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源流及其文化》 作者:应骥
第四章巴人及其后裔的文化-土家文化 四、土家族的文学艺术
(一)神话传说
各民族的神话互有不同,各呈异彩,但有些神话却几个民族都有,如像我国有些民族的神话中,差不多都有创造世界、人类起源、洪水灭世、兄妹成婚以及多日、补天等情节大体相似的内容。这些迹象充分表明我国各民族之间曾有过民族迁徙,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在文化上也同样有过频繁的接触、交流,以致互为影响,在神话传说方面,出现十分相似的内容。
土家族神话传说,也有上述现象,下面先择其要者作一简略介绍。
创世神话与人类起源神话1.张古佬造天,李古佬造地传说太古洪荒时代天与地挨得很近,茫茫一片,分不出天和地,也无所谓白昼与黑夜,更谈不上四季了。天神墨特巴把张古佬、李古佬请来,向他们提出要求,让张古佬造天,李古佬造地。张古佬接受任务后,十分勤勉,他搬来了五色石,经过七天七夜艰辛的忘我劳动,天被修整得平平展展,不留丝毫缝隙。在这段时间里,李古佬却天天睡大觉。张古佬把天造好,过来喊他、摇他,可不管张古佬怎么喊怎么摇也未能醒。张古佬不得已只好去南天门擂响天鼓,这才将李古佬给惊醒。李古佬抬头,往天上瞧了瞧,“哟!张古佬已经把天给造好了,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他慌里慌张胡乱地造起地来。他先用脚在地上划了一下,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出现了,然后用双手将土捏了几下,一座座山峰出现了,再用棍棒朝地面乱捅了几下,地上就有了天坑、溶洞……地面之所以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全是李古佬笨手笨脚瞎鼓捣的结果。2.补天补地据传说当天和地造好不久,一条大鳌鱼因翻身不小心,碰破了天,压塌了地。天神就又派张古佬补天、李古佬补地。张古佬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补出来的天,平平整整,无可挑剔;李古佬补的地,却是凹凸不平,以致地面出现高山、平原、溶洞和江河湖海。3.衣罗娘娘做人天地造好了,可是空有一个世界,却没有人,寂寞得很。这时天神墨特巴对张古佬下达了新任务:造人。张古佬用了五天五夜工夫,好不容易才做成了有头有手脚和五官的“人”,可是这个“人”没有屙屎尿的器官,也没有肚脐眼,站着不会走动,躺下没有呼吸,空有人的外形却不是真正的人。墨特巴见张古佬造人失败了,就让李古佬来试试。李古佬用了六天六夜时间做成了有脑袋、手脚和五官的“人”,还做了屙屎尿的器官,可是那人没有肚脐,不会动弹,也没有呼吸,李古佬造人也失败了。墨特巴不得不找衣罗娘娘,吩咐她说:“娘娘,还是你来造人吧。”
娘娘用了三天三夜时间造人,先用葫芦做人头,再在它上面捅了七个孔,五官齐全了;接着用竹子做骨架,荷叶做肝、肺等内脏,用豇豆做肠子,还做了屙屎尿的器官,并且在他肚子上捅了一个肚脐,一个完整的人就这样做成了。可是这个人同样不会走动,也没有呼吸。只见衣罗娘娘对着那人的鼻孔吹了一口气,那人就既能走动也能呼吸了。真正的第一个人是衣罗娘娘造出来的。洪水神话与兄妹成婚神话4.雍尼和补所古时候有个老太太,她一共生了八胎,七男一女。女儿最小,名叫雍尼,母亲十分疼爱她。七个哥哥人人身手不凡,个个本领高强,他们经常云游天下广结义士,也喜欢替弱小者伸张正义,为他们打抱不平。老太太身体不好,已连续病了三年六个月却始终未见好转。一天,老太太对儿子们说,她很想吃雷公肉,要是真的能吃上雷公肉,死了也心甘。六个哥哥说,“这还不好办?我们把他捉来就是了。”
为了诱捕雷公,兄弟几人凑在一起策划好计谋。先是修建一栋房屋,用杉木皮做屋顶;屋内挖一个大坑,还做了一个大铁柜;蒸了三石六斗小米,蒸好后把它倒在场坝上,来回用脚踩。专等雷公上钩。
雷公看到人们竟如此糟蹋粮食十分气恼,于是雷电大作,大雨倾盆,想惩戒暴殄天物的坏人。为了看清实情,雷公来到凡间,落到七兄弟刚建好的新房屋顶上。岂知脚底一滑,就栽进屋内的大坑里,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哥哥们死死抓住,关进了大铁笼。
听说儿子们捉住了雷公,老太太大为振奋,看上去病也好了许多。在众弟兄的搀扶下,老太太也凑了过来,亲眼目睹了雷公真容。
一切收拾停当,六个哥哥分头外出买油、盐、酱、醋等佐料去了。临行时,特地叮嘱七弟补所八妹雍尼,一定要仔细看守好雷公,不能大意,千万不可给他水与火,否则他会打雷逃走的。
雷公被人捉住,蒙受了从未有过的羞辱,感到十分伤心,就禁不住号啕大哭起来。他一边哭一边哀求兄妹俩行个好,给他一口水喝,给他一点点火好暖暖身子。小兄妹心地善良,经雷公一哭,心肠就软了下来,他俩想,怪可怜的,就是给他一小碗水和一颗火星谅也无妨,于是自作主张给了雷公一小碗水和一颗火星。雷公有了水和火,立刻阴火起,阳火发,一声震天巨雷炸开了铁笼,逃回天庭。
