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你在为谁而活》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章 接纳当下的自己(人与自我)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你在为谁而活》 作者:李子勋

第2章 接纳当下的自己(人与自我)

  客观世界是硬的,内心的现实却是软的。人们共同观察到的物体是一个客观实在,当离开这个物体去向别人讲述时,人们只能讲述物体留给自己的内心印象,这个印象因人对物体的观察不同而不同,因人被物体引发的感受不同而不同。这个被感受的物体已经不是物体本身,而是一种认知的结果。

  日本大导演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讲述的是人的眼睛会受到观察者的立场与私欲的影响,看到的事实不一定是真的。许多人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人的认知有一种选择功能,这跟人的内心有关。内心美好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美好。内心需要的信息总是率先被提取,不需要的或者不知道的东西你可能视而不见。佛家说:“ 心中有,眼中才有。”有时候人对现实的烦恼并不是现实有多么糟糕,而是自己总选择糟糕的信息,同时也缺乏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感受等同于别人的感受,这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困境的另一个原因。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的是同样的道理。两人的关系中存在一种微妙的情景,“你心中的他,他心中的你”,交流是在各自的内心印象中进行的。你心中的他是你的一部分,他心中的你是他的一部分。这个你与他的存在有关,自动生成,这个他因你的存在而不同。明白这点有极大的益处,至少我们会明白,与不同的人交往、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会不同。

  你心中的你

  古语说:“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人话的人和说鬼话的人既是自己又不是自己,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中国的官场不是做官的人不好,是官场这个环境不好,踏入官场你不变也很难。同样,内心的你也不是你,正如镜中的你不是你,而是你的一个投影。人对自己的感受也是不客观的,一件事会给人带来很多的感受,能觉察的感受一定跟你认知的选择有关。

  人不知道自己是谁,能理解的只是自己的一部分,这跟年龄与经历有关,跟审美与价值取向有关,也与所处的情境有关。我经常嘲笑那些追求“ 自我成长”的朋友们,其实你并不是成长了,而是知道了你不知道的自己,那些东西本来就在你的生命中,你只是重组了你的内心现实。经常听到人们后悔曾经所做过的事,后悔不能改变过去也不正当,只是一种自我疗伤。那时的你不是现在的你,用现在的你去评价那时的你是不客观的。

  没有过去的你经历那些让你感到后悔的事就不会有现在的你,曾经历过的人和事都构成今天的你。同理,此时此刻的你也不可能对未来的你做出正确的判断,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当下的你竭尽全力去做你喜欢的事,读更多的书,体验更多的生活,确保彼时彼刻的你更加睿智、丰富与可爱。

  如果我们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不能释然,那么问问自己:“ 如果那件事对今天的我有一个好处,那是什么呢?”如果我们遇到一件烦心的事,我们也可以问自己:“ 假如这件事是我必须要经历的,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那我该如何去珍惜?”中国文化蕴含着不少佛学思想,“ 命中注定”

  是一种有效解释,如果注定是这样或者那样,对我们的生命来说就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做梦是一种自我唤醒

  一个好的释梦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经历过人生的跌宕起伏、艰难困苦,具有大的善良( 慈悲心)、宽容( 容忍心)、关怀( 感恩心)。

  我是医生,知道睡眠和做梦都是科学难解之谜。人类有两个有关睡眠的问题没有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人类为什么需要睡眠?睡眠的真正意义在哪儿?不知道!有一种说法是,哺乳动物需要睡眠或冬眠是因为它们要节约热量。资源不够的时候,吃不饱,睡觉可以来解决。睡眠也代表了一种生命的节律,正如潮水涨落、星际运行,肌体也需要休整和更新。第二个问题是:人为什么要做梦?睡眠分两个阶段:从轻度睡眠( 半睡半醒)、中度睡眠( 睡着但易醒)到深度睡眠( 睡得像死狗),这是非做梦睡眠(NREM);然后是做梦睡眠(REM),人的眼球会不自主地运动,大脑皮层活跃,会出现梦境。两个阶段交替出现,前者占整个睡眠的,后者占30%~40%。

  做梦睡眠是很重要的,生理研究显示,做梦是一种生命的警觉。人的做梦是一种自我唤醒体温靠肌肉与内脏运动获得,心跳和呼吸的维持也需要延髓下中枢的网状组织保持内外部信息刺激。人不能睡得太死,人在深度睡眠的时候体温会下降,心律、呼吸会减慢,当体温低到不能再低,心律、呼吸慢到不能再慢的时候,人的生命实际上处于缺氧的危险边缘,稍稍一冻、一闷,人就死了。在寒冷饥渴的境地中,人不能睡觉,睡着后体温更低,心律、呼吸更慢,人会死掉。

  我猜想,做梦就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唤醒,做梦时肌体跟醒着时一样,心律、呼吸恢复正常,肌肉收缩,内脏运动,体温随之上升,血液含氧量增高,人就逃脱了危险。古人曾把睡眠看成是假死,灵魂出窍留下一副空壳。由于不知道自己是否还会醒来,古代人睡前要充满虔诚与畏惧地整理好自己的衣物,留下必要的托付才敢去睡。怕死的人一般都有睡眠问题,原因是放不下。想睡得好就得放下一切事情,身份、财富、安全乃至生命,回归生命的朴实。

  医学不轻易诊断失眠症,因为,除非你的大脑有器质性损伤,大多数失眠都是心因性睡眠失调。在强制性睡眠剥离实验中,科学家发现,人可以像猫头鹰一样,大脑与机体的某些部分轮番休息。脑电图会看到大量的睡眠波混杂在清醒的脑波里,同时也发现被试者睁着眼睛也可以做梦,睡眠剥夺只是让普通的睡眠丧失了,做梦睡眠却难以禁止。人的睡眠很像人的胃口,是可以调节的,最常见的就是“ 三班倒”的工人与换时差的旅人,只需三五天,身体对睡眠的需要节律就发生了改变。抱怨失眠的人不要轻易服用药物,要注意调节自己睡眠的行为、方式、时间。只要坚持一阵子,睡眠问题大多能改善。在生活中,我们也会获得这样的经验:在一个地方睡不好,换一个地方就睡好了。我们还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重要的工作让我们一段时间睡眠过少,一旦工作完成,我们的睡眠会增多,身体会把需要的睡眠补回来。

  睡眠需求不是意识的,而是身体的,一个人可以暂时地强迫自己不睡觉,却不能长期这样,而且该睡时不睡也得不到真正的清醒。熬夜的人只能从事一些机械的活动,如行军、看门、手工等,做不了复杂精细的事情,思维也非常迟钝,因为大脑已经睡了。往往是半梦半醒的状态让人有一种类似清醒的感受,支持着人们做简单的事情。“ 头悬梁,锥刺股”是一种顽强学习的精神,但靠不睡觉或少睡觉来学习是得不偿失。在生物实验中科学家发现,缺乏睡眠只是感觉机体疲劳,缺乏做梦却会出现精神崩溃,甚至身体衰竭。再也不要抱怨做梦了,你为什么还活着?就是因为你还能做梦,有一天你真不做梦了,离死也就不远了。

