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你在为谁而活》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章 生病是健康生命应有的状态(人与自我)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你在为谁而活》 作者:李子勋

第3章 生病是健康生命应有的状态(人与自我)

  健康的观念来源于现代医学,把生命存在的某些状态看成是好的,某些状态看成是不好的;但定义下的好与坏都是生命的常态,生命本不按文化定义去改变,但人们对身体的感受却被医学重组。西医不考虑个体存在的差异,也不关心人的内心感觉和意愿。

  忽视生命存在差异性的科学,也必然忽视个人的情感、精神需要、自我感与自我定义。

  其实,健康的人只存在于健康理论中,现实中不存在绝对健康的人。换一种眼光来看,不健康的东西是被健康理论创造的,正如有了心理学的理论,就有了心理医生,也就有了有心理障碍的病人。

  送走抑郁症

  我老公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曾经试图自杀。他整天不开心、不说话,封闭自己,还经常冲儿子发脾气。每天在外边他都会装得没事,可一进家门就情绪很糟……让整个家庭气氛非常压抑,我不知道如何是好,也不知道如何帮助他走出来。

  抑郁症或者抑郁情绪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很难有一天听不到它的声音,只要我们睁开眼,看一点儿东西、听一点儿东西或翻开什么读一点儿东西,我们总能发现“ 抑郁”这个字眼。中国人行为能力还可以,精神却多少有些衰弱。原因在于我们的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一种王权与臣服的文化。精神是一种自由意识的表达,有精神的人就有自我的主张,就有个性与独特性,而我们的文化更需要共性、随同性和同一性。我们的民族有一种更广义的精神,那是一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是全体民众的精神,个体精神需要弱化来适应全民意志的表达。

  在没有“ 抑郁”或“ 抑郁症”这个名词前,中国人惯用的词汇是“ 神经衰弱”。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医学界最大的科研任务就是治疗国人的神经衰弱或神经官能症。有人说抑郁是经济发展与生活压力加大所致,其实,这是国人的社会人格所致。我们的社会文化认同共性与整体利益,不提倡个性与独立。没受西方文化影响前,这样的社会意识有自在的美丽,但东西文化的交融让我们更多地感觉到这样的社会意识的不足之处,忘掉了它其实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从心理学( 源于西方文化)上说,不管是抑郁还是神经衰弱,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愤怒的内化。人不能把精神的力量自由地投注在外部世界,不能关注社会,去创造和实现个体生命崇尚的目的,不敢去挑战社会,寻求独创与更新,转而只关注自己,对自己不满,把攻击性释放在自己或安全的家人身上。在东方文化的解释中,这种内释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调节,男人在社会上要承受更多的压抑和不如意,在家庭里就享有特权,这是一种东方式的平衡。看看在这个家庭里发生的故事,仿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一个人处在抑郁状态时,如果他还可以把愤怒转移在其他家庭成员身上,那他是安全的,我们需要温柔地坚持用一种宽厚的心态去温暖他,不要怪罪他,因为他正处在糟糕的自我感下,缺少改变的力量。健康的家人要学会适应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但有一点要注意,千万不要学他的情绪,如果整个家庭都沉浸在抑郁中,可能会加重抑郁者的病情并激发他更大的自罪感,结果是危险的。有时候,抑郁者越是情绪糟糕,其他的家庭成员越是要互相鼓励、彼此支持,来保持家庭轻松的氛围,这对家庭中的抑郁者是非常好的。

  在观念上,家人要在这三点上达成共识:

  1.不能期待抑郁的家人改变情绪来满足正常家人的心理需要,如果认为“ 对方好一些,我们才快乐”,等于在残酷地剥削抑郁者,希望他压抑情绪来满足家人,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必须接受家庭中抑郁者的不良情绪,保持自然的情绪色彩,不让整个家庭陷入糟糕的情绪中,这是正常家人应尽的责任。要做到这点,家人要团结,我们可以这样想:他( 父亲、老公)平时对我们多好啊,现在轮到我们来照顾他了。

  2.相信抑郁是一个客人,它来到家里,全家人都不自在,但客人终归是要走的,不舒服只是一阵子,不要把眼下当作永恒。另一方面,家人要少关注抑郁者的抑郁情绪,少跟抑郁者交谈,但可以关注他不抑郁的部分,把他看成一个正常人。如果你每天都问他“ 抑郁好些了吗”,他的精神就总是陷入对抑郁的感觉中。如果我们每天都说“ 你今天看起来不错哟”,尽管有时抑郁者会否认,但他肯定会感觉轻松很多。

  3.让抑郁者有相对轻松的生活是重要的,比如,可以帮助他减少责任和生活压力,鼓励他休假,改变刻板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曾尝试用阳光、温泉加上身体拍打来治疗抑郁,效果是明显的。如果你的老公抑郁情绪很严重,除了相信医生给予的处方药以外,坚决地停止他的工作,带他去新鲜的环境中度假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往往是自我救赎的最好方式。我曾经有个朋友患了抑郁症,她的先生坚持带她去西藏自驾游,回来的时候这个朋友变得非常开心,这种方式曾治愈很多顽固的情绪抑郁或心境不良,如果经济条件和时间允许,带你的先生去一个你们向往的、风和日丽的地方,肯定会让他的抑郁随境而变。