到了天上,雷公向墨特巴声泪俱下地诉说他在凡间所受的羞辱。墨特巴听了大为震怒,允许雷公动用天河水淹没人世间,把所有人类全都淹死。雷公得旨,顿时扬眉吐气,打算立刻动手放天河水淹死世人以报冤雪恨。这时衣罗娘娘在一旁提醒雷公:“有人抓你想杀你,但也有人救过你。在想有仇报仇的同时,你也不能有恩不报恩啊。”这一番话使雷公想起了雍尼和补所对他所做的一切,于是吩咐燕子把葫芦种子送给雍尼、补所,让他们马上种下。种子一经种下,一两天工夫就发芽生长,三四天就牵藤结瓜,五六天瓜就长得像箩筐,容得下兄妹两人还绰绰有余。
当雍尼、补所躲进葫芦时,顷刻间雷电交加大雨如注,江河湖海水位也随之猛涨起来。经过七天七夜,整个大地被水淹没,所有的人全都被淹死了。只有躲进葫芦里的雍尼、补所幸免于难。
天界司婚姻之神土义图介对兄妹俩说:“世界上已经没有人了,因此你们必须成亲结为夫妻,好为世上留个人种。”兄妹听说后坚决不同意,土义图介就通过滚磨、丢竹、烧烟、绕山转等,证实了兄妹成婚完全合乎天意。于是两人就在李古树下成了亲。一年后,妹妹怀孕生下了一个肉疙瘩。他们按照衣罗娘娘的旨意,把肉疙瘩剁成一百二十块,背负着爬上墨龙坡撒了出去。不一会儿,掺上沙撒出去的肉块立即变为客家(即汉人),和上泥撒出去的就变为土家,和上树苗撒出去的就变为苗家。从这以后,世上又重新有了人类,并且越来越多。类似神话传说,苗族、侗族都有。这些神话情节内容大体相同,只是人名加以更换,某些细节略作改动罢了。
5.水杉与兄妹成亲上古,曾有过冰天雪地的大地封冻万物凋零的时代。当时天寒地冻,到处都是冰山雪海,万物都无法生存。只有水杉树却傲对霜雪,依然在寒风中生长,仍旧是青枝绿叶,生气盎然,树干笔直,穿入云宵。
有一对兄妹,哥哥叫覃阿土希,妹妹叫覃阿土贞,由于世界上实在太冷,使人无法生存,他们就顺着水杉往上爬,越爬越高,越高就越暖和,两人这才活了下来,未被冻死。
解冻后,除水杉外,万物全被冻死。兄妹俩幸亏有了水杉,才得以存活。因为活着的人只有他们兄妹,为了延续后代,天神让他们结婚成家。怀胎十月,妹妹生下一个红球。只见那红球飞上高空,便自动爆炸,裂成许许多多的小块,落了下来。变成了人,他们就是土家族人的祖先。6.洛雨射日相传在很早很早的古代,天神墨特巴曾有过第二次消灭人类的想法。不过这次不是用洪水,而是让十二个太阳日夜不停地照晒。这一招对世上的所有生灵来说,可是一场灭顶之灾。只见地皮被晒烫、烤焦,树木被晒死,江河水也日渐干涸,动物热得连喘气都很困难了。人类又得遭受第二次灭绝。
有个名叫洛雨的英雄,他爬上了高高的马桑树,用桃木弓,柳木箭朝着十二个太阳挨个射击,一连射下了十个太阳,剩下的两个太阳惊恐得浑身打哆嗦。正当洛雨搭上箭拉开弓,要射第十一个太阳的时候,不料眉毛草飘落在洛雨的眉梢上,挡住了他的视线,箭射偏了。原来是眉毛草在救那剩下的两个太阳。俗话说:“冻不死的酒醉汉,晒不死的眉毛草”,眉毛草并非不怕高温,其实是太阳对它手下留情,以报答它的救命之恩。
剩下的两个太阳,洛雨对它们作了新的安排;让妹妹当太阳,叫她管白天,还给了她一包神针,谁若胆敢正视她,太阳就用神针刺谁的眼睛;让哥哥当月亮,专管夜间,因为晚上很寂寞,特地放出一些星星,让它们跟月亮做伴。太阳和月亮的分工,就是在那个时候确定的。7.罗衣秀才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出现了十二个太阳,它们夜以继日地轮流照晒大地,地面被晒得滚烫,树木也全被晒死,只有马桑树还高耸云霄,苍翠挺拔地屹立于天地之间。有一只青蛙,它顺着高大的树杆爬了上去,一直爬到树顶,张开口,一口一个地连续吞下了十个太阳。幸好被罗衣秀才发现,找来了斧头,很快就砍断了马桑树,青蛙才没来得及吞掉最后两个太阳,马桑树也从此长得又矮又小,再也长不高了。罗衣秀才让两个太阳分别出现在白昼和黑夜。白天运行的叫太阳,夜间运行的叫月亮。部族来源神话8.土家族的祖先灭世洪水退去后,为了使人类能够延续下来,天神让唯一生存下来的一对兄妹结为夫妇。不久,妹妹就怀了孕,十个月后产下一块血疙瘩。天神命他们把血疙瘩切成十八块,再用泥包住,放在十八棵树的树杈里。四十九天后,这些血块变成了活人。因为是用泥土包住生长的,所以被称做“土家人”。靠在哪种树的树杈上长大的,就以这种树的名称做为姓。土家十八姓就是这样来的。9.佘氏婆婆这是一个与鄂西土家人谭姓家族有关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两个部落进行拼杀,其中一个被打得只剩下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名叫“佘香香”。当敌人追来时,她一不小心跌进了岩洞,后来幸被神鹰救出。在神鹰的陪伴下,她开山种地养活自己。有一天,佘香香梦见有两只小鹰闯进她的怀里,随后她便怀了孕,数日后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取名叫“飞天”,女孩取名叫“兰兰”。佘香香时刻教导孩子们千万不能忘记鹰公公的救命之恩。