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巴人源流及其文化》在线阅读 > 正文 附 补记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巴人源流及其文化》 作者:应骥

附 补记

当正文完成时,笔者似乎感到该讲的话还未全部讲完,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阐明,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作为巴之继承者的僚人,如今安在?怎么没有“僚文化”?二是巴文化与巴渝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现就这两个问题在此作个交代。

先说僚人与僚文化。

秦灭巴后,取代巴人构成巴渝大地上的主体民族,是僚人。“僚”,与巴一样,也是汉族统治阶层对某些古代少数民族的泛称。其主要成分有濮僚与俚僚,即濮系僚人、越系僚人。前者分布在长江流域上、中游,湘鄂西和云贵等省的北部,四川大部;后者则分布在两广、云贵等省的偏南地区。巴渝地区的僚人,主要是南坪僚、葛僚,又称“江僚”,属濮僚。这些人其实就是濮系巴人后裔。此外还有不少从南方迁来的俚僚,这些人是经过自蜀汉至成汉这一百多年间的“引僚入蜀”移民时迁来的。他们“自汉中至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多达十余万户,不过经过与当地的濮僚长期融合,生活习俗已大体上趋于一致。这一时期的巴渝大地,“无夏风,有僚风”,即处在汉人尚未进入,其主体民族是僚人的时代。原住在山谷川洞的僚人,此时也“悉住丛箐,悬虚构屋,号阁阑(即干栏)”。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渝州风俗》描述当时他们的居住情况时说:“今渝州之山谷有狼柔乡,俗构屋高树,谓之阁阑。”

南平僚的生活习俗,据《旧唐书·南蛮西南蛮》记载如下:“南平僚者……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其人美发,为髻垂于后。以竹筒如笔,长三四寸,斜贯其耳,贵者亦有珠王当。土多女少男,为婚之法,女氏必先贷求男族,贫者无以嫁女,多卖与富人为婢。俗皆妇人执役。以其地隶渝州。”又据[宋]朱辅《溪蛮丛笑》记载,仡佬(即葛僚,僚之后世称谓)的主要特征是:喜住平地,多以务农为主。善于冶炼,能制取朱砂、水银,会沙中拣金,铅中取银。精于锻造,制作刀剑、银器。“仡佬之富者,以白金象鸟兽形为酒器,或为牛角鹁鸠之状,每聚饮,盛列以夸客名银鹁鸠”。擅纺绩,能用柘蚕丝杂以五色织,取白苎麻织布。会蜡染,能“模取古文以蜡刻板印布,入靛缸渍染,名曰点蜡幔”。多住吊脚楼。“仡佬以鬼禁,所居不着地,虽酋长之富,屋宇多亦皆去地数尺,以巨木排比,如省民羊棚,杉叶覆屋,名羊楼。”睡觉不需床,“用三叉木支阔板,旁燃骨拙火炙背,终夜不绝,火透则易板,名曰骨浪”。仡佬“冬无绵,揉花絮于布中,一被数幅,连贯成筒,名茅花被”。仡佬“铜鼓甚于金石”其通裙“裙幅而头缝断,自足而入,阑斑厚重,下一段纯以红”。“妻女年十五六,敲去左边上一齿,称打牙(即凿齿)”;“以竹圈五寸,长三寸裹锡,穿之两耳”,名“筒环”;“饮不以口而以鼻”,曰“鼻饮”。

僚人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在手工业制作上也有所长,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现今的巴渝文化,除继承巴文化外,同时还融入了土家文化、苗文化、僚文化以及后来的川东地方汉文化,然而如今巴渝大地上却找不到僚人后裔,他们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关于这一点,《中国悬棺葬》第167~179页为我们找到了答案。现将其中有关部分介绍于后:

据记载,湘西如今很少见到仡佬族。这是因为“元、明以后仡佬族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经常贸易等关系,一部分渐被汉族同化,地方史志常将这部分人称为熟苗。除此之外,还有很大部分仡佬族又与苗族相融合。现在吉首、泸溪、沅陵等地都有一种自称为所,他称为仡佬苗的人,他们因其汉化程度较高,有时也被称为熟苗,但仡佬苗的称呼却充分反映了仡佬族与苗族融合的历史事实”。从其语言、生活习俗看,“至今吉首仡佬寨中,五十岁以上的人可以听懂仡佬语,七八十岁的能够讲仡佬话”。泸溪县大章、小章等村寨“三十多岁以上的人,还能讲仡佬话,用他们的语言可以与贵州仡佬族通话。尤其是用贵阳花溪仡佬族语言词汇与泸溪县仡佬苗语相比较几乎完全相同”。湘西苗族大都崇拜盘瓠,他们“忌吃狗肉,而泸溪、吉首的仡佬苗却喜吃狗肉……”凌纯声、芮逸夫先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在其《湘西民族调查报告》中就已记述了“泸溪、乾城(今吉首)县有仡佬族”。他们认为“泸、乾的仡佬族与贵州仡佬同族。永(顺)、保(靖)等县的土人语言属于泰掸语系而藏缅语化,或为古代僚族的遗民,均非苗族”。

