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1958年年初,身体原本就很虚弱的李讷需要接受两个手术:一个是急性盲肠炎需要切割阑尾,另一个是因为小时候打针针头不幸断在肉里,现在需要取出。经医生研究,决定两个手术一并做。切割阑尾的手术很顺利,可取断针的手术遇到了麻烦。因年头已久,断针已经移位,医生花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准确位置。最后还是用X光透视才把针头取出来。当时,断针已经生锈,术后不久李讷就伤口感染,高烧达38度之多。当时,江青身在广州,毛泽东在忙于一届全国五次会议的同时还要时时关心李讷的身体状况,非常疲倦。2月3日,由于忙于工作,毛泽东又通宵未寝。中午12点时,他吃了安眠药,准备休息。临睡前,仍不放心女儿,就写下了这封信。信中,毛泽东摘用王昌龄抒发戍边将士豪情壮志、激烈满怀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来鼓励女儿勇敢同病魔斗争,并鼓励她“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锻炼意志”。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前读笔记小说或别的诗话,有说贺知章事者。今日偶翻《全唐诗话》,说贺事较详,可供一阅。他从长安辞归会稽(绍兴),年已八十六岁,可能妻已早死。其子被命为会稽司马,也可能六七十了。“儿童相见不相识”,此儿童我认为不是他自己的儿女,而是他的孙儿女或曾孙儿女,或第四代儿女,也当有别户人家的小孩子。

  诗词溯源: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难点注解:

  1.老大:年纪大的时候。2.鬓毛:鬓发。3.衰(cui):稀落。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赵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历任礼部侍郎兼集贤殿学士、太子宾客和秘书监等职。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因不愿与奸臣李林甫等为伍,辞官返回故乡。此时,86岁的贺知章离乡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就是诗人在结束宦海生涯、落叶归根时的即情之作。值得一提的是,

  《回乡偶书》共有二首,

  后一首实际上是前一首的续作,是作者到家后感慨物是人非而作的:“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的诗清新自然、通俗易懂,以七言绝句见长。他一生诗词创作颇丰,但大都散失,《全唐诗》仅存其诗19首。

  摘用赏析: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原有矛盾得到解决的同时,人民内部却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为了探寻解决方法,1957年2月18日,刘少奇等人沿京广线南下调研,历时近两个月。在南巡过程中,针对部分干部和职工提出的诸如夫妻两地分居、住宿条件紧张、市政建设资金不足等一些客观问题,刘少奇号召大家发扬革命奉献精神,配合组织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与国家一起共度难关。有一次,在讲到夫妻两地分居问题时,他还引用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证明自古以来干部进城工作是不带家眷的,目前把家属都接进城里不是很容易就能办到,请同志们体谅组织目前的难处。刘少奇回京后,及时向毛泽东汇报了这次调研情况。

  在汇报中,关于“古代官吏在外任职带不带家眷”的问题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为此,他甚至以一个史学家治史的严谨态度查阅了大量有关贺知章和古代官吏任职的一些资料,重点翻阅了《全唐诗话》

  和《旧唐书·贺知章传》,均没有发现不让带家眷的类似记载。为此,1958年2月10日,毛泽东专门就此事致信刘少奇,表达了不能仅以“儿童相见不相识”就断定古代官吏禁带眷属的观点。其因有:一、此处“儿童”应不是贺知章的儿女。回乡时,贺知章已有86岁高龄,他的儿子当时也已经六七十岁了,故此处“儿童”“不是他自己的儿女,而是他的孙儿女或曾孙儿女,或第四代儿女,也当有别户人家的小孩子”;二、贺知章年岁已高,身边不可能没有人照顾;三、贺知章是一个胸襟洒脱的人,不是一个清教徒式的人物。没有亲属共处,是不可想象的;四、唐朝未闻管理禁带眷属事,整个历史也未闻此事。

  虽然毛泽东的证据有力,读来让人信服,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谦虚地请刘少奇“再考一考”,并且说“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实际上,刘少奇之所以认为古代官吏在外任职不带家眷,也有其根据。历代注家在注释贺知章这首诗时,很多人将“儿童”认定为贺知章的儿女,并且这种说法还一度成为主流,故刘少奇才有此结论。今天,我们抛开这些学术之争,仅仅从毛泽东对待这一件小事的角度来看,其治学之严谨、论证之缜密,都是值得后人认真学习的。