佘香香去世后,兄妹按照天神的安排,成了亲,其后代就是土家族中的谭姓家族。此家族尊飞天为谭氏始祖,尊佘香香为“佘氏婆婆”,尊救命神鹰为“鹰氏公公”。为了牢记神鹰的救祖之恩,这个家族特地定下了世世代代严禁打鹰的族规。自然神话10.公鸡大仙公鸡大仙原本是天界的仓库管理员,专门给天神墨特巴管库,因为责任心强,深得墨特巴的赏识。有一次,它陪同墨特巴巡视南天门,看到凡间人人挨饿、个个消瘦,心里很不好受,就请墨特巴恩赐人们一些粮食,让饥民渡过难关,可是墨特巴却要它别多管闲事。公鸡回到粮库,看到仓内粮食堆积成山,十年百年也吃不完,于是偷偷扒开仓内粮包,将粮食撒下,赈济凡间灾荒。过了几天,公鸡大仙又陪同墨特巴巡游各处,来到了南天门,朝下一看,发现人间已无人再挨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心里很是纳闷,就问公鸡大仙是怎么回事,公鸡一时心慌,找不出词来回答。这更增加墨特巴的怀疑,忙到仓库查看,库内粮食已空了一半。墨特巴十分生气,就将公鸡大仙贬到人间,让它把地上的粮食一颗颗地拾回来。从此以后人们总是看见公鸡从早到晚不停地在捡粮食,直到今天还没有捡完。图腾神话11.在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着许多有关虎图腾的传说,现介绍几则如下:
流传在黔东北江口县的传说大致是这样:从前有一对老年夫妻,生活十分贫困。在他们五十岁那年,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儿子,可惜的是生下不到三天就失踪了。老两口找遍了山山水水,各个村寨,都没有结果,难过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几年后的一天,老头上山收荞麦时,发现一只老虎,背上驮着个孩子。老虎见了老头,就把孩撂下独自跑了,老头就走了过去看孩子,只见那孩子长得十分健壮,一身黄毛,很逗人喜欢。从孩子的额上留有砂印记来看,这孩子就是老夫妇几年前丢失的孩子。于是老头把孩子带回家中,老两口高兴得不得了。老太婆赶紧给孩子做荞麦饼,可是他却不吃,老人又忙着把家里仅有的一块肉拿了出来想给他做些好吃的,这孩子一见了生肉就连忙抢了过去,狼吞虎咽地吃得一干二净。孩子浑身是劲,能倒拔大树而面不改色,而且很愿意帮助穷困百姓,常常替他们打抱不平。他每次上山打猎,总是满载而归,回到村里,把猎物分给大家,只留下够一家三口吃的量,因此深受群众拥戴,人们敬爱地称他为“山王”。没过多久,他父母相继去世。
有一年,后山有个老狐狸精经常作怪,住在那一带的老百姓被骚扰得无法生存,只好外出躲避。山王知道后,十分气愤,决心为拯救大家上山剪除老狐精。于是磨好他的五爪钩,带着干粮就上了山。他越了八十一座山,涉了四十九条河,好不容易才来到老狐狸精住的山洞前。经过三天三夜奋力搏斗,山王浑身上下被狐狸精抓得到处是伤,累死在山上,老狐狸精也被山王锐利的五爪钩抓得头颅开裂脑浆溢出,死在洞口。这就是今天老虎全身一道黄一道黑,伤痕累累的样子,而狐狸总是前额上像脑浆一样白糊糊一片的原因。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山王,为他修了一座白虎庙,又称“山王庙”,太平乡的龙、邓、黄等姓的土家族人还为他修了“白虎大帝庙”。每年三月三(虎出山日)、六月六、九月九,几名妇女自发地外出为他讨供,要讨够八十一家才行,而且一寨内必须挨家讨到,不能隔家讨,即所谓“隔寨不隔家”。讨供主要是讨米、钱、香、纸等。他们用讨来的米蒸成粑,用钱买肉煮成血肉一团的“刀头肉”,并携上香、纸,由全寨妇女带领十六岁以下的小孩,到听不到鸡犬之声的山坳去祭拜山王(又称“猫猫神”)。以带头讨供的妇女为首,人们作揖跪拜,虔诚上供,口中念道:“山王神、猫猫神,保佑人间众黎民,千年老狐归你收,又收蛇虫众孽神,蝗虫五瘟你要管,四季平安大有灵,望菩萨保佑,普度众生,信妇……”然后点燃香烛、焚烧纸钱,每人喝一点酒,再割一块半生不熟的肉带回家,与家人共吃。祭祀气氛肃穆,不准讲话、喧闹,以免冲撞菩萨。
土家族中还流传着一些关于公虎与姑娘传下后代的传说,尽管内容情节略有出入,但故事梗概却大同小异,大致是白虎星下凡搭救牧羊女或公主,终于成婚并生下七男七女,七男七女又自相婚配,繁衍为土家族。
12.《土家族风俗志》一书中的故事是这样的:古时有个放羊的土家族姑娘到筚喇放羊,住在筚喇的上岩洞里。筚喇这个地方,豺狗很多,羊经常被豺狗咬死。一天姑娘说:“哪个能帮我赶走豺狗守护好羊群,我就嫁给哪个!”话刚讲完,突然跑来一只白虎,将豺狗撵得无影无踪,姑娘很惊奇,但却又惋惜地说:“你是一只虎,不是一个人,我怎么与你成亲呢?”不料天色将晚,她把羊群赶回岩洞时,那只白虎也跟着来了,眨眼间竟变成一个非常英俊的小伙子,姑娘欣喜异常,随即与他成亲。从此,白虎白天变成虎,跟着到坡上去守护羊群,晚上变成小伙子,与姑娘住在岩洞里。姑娘与白虎生育了七男七女,姑娘教她的儿女呼白虎为“利巴”(即“虎爸爸”的意思)。一天,姑娘与白虎正在山坡上放羊,突然天上响起一阵惊雷,白虎立即化做一颗又白又亮的星星,飞上天去了。姑娘才明白原来这白虎是天上白虎星君变的。当时筚喇周围方圆千里都没有人烟,七对兄弟姊妹只好相互成亲,繁衍成呼公虎为“利巴”的土家族。