  做梦有诸多好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补充的睡眠基本以做梦为主。

  医学认为,做梦睡眠是更有价值的睡眠,做梦的时候腺体分泌、身体发育、大脑神经活动、肾排尿、肠道蠕动、肌体新陈代谢。美国的神经学者认为“ 梦是对白日记忆的梳理与储存”,做梦把信息转换成一种可以储存在机体里的东西,做梦少的人记忆也不好。中国养生学认为,健康的睡眠是不做梦或少做梦,这可能是古人对梦形而上的一种误解。很多人感觉自己失眠,不是真的睡得少,而是睡眠感觉缺乏。睡得轻的人因为部分意识、身体感觉还有,外表看起来是睡着了,自己却感觉一切都知道。很多人觉得自己一夜未眠,在脑电波研究和录像中却发现睡眠波与睡相并不少。失眠的人把清醒的意识与做梦的情景混杂起来,感觉自己的大脑没有得到休息。深度睡眠时人不会做梦,由于肌肉松弛,特别容易打鼾。刚入睡的时候不怎么做梦,越到清晨做梦越多。若与打鼾的人同一房间,只有等他做梦的时候鼾声少了你才能睡得着。做梦的时候肌肉可以收缩,呼吸道就通畅,鼾声就少了。做梦的时候人的睡眠比较轻,类似于半梦半醒,周围的声响会自动编织到梦里。很多人抱怨自己整晚都在做梦,这是不可能的。人能否知道自己做过梦要看他从什么样的睡眠中醒来,如果从做梦睡眠中醒来,会感觉自己做过梦;从非做梦睡眠中醒来,就不知道自己做过梦。有的人对梦不在意,所以不容易觉察自己做梦,在意自己的梦,仿佛内在就有一种监视系统时时提醒自己在做梦。做了心理医生以后,因为要释梦,内心有这样的期待,结果每天我都能记住一两个梦。

  心理学有一种“ 孵梦”的技术,即把你渴望得到梦的启示的事写下来,摆在床边,睡前细细阅读,早上醒来先别动,拿起这张纸想想,昨夜相关梦的一些片段会在大脑里浮现,用笔记下这些片段,然后起床干自己的事,等晚上上床的时候,再拿起这张纸慢慢回忆,梦的更多情景和内在的关联就会清晰显现,这时你就可以记录下一个接近完整的梦了。几乎所有的心理医生都曾对自己的梦做过长期的分析,这种训练在于发展对梦的敏感,提高分析梦的技术,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对自己的梦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别人的梦,每个人的梦都有自我的特色,需根据来访者自身的状态去联想。社会上有许多“ 解梦工作者”,其实梦境并没有特定的意义,梦是一个工具,跟沙盘游戏一样,你不能假定有什么就是什么。关键是利用梦的素材来投注来访者心里的困境,并以心理学的技术引导来访者找到问题的症结,寻找问题解决的方式。

  有关幸福的说法

  我在微博上提醒大家要注意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我们说“ 是”的时候不是指那时那刻的“ 有”,而是指一生一世的“ 有”。“ 你幸福吗?”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提问,没有人是未曾体验过幸福感的,也不会有人终生都幸福。如果问:“ 你有过幸福吗?”就好多了。“ 有”隐含着你生活中还可以有别的,在幸福的同时也伴有痛苦与缺失。中国人的整体观一直支配着我们,我们不仅讲善,更喜欢讲至善,却忽视了当下的事实。正如毛主席他老人家所说:“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物极必反这是阴阳学的启示,当一个社会高度地宣扬道德与美好的时候,人们会更多地关注黑暗与丑陋的事情,因而也会产生更多不道德的行为。

  用一个自然的比喻来说就是“ 只有在阳光下才会看到阴影”。

  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推崇什么或者禁止什么,正说明现实中什么缺乏或者什么泛滥,不然犯不着这样大动干戈。主流媒体推行一种更美好的生活,也许正是为了缓冲网络信息对不美好现实的过度渲染,这不是信息“ 真与假”的事,是为了社会稳定发展主流媒体必须要做的事。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与媒体信息的博弈一直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戏言,“ 看电视感觉天下歌舞升平,看网络感觉社会暗无天日”。作为对应,我对网络信息采用一种谨慎的态度,当对主流媒体的某个报道感兴趣的时候,我会去网上看看不一样的说法。我们需要选择信息,只有对不同信息采取“ 并存—补偿”的态度,放弃非此即彼的逻辑才能保持心态平衡。

  维持内心美好是你的责任。人们需要主观地维护自己内心美好的感觉,因为你能感觉到的世界是你内心的世界,你要为自己选择的现实负责。人们对负面新闻感兴趣,一是因为刺激,人们内心深处压抑了许多东西,不能告知他人,却可以在相同事件中找到出口。不管是围观、“ 灌水”或褒贬,都可以借题发挥。二是社会构成需要建立一种秩序,主流媒体有意无意地会选择更适合社会安定的信息发布,但现实往往是不理想的,这会构成人们感觉上的反差,围观负面的消息可能会补偿现实的真实感。新闻历来以真实、及时、客观著称,其实及时是唯一需要追求的,真实只是一种被新闻选择的真实,只是真实的一部分。客观却是很难做到的。信息是某个人在事物的某种观察角度下产生的某种主观的感受,不同的人在不同角度下主观的感受会有明显的不同。

  学绘画的人都知道,对一个苹果写生,不同角度画出来的形态、质感、色泽、阴影不同,但你不能说这不是同一只苹果。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来构成你的内心现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信息也很难笼统地分为正面与负面,一些负面的信息可能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果是阳光普照。理论上说,一个过度宣扬道德的社会可能会把人们推向普遍的不道德,当人们经过努力仍不能达到的时候会更容易滑到道德的反面。没有痛苦不知欢乐,没有风雨难见彩虹。保持2\/3正面的关注,并存1\/3对负面信息的在意,也许更能维持平和的心境。

  你并非在跟着“感觉”走

  人的感觉分为多种,如何区分这种感觉是来自更高智慧(直觉)的指引,还是来自从小形成的一种固定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的引导?