  不尽长江滚滚来

  没有矛盾和斗争,就没有世界,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老讲团结,就是“一潭死水”,就会冷冷清清。一潭死水好?还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后浪逐前浪好?要打破旧的团结基础,经过斗争,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诗词溯源:

  “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唐·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难点注解:

  1.猿啸哀:猿猴的啸鸣声非常哀伤。2.渚:江水中的小块陆地。3.鸟飞回(huai):鸟因风大而盘旋。4.落木:落叶。5.萧萧:叶落的声音。

  6.万里:此言家乡和四川距离遥远。7.百年:虚指,形容年老。8.繁霜鬓:指两鬓白发很多。9.“潦倒”句:时杜甫因病刚刚戒酒,故言“新停”。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晚唐著名诗人。杜甫一生仕途失意,颠沛流离,所以他的诗更多地体现了人民疾苦,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现实性,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后世将其与李白合称“李杜”。有《杜少陵集》二十五卷。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当时杜甫流寓四川夔州,逢九九重阳之日,诗人登高远眺,心潮澎湃,遂作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夔州居长江之滨,多猿,峡口风大。诗人以疾风、高天、猿鸣、江渚、清沙、鸟飞构成一幅清秋景致,用字精妙,布局凄美,引人入境。颔联是传唱千古的名句。诗人用“无边”、“不尽”二词将叶落萧萧、大江奔来的景象高度立体化,又在无形中传达出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扼腕之伤。颈联借秋之景而述人之悲。诗人流寓他乡,年老多病,佳节时分独自登高,心中感伤可想而知。尾句对接颈句,进一步抒情。诗人头发斑白,年事已高,饱尝国难家愁,加之因病戒酒,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登高》是杜甫七律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诗人写登高之景,苍莽雄浑,气象宏大;抒情则于忧郁之中寓藏勃勃之气,伤感而无消沉之意。后人赞之为“古今七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

  摘用赏析:

  经过八年卓有成效的建设后,社会主义新中国各项事业均有了一个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此时,身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急切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开始执行一条多、快、好、省的建设路线。

  1958年,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也是实现15年赶超英国目标的开局之年。这年3月9日至26日,毛泽东在四川成都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总结建国八年来的工作,重点研究经济建设领域中的有关问题,确立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推进经济的迅速发展。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共做了六次讲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和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等。他摘用“不尽长江滚滚开”是在3月20日的讲话中。

  在这次讲话中,毛泽东主要谈及哲学中的辩证法问题。他主张在“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总路线”指引下,经济建设要波浪式地前进,这就是缓和急的对立统一,劳和逸的对立统一。对经济建设方针问题上党内存在的分歧,毛泽东肯定了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他认为,只讲团结,没有意见上的分歧,党内就会成为“一潭死水”,变得冷冷清清,开展工作就缺少好的建议和指导,就不是马列主义;而只讲斗争,不讲团结,就会产生矛盾,影响工作。据此,毛泽东希望党内的争论还要继续存在,要“不尽长江滚滚来”。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旧的团结,经过斗争后达到新的团结。这就是工作中应采取的团结——斗争——团结的方针。“不尽长江滚滚来”原本是杜甫描写秋景的一句诗作,毛泽东这里是希望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解放思想,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引起更多的争论,以利于工作的良好开展。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人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大字报把“万马齐喑”的沉闷空气冲破了。我现在向全国七十几万个合作社的同志们,以及城市里的同志们推荐一个合作社。这个合作社位于河南省封丘县,叫做应举社,很有些发人深省的东西。

  诗词溯源: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出自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难点注解:

  1.九州:《书·禹贡》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之说,后代指全中国。2.生气:蓬勃的生机。3.恃:依靠。4.风雷:传说中的风神、雷神,这里指能荡浊扬清、唤起社会生机的变革力量。