狩猎神话13.土家族敬梅山菩萨的传说是这样的:
相传,梅山是个既漂亮能干,又心地善良的土家族姑娘,她热爱劳动,善于编织土家族织锦西朗卡普和干针线活,平时在家孝敬老人,爱护小孩,邻里关系处得十分融洽,很受左邻右舍和同村乡亲们的喜爱。她自幼跟着父亲练武,未满十八岁就已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梅山姑娘生来就痛恨残暴凶狠伤害人畜的恶兽,常常外出为民除害,打死过许许多多的毒蛇猛兽,因此村民们爱戴她,野兽则既怕她,又恨她。一天,凶恶的红毛野猪、老虎和豺狗凑在一块,商量如何对付梅山,经过反复商量,野兽们的恶毒对策终于计划好了,专等梅山前来送死。
这一天,跟往常一样,梅山又是精神抖擞,独自一人勇敢地往山上闯。野兽们见梅山来到跟前,就冷不防窜了出来将梅山团团围住,准备跟她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斗。被围在中间的梅山镇定自若,她毫不慌张,先瞄准野猪连发三箭,野猪应声倒地,还没有来得及挣扎,就给射死了。见此情景的老虎不禁有些胆战心惊,警惕地死死盯住梅山,不敢轻易扑上去。说时迟那时快,刚收拾完野猪的梅山,又飞起铜叉猛地刺了下去,恰好深深地刺进老虎的咽喉,老虎一声不吭地栽倒在地气绝身亡。越打越猛的梅山,又回过头来收拾那条就要扑上来的豺狗,只见她对准那家伙的脑袋,狠狠地砸了下去,这一闷棍打得豺狗天灵盖开花,鲜血、脑浆顿时迸了出来,淌了一地。杀死了三只恶兽的梅山姑娘,这时也斗打得筋疲力尽,身上到处流血,衣裤早已被野兽抓成碎片,四处飘散。
正在此时,从半山腰传来了一群猎人的呼唤声,原来是乡亲们害怕梅山遭受伤害,特地挑选了几个身强力壮、武艺精湛的小伙子,进山寻找和搭救梅山来了。这时的梅山阿打,身上赤条条地一丝不挂,很怕被人发现,慌忙中她找到一处较隐蔽的杂树草丛躲了起来。不一会儿猎人们来到梅山跟野兽厮杀恶斗的地方,只见地上卧着已被杀死的野猪、老虎、豺狗,也发现了好几块几乎被撕成布条的血迹斑斑的女人衣裤碎片,可就是找不到梅山,他们喊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没有人答应,人们开始担心,梅山阿打大概已被野兽吃掉或叼走,想到这些,有的人难过得眼睛湿润起来。
夜幕降临,四周渐渐安静,梅山想趁着天黑偷偷回家,可刚一走出乱树丛,就觉得浑身疼痛难忍,口干舌燥,加之饥肠辘辘,两条腿就像两根木棒,一点也不听使唤了。万般无奈中,她随手胡乱摘了几片树叶,又抓了几把草,塞进嘴巴嚼了起来。可她万万没料到这次竟误食了毒草,肚子立刻痛得像刀绞似的,额上沁出了黄豆般大的颗颗汗珠,两脚发麻,“扑腾”一下跌倒在地打起滚来,嘴里还“妈呀!妈呀!”地大声呼叫。看来她痛极了,实在无法克制那剧烈的疼痛,只好呼天抢地地乱嚷嚷。不一会儿,喊声逐渐低落下去,变成了无力的呻吟,手脚也慢慢停止摆动,四下里又恢复了宁静。
第二天一大早,猎人们和众乡亲再次进山寻找梅山,这次他们毫不费力地发现了她,只见光着身子的梅山,直挺挺地僵卧在地上,身子冰凉,心跳、呼吸早已停止。姑娘们把她围了起来,赶紧解下自己身上的衣服,把她裹住,大家含着泪,将梅山就地葬在山上。
天上的玉皇大帝根据梅山阿打的表现,特封她为梅山菩萨,专管赶肉(即打猎)方面的事情。由于梅山临终时一丝不挂,梅山菩萨也就成了裸体女性,因此祭祀梅山菩萨,必须到不为人们注意的背阴地方,而且还要闭上眼睛。14.在湘西保靖县一带的土家族中,流传着与上述情节大致相仿的梅山传说。
相传梅婵(又称“梅嫦”、“媒婵”,西南地区以及湘鄂两省“婵”、“嫦”与“山”的方言读音很接近,梅婵、梅嫦应是梅山的同音异写)本是天宫仙女,她长得天姿国色文武双全,平时酷爱打猎,常常暗中帮助那些贫穷困苦的善良人们。为了穷苦大众,她曾多次下凡察访救助陷入绝境中的黎民百姓。
一天,梅婵又帮助老猎人捕到了一只大野猪。为了制服这只野猪,她翻过重重峻岭,穿过无数丛林,身上的衣服被荆棘、树枝扯得一条一条难以掩身。梅婵感到十分害羞,就藏身山洞,一直躲到日落西山,等猎手们抬着野猪匆匆下山回村,天上一片漆黑时,才慌慌忙忙地走了出来急返天宫。
很不凑巧,半路上她竟与正在修天桥的鲁班大师相遇,鲁班见她这副模样就忍不住随口取笑了她两句,羞得梅婵无地自容难回天宫,一气之下就吊死在桥边的仙桂树上。
梅婵死后人们十分怀念她,把她当做猎神。凡外出打猎,总要先祭梅婵,请求她保佑大伙多打猎、打好猎,并平安返家。只要打到猎物,无论大小都一律要先割下一块献给猎神梅婵仙女,以示谢忱。此外,还立下规矩:打猎时绝对不准说脏话、粗话,不然轻则遭大家谴责,重则撵出猎人组织,从此再也不准打猎。因为他们认为说脏话、粗话是对裸露身子的梅婵仙女的粗暴侮辱。通过上述两则传说故事,人们不难看出土家族猎神的原始形象,应是一个羞于见人的裸体女神,她住在不易被人发现的山野僻静处。猎人出猎前,先要祭她,求其护佑多打猎物。打到野物后,必须先割下一块肉献给猎神,表示感谢和祈求下次打猎顺利。
