叶作酱酢,一说则称取其实以为酱,到底是叶还是实,抑或两者皆可用做酱原料,就不得而知了。

辛的叶还可以和着槟榔做嚼料。嚼料是西南少数民族尤其是氐羌僰系民族普遍的嗜好品。嚼料配料大同小异,多以植物叶裹以槟榔、烟末、石灰等为之。巴人对酱的嗜好,当与藏缅语族民族的嚼料嗜好一脉相承。

巴人生产酱,自古闻名。及至汉代,酱仍为巴蜀独有的美食。因名扬寰宇,备受珍惜,故远销南越。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大行王恢……因兵威使番(鄱)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唐)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牁,牂牁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原来酱南运,取道夜郎牂牁江直抵广州。但朝廷却是在汉武帝使臣唐蒙在南越见到此物后,经询问蜀商并核实后,才得知这一捷径的。

芳艹弱即。天南星科,似芋,俗称“魔芋”。左思《蜀都赋》刘逵注:“艹弱草也,其根名艹弱头,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则凝成,可以苦酒淹食之,蜀人珍焉。”不仅是巴人、蜀人珍爱之物,也为日本人所垂青。据《日本を知る事典》称,古时制作魔芋多用脚踩,故从事此业的工匠们的腿脚上不长毛。由此看来,最早可能是东夷中的濮系民族爱食之物,并在其东渡时传入日本。

给客橙又名卢橘、金橘,俗称“四季柑”。产地为江州(重庆)、朐忍(万州)、鱼复(奉节)等地,这种水果至今仍畅销不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集解》引郭璞:“今蜀中有给客橙,似橙而非,若柚而芳香,冬夏华实相继,或如弹丸,或如拳,即卢桔(橘)也。”《本草纲目·金桔下》下云:“此桔(橘)生时青卢色,黄熟时则如金,故有金桔(橘)、卢桔(橘)之名,卢,黑色也。”所谓青卢色即墨绿色。

荔枝多产于江州、垫江、枳县(即重庆、合川、涪陵)等地。涪陵城西十余里的长江南岸,有“荔枝园”,它足以证实古代该地曾是荔枝产地。杨贵妃爱吃荔枝是尽人皆知的,一说当时宫廷食用的荔枝即出自此处,又一说则认为唐代宫廷荔枝出自广东增城。荔枝极易腐烂,从当时以快马传递方式将荔枝运往长安,似乎从涪陵运出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不过如今巴渝所产荔枝,不仅无法与广东所产的相比,即使川南产的荔枝,其质量也早已领先于巴渝所产,因此江州荔枝也就销声匿迹退出竞争了。

葵冬葵,通称“冬苋菜”。

巴戟中药巴戟天,属茜草科。根可补肾、固阳、壮筋骨、祛风湿。《名医别录》指出:“巴戟天生巴郡及下邳山谷。”邳县秦时称“下邳县”,在睢宁北,属苏北,是濮人先民大汶口人生息地。巴戟很可能是由东夷之一的濮人西迁时携往巴地种植的。

天椒即花椒。因产于四川,故称“巴椒”或“蜀椒”。此物也产于秦晋一带,说不定也是东夷西迁时随身携去之物。

桃支桃支一作“桃枝”,竹的一种,或说桃枝即椶竹。据《尔雅·释草》称,桃枝四寸有节。左思《蜀都赋》刘逵注:“桃枝,竹属也,出垫江县(今合川),可作手杖。”道光《重庆府志》指出:“桃枝竹,铜梁县出。”灵寿即灵寿木。产于朐忍县(今万州云阳)龙硐溪谷中。一说出自涪陵县(今彭水)。《汉书·孔光传》颜注:“木似竹,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合杖制,不需削制。”江州特产除上述荔枝等外,还有堕林粉、蒲艹弱蔺席。县北还出产“御米”,即“人和米”。据《华阳国志·巴志》介绍江州县特产时称:“县下有清水穴,巴人以此水为粉,则膏晖鲜芳,贡粉京师,因名粉水;故世谓江州堕林粉也。有荔芰园,至熟,二千石常设厨膳,命士大夫共会树下食之。县北有稻田,出御米。陂池出蒲艹弱蔺席。”清水穴据《舆地纪胜》卷一七五记载:“清水穴在重庆府西三十步,水常清冷,味甘,亦名粉水井。”此处之清水穴一般认为是指巴县衙门内的“灵湫”。但据《蜀中名胜记》及王士祯撰《蜀道驿程记》等则称:清水穴即重庆南岸莲花山麓流经龙门浩注入长江的清水溪。据专家考证认为,后者可靠性较大。堕林粉是化妆用品,用以傅面,含有铅粉、米粉。以清水穴之水可调制出有名的堕林粉。惜早已失传。

蒲是一种水草,指嫩蒲,可制席。

蔺即灯芯草,也可制席。

麻、产于涪陵郡、巴东郡。着名的细麻布黄润,即开州的白布。唐代夔州贡、黔州贡黄。涪陵的麻纺织业至今仍在生产,荣昌、隆昌一带的夏布,自古名闻遐迩。这都说明麻的生产与加工,一直是巴人及其后裔的专长。此外,渠江流域也是巴渝麻的产地。

蚕桑蚕桑业主要集中在巴郡、巴西郡。嘉陵江中游之南充、西充、南部、阆中、苍溪等县市,至今仍是四川重要的丝绸纺织业中心,产量约占全省的一半。重庆的万州也同样是自古以来的重要丝纺工业基地。