  “ 跟着感觉走”说的感觉不是认知科学中单纯的感觉,而是把感受( feeling )、理解( understand)、经验( know)、选择( choice )汇合在一起的一种认知系统。感觉是人与自然界、与外部世界产生连接的必由之路,感觉不到的东西,人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不过,“ 感觉不到”不是因为人的身体不能接收外部信息的刺激,而是我们的认知不能理解也无法选择。因为感觉是弥散的、流动与变化的,不能确定也无法把控,我们试图要觉察并理解自己的感受,认知的过程就随之开始。

  认知是人对感受到的信息与素材进行选择和强化,并组织成为一种可以指导自己行为、情绪的心理过程与思维结构。心理学在解释“ 移情”这个词的时候,最初也没有意识到能感觉的东西实际上是感觉者的认知在参与工作。过去的心理学家以为可以通过移情或者神入的方式客观地感受和分析来访者的内心,同时也可经由自己的感觉跟随来访者去感受他的世界,现在的心理学家不再那么自恋和自以为是了。

  一个人能够感觉的东西受制于他成长中曾有的感觉经验和关系经验,关系不仅是人和人的,也包含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这几种重要的关系体验。这些经验素材经由儿童的自我探索会选择性地重复一些有效反应方式( 行为、情绪),放弃一些不成功的或者无效的反应方式。随着成长,儿童会慢慢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心理、情绪、思维与行为方式,并从中获益。每个人都会因为这些经验的不同发展出适合他的知觉结构,可以说,人的知觉特征差不多就是他的性格特征以及为人处世的特征。

  人的知觉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早年母婴关系中回复式双向互动的影响,相互的心理投注与内化让孩子获得亲密感、自尊和自信。3 岁以后,儿童在人际关系中的经验( 儿童游戏、幼儿园)会影响他成年后的社交倾向与对他人的基本态度。5 岁以后,儿童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现实里,这些体验会影响他对社会的情绪、认同与态度。同时,从小与大自然的相处关系也影响着人对自然的喜爱与感知能力。可以这样说,“ 能够理解的感觉不再是感觉,而是知觉”;也可以说,“ 不能理解的感觉不是感觉”。

  所以说,纯粹跟着感觉走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体验越多生命越饱满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体验越丰富的人生命也更加饱满。存在主义认为:

  “ 生命永远是不满足的,正如运动员总是以失败告终,不管他曾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总有一个高度他难以逾越。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会后悔自己做过什么,因为做过就是生命的获得,他只会后悔那些该做而未曾去做的事情,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获得了。”

  假设有这样一个人,他到过世界的任何地方,甚至有乘坐宇宙飞船上天的经历,品尝过全世界所有的食物( 美味的与难以下咽的),接触过所有不同文化下生活的人群,谈过无数次恋爱,从事过许多职业( 包括战争中的士兵与流离失所的难民),有过许多身份( 穷人、富人、高官、显贵、精英、杂碎),有过很多次婚姻,当过父亲或母亲,经历过诸多身体的病痛,死去活来,那么他一定是他处的那个时代生命最有价值、最饱满,也活得最有滋有味的人。但是,我们做不到全部,所以生命的度过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谈到选择就需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的社会位置,英文说“do, you can\"t do”你总是做自己能做的事,不做自己不能做的事就是对生命的珍惜了。有些你不能做的事不是放弃,而是等着能做的时候再去做,那么你活得就很有效率。可惜的是,我们经常给自己一个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期望,以为靠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办到,结果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但这也不算虚度,毕竟每天你都在感觉,每天你都在喘气,你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旺盛地代谢着、自我更新着。

  有效率的人有一个特点,会给当下要做的事情排序,重要的、次重要的、不重要的,一切行动与精力先确保重要的事情完成。没有效率的人总是同时给自己安排好几件事,家庭、事业、赚钱、爱情、游玩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往往是遗憾。聪明的人每年只给自己安排一件必须完成的事。有些人徒步去旅游,放弃工作,不惜金钱,即使没有钱,也要尽可能畅游天下,这是把游历看成是最重要的。有些人一心工作挣钱,放弃社交、旅游、恋爱,这是把发展自己看成最重要的。最无效率的是手里做一件事,心里想另一件事,做了这件又遗憾那件,脑袋里都是一些矛盾的、双向的纠结。

  我们真的需要改变一下对待生命的态度,珍惜每一个当下,但不要轻易评价曾经度过的时光,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今天无法客观地评价昨天。

  相信所有的过去你都作了正确的选择,相信所有的今天你都在珍惜,还要相信所有的明天你都会竭尽全力去努力,那么你的生命就会一直是充实而愉悦的。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人们只会后悔那些本该做但未曾去做的事,不会后悔做过的、体验过痛苦并快乐的事情。你体验过等同于你活过,人不会嫌自己活得多,只会嫌自己活得少,体验越多生命越饱满。

  恐怖是潜意识中的快感

  我很爱看恐怖片,但每次看完后都要害怕好几天,但又控制不住地想看。

  人类无意识地想重温蛮荒时代祖先普遍体验过的恐惧情绪,社会发展让人类获得过极大的安全感,但恐惧的情绪依然深藏在人的骨髓中。看恐怖片是这样的情绪得以释放的合理出口。任何情绪的堆积都会让人变得不开心。快乐也是一种有害的情绪,中医说喜伤心,少壮时就有心脏病的人多半是成功太多的人。恐怖是潜意识中的快感,对恐怖片的感觉几乎是一种跨文化的人类经验。对恐怖又爱又怕是在享受恐怖激发的能量,因庆幸自己还活着而珍惜生命,这也是恐怖片票房经久不衰的原因。

  恐惧体验的确是世界性的。早在100 多年前,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哺乳动物的恐惧表情与人类的恐惧表情几乎一样。在恐惧的瞬间表现为:眉梢上扬、瞳孔扩大、眼睛发直、嘴张大、无意识地惊声尖叫或呼吸暂停、憋气、脸色苍白、表情呆若木鸡。更大的恐惧会伴有肌肉的紧张发硬、不由自主地震颤、毛发竖立、起鸡皮疙瘩、毛孔张开、冷汗直流,同时内脏器官功能亢进、肾上腺素分泌、血压升高、思维变慢或停滞,这就是我们俗称的“ 吓傻了”。体弱的人还可能出现短暂晕厥,其心理机制是对恐怖情景的一种快速逃避反应,什么都不知道了,恐惧也就不存在了。有的人事后还会出现选择性遗忘,这是对恐惧体验的一种无意识压抑,只有在催眠状态下才能唤起回忆。动物界就存在这种假死状况,旨在回避危险与恐惧。

  恐怖过后是快感,人会得到一种解脱感,心情舒畅。全身的肌肉、骨骼乃至精神、情绪松弛、放松,长长地呼吸,内心洋溢着一种绵绵不断的舒适、平和与惬意,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接踵而来。这种惊吓过后的舒服、失落后的重获、痛苦过后的快感、死后的再生都是人类共有的最深层的内心感觉模式和最原始的文化与精神的原型。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 幸存者”心态,当灾难过去,死神带走了我们身边的人,但我们自己还活着,内心会洋溢着一种喜悦感。虽然生命丧失带来的悲伤会掩盖这种情绪,但这种潜在的喜悦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回顾生命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所有生命形式都是经历过众多的危难才最终幸存下来,知道这一点人会懂得感恩与珍惜。