至于打猎时不准说粗话、脏话和打到猎物后要先献猎神等的规定,日本也同样有,只是日本献给山神而不是猎神。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请参阅本书“自然崇拜”中的“山神、猎神”部分。
上述神话传说,仅只是土家族文学宝库中的极小部分。这些神话证实了由于各民族在文化上有过频繁的接触、交流,以致在神话传说中出现相似内容的推测是正确的。
给予土家族文化以强有力的影响的,当首推汉文化。因此在好些土家族神话中都能找出与汉族神话相对应的人或事。如像洛雨射日在汉族神话中则为后羿射日,不过太阳的总数不是十二个而是十个。洪水灭世神话颇似《圣经》中的诺亚造方舟故事,在汉族神话里却成了大禹治水,而且人类也从未被洪水灭绝过。至于兄妹成婚,汉族神话则有伏羲、女娲传说。不过伏羲和女娲很可能是崇鸟民族(伏羲)神话与崇蛇民族(女娲)神话的拼凑,且说法有多种。苗族神话的洪水与兄妹成婚传说,与土家族神话十分相似,只是(越南)苗族神话中用于防洪避水的不是葫芦而是木鼓。
日本神话的宇宙起源、创造人类是第五代偶神,哥哥伊邪那岐和妹妹伊邪那美所为,他们也是一对兄妹婚配者。他们所生的长女被称做“天照大神”,即太阳神。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日本历史,一直把天皇皇室成员说成是太阳神的后裔,因此鼓吹日本天皇是神而不是人,战后才改变这种说法。(二)口头文学哭嫁据说哭嫁对土家族女子来说,是其智慧才能高低的一次大展现,哭嫁的好坏,对女儿的一生至关重要,哭得好的受人称赞,一生光荣;哭得不好的,就会被耻笑,甚至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因此,湘西一带土家族女孩子长到十一二岁时,就跟着大姑娘去学哭嫁。有的爹娘甚至出资聘请“哭嫁娘”上门传授哭嫁经验与技艺。姑娘们也常常三五成群地躲在吊脚楼上或树丛、溪洞等僻静处,悄悄模仿哭嫁,互相切磋,交流心得体会。经过一番勤学苦练,到用得着时就能一显身手,亮出哭嫁真功夫,既能哭得天地动容山河失色,又能哭得哀婉凄绝感人肺腑。湘西一带还流传着民间抒情长诗《哭嫁歌》,此歌大体上可分为哭爹娘、哭哥嫂、别姊妹、骂媒人、哭嫁妆、哭辞祖宗、哭上轿共十多个部分,长达数千行字。
关于土家族的《哭嫁歌》,[清]乾隆进士、鄂西长阳县土家族诗人彭秋潭写有《竹枝词·陪十姊妹歌》云:“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近巫山峡,犹是巴娘唱竹枝。”
到底有些什么值得悲恸,值得顿足泪沾衣的呢?湘西土家族诗人彭勇功有《竹枝词》唱道:“侬今上轿哭声哀,父母深情丢不开,婶嫂齐声低劝道,阿门都从个中来。兄嫂恩情似海深,斑斑血泪哭声声,悲悲切切千般苦,肠断天涯不忍闻。”湘西土家族《哭嫁歌》中有这样一些感人诗句:“忽听金鸡一声叫,好像乱箭穿我心,唢呐吹起娘送女,镏子打起大开门……唢呐一声泪一滴,扯娘罗裙扯爹衣。苦命女儿送上轿,亲生骨肉两离分……”
唱山歌、吹木叶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土家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土家山歌虽不像壮族山歌那么有名气,但它同样是一枝人见人爱不可多得的民族艺术园地里的奇葩。人们只要进入土家山寨,到处都可以听到那此起彼伏的山歌。下面且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到登在2001年6月8日《重庆晚报》上的《土家山歌如潮涌》和发表在《中国文化杂谈·民族文化卷》第359~360页上的几段山歌:山歌不唱不闹热,快把山歌唱几则;这山歌罢那山应,那山唱了这山接;春天到来百花开,唱起山歌好开怀;阿哥阿妹开金口,敞开歌喉比歌才。那充满泥土气息的山歌,都是土家后生们将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情景有感而发的感情流露,信手拈来毫不做作,短小精悍而朴实的词语,感人至深。尤其是那尖牙利舌的阿妹唱出的盘歌,更是使人难以招架:说你聪明说你乖,唱首盘歌让你猜,什么生蛋几根柴?什么生蛋在半岩?
什么生蛋沙中抱?什么生蛋土里埋?阿妹清脆的歌声刚落,被盘问的阿哥忙接应:我不聪明我不乖,你的盘歌我能猜,斑鸠生蛋几根柴,岩鹰生蛋在半岩,团鱼生蛋沙中抱,蚂蚁生蛋土里埋。阿妹毫不放松,又连珠炮似的唱出新词:什么开花高齐天?什么开花把地牵?
什么开花红似火?什么开花白如棉?
什么开花颠倒挂?什么开花打灯笼?经过片刻思索,阿哥胸有成竹地回答:梧桐开花高齐天,阳雀开花把地牵,石榴开花红似火,栀子开花白如棉,豇豆开花颠倒挂,茄子开花打灯笼。这一问一答的盘歌,不由得使人想起刘三姐的“什么有嘴不说话咆,什么无嘴闹喳喳咆”。这声声盘歌难道不是土家刘三姐在刁难土家阿哥么?