  5.万马齐喑:此处指整个社会了无生气、死气沉沉的局面。6.究可哀:终究是可悲的。7.天公:传说中的玉皇大帝,此处指代清朝的统治者。

  8.重抖擞:重新振作精神。9.不拘一格:不要拘泥于用一种模式来限制人才。10.降人才:降生人才,此处意思是希望人才能大量在社会上出现。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王,又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朝思想家和文学家。道光九年(1829)进士,曾任礼部主事等官职。龚自珍生活在清廷腐败无能、官员昏聩腐败、百姓民不聊生的时代,所以他的诗常常针砭时弊、讽刺社会沉疴,不仅具有文学艺术形式上的独创性,还具有思想上的启蒙进步性。他主张社会改革、反对投降主义,为清朝当权者所不容,于道光十九年(1839,旧历乙亥年)辞官南归故乡。后又北上,再南下,一年中作七言诗315首,统名曰:《乙亥杂诗》。《乙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就是一首政治诗,诗人讽刺了当时社会“万马齐喑”的现实情况,期望统治者能革除用人上的种种限制,选能任贤,让人才能得到广泛的任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心声。

  摘用赏析:

  应举农业生产合作社位于河南省封丘县城西部。这里常年遭受自然灾害,逃荒要饭、卖儿卖女的现象极为普遍。1956年至1957年,应举农业社社长崔希彦和党支部书记崔若谷带领全社社员生产自救,抵御灾荒,利用两年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社员的生活水平。一时间,应举社成为苦干创业的宣传典型和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1958年3月20日,封丘县委将应举社依靠集体力量改变落后面貌的事迹汇报给了毛泽东。当时,毛泽东正在南下考察。他读到这个报告后非常高兴,于4月15日在广州写下这篇题为《介绍一个合作社》的文章,连同封丘县委的报告一起发表在6月1日出版的《红旗》杂志创刊号上。

  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为什么会对一个县委的报告这么重视并且还亲自撰文推广应举社的经验呢?

  在回顾新中国成立八年以来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后,1958年,毛泽东决定在经济建设中执行一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以便尽快地、更好地完成“二五计划”和十五年赶超英国的既定目标。这年的杭州会议、南宁会议和成都会议都是为了执行这样一条路线而先后召开的。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举国上下开展轰轰烈烈社会主义运动的“三面红旗”。

  应举社的做法恰好为毛泽东实践自己构想的政治路线提供了契机,更加坚定了他又快又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所以,在文章的开篇,他就对应举社“一个苦战二年改变了面貌”的做法表示了肯定,认为“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和“群众中的落后阶层奋发起来努力赶上先进阶层”的事实足以证明:我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赶上资本主义大国,可能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除此之外,毛泽东认为,达到目标还有两个关键的因素:一是我国有六亿人口,干建设的热情高,干劲大;二是一穷二白的现状决定了中国人民有“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的精神。文章的最后,毛泽东摘用龚自珍《乙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就是希望全国七十几万个农业合作社,能像应举一样,发挥人民的力量,相信并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六亿主人的积极性,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

  “写好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好最新最美的图画”。

  函关月落听鸡度

  卞和献璞,两刖其足;“函关月落听鸡度”,出于鸡鸣狗盗之辈。自古已然,于今为烈。难道不是的吗?

  诗词溯源:

  “函关月落听鸡度”出自明·高启《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由御史中丞出》:

  重臣分陕去台端,宾从威仪尽汉官。四塞河山归版籍,百年父老见衣冠。函关月落听鸡度,华岳云开立马看。知尔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长安。

  难点注解:

  1.重臣:指汪广洋。2.台端:唐代侍御史的别名,诗中专指御史台。

  3.宾从:随行人员。4.威仪尽汉官:此处是说明朝的军队声势浩大,仪态庄严。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光武帝刘秀的军队收复长安时,

  部下都穿了汉朝官员的服饰。长安城中的老吏留着眼泪说:“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当时,明朝刚推翻元朝的统治,高启用此典故非常切合时局。5.四塞河山:此指陕西(关中)地区。《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游说秦惠王:“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秦地即今陕西一代。6.版籍:版图,指接受明朝统治。7.百年:陕西在女真和蒙古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下统治历时二百余年。8.衣冠:此指汉族服饰。9.函关:即函谷关。10.听鸡度:《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逃离秦国,夜半至函谷关,看守关门的人要天亮才开门放行。值此危机时刻,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学鸡叫,关吏以为天将亮,就开门放他们出关了。这就是“鸡鸣狗盗”典故的来源。高启此处活用此典,寓以新意。11.华岳:西岳华山,在陕西阴县南。12.西行定回首:此处化用“西望长安”的典故。李白《题北榭碑》中有“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的诗句。13.江左:长江下游地区,诗中专指明朝都城南京。14.长安:在今陕西,为汉唐建都之地。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曾珺作品集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的古诗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