  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未解决的恐惧,如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对危险与丧失的恐惧、对失控或精神错乱的恐惧、对暴露自我的恐惧、对改变与更新的恐惧等。这些未解决的恐惧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内心的和谐,使我们下意识地做一些本不愿、不该做的事。观看恐怖片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到内心深藏的恐惧,并尽可能地释放它,由此获得内心的平衡。中国文化认为,人有七情六欲,恐惧正是人类的意识与感觉要素。

  生活在安全感中的人,恐惧感和恐惧的表达被压抑,就需要找一些恐怖的情景来感觉它和释放它。正如生活幸福的人喜欢看悲剧,看似在为男女主角掬一把同情泪,实则在畅心抒怀,顺肠通气;而生活贫困的人们喜欢看喜剧,以此来平衡缺失感,满足他们对成功与幸运的联想。

  心理学有一种艺术治疗方法,即让一些有焦虑、恐惧情绪的神经症患者观看恐怖电影、聆听惊悸的音乐或在家中悬挂沉船、火灾、地震等恐怖或悲伤的图片,通过让他们日日面对恐怖场景来释放内心的焦虑,使之不能积聚到可能导致当事人失去正常生活能力的强度。

  痴迷恐怖片的人,会因为刺激过多而感觉难受。当他们对恐惧已经不再那么害怕的时候,看恐怖片就有点儿味同嚼蜡,甚至有点儿麻木不仁了。美国电影《惊声尖叫》培养了许多胆大、不再害怕的人。由于所有引发恐惧感的电影手法都使用过了,现今的恐怖片导演已黔驴技穷。人对某种恐惧情境体验过后,再次重复,害怕的感觉就会大打折扣,所以,看恐怖片切不可接二连三,最好有一个适当的间隔。

  当然,每个人内心的恐惧激发都有一定的阈值,这个阈值还可能随年龄的不同、心境的不同而改变。一般说来,恐怖情景有描述上的等级,从小到大排列是吃惊、惊愕、恐怖、惊恐、震骇。有的人在很低等的恐怖中也会体验到很强的恐惧情绪,这是阈值低;另一些人在很高的恐惧等级中也无害怕感受,这是阈值高。不害怕的人会让人害怕,易于害怕的人让人感觉安全。有犯罪基因的人从不害怕,疼痛感也不强,因此难以与人共情,伤害别人的时候内心也没有不适感。俗话说: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人有恐惧感是福,因为害怕而敬畏,因为害怕而追求政局稳定、制度完善与社会安全。

  你失去的不是快乐,是体验快乐的能力

  我认为自己本质上是一个情绪比较消极的人,凡事都爱往坏处想,偶尔的快乐也很快就会消失。我想做快乐主义者,但不知道如何寻找快乐并把快乐留住。

  快乐是一种内心资源,不快乐也是一种内在动力。快乐是一种给予,让内心的阳光点燃别人;不快乐是一种吝啬,把好情绪压制在内心,不愿与人分享。不快乐在社交场景中有两种象征意义:让喜欢的人来亲近我,给予关怀,潜台词是“ 我需要你”;但同时也是让不喜欢的人离自己远点儿,“ 别来烦我”!太多的快乐让人觉得你没心没肺;太多的不快乐让人感觉你孤僻古怪,好像别人欠你的。恰到好处的快乐会点亮自己和所有的人;恰到好处的不快乐会控制局面,控制喜欢你的人的心。

  持续的快乐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情绪是有起伏的。当一个人感觉快乐的时候,好的情绪在释放并慢慢平复,不好的情绪也会慢慢显现。每个人都有特定的情绪曲线,快乐与不那么快乐总是像水一样流动着,想做完全的快乐主义者去追求并留住快乐是无用的。过度满足和快乐的情绪很快就会转换成挫折与不满。

  如果说人的情绪是天生的,那么有三个办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多地体会到快乐:

  一是让快乐来和走得慢一些。激情对快乐的消耗很大,也让快乐溜走得很快。有节制的、清淡的愉悦感可以帮助我们更长久地保持快乐与满足的心境。

  二是提高对快乐的敏感度。其实,抑郁的人不是没有快乐,而是内心失去了体验快乐的能力。当情绪压力来临的时候,决定把情绪朝向快乐还是不快乐全在于我们对情绪的联想。快乐的人做积极的联想,得到快乐;不快乐的人做消极的联想,得到悲伤。

  三是创造可以感受快乐的情境。快乐是专心致志从事一项活动、潜心于一件有回报的事情或创造性地实现一种关系后的副产品。好奇心是快乐的必备要素,探索精神是快乐的源泉,学会去爱是快乐的动力,活在当下是快乐的保证。不可能单纯为了追求快乐而获得快乐,快乐需要付出与创造,就像农民辛劳地播种、耕作,最终才会有收获。

  “假想敌”是一面镜子

  我是个比较随和的人,跟所有同事的关系都不错,但唯独对一位同事会无端地产生厌烦情绪,我讨厌她的个性和习惯。其实她人不坏,也没惹我,可我就是看着她烦。这是怎么回事?

  为自己找到一个假想敌是一种处理内心愤怒最安全、最省力、最获益的办法。哪怕一个人非常中立和客观,仍免不了受内心好恶的影响。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会有意无意地把一些内部的愤怒转移到他处,心理学称这样的情绪转移为“ 负性移情”。人们也会把热情、爱和欣赏投射给另一些事物和人,和他们分享快乐,这是一种“ 正性移情”。如果你只能通过对同事的无端厌烦来平衡情绪,私下里你应该对她心存感激。真正的厌烦是冷漠麻木、没感觉和不知道。人们对某件事、某个人的恼怒有时混杂着许多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往往是某事某人激发了自己潜藏已久的焦虑,因为潜意识中害怕这种内心焦虑再现,而迁怒于他人、他事。

  在我看来,那位同事的某些个性或习惯,正好对应了你内心一直刻意压抑的东西,你厌烦的恰好可能是部分的你自己。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一些个性的阴影,自己难以察觉,你对某个人好或对某个人不好,其实都是内心自我的具体化,类似一种心理愿望的表达。比如,我们都喜欢美丽的东西,心理愿望正是渴望自己也那么美;我们不喜欢丑陋的人和事,因为我们害怕自己变丑陋。与人交往很像是照镜子,你总能发现镜中人的美中不足,喜欢也好,遗憾也罢,那就是你对自我的态度。