与山歌常相伴的乐器是木叶(其实木叶不一定是树叶,苇叶、竹叶、茅草叶、高粱叶、玉米叶、野豌豆叶等都可以使用)。木叶要求中厚边薄。吹法是以木叶横夹在唇上,运用适当气流吹动叶片使之颤动而发音。
木叶,人们称它为“会说话的乐器”。木叶音色圆润优美而响亮,吹奏者可以利用它的声音高低、强弱以及模拟人声、鸟声等,抒发感情,表达意思。还有,它不受场地和设备限制,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吹奏。土家族山歌唱道:隔条沟沟隔条河,哥吹木叶妹唱歌。
哥的木叶吹得好,妹随木叶对山歌。吹木叶常用做情人约会的信号,湖北来风土家族山歌就是个典型:走一截路来上一截坡,吹曲木叶唱首歌,唱歌给姐递个话,木叶声声发“暗托”。所谓“暗托”,即情人相约的暗号。
吹木叶吹得好的能引人入胜使之忘其所以,且听土家山歌:妹在高山割小麦,哥在坡脚吹木叶。
听到木叶吹得好,丢下镰刀懒得割。
郎在山坡吹木叶,妹在屋里打中火(即做午饭)。
歌声吹到妹屋里,煮饭忘记米下锅。更有甚者:月亮出来亮堂堂,妹妹河中洗衣裳。
听到木叶情歌起,棒棒捶在手背上,差点喊起我的娘。土家族男子一般都会吹木叶。不会吹木叶者,不仅难以赢得姑娘芳心,有的甚至会遭到谩骂唾弃:哥哥长到四十多,木叶不吹歌不学。
千死万死你不死,坐到世上凑人多。下面再谈谈土家族的歌舞、戏曲等方面的情况。
(三)歌舞及傩戏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与西朗卡普同被誉为土家族的两大艺术瑰宝。摆手舞动作简洁精练,舞姿舒展大方,人们随“舞师”(土老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而见机表演,整个场面歌舞交融,表演者常常入情入境,忘我专一,观舞者亦陶醉其中,深深感受到“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意境情趣。
摆手舞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大摆手规模大,要在野外进行。以祭祀“八部大神”为主,套数多,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参加者多时可达万余人,前后历时七天。大摆手不仅规模大而且动作也大,并穿插有作战时的各种战斗姿态。有的在跳舞之前,还要表演古战场气势磅礴的旗阵,以及打拳、耍枪、射箭等各种武术动作。湖南龙山马蹄寨的大摆手活动规模宏大,远近闻名。小摆手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小摆手每跳完一圈或数圈,都要摆出一种图案,然后换一个动作。按摆手舞的舞蹈形式分,有“单摆”即由一人独自表演;“双摆”即上下摆,由两人互相配合表演;“回旋摆”即环摆,人数不限,跳舞的人要围着打锣鼓的台子表演等。舞时由主持祭神仪式的土老师担任舞师,带领众人歌舞。在会场中间,有一人敲锣打鼓。摆手堂大坪中央,立有高20米的旗杆,上面有两面龙旗,旗杆顶端有一振翅欲飞的白鹤。在燃有几堆篝火的场地上,各队自己的舞蹈纯熟者,领头将队伍围着篝火,成一圆圈,伴着鼓点子,边转边跳。
摆手舞的动作特点是摆同边手,即甩左手时抬左脚,甩右手时抬右脚,躬腰屈膝,身子左右摆动,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摆时动作幅度小,两手直甩,臂、腕不动,整个动作都是屈腿,重拍在上,轻拍在下,刚柔相济粗犷雄浑,舞姿优美,起伏自然,歌舞合谱,节奏鲜明,动作稳健逼真。每舞一圈或数圈,即更换一个动作,称做“一套”。许多套连贯起来就是一个完整情节。如“薅田”、“插秧”、“扯草”、“望太阳”等连在一起,就是田间劳动的过程;“跳蛤蟆”、“岩鹰展翅”、“拖野鸡尾巴”等则表现了狩猎过程。舞步时而表现飞禽走兽或拉弓射箭,时而表现撒种纺线或水牛打架,内容十分丰富,情绪活泼热烈。
跳舞时的衣着服饰,最古老的装饰是身饰稻草和苞叶盔甲,男子穿天官头鞋,留长发;女子着饰花边衣服,重在表现一种古朴的粗犷之美。现在男女头裹绣花手帕,衣裙全绣花边,男子着长衫,套彩色背褂,女子短裙垂髻,有的还带上耳环,突出了服饰的色彩美。
跳摆手舞要随着鼓点子节拍唱摆手歌,鼓声、歌声、踏脚声交织在一起,其场面何等火爆热烈!清朝一土家族诗人彭勇行写有《竹枝词》描绘摆手舞的场面称:“摆手堂前艳会多,姑娘联袂缓行歌。咚咚鼓杂喃喃语,歌尾一声嗬月嗬。”轻松的舞步欢快的对歌,人们尽情歌舞,通宵达旦。
摆手歌是土家族着名的史诗古歌,内容十分古老、丰富、深邃。由四大部分组成,长达数千行。其中一、二、四部分为《人类来源歌》、《民族迁徙歌》、《英雄故事歌》,这些作为土家族经典世代传诵,只有土老师能唱。第三部分是《农事劳动歌》比较自由活泼。
下面就专门来说说马蹄寨的大摆手舞。
湘西龙山马蹄寨是以擅长表演土家族大摆手舞而闻名全国。按传统规定,跳摆手舞之前必须先祭祖,所祭的是八部大王。那高挂在摆手堂里的一男一女大幅画像,正是八部大王首领翁泽翁捏和他夫人。
大摆手舞主要部分之一的舞蹈——迁徙舞所表演的,就是《梯玛神歌》中所记述的八部大王带领他们的部族,受尽千辛万苦,经过长途跋涉,千里迢迢来到湘西的情景。舞蹈展现了土家族先民溯沅江而上,进入酉水的全过程,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激烈斗争,靠八部大王的坚韧不拔、强悍机智,终于排除了千难万险,战胜了无数的险恶处境,最后来到了湘鄂渝黔接壤的武陵山区,顽强地扎下根来,世代繁衍,开创了新的家园的悲壮史诗。迁徙舞就是对这段惊天地泣鬼神史诗的颂扬和情景再现。