渝东南酉秀黔彭一带又是怎样的呢?据史料称,这一地区直至宋代还是多僚人。但宋以后,僚人不断遭到封建王朝的镇压,元气大伤。如明初,仡佬族曾在贵州松桃普觉一带发起大规模抗暴斗争,后被朱元璋六子朱桢率军镇压。元、明以后就很少见诸于史籍。

渝东南和黔东北的松桃、务川等地又是如何呢?据《中国悬棺葬》介绍:“除汉族、苗族和土家族外,还有一种被称做古老户或仡兜苗的人,据贵州一些地方史志记载,所谓古老户即仡兜苗,亦为仡佬。”

据彭水等地民族调查:仡佬族是当地最早的居民,苗族和土家族进入该地较晚。由于历代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不少仡佬族及其先民被赶得四处逃散,受尽欺凌。20世纪50年代初,他们还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民族成分,大多数申报为苗族。尽管如此,其他民族仍将他们区别开来,称之为“古老户”或“老户”。

以上就是巴渝大地上僚人后裔“消失”的原因所在。基于此,本书除第二章中对僚人作了一些探讨之外,就未提僚文化。

下面来说说巴文化与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支,它是有别于中华其他地方文化的,具有浓郁巴渝地方特色的文化。本书所指的巴文化是巴渝文化中的古代巴族及其后裔土家族的文化,而近、现代巴渝文化则是在继承与发展了巴文化、僚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后来的汉、土家、苗等各民族文化的巴渝地方文化。本书曾多次指出这种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并形成统一文化的现象,现特将未谈及的现象作些补充。

先说说名扬中外的秀山花灯。

据《秀山文史资料》第6辑第94~99页介绍,秀山花灯历史悠久,具有独特风格而不同于云南花灯、贵州花灯。在跳花灯仪式上,花灯客(民间花灯艺人)先设灯堂,祭拜花灯祖先,然后才能去各个村寨跳灯。关于花灯的起源,民间一般都认为它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表演艺术,但也有人认为它是从外面传入的。如说秀山花灯是宋仁宗为祈生母重见光明,许下红灯三千六百盏。秀山地区有龙、石、张、罗、廖五姓番,其中龙姓番在进贡时看到这三千多盏灯,就请准许他带回家乡两盏。因此,花灯启灯时要唱“仁宗皇帝登龙位,国母娘娘瞎眼睛,许下红灯三千六百盏,留传两盏到如今”的唱词,说明花灯是那个时候从河南开封传过来,并逐渐形成花灯艺术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乾隆年间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大批湖广一带汉人移民到川湘黔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汉族民间艺术。两百多年来,借鉴了当地苗族、土家族的民间艺术,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提高,逐渐形成有自身风格的秀山花灯。现今花灯音乐中,有的曲调像江西采茶调和安徽花鼓灯,因此它应该是汉族移民与当地苗、土家等民族共同劳动,互相通婚,风习逐渐熔为一炉的情况下,再以江西采茶调、安徽花鼓灯等地方戏曲为基础,经过改造,吸取当地民族的民间艺术之长,才最后形成的,因此它应该是巴渝文化中的汉、苗、土家文化艺术的共同劳动结晶。

秀山花灯班一般由十二人组成。其中有三花脸二人、锣鼓手四人、弦乐手二人、照明二人。表演的基本形式是一旦一丑二人转。旦角扎辫、穿裤、包头巾、着衣裙,右手拿绸边花折扇,左手拿彩巾。丑角反穿皮袄、扎腰带、头戴瓜皮帽,右手拿一把大蒲扇。舞台是一张大方桌。旦、丑角表演的多数是情侣,少数是兄妹。一旦一丑的叫“单花灯”,两旦两丑的叫“双花灯”。有的还把杂技表演融会在花灯里,增添了热烈欢快的气氛。花灯班子都是夜间出灯,通宵巡回演出。到哪家跳灯,就要先向这家“下帖子”,接灯人家须燃烧鞭炮高高兴兴地迎接。跳灯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三夜间启灯(或叫“出灯”,也有初一夜出灯的),十五元宵夜辞灯(或叫“送灯”)。花灯表示吉祥、喜庆,花灯跳得热闹,预兆这一年将获丰收,天下太平。接待花灯越多,这家人家就越兴旺发达。

花灯的歌与舞的表演,虽是穿插进行,但舞时由胡琴、锣钹伴奏,一般不唱。唱花灯调时,侧重于唱,只配合少许柔和的舞姿。旁边还有掌调师和掌灯人伴唱,会唱的观众也可以跟着帮腔,形成一唱众和的欢快场面。曲调主要分灯调、正调、杂调、小调四种,曲牌多达二十四大类。多数曲调都显得欢快、喜庆,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表现力。为了突出地方风格,老艺人们大量吸收当地的民歌、山谣精华,丰富了花灯音乐。其歌词内容也十分丰富。花灯舞蹈形式活泼多样,舞姿优美健康,每个舞姿都有其固定的动作,如“金盘打水”、“风点灯”、“风摆柳”、“水漩莲花”……旦角幺妹子(即排行最小的妹妹)舞姿优美、玲巧、端庄,丑角赖花子动作诙谐风趣,多半蹲姿态,有“二人转,二人转,男的围着女的转”之说,揭示了花灯舞蹈的基本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秀山花灯发展为小戏,如今它已成了集歌、舞、戏于一身的综合表演艺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秀山花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出了可喜的业绩。如1979年《秀山花灯音乐选集》出版。同年抒情散文《花灯赋》在《四川日报》上发表,获四川省建国三十周年优秀作品奖。198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花灯歌舞小戏《洞房花烛夜》。1985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川民间舞蹈——秀山花灯》。