  敌意有时是对一种关系的依赖,通过攻击让别人感知自己,通过攻击来与他人联结。很多孩子喜欢攻击最爱他的父母,尤其是母亲,这在心理学意义上是对关系的控制。敌意是每个人都有的,有的人不能觉察到自己的敌意,会把敌意投注给他人,从别人的言行中感觉到敌意,以为是有人对他不善,其实敌意是自己的,被投注的人可能浑然不知。有时候内心泛情又自认很道德的人,最看不惯别人好色,看到乱性的事情会很愤怒。这在心理层面上是对自己的一种压抑,让自己觉得自己不是那样的人,有点儿“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接受自己的风情,对别人的风情也易于接纳,内心没有风情的人对别人的风情会好奇,但会宽容。起劲攻击别人风骚的人,可能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攻击别人是显示自己不是那类人。为什么那么想让自己看起来正派呢?很有可能是自己不正派。学心理学的人一般都不轻易评价别人,你说别人暴露的是你自己。

  一个人敢于无端地对某人不敬也有可能是下意识觉得某人比较安全,他不具备伤害你的能力。正如大国可以随意评论和欺压小国一样,美国在今天改不了对他国指手画脚,原因也是骨子里很自大,觉得谁都奈何不了它。真正的斗士是专门指那些尖酸刻薄的厉害角色,像李敖、王朔这样的人,谁权威就跟谁抬杠这才是勇气。临床咨询中,我有时会鼓励来访者保持对某人某事的攻击性,为他们塑造一个敌人。孩子的敌意如果释放给父母,会受到中国伦理“ 孝”的煎熬,让自己有一种不道德的感觉,为了隔离这种感觉,孩子会编造父母的错,以此让敌意合理化。不恰当地应用心理学会让人们把一切都归于童年父母没有很好地照料自己,让人们对父母的不敬变得合理。在东方的伦理思想下,心理医生要谨慎使用童年创伤的解释。为来访者选择或创造一个安全的敌人以转移其对父母、夫妻、子女、上司的愤怒是一种治疗策略。

  “活着的意义”是文化对人的一种精神压迫

  我快到而立之年,对事业很执着,小心翼翼地回避爱情,缩减兴趣,吃不好、睡不香,可是我的事业却毫无起色。我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如何面对立业的心理压力?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事业,快乐的、健康的、无拘无束地活着就是生命的成功。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哲学家乘一个船夫的木舟过河,他问船夫:“ 你喜欢数学吗?”船夫说:“ 不喜欢。”哲学家又问:“ 你懂哲学与自然法则吗?”船夫惶恐地回答:“ 不懂。”“ 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一半! ”哲学家得意地说。这时候,船被风浪打翻,船夫问:“ 你会游泳吗?”哲学家紧张地回答:“ 不会。”船夫悠闲地说:“ 那么,你失去的是生命的全部! ”

  我想,不尊重生活本身的需要和生命的自然进程的人,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

  爱情、欢娱、享乐、休闲与事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你之所以需要事业的内心动力,也是个人奋斗的目的。知道这一点,你一定会发现,在获得事业成就的同时,拥有一段美好的情感也许才是生命乐中的华彩。在我看来,你小心翼翼地在事业与爱情中作选择,把本来并不对立的事物对立起来,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你用事业来掩藏自己在情爱中的不自信,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把内心冲突用升华的方式加以处理。

  存在主义说:“ 生命并不需要意义,存在本身就是唯一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需要意义?是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这样做。生命本身是依自然法则而存在的,生命的意义却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法则赋予的。“ 活得要有意义”是文化对人的一种精神压迫。其实,不管什么人、生活在什么状况下、有多大的能力,他存在的意义与任何人都是同等重要的。错在社会媒体过度崇尚精英文化、拜金主义,没有赋予社会多重意义与多重价值系统。自古华山一条路,不成功便成仁,让没有停留在塔尖的人们失却了内心的安宁。

  古人说:“ 能者安邦定国,无能者独善其身。”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

  社会是一个整体,像一堆沙子一样,有的人留在沙尖上,有的人跌落在底层,这样沙堆才能立起。一部分人富有了,上升到事业的顶峰,需要有另外一部分人甘于贫穷,甘愿做铺路石,不然社会就会出现动荡。富人们总是利用主流文化使他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变得合理,这就创造出价值与意义,让人们困扰在这种意义之中,忘掉了存在的本质。一个真正代表全民利益的社会会把财富交给品德高尚的人来管理,因为他们的操守、无私与智慧会把社会整体导向平和,不会激发人们之间的仇恨。好的社会也要无情地剥夺品德低下者的财富,让他们不能用金钱蛊惑人心、扰乱制度、危害社会。

  别被直觉误导

  我有种直觉,觉得我的丈夫慢慢地不爱我了,我整天生活在痛苦中。我感觉丈夫身边有别的女人,但又无法证实。我该怎么办?

  有人因为依从直觉而成功,有人因为盲从直觉而失败,关键不是直觉本身,而在于对直觉的解释。直觉是人内心最敏锐、最具有预见性的感觉,它像是一种被扰动惊醒了的潜意识,因而它的可靠性不容置疑;但它又是一种原始的、不定性的感觉。它要上升为一种真切的感觉,需要感性、理性、经验、因果思维、是非观念来帮忙。这些东西会形成一种内在逻辑,使你不由自主地猜想、判断、解释,进而演绎、联想、结论。这个时候,直觉已经被篡改,它融入了你个人的个性、情绪、心理特征与你内心的观念系统,不再是原来那个很真切的东西。

  心理医生坚信:“ 直觉被描述出来就不再是直觉。”因为对直觉的描述不可避免地会加入个人的思考,过分相信被意识修正了的直觉会给你的婚姻生活帮倒忙。假如你允许我来对你的感觉作分析,我会说:“ 直觉只是告诉你,先生对你的情感有了变化,其余的感觉是你自己的诠释与猜测。”与其说他把爱从你身上一点点地抽离,不如说是你让你的爱一点点地窒息、死亡。读你的问题让人伤感,像是在读莎士比亚的悲剧,感受到命运之中的不可抗力,我们好像是被不可逆的力量控制了。

  但作为心理医生,我很清楚地知道,任何悲剧的脚本都印刻于当事人的深层内心。这就像一种“ 扳机效应”,首先存在着一个扳机,现实中的事件只是触发了扳机,才会射出那发枪杀爱情的子弹。我想,我们需要先作一个假设:你认为老公“ 红杏出墙”,只是源于你内心中对婚姻的不安全感或对自己的不信任,就像寓言中那个“ 丢了斧子的人”。现实中,这样的故事的确很多。怀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一点点地创造出一种“ 现实”,最终让怀疑被证实。越怕失去什么,结果就越会失去什么,这就是生活不变的哲理。