舞蹈开始后,节奏全凭锣鼓声调节,每队舞者在土老司引导下,以三摆一跃的舞步,绕场旋转,青壮年走在最前面,接着是老人、妇女,最后是孩子。这里面既有手牵手涉水过江的情景,又有攀援葛藤翻越高峰的动作,人们应和着节拍,三步一回头,表演移民们关切地注视着亲人是否已跟上来的焦急心情。近千人的队伍首尾相互照应,搀扶老弱,提携孩童,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还时不时高呼“嗬咳嗬!嗬咳嗬!”整个场面震撼着每一个围观者的心灵,其悲壮的情态,使人们为之揪心,催人泪下。
接下来的是披荆斩棘,烧荒开垦,春播秋收,建立美好家园的情景。
战舞(即武舞)是大摆手的又一重头戏。史籍中的“前歌后舞”,说的就是这个场面。
战舞开始时先鸣号,各寨土老司汇集摆手堂前伸出左手,共同横握又粗又长的木棍,右手高举砍刀,在神前许下生死与共的誓言。其余数百青壮年则举着各种彩色战旗、长矛、大刀,发出雄壮的吼声,表示决心响应土老司号召,誓死奋勇杀敌。接着主祭人登上桌面,点燃穿在砍刀上的黄表纸,大喊数声,近千勇士们单膝下跪,连续齐声高喊“嗷——嗬!”三眼铳、火炮齐放,回音回荡山谷,气势激昂,不禁使人联想起六七百年前土家儿女奔赴浙东海岸,奋勇铲倭卫国,荣获“东南第一战功”的称号时的情景来。随着声声锣鼓,身着黑衣裤的勇猛战士们手持弓、刀、枪、矛,合着节拍起舞,他们大多背上披着五彩斑斓的土家织锦被单,西朗卡普,象征甲胄,使队伍更加鲜亮艳丽。
跳战舞是年轻男士们的“专利”,与老弱妇孺无缘,因此他们只能“靠边站”。每寨百余名战士分成两列,中间留出丈余空隙,先是平行前进,待到了场中央,开始相互对垒,手执武器相向,口中声声呐喊,以三摆一跃步伐冲向对方进行交锋,刀枪衔击,发出清脆的噌噌响声。几个回合后战士擦肩而过,然后再平行而进,又冲向对方……这种舞蹈称做插花舞。此外还有“枕戈”、“空拳斗虎”、“弯弓射敌”等许多威武动作,充分表现了土家人勇猛顽强的尚武性格。大摆手舞正是展示这种威武雄壮之民族尚武精神的最佳机遇。
摆手舞和摆手歌是土家族历史、风俗、文艺和语言等领域的精华,被奉为本民族经典的传世瑰宝。它在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学艺术、艺术史、语言学等学科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跳丧跳丧舞土家语叫“萨尔嗬”,这是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主要流行于清江流域,有“南摆手北跳丧”之说。此似源自廪君蛮巴人,据古籍记载:“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
鄂西长阳县一带闹丧时,人们既歌且舞,或二男、四男对舞,或十余人群舞,高潮时少则百人,多时达几百乃至上千人围观和参与跳丧。舞时伴以锣鼓丝竹,灯火通明异常热闹。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长阳县志》卷一记载:“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鼓伐铙,歌呼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谓之暖丧。”
跳丧舞演唱形式是与古时巴人歌舞相似的一唱众和形式,即掌鼓者一人执鼓领唱,众人合唱。
鄂西跳丧舞的形式有“待尸”、“摇丧”、“哭丧”、“穿丧”、“践丧”、“退丧”等,动作有“凤凰闪翅”、“燕儿含泥”、“猛虎下山”、“犀牛望月”、“牛擦痒”等。
巴东一带跳丧舞最具特色的动作是四大步,舞时除双膝不断上下颤动外,胯部左右摆动幅度大,上肢随胯部摆动而自然地在胸前晃动,整个舞蹈充分表现了曲线美。
初始跳丧舞腿部动作多为八字步,蹲着前进,每一步都用脚紧紧括地面前进,显得稳重有力。
八宝铜铃舞八宝铜铃舞又称“跳土菩萨”,土家语叫“摇八包”,是流行在渝鄂湘黔接壤地区的土家族土老师解钱时跳的一种舞蹈。所谓“解钱”,其实是还愿形式的一种,即还愿时请土老师跳神“解钱”。
八宝铜铃舞源于古代土家族先民举行驱鬼逐邪,消灾除病的宗教祭祀仪式时跳的一种舞蹈,即傩舞经长期演变,逐渐形成土家族欢庆吉祥,保佑子孙兴旺,祈求五谷丰登的民间歌舞。
跳八宝铜铃舞时,土老师头戴凤冠,身穿八幅罗裙和法衣,右手持八宝铜铃(一种系有八个铜铃的手执木马),右手拿司刀(又作“师刀”)或小红旗,骑在凳上(象征骑马)一人边唱边摇边舞。分坐堂、行堂两种,坐堂坐着舞,行堂站着舞,每摆一次铜铃,须进三步、退三步,然后再转身。舞蹈大部以“马”命名,“跑马”一场,表现战马驰骋,动作粗犷奔放,强劲有力,神态虔诚,形象鲜明,生动活泼。除表现日常生活外,还有一些表现请神接鬼,祭祀亡灵等内容。动作复杂多变,允许即兴发挥,任意增删,舞姿与唱词完全无关。多用土家语演唱。跳得好的可以连续跳上三天三夜。
耍耍湘鄂西地区土家族中,流行一种叫“耍耍”的民间歌舞,原先它是青年男女表示爱情的舞蹈,到后来发展为具有娱人、娱神性质的群众娱乐。演出时,一般为一男一女,也有两男两女的,男演员拿着扇子,女演员则手持手巾(或者男女都拿手巾),边唱边舞。动作虽不复杂,但也有一定的基本步伐与造型,舞步有小八字步、大八字步、半蹲横行步、半蹲前行步、十字步、溜字步、弓步;手臂动作则有靠手、丢手、翻扇花留手、双晃手、小耸肩等;造型常见的有“观音坐莲”、“梅花三弄”、“丹凤朝阳”、“独臂华山”、“燕儿含泥”等。男子动作粗犷、奔放;女子动作柔和细腻。整个表演显示出轻松愉快的情调,既可传递爱情,也能反映日常生活内容,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