漆、茶、蜜、蜡均产于涪陵郡。但现今茶的产量不多,除十多年前曾行销重庆市场的山城沱茶外,很少听说巴渝地区产的其他茶。然而古代的巴山渝水之间,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茶的故乡之一,而且也曾出产闻名中原的名茶、贡茶。据陈椽《茶叶通史》称:“我国最早的茶事记载都在四川。”“四川茶树栽培可追溯到西周初年。”《华阳国志·巴志》介绍,巴人向周王朝所交纳的贡品中就有茶。古代巴地“园有香茗”。顾炎武《日知录》卷七的“茶”条上说,“自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这说明种茶、饮茶很可能是巴人(中的濮系民族)首创,当非无稽之谈。

到了唐代,渝州狼猱山茶、涪陵宾化茶、夔州香山茶等是巴渝名茶。夔州(今奉节)除香山茶外,还产(唐代)贡茶香雨茶,宋以后改称“真香”,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夔州真香”就是这种茶。还有宋代合州(今合川)产水南茶,据说此茶质量上乘,可与当时的阳羡、日铸等相媲美,但产量很少。城口鸡鸣寺则有鸡鸣茶,是清代贡品。据《城口厅志》介绍:“古茶园在八堡鸡鸣寺后,相传自明以来,即为茶园。茶树皆明时植,所产之茶,较他处诸茶细嫩,又独早,其味清香,愈于凡品。”永川秀芽是1964年由四川省茶科所研制的名茶。它是以地方良种“早白尖”的幼芽叶为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制成的茶叶,茶叶外形呈紧、直、细、秀,茶名以其原料及外形而得。

巴山渝水,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质自古闻名,迄今仍为我国主要茶叶产地之一,年产量逾万吨,且上市较江南一带早1~2个月。然而由于重庆茶叶加工企业受资金短缺、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等因素制约,长期生产不了够档次的品牌。目前,重庆九成成品茶只能在本地自行“消化”,而半数以上的茶坯却被外地茶商收购,供做高档茶原料。这种局面实在是令重庆人感到沮丧,脸上无光。

不过,据可靠消息称,西农实验茶厂经多年努力,耗资百万,终于研制开发出“四君子”、“缙云毛”两款精品绿茶,填补了巴渝地区无优质名茶的空白。此外,重庆国渝酒类茶叶有限公司和重庆华霖(苗品记)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等商家,也正在打造高端品牌名茶,相信不久的将来,重庆茶叶必将走出低谷,以全新的姿态面向市场,在茶叶这块“大蛋糕”中,占据自己应得的份额。

漆产在黔江地区,酉阳、彭水、武隆等县至今仍为漆的主要产区。

蜜据《元和郡县志》卷三十,有涪陵贡白蜜之记载。蜡系压榨蜂巢制取,即蜜蜡。同上书还记载黔州贡黄蜡。

丹丹即朱砂。涪陵郡出丹,主要产于涪陵、丹兴二县。丹兴县在蜀汉时期改建为酉阳县,属武陵郡。《新唐书》载,黔州贡丹砂。左思《蜀都赋》刘逵注:“涪陵、丹兴二县出丹砂。”丹兴之名即得于此。《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始皇时,巴寡妇清,其祖先得丹穴,成为当地首富。巴寡妇之丹,应产于此。

另据《秀山县文史资料》第1辑第4~5页杨通惠《秀山县建置沿革简史》一文称:“秀山在西汉时系涪陵县南境,《秀山县志》也载明县西北溪口山中,连岭通谷,旧饶丹穴。至于涪陵郡其他各县,历史上都没有产丹的记载。这些资料表明巴寡妇清所得的丹穴,应当是在秀山地区……”铜主要产于巴东郡垫江(今合川)一带。《元和郡县志》卷三三有“铜梁山在县南九里……山出铜”的语句。铜梁之名,早在汉代即已有之。

铁主要产于宕渠县。西汉宕渠县包括整个达县地区及营山、广安、城口等县。和帝分置汉昌、宣汉二县后,宕渠辖有今渠县、营山、广安、邻水、大竹等地。邻水县东、西之山产铁,宣汉、南江等县的铁蕴藏量也很丰富。至今这一地区仍为四川的重要铁矿所在地。

盐主产地为南充国、临江、朐忍、汉发等县,即今南部、阆中和巫山、云阳一带。左思《蜀都赋》刘逵注有:巴西充国县有盐井数十的记载。南阆盐场至今盛产井盐,其数量仅次于自贡、犍为、乐山等地。临江郡即楚之巫郡,辖今巫山及湖北建始、恩施等县。据《水经注·江水》称:“巫溪水(今巫山大宁河)……又南迳建平郡泰昌县(今大昌镇西北)南,又迳北井县西,东转历其县北。水南有盐井,井在县北,故县名北井。”北井县所辖区域在今巫山县北及巫溪县地。《文选·蜀都赋》刘逵注:“盐池出巴东北井县,水出如涌泉,可煮以为盐。”大宁盐场即在此处。

《水经注·江水》又称:“汤溪水(今汤溪河)南流历县,翼带盐井一百,巴川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伞,故因名之曰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于常盐。”这就是巴之特产伞子盐。唐宋时在此处置云安监,即云阳县北汤溪河边之云安场。

此外汉发县(后改名汉葭,即今龚滩)也有盐井。今彭水县东郁山镇产盐,明、清时曾设置郁山盐课司。

列为贡品的动物为灵龟、巨犀、山鸡、白雉等。灵龟,《尔雅·释鱼》解释说:“龟俯者灵。”又据《雒书》载:“灵龟者玄文五色,神灵之精也。”《水经注·江水》称:朐忍灵龟产于将龟溪,即今万州境内江南一小溪。

犀牛直至唐代尚贡犀角,以后即销声匿迹,可能是由于滥捕而灭绝。龟、山鸡、白雉等至今仍能见到。山鸡是夔州岁贡之物,产于鱼复(即夔州,今之奉节)一带,雄者色斑,雌者色黑。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应骥作品集
巴人源流及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