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以和为美》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0章 饮食之和(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以和为美》 作者:王磊

第20章 饮食之和(3)

  因此,在吃每餐饭时都应摄取不同种类、配比合理的食物,不偏食,不挑食,才能营养均衡。古代的美食家们在“和谐”思想的影响下,通过平衡饮食来保健,以饮食的性味来调和五脏并疗疾,这对普通老百姓真是功德无量的贡献,我们应该很好地借鉴和运用。

  二、饮食民俗看和谐

  中国饮食中所寄寓的一些关于和谐思想的文化内涵,在一些民俗习惯中表现得也十分突出。中国食物从造型、色彩以及命名上往往会附载着一些社会的、伦理的内容,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比如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元宵光滑圆润就用来象征天空中的明月,更因为“元”“圆”相通,也就象征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同时也是对国家和平富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祝愿。

  类似的饮食民俗在中国不胜枚举。在中国人的传统伦理观念中,只有老人长寿,多子多孙,孩子平安,夫妻和睦,这样才能称得上“家和”,“家和”才能“万事兴”。而这种关于和谐美好的观念常常是以饮食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比如民间祝寿时献寿桃,过年时以鱼表示富足有余,结婚时送石榴(不一定是实物,画或绣品亦可)祈祝多子。中国人过生日做寿时要吃“长寿面”,寓意生命绵长。如果不把这种礼仪细节介绍给西方人,他们绝对想不出食物与人生竟然有如此奇妙的联系。

  过小年的时候,上海及江南一带流行吃“粽子糖”。民间传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这天灶王爷要奉旨上天汇报人间善恶。若是想来年风调雨顺、全家健康平安,就得好好招待灶王爷。粽子糖实际上是招待灶王爷的供品。粽子形似元宝,粽子糖甜甜蜜蜜,希望灶王爷享用后会向玉皇大帝“甜言蜜语”。虽然今天人们不再相信这种传说,但吃粽子糖的习俗却流传了下来。粽子糖在这里的功能就是“娱神”“媚神”,从而使自己和家人和和美美。

  吃五豆是河南南阳一带的岁末饮食风俗。当地民间每逢农历腊月初五,用绿豆、黄豆、蚕豆、豌豆和豇豆加玉米糁煮粥食用,谓之吃五豆。相传源于宋代欧阳修喜吃五豆饭,百姓仿效,相沿成俗。而吃五黄是浙江杭州一带民间岁时传统饮食风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将黄酒、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和黄豆瓣裹入粽子中,俗称“吃五黄”,农历五月因而称为“五黄月”。这些习俗多少含有“和合”喜庆或“和合”避灾的意思。

  我们再通过食物形状来看其体现的文化内涵。中国人素来以圆形表示团圆、吉祥、和平与圆满,这里面就体现了“和谐圆融”的精神。比如地处汾河流域的晋南地区,每当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做母亲的(或奶奶、姥姥)都要做一种生日礼馍,这种礼馍俗称“圆食”,当地又叫“箍拦”。箍拦多为素面的,蒸熟后,在它的上端用桃红色点一个点儿,表示喜庆吉利。之所以把它做成圆形,是希望小孩子能够圆圆满满地成长,长命富贵,成人后顶门立户,成龙成凤。可见圆食是一种吉祥如意的塑形,蕴含着长辈对儿孙们的厚望。

  月饼是最有中华民族特点的烘焙食品,炎黄子孙称它为“国饼”或“龙饼”。月饼不仅表现了色、香、味、形综合的特点,更是一种能表现节令、民俗和大自然景观的文化美食。小小的月饼就是中秋之夜大自然景观的高度浓缩,剖开月饼,中秋之夜的美景尽收眼底:乌黑、细腻、柔软的豆沙、枣泥馅象征着中秋节的夜色;均匀分散在豆沙、枣泥馅中的“五仁”象征着中秋节夜空中灿烂的星星;居于月饼馅中的蛋黄象征着高悬在中秋节夜空中又亮又圆的明月;而整个圆形月饼就象征了人间万事的团团圆圆,自然和谐。

  我国的少数民族同样有表达美好愿望的饮食风俗,比如广西的毛南族在春节期间做的“百鸟”。他们先用菖蒲叶编织出山鸡、春燕、鹭鸶等各种鸟形外壳,除夕早晨,各家将泡好的香糯米灌进“鸟”的腹中,有的还在香糯米中拌上泡好的杂豆及芝麻,然后扎捆好,入锅蒸煮。待熟了之后,先给家中孩童每人一个,其余用麻线绳系在一根长的甘蔗上。待到正月十五,将“百鸟”形的香糯粽重新入锅蒸熟,全家分享,名曰“放鸟飞”。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的情趣在此表现得如此鲜明,而且有很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从民族的酒茶文化品和

  一、酒道之中见和谐

  中国人在酒文化中追求与自然亲合、与人亲近和睦的关系,表现天性的自由豪放和洒脱旷达。因此我们不能把饮酒简单地视为情绪宣泄,酒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一种媒介,它展开的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从酒文化中我们也能看到“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

  中国各民族都有饮酒待客的习惯,并且喝酒时也总是非常重视和谐的气氛。比如凉山彝族喜欢喝寡酒,即不用下酒菜,因此可以随时随地喝酒。相识者邂逅后,买碗酒或买瓶酒,几个人围圈而蹲,仅用一两只酒杯,或干脆不用酒杯,一人一口轮流喝,称之为喝“转转酒”。若用酒杯,便从最年长者开始,从右至左,一人一杯,接力轮流,不得轮空。众人用一酒杯,称为“杯杯酒”,喝酒之人,同乐同喜,关系融洽。