花锣鼓土家族器乐合奏“打溜子”已为世人所注目。可是在渝东南鄂西、黔东北土家族地区有一种叫“花锣鼓”的器乐合奏,似乎比“打溜子”流传得更广,它也是土家人所喜爱的一种音乐。花锣鼓与“打溜子”堪称为土家族器乐艺苑中的两枝花。
花锣鼓各地称谓不同,重庆的石柱、彭水,湖北的利川、建始叫耍鼓;渝东南的酉阳、黔江和湖北来凤叫打闹台;贵州沿河叫打行礼;思南叫打家伙;鄂西咸丰、宣恩、恩施叫花锣鼓……渝鄂湘黔接壤地区的多数农村,逢年过节、娶亲嫁女等场合,几乎都能听到花锣鼓铿锵有力的演奏声。许多农村都有由一个家庭或几个家庭成员组成的锣鼓队。
花锣鼓所用的乐器,多由鼓、锣、钹和弄子(又叫冬冬锣、小马锣)4件乐器组成,通常是4人演奏,人手不够时则为3人,锣和弄子由一人兼击。此外还有几种,一是由鼓、大锣、二锣、扣锣、钹5件乐器组成;二是鼓、大锣、马锣和两副钹组成。
花锣鼓以鼓为主。鼓的演奏者是合奏的指挥。曲目的确定,速度、情绪的变化,均由司鼓者鼓槌动作所示而定。鼓的形制各地不同,有盆鼓、棋子鼓、冬瓜鼓等多种。乐曲大多由鼓起奏,其他乐器相继进入。鼓的节奏紧凑,在乐曲中连续不断。其间有击鼓中、击鼓边、右槌按鼓面,左槌击鼓或双槌互击等奏法。大锣在合奏中声音较低,主要奏强拍。快板乐段每拍一击,有长、短音奏法。与钹的节奏时而交错时而同步。弄子(或叫马锣)在合奏中声音突出,常连续演奏后半拍,给人以活泼跳跃感。
花锣鼓的曲牌又叫锣鼓引子。各地的曲牌名称中,有一部分与湘西的“打溜子”曲牌相同,但音乐不同。曲牌名称多以描绘常见动植物形象为主,如《扑灯蛾》、《水鸦雀》、《鸡啄米》、《牛擦痒》、《油菜花》、《栀子花》等。也有以鼓点使用情况命名的,如《一槌》、《四槌》、《五槌》曲,《二槌起》等。有的曲牌以马锣在合奏中的使用情况命名,如《单马锣》、《双马锣》。有的曲子可以从头到尾演奏,也可以从尾到头演奏,如《顺心田》、《倒心田》、《栀子花》、《反栀子花》等。花锣鼓的结构有多种。流传在黔江后坝的耍锣鼓乐曲则由两个不同的曲牌联结而成,如《鸡拍翅》接《双飘带》,《双起头》接《冬波浪》。贵州沿河洪渡的“打行礼”由联曲《猛虎下山》、《豹子头》、《单飘带》、《双飘带》、《蓝飘带》和《聊子》组成。黔江两河的龙江锣鼓由十多个曲子组成,如《冬波浪》、《二回头》、《双飘带》、《点水雀》、《鱼上滩》、《豹子头》、《道士令》、《半边令》、《滚龙珠》、《猛虎下山》、《鼓打三声》等。
耍锣鼓的乐谱主要靠艺人口传心授。耍锣鼓的念谱系模拟各种乐器发音编成锣鼓经。各地念谱大体相同。人们只要背熟念谱,便可参加演奏。
花锣鼓和“打溜子”互有关系,但又是两种各具个性的打击合奏。打溜子不用鼓,由头钹或马锣演奏者任指挥,用两副钹,民间称“夹钹”;花锣鼓则由鼓演奏者任指挥,只用一副钹,民间称“单钹”。两种形式的打法和乐器编配各有特色,音乐风格各异。但两者的乐曲标题、反映内容和结构形式,仍有许多共性。
傩戏傩戏在渝鄂湘黔接壤地带又称“傩愿戏”、“傩堂戏”、“傩坛戏”、“脸壳戏”,贵州安顺地区叫“地戏”,云南澄江县则叫“关索戏”等。它源自傩舞(即“跳神”),是在傩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戏剧,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
傩舞本是古代傩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源于图腾崇拜,商以后固定用于驱邪逐魔除瘟消疫的祭祀仪式,“傩”是周代的称呼。
傩祭掌坛人物是方相氏。古代举行傩祭(又称“追傩”)时,身蒙熊皮,头戴有四只眼睛(即“黄金四周”)的面具,一手持戈,一手举盾的就是方相氏。他率领一批戴面具、披毛顶角的“怪兽”(或称“十二神”)和大队由少年扮演的“倔子”到宫殿、居室,各处跳跃呼号,合唱带有巫术咒语的祭歌,以驱邪逐魔。
流传在湘鄂西、渝东南、黔东北一带的傩戏,是土家族的民间戏剧。它本是以酬神祭祀为主要目的。演员须头戴面具,身穿法衣,在许愿户家堂屋外或院坝演出,以堂屋作为背景,但也有搭彩台上台表演的。戏剧动作粗犷、古朴。
渝东南黔江地区的傩戏,大体上有四个固定角色,即师娘(逢仙小姐)、开山大将、算命匠、土地爷。开山大将和土地爷两个角色要头戴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彩色面具,并手持法器、道具。傩戏音乐唱腔结构规整,音韵优美,旋律流畅。唱词以七字句为主,演员可以随意填词。一般是自唱自跳,但有的也有帮腔(相当于地戏的“地”)每一角色都有各不相同的舞蹈动作,舞姿不强求固定、规范,允许任意发挥。有少量对白(即“地”)是由掌坛师和鼓手完成。演出时间短则一天,长可达半月。正戏(日语称做“能乐”)在开场时演出,根据许愿户要求决定内容;杂戏(日语称做“狂言”)则可上演其他剧种乃至杂技、气功等表演。
傩戏原本应该是具备戴面具(做法是先将头用黑布或蓝布、白布包起来,面具带在额部)、有帮腔(“地”)、在露天地演出和演员用男不用女等特点,但从上述做法来看,黔江地区的傩戏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一些做法,因此它已逐渐失去某些原始古朴的特色;“戏剧活化石”的性质,也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产生于远古时期的傩仪,很可能是东夷文化产物。关于这方面的情况,请参阅附录一“巴人与倭人同源于东夷”一文的有关部分“傩与能”。
关于土家族的工艺美术,值得一提的是西朗卡普。这在本章开始部分已曾作过介绍,故此处从略。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