  在所有的婚姻中,男女的情感都有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最初的爱是直白的、有情欲色彩的,以后就开始平和、潜抑、波澜不惊。情感有变化是自然的,几十年一成不变的情感反倒有不自然的僵硬,而僵硬的东西总是不快乐的。

  直觉到“ 对方不如以前那样爱你”,聪明的女子可能会这样来解读,“ 我们的爱情正处在慢慢走向平和的阶段”或者“ 情爱是起伏的,我们的爱情现在正处在低潮”,这样的解读不会给婚姻带来困扰。如果对直觉的解释是“ 他在外边有别的女人”或“ 不那么爱我就一定是爱上了别人”,那么你就给自己挖了一口烦恼的井。

  怎样给自己一个解释是一种重要的快乐的能力。曾有一个女子来见我,说自己跟丈夫结婚近20 年了,丈夫却突然跟别的女人私奔了,净身出户。她的丈夫留下一张字条说:“ 真的对不起。当初与你结婚是因为被你感动,并没有真正爱上你。结婚的时候我发誓要用实际行动爱你,但年过去了,我始终没有真正地爱上你。现在我遇到了我真心想爱的女子,我走了,不再回头,希望你不要恨我。”女子在我面前失声痛哭,说:“ 我这20 年真是毫无意义,我爱了他20 年,他却没有爱过我一天,这让我太痛苦。”我问她:“ 这20 年谁更难过呢?”她抬起泪眼看着我,很疑惑的样子。我问她:“ 你真的爱了他20 年?”她点头说:“ 我对他是一见钟情,他一直是我最心爱的那种男人”。我问她她的朋友怎么看,她低声地说她的朋友一直不看好这段婚姻,原因是她的爱人很出色,各方面都很优秀,她却不怎么杰出,个子、长相都很普通。她朋友还说:“ 你把你的婚姻经营了年真的不容易,现在你的儿子大了,继承了你丈夫的优秀品质与长相、身高,又有房、有车、有足够的积蓄,你还抱怨什么呢?”我回答说:“ 是啊,和自己爱的人耳鬓厮磨20 年与和自己不爱的人纠缠20 年,哪种更让人难过呢?”这女子突然有了一丝笑容,泪水也干了,在离开的时候她对我说:“ 我会谢谢他。”

  换一种解释会换一种心境,快乐的人往往是擅用解释的人。不过,解释并没有对错,哪种解释可以调整好自己就用哪一种,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只需在乎内心的感受。有个朋友在微博里问我:“ 先生有婚外情,我当如何面对?”我回答说:“ 有时候不妨想想,他不是为你而生,你也非他独属,各有各命,今世夫妻,下世路人,珍惜自己就好。这样想不会走极端,也许会生悲悯之心、宽容之念。”佛家把受制于一种让人痛苦的观念又不能放弃称为“ 执”,很多烦恼皆因人痴迷于一种错误的想法而不得解脱。有个禅学的故事:师傅对弟子说人就一世,没有二世,也无成仙之道;对世人却说行善积德是为了来世。弟子不解,问师傅为何心口不一。师傅说:“ 你执迷于成仙,我就告诉你没有,世人不相信来世我就说有,这是去执。”

  安全感源于我们选定的文化

  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有赖于两种内心深层的感觉:一是安全感;二是归属感。前者与恐惧( 死亡、伤害、痛苦)有关;后者与孤独( 依恋、隔离、无助) 有关。为了安全感,人类发明了秩序、规则、法律以及派生的真理、道德意识和善恶观。为了战胜孤独获得归属感,人类发明了婚姻、社会、国家以及派生的哲学、价值体系、美感与爱情。

  一般人并不能觉察原始状态下的安全感,它只是一种内在驱动力,一种时时提醒个体保护自己生命的本能。在生物试验中,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意识还没有运作,肌体已经自动出现应激反应。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眨眼反应:异物飞进眼睛的时候眼睛会瞬间闭合,眼睫的运动并不受意识控制。还有一个例子是,你到高空准备蹦极,意识让自己跳下去,安全需求的本能让你的腿和肢体僵硬,你不得不反复说服身体蹦极很安全,不然你的身体会拒绝往下跳。

  一般能被我们意识到的安全感,或能被我们解释清楚的安全感已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被我们的文化诠释过的感觉,两者不能等同。能意识到的不安全感是精神层面的紧张,是我们学习过的文化、价值观与内心解释造成的。意识不到的不安全感是躯体的紧张,如突发的、预感似的恐惧,莫名其妙的慌乱和焦虑。当我们的精神在某种信仰、信念的支撑下过度支配生命能量的时候,抑郁或焦虑就会爆发,逼迫人们躺倒在床上。精神不快乐的时候,躯体最需要休息。

  我们只能解读文化定义下的安全感。本能中的安全需求是不能解释的,因为任何解释出来的东西已经不是本能本身,而是被文化标记过的东西。为什么人们的内心对安全感会有不同的需求呢?这取决于人的内心存在着什么样的三种基本假定:一是对世界,二是对人类,三是对自己。如果假定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珍惜的,人类是友善的、愿意分享、互助与亲近的,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那么,内心就比较平和,快乐、乐观的情绪就多,对自我、对他人的要求就比较宽松,也愿意体验不同的生活、欣赏不同的文化。如果假定世界是充满危险的,人类是自私与好斗的,自己是无意义和脆弱的,你就会高度敏感、沮丧、紧张和害怕,你不得不谨小慎微。你会小心恪守某个价值体系、某种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被你选定的文化强迫下生活,唯恐厄运临头、噩梦缠身。

  安全感来源于我们自己选定的文化,不安全感也是被自己选择的文化价值观、概念系统、道德感)建构出来的,很多时候这样的文化恰巧是主流文化。当我们把疾病与健康对立起来时,身体有“风吹草动”我们就害怕。当我们相信疾病只是健康生命的一种状态,不仅不伤害我们反倒会提高我们的生存力的时候,我们就会乐于保留一些小病,以此获得更有效率的生活。要处理内心的不安全感,唯一要做的就是检视我们对自我、对外部社会、对人类的基本评价。看看我们行为激发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是我们的意识或内心冲突引发的,还是被我们的身体警觉所唤起的。如果是文化引发的不安全感,选择尝试新的文化与价值系统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当一个人所选择的文化观念是多元的、合时宜的、有效的,并与个体相匹配时,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身心是协调的,心境是愉悦的,感情是充沛的,体验是丰富的,精力是旺盛的。什么人都敢爱,什么事都愿意做,什么地方都想去走走,品尝着生命自由的感觉。