1979年,参加四川群众文艺调演的花灯歌舞《丰收有余》被中央电视台拍成电视片,于1986年春节晚会上向全国播放。1983年,花灯小戏《洞房花烛夜》参加四川省计划生育文艺调演获创作表演一等奖。1987年,花灯小戏《银河会》等在参加四川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时,四川电视台将其录制成电视片播出。

1979年,四川省歌舞团去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文艺会演时,该团创作的秀山花灯《闹花灯》荣获一等奖。1983年,重庆市歌舞团去北京演出了该团创作的秀山花灯《观灯》。1983年重庆市歌舞团去欧美演出时,演出了《蝶双飞》、《黄杨扁担》等秀山花灯歌舞。

秀山花灯歌曲《黄杨扁担》、《黄花草》、《一把菜子》等被选入《中国民歌选集》,并被灌制成唱片,向国内外发行。《一把菜子》还被上海交响乐团改编成交响乐。老艺人严思和演唱的《黄杨扁担》曾先后被四川和重庆的作曲家发现,并记了谱,灌制成唱片,流传海内外,成为重庆地区民歌的代表作。

秀山船工号子,也可以说是渝东南各族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又一表演艺术结晶。酉阳、秀山江河纵横,有梅江、北河、平江、溶溪河等贯穿全境,汇成酉水,合于沅江,并最后注入洞庭湖。从前这一地区交通不便,十分闭塞,货运主要靠河道,因此这里木船较多。住在江两岸的船工们终年辛勤劳作于水上,要与大风大浪搏击。为了规范操作,统一行动,并抒发胸中的苦乐感受,鼓舞劳动干劲,船工们在劳动中创作了十分有用的船工号子。

船工号子是劳动号子的一种,歌声粗犷高亢,旋律优美流畅,音韵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强烈,多为船工的即兴之作,采用比拟、夸张的诙谐手法,见啥唱啥,生动地反映了沿途的山川面貌、民俗风情和船工们的艰苦辛勤的劳动。

秀山船工号子以酉水号子为代表,可分为拉纤号、撑篙号、摇橹号、荡桨号四种。号子表现形式为一领众合,领唱有词,多为七字句,四句为一段,也有五字句、三字句等;合唱只唱衬词,如“嗬嗨”、“哎哟”、“嗨嗬”等。演唱音域宽阔嘹亮,气势热烈磅礴,催人奋进,深受人们喜爱。下面将发表在《秀山文史资料》第6辑上的酉水号子的部分歌词,转抄于后:

里耶上来(众:嗨嗬)转个弯(众:嗨嗬)船儿要过(众:嗨嗬)螺蛳滩(众:嗨嗬)上了一滩(众:嗨嗬)又一滩(众:嗨嗬)王家滩来(众:嗨嗬)过陡滩(众:嗨嗬)石堤码头(众:嗨嗬)好地方(众:嗨嗬)撑船工人(众:嗨嗬)拢家乡(众:嗨嗬)秤肉打酒(众:嗨嗬)醉昏昏(众:嗨嗬)豆腐煮鱼(众:嗨嗬)味道香(众:嗨嗬)……此外,如像薅草锣鼓(又叫“打闹”、“薅草歌”),阳戏等,也是土家族、苗族和汉族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表演艺术。因限于篇幅,就不在此多述。

土家族、苗族在生活习俗方面也多有相似之处,如在吃的方面都嗜酸辣,都有“无酸无辣不过顿”的癖好;都会制作和喜食糍粑、油茶、泡菜、熏制腊肉、香肠;都爱饮酒、吸烟。古时所穿用的多为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或麻布,即史书上所说的“溪布”、“峒布”。在山区普遍修建吊脚楼;室内都有火塘,人们十分重视火塘,特别是它上面的三脚铁架,被看成是神明;堂屋正面上方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神位。运输多用背笼(又叫背)。改土归流以前的婚俗,盛行姑表婚与转房。

……以上种种现象,都在揭示不同民族只要长期相处共居,其各自的文化通过互相交流、彼此融合,最后必然要趋于一致这样一个简单道理。因此近、现代巴渝文化,应该是在原有的古代巴文化与僚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后来的土家、苗乃至汉文化在内的,既统一又多样的巴渝地方文化。是三千万巴渝儿女自己的文化。

www.xiaoshuotxt.netTxt小xiaoshuo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应骥作品集
巴人源流及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