  广西大新县的壮族人家,当客人光临时,饭桌上主人先给客人和自己斟杯酒,主客共饮交臂酒之后,客人才能随意饮餐。一喝交臂酒,气氛马上就显得很轻松融洽。云南傈僳族和怒族在待客饮酒时,主客共捧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肩膀,脸贴脸把嘴凑在酒碗边,同时仰饮之。至亲好友及贵客光临或要结为兄弟之谊,皆须如此饮酒,称为喝“同心酒”。傈僳族又称之为“合杯酒”或“双边酒”。侗族的“团圆酒”气氛更为热烈和谐,大家围桌而坐,每人将自己的酒杯用左手递到右邻的唇边,右手搂他的肩膀,依次形成一个圆圈,主人一声“干杯”,大家同时欢呼一声并饮尽,如此三轮,方可自由敬酒。至此,大家已觉得亲密无间,不仅谈笑风生,而且还有酒歌阵阵。

  在贵州水族村寨,往往是一家来客,全寨各家轮流宴请。若客人逗留时间短,无法安排到某些人家去赴宴,就得去赴“见面席”,即到各家的席上露面致谢,尝几口菜就告辞,再到下一家去,有时一天得走遍全寨,满载各家的盛情而归。过去,到广西壮族村寨做客,往往会得到各家的轮流宴请,特别是贵宾,有时一顿饭吃四五家是常有的事。按壮族习俗,客人是不能推辞的,所以有经验的客人绝不会在第一家就吃得酒足饭饱。这种习俗充分体现了邻里朋友和睦相处、和谐处世的精神。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节日饮宴,注重亲朋及邻里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因而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哈尼族最大的传统节日是“札勒特”。节日里不论谁到哈尼村寨,也不论他进谁的家,都能受到热情接待。女主人首先捧给客人的便是一碗香甜的“焖锅酒”。

  酒不仅能使亲朋好友和谐相处,还能调和僵局,化解矛盾。四川凉山彝族有句民谚说:“一人值一马,一马值一杯”,说的就是发生案件纠纷时,可以置酒请人调解,由理亏的一方出酒或酒资(即“负酒请罪”),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然,这并非是绝对的,但在民间确实有效。广西金秀瑶族在发生民事纠纷后,赔礼者将两尺红布挂到占理方的大门一角,放一阵鞭炮,提一只鸡和一个礼包,进屋向对方致歉,占理者便会以酒肉招待,好言相抚,不计前嫌。因为整个社会舆论承认这种做法,所以“负酒赔情”及“上门挂红”之类的道歉礼是有效的。

  苗族民间的“换杯酒”饮酒方式,也具有赔情和解的作用。集体换杯酒是在席间的人都以右手举杯递给右邻座的人,以左手接右邻座递过来的酒,形成一圈后同饮。朝相反方向再来一次。两人换杯时,双方起立,用左手揪住对方耳朵,右手端杯递到对方嘴边,喝完杯中酒,再相互喂一块肉。本意是表示亲密无间,但对有芥蒂者来说,当席间有人提议让换杯时不得拒绝,所以“揪耳换杯”后又和好如初了。

  二、茶道之中悟和谐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树,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出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茶道”一词,若望文生义,可理解为饮茶之道。台湾的蔡荣章先生说:“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功能及其意境。”“茶道”与“茶文化”相比,内涵要狭窄许多,起码“茶道”一般是不涉及茶的种植和茶叶加工技艺的。茶道主要强调的是饮茶品茗的方式和精神内涵,它是陶冶情操的手段和一门高深的饮茶艺术,中国茶事、茶艺、茶道文化精神的核心是乐生、淡雅、和谐,这其中就渗透着儒、道、佛诸家深刻的处世与审美思想,它能助人明心见性和提高修养。因此,中国士大夫阶层对茶有特殊嗜好,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的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诗词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清代陆次云曾有过关于龙井茶的高论: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得一种太和之气,弥留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茶中所谓“太和”之气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日常饮食中刻意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那就是人工与天然的和谐统一。

  人工与天然的合一体现在茶道上就是细节与过程的“讲究”,具体说来就是沏茶用水的讲究、茶具的讲究、烹制与品饮方式的讲究、品茶环境的讲究等。茶事中,“人、茶、具”及与环境的统一和谐乃传统茶文化之本意。茶道以此为基础,精妙高深,与《周易》的阴阳五行思想相合。“大同世界”“万邦和谐”是历史上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天地自然”“一行和谐”是中国人辩证的自然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把这两点都引入茶事之中,认为水、火、风相结合才能煮出好茶,发茶性、去百疾。好茶用好水,烹茶鉴水是中国茶道的一大特色,“名泉”“神水”是“茶”“水”之“和”的产物。水要既清洁又平和,“飞流”之水不宜,枯井之水不好,因为它们达不到中庸和谐的要求。

  茶之道,中国情也。中国人的茶事,处处体现和谐,和谐便热闹兴旺。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画的是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孩子虽多并无打闹,而能和谐共处。清代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致的茶壶,名为“束柴三友壶”。三块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为壶嘴,右出枝为把手,中间为壶体,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个盖,不仅造型自然流畅、朴拙典雅,而且立意鲜明深刻,取“共饮一江水”“保合太和,同舟共济”的寓意,又有团结和睦,回归自然的美好含义。

  总之,“和”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中国人受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言谨行慎,不偏不倚,保合太和。中国人饮茶也表现出无过无不及,凡事都合乎中庸,和谐自然的状态。中国人在茶中讲“和”,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营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饮茶可以反省自己,更好地善待他人,这是传统文化长期以来给予我们的行为“规范”。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磊作品集
以和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