  喜欢破坏规则

  我常为自己设定很多规矩—只能这样,不能那样,打破规则会心存不安。

  其实没规则就是一种规则,没计划也是一种计划。在许多人的脑海里,计划和规则似乎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承诺、一种誓言、一种自律的生活态度。但计划与规则更像是一种生活的游戏,有的人立规则是为了遵守,有的人立规则是为了破坏。前一种人,订计划、立规则总是可执行、可完成的,他们的内心承受不了对自己的失望; 后一种人喜欢订一些显然是实现不了的计划,表面上他们渴望超越自己,潜意识中是反复挫败自己,让自己慢慢地改变一种生活态度。再没有比自己干一些专为挫败自己的事情更让人沮丧的了。最普遍的被大众推崇的做法就是努力学习别人,一个人不想成为自己,渴望成为他人,最终还是反复挫败自己。

  为自己订计划和规则有时是性格使然。写出畅销书《性格解析》的美国作家弗洛伦斯·妮蒂雅,对个性产生兴趣缘于她和丈夫费特在一块儿吃葡萄。费特喜欢用剪刀剪下一小串葡萄来吃,使篮子里留下的葡萄保持一种美感。妮蒂雅却喜欢胡乱地摘着吃,破坏了整串葡萄的外观,由此引发了她与丈夫之间一场持久的性格争执。费特竭力要用完美主义、有条不紊的生活态度来改变她,处处设立“ 葡萄规则”。妮蒂雅却总是有意无意地破坏这些规则,保持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特色。生活中正好有费特和妮蒂雅这两种人,一些人忙于建立规则,一些人忙于破坏规则,两种人形成一种平衡。

  中国人大多没有规则,原因是小时候规则太多,人说“ 虱子多了不咬人”正是如此。小时候父母管得太严,长大了离开父母后就变得很松散。

  规则分内在的与外在的,外在规则越少,内心的规矩就越多,这是适应社会自动生成的行为准则。内心规则当然跟我们选择的价值观、道德伦理有关,也跟小时候必须独立面对复杂的生活情境有关,父母保护多了,内心获得规矩的机会就少了。我们现在的交通规则越来越严,正好透露出中国人不太爱遵守规矩。德国人写过一本书—《聪明人的圣经》,该书将人分为三种:一种是狡猾的人,专门为人建立规则;一种是愚笨的人,生来就需要规则,没人为他们订规则,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生活;还有一种是聪明的人,他们从不把规则当一回事,却又与规则和平共处,并利用规则为自己服务。

  有一种哲学思想说:“ 规矩天生就需要有人来破坏,如果谁都不破坏,规矩就不再成其为规矩,破坏与重建是人的行为本能。”喜欢规则的人如果内心缺乏规则,会是一个无意识破坏规则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计划也许是更大的计划。你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就必须用十二分的精力来保持对生活的警觉和适应力,以应付随时不期而遇的突变和机遇。

  巧用自我暗示

  我老是用别人的评价来左右自己的判断。太容易接受别人的暗示,使我的生活乱成一团。我怎样才能学会有条理地生活?

  暗示性的确是人类特有的、有趣的精神现象。据科学报道,生物界某些动植物种类也有对暗示的反应能力。每个人对暗示的敏感性不一样,有的暗示性高,有的低。暗示性越高,对世界的感知能力越强,具有高暗示性的人的内在感觉也要比别人更丰富多彩。测试暗示性的经典方法是用两杯清水,说其中有一杯含有少量酒精,暗示性高的人可以嗅出酒味来。暗示分语言暗示和非语言暗示、被动暗示和自我暗示。被动的、非语言的暗示更像是一种经典的暗示方法,常用在心理治疗中。

  你的问题是一种很无聊的自我暗示。表面上你是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实际上你是活得有点儿不真实,好像时时刻刻在问:“ 我是谁?”要对抗暗示并不难,你只要做到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谁想暗示你都不成。

  当然,暗示性高也可以是很积极的。你常常会对某些事有特殊的预感,或者有一种超能力,你能一眼看出某个人可交不可交,别人要骗你很难。你对情爱的联想远比一般人绵长、复杂,一个眼神可以让你热情如火,也可以刹那间冷若寒冰,或者“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暗示性高的人也不怕孤独,因为你的心难得有休闲的日子。近日无忧,你还会流连于往昔或徘徊于将来,人很多时候是生活在自己的内心现实中,只有在与人的交往、工作、生活中,人才会遵守外部的现实。内心世界是否美好是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感的关键。暗示性高的人会把人间的大悲大喜、悲欢离合常挂于心,情感体验无不在心中流淌跌宕、高低起伏。暗示性高的人喜欢沉溺于幻想,有时也会过多地流连于内心建构的世界,引发社会接触不良或孤僻倾向。心理学的催眠技术就是建立在人容易接受暗示的基础上,用一种诱导技术,让人慢慢专注于催眠师的语言,并以此产生需要的联想,心理困扰在这样的联想中就被悄悄地处理掉了。所以,不要怪暗示扰乱了你的生活,在你还没有老眼昏花之前,不必过早把生活变得条理分明。

  你有助人者情节吗?

  我妈一生与人为善,却常遭人以怨报德,搞得自己常常满腹牢骚,却又痴心不改。我觉得她很受伤,但不知道该如何劝阻她。

  真正的问题是你母亲潜意识中有一种“ 助人者情结”—希望通过对别人的帮助来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说来好笑,99%的心理医生在刚执业时都存在着与你母亲相似的毛病。他们非常在意疗效,渴望看到来访者的改变,渴望听到来访者感谢和肯定的声音,并以此来维持执业的动力。结果却是无意识地把来访者的焦虑、痛苦、神经质纳入自己的身体中,被当事人挫败、耗竭。一个成熟的心理咨询师一定比来访者更能容纳他的症状或问题,他会思考症状的意义,对症状的继续存在保持尊敬;幼稚的咨询师看到问题还在那儿,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搞得自己很累。

  为了逃避这样的感觉,心理咨询师会无意识地依赖当事人,给当事人推销忠告,逼迫来访者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结果往往造成来访者更大的痛苦。这是精神分析理论提出的心理治疗中的反移情—心理医生把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未解决的内心冲突带入治疗关系,剥削和伤害了来访者的情感而不自知。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医生一定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苛刻的自我体验、严厉的专业督导才能执业的原因之一。不过,对于一个热心助人的母亲,我们不能苛求,爱心在何时何地都是和煦的阳光。普通人帮助普通人一定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引导别人,所以,年龄、身份、知识与经历储备是重要的。话说见多识广,如果你的母亲是这样的人,那对别人一定是多少有所裨益的。

  帮助他人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心理期待:

  第一种被称为“助人者情结”,通常是自我认同不足或者缺乏生活的意义。通过帮助别人来感觉自己重要、有意义,渴望获得别人的感激、认同、喜欢,在助人的时候很依恋与人形成的那种关系。如果你母亲平时很活跃,朋友很多,那她应该不是这一类。有助人者情结的人内心孤单,很在意被帮助者回馈的信息。如果回馈是感谢,心中就很愉悦,如果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在意或者有微词,自己的内心就很挫败,因此常不能保持内心平静,甚至于牢骚满腹。

  第二种是“ 功利性帮助”,通过对别人提供帮助来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施与小恩小惠,目的是要放长线、钓大鱼。或者通过提供帮助来控制一种关系为自己所用。这样的人内心可能对被帮助者有一种隐秘的愤怒与鄙视,施恩是在显示权力与优越感。《阿凡提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富人送给一个穷人一条裤子,他逢人就跟别人说这件事,见到这个穷人也一定要说这条裤子,结果穷人把裤子扔还给了他。当今社会人们都喜欢行善,有的人在资金积累阶段,强取豪夺,干了一些违背良心的事。现在生活富足了,为了自己的良心或者为了获得更好的公众声誉去帮助他人,这类似于功利性帮助。不过,社会伦理学不关注行善的动机,比较关心行善的方式。

  第三种是“ 共享性帮助”,自己好了希望人人都好。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彼此血肉相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同时,认为财富是大家的,愿意把自己手中的财富给那些更需要的人。这样的帮助不需要被帮助者任何的感激和报答,也不留名,只是把行善看成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无条件地爱他人也是行善,一个内心盛满爱的人爱别人是自然的,如果内心缺少对自己的爱还去爱他人是不自然的。引申来说,帮助别人却让自己饥寒交迫、亲情疏离是一种不当的行善。

  你的母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却因此牢骚满腹,但依然痴心不改,很可能是因为你们对她的关注不足所致。这些抱怨与牢骚类似于自嘲,自我寻找心理平衡,通过诉说得到儿女们的同情。作为女儿,你就构成了母亲情感疏泄的一个重要环节,想让她可以继续以善意待人,你需要热切地附和她、欣赏她,给她一些积极的反馈信息,来减少她的抱怨。你要装作很在意母亲的抱怨,但内心却要对这些抱怨有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因为搞不好,母亲的焦虑会转移到你自己的心里。最好不要试图通过说理、规劝来减少母亲的唠叨,更不要妄自尊大地替她作心理分析( 这是专业人员的事)。一不留神,好心会办坏事,结果是加重了母亲的情绪压抑,给她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善于把持自卑是种智慧

  我的朋友要才有才、要貌有貌,各方面都很优秀,美丽、成功她都占了,她居然说自己见人很紧张、很自卑,这是为什么?

  自卑心是一种内心的警觉,是一种创造的源泉与动力。自卑感让人去追求成熟、优越与完美。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尔弗雷德·阿德勒说,“ 人们所有的成长动力与行为目标旨在追求安全感和克服自卑感”,这解释了自卑的人为何更易于趋向成功。你的朋友在各方面都很优秀,美丽、成功她都占了,她仍旧说她很自卑,在我看来,这也许是为了保持完美的动力,也许是自谦。

  人有时候需要自卑之心或被宗教经常提及的“ 谦卑心”。谦卑让我们知道需要敬畏,知道我们不能狂妄自大地解释与评述这个世界。有了敬畏就有了宽容,就让我们明白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可知的东西,人基本是无知的。尽管科学帮助我们学到很多,但那仍旧是浩瀚自然中的微小部分。

  只要宽容、无知,就会接纳更多的人和事,也会接纳自己。

  美丽还存在一种悖论。我们几个心理医生曾做过一个调查,越是漂亮的女性,越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开始,我们和你一样也心存疑惑,按照《漂亮者生存》一书的说法,漂亮的女人应该占尽风头。其实不然,漂亮的女子经受着更多的社会“ 歧视”与曲解。人们习惯认为有漂亮脸蛋的人脑子一定很蠢。人们只在意漂亮女子的外表而忽视了她们美好的品质,反过来还要把这种下意识中的龌龊归罪于她们。有些人善于发现漂亮女子身上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达成自己的内心平衡。

  另外,美有一种同一性或对等原则,越是美好的东西,人们对它的心理要求越苛刻。这样一来,漂亮女孩美好的品质和个性得不到人们的及时欣赏和肯定,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消退,而缺点却被放大乃至强化、固化。

  漂亮的人活得更没有自我,有时不得不依靠矫饰外表来获取她成长中本应该自然得到的那些赞赏。你的朋友见到人会紧张,说明她知道比起一般人她更需要防御。漂亮的女人更容易遭受同性的嫉妒和引发异性的叵测居心,甚至是攻击欲望。善于把持一种自卑,与他人保持心理距离正是你朋友的聪明之处。

  从众和缺乏判断力是两码事

  我好像没有主见,同事做什么我就会不加考虑地去做;别人穿什么好看,我也会去买同样的衣服。我是不是缺乏判断力?

  人不可能总是保持清醒的状态,事无巨细都作一番细细思量。大多数时候自我是按照感觉来做事的,不然会活得太累!看到你的问题让我想到,从众心理是一种奇特的群体现象。在人群里面,个人好像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人云亦云,大家在做什么,个人也就跟着去做。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 去个性化”,即人在一个群体里会随着群体去思考和行动,也许事后会感觉自己当时很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经常地从众、跟风,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人生活在社会里,往往会给自己一个自我认同,以此获得归属感。在一个群体里,为了获得归属感,人们也会随同大家的意见,让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不至于孤独。因为去个性化,追求一致,消除差异,担心被群体抛弃,于是你身不由己地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身处理性的社会,人人变得合乎规则;身处混乱的社会,人人行为无序。这也是从众引起的。有种从众现象值得分析,就是在理性的社会,人人需要压抑自己的本能来符合社会的理性。但人的内心深藏着一些动物属性,身处一个被情绪控制的群体,自己的原始冲动会觉醒,当别人出现带有暴力色彩的言行时,自己会不能自控地跟着干起来。很多社会暴乱、打砸事件就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发生的。其实大多数参与者都是道德少年或好好公民。心理学解释这种现象像是一种被解放的感觉,对本能的压抑被解除了,人就变得不那么可以理喻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心理,明知大家都在干傻事,但心理暗自思量自己只是胁从、跟随,不是“ 带头大哥”,以为法律和规则不会找到自己,也就大胆去做。这是一种卷入,被群体效应的力量征服和控制,也等于是一种自我催眠,仿佛对自己说“ 没事的,我不会有事的”,结果后悔晚矣。

  你只是在生活琐事上从众,无伤大雅,但你要为此警觉,你不是“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类人。当看到群情激动和愤怒的场景时,最好早早离开,脱离可能让你被暗示、被卷入而变得疯狂的场景。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子勋 作品集
你在为谁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