  生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

  我先生是一个对身体健康特别关注的人。偶尔有点儿感冒咳嗽什么的,一定会在第一时间上医院。有时服药没有快速见效,他会急不可待地去另外几家医院求诊。我不知道先生为什么那么害怕疾病。

  对疾病的恐惧从心理根源上来说是一种对死亡的本能恐惧。很多人不能接受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有时嘴上接受,内心深处却在拒绝。以我个人的临床经验,可以把人们对疾病的态度粗略地归为三类:

  一是讳疾忌医,轻易不去医院,视医院为危险地带,严重的可以形成“恐医症”。一般来说,对医院、医生抵触的人医学上是欢迎的。因为人体有许多差异,同样的病、同样的治疗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人们应该知道治疗中自己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自动终止治疗或要求医生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样做能减少医源性的伤害。研究那些长寿者,会发现他们都是不那么爱去医院的人,也是对化学药物有心理排斥的人。

  二是完全信赖医学,医从性很高,把自己完全托付给医生。效果如何要看医疗制度、医疗水平是否完善,还要看实施救治的医生的个人素质、水平和责任感。医从性研究得出一种奇怪的结论,医从性高( 绝对服从医生) 的人生存率明显低于医从性稍差的人。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 听医生的话,死得更快”。不恰当的医疗破坏了人体自然的康复能力,当然会缩短生命的历程。医学界现在讨论较多的是滥用药物的问题,尤其是抗生素、维生素、营养补液等给人体带来的不可逆的伤害。

  三是对医生将信将疑,这样的人如果个性洒脱,是医院最好的“ 消费者”,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决定吃什么药和吃多久的药。有时间他们会战战兢兢地阅读一些医学书籍,热衷于查看医疗健康信息,希望了解更多,以追求就医中的安全感。这类人如果对身体过度关注就很麻烦。首先他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对危险敏感,整天被一些可疑的身心症状缠绕,时时感觉大祸临头。热衷于看医生但又对医生持怀疑态度,身心时时都处在一种对立的矛盾状态,我们把这样的看病称作是逛医生商店,“ 采购”医生,恨不能天下的名医都能见一见,天下好药都能试一试,但治病却像蜻蜓点水,朝秦暮楚。

  我个人希望人们对医疗报以中等程度的期待与信任,原因是,医学对生命的理解和解释还非常有限,医学并不是万能的。人们和现代医学的协调有赖于人们是否愿意改变对疾病的观念。有一本书叫《疾病的希望》,作者是两位德国心理学家。他们认为:“疾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生病属于健康,就像死亡属于生命一样。”从另一种角度看,疾病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比如,在人体发育中,疾病或感染会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体温平衡系统和对环境的适应力;创伤会加速皮肤和骨骼的修复与新陈代谢,使之更完美。比如,不小心吃了不好的东西,拉肚子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排出蓄积的毒素。

  近几年出现了一种崇尚自然与自我康复的新观念,即生病的时候停止使用化学制剂、药品,少进饮食,多喝水,依赖自身的康复机制,减少脏器消化代谢中的负担,允许身体经历疾病的自然发生发展过程,以此来促进康复,增强生命力。你可以鼓励先生给疾病两三天到一周的观察期,如果是感冒咳嗽自然会好转,稍重一点儿的病首先要注意休息,保持心境平和,吃易于消化的食物,补足清洁的水和新鲜的空气。如果效果不明显,再选择服用毒性小、副作用少的药物来减轻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在知识信息爆炸的今天,健康信息的过剩和极端化倾向、伪权威色彩与自相矛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人们几乎失去了对健康的自我鉴别能力。现代医学认为,人类的许多疾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信息病”,是人们或多或少地受了某些或某类信息的误导、干扰、冲击、赘述所致。信息是有能量的,会让精神消化不良以致出现身心问题。正如有的科学家大胆地说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而不是病死的一样,50年前的人得癌症还可以活很久,是因为不知道癌症的厉害,现代人得癌症后死得很快,与内心认定自己必死无疑有关。接受疾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疾病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因为疾病让你坦诚,让你关心并检视自己,就像车内警示灯亮了,灯不是问题,你的车( 生活)需要修整才是问题。拒绝疾病甚至不惜“ 饮鸩止渴”来消除疾病的人,疾病就真正成为了人类的敌人。

  真正的“遗忘”是彻底接纳

  我和男友之间有过一些伤心事,我想努力地忘掉,可它总是不时地从记忆深处跳出来,把我变成一个喜怒无常、尖酸刻薄的女人。加强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可是忘记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忘记不快乐、不美好的事?

  记忆是科学家一直非常关注的神经心理学内容。记忆的发生、储存是有选择性的,它蕴含着人类所有的对生活主动的适应、经历、学习、文化等信息的传输以及对生命历程的体验,类似于人类大脑深层的“ 黑匣子”,记录着生命的点点滴滴。遗忘却像是一种对记忆“ 储存器”的加密,它修改和整理记忆的内容,把有用的、需要的内容保存在人的意识中,活化人的思维与情感;把不重要的、无用的或者对生活有强烈的负面影响的部分加锁,隔离开来,让人的意识找不到它们。遗忘的记忆并没有消失,在特定的时候还会从人脑中冒出来。

  记住的东西不是真实,常常是对真实的体验与感受,由皮肤与肌体唤起,被人的意识知觉。神经心理科学证明,记忆信息在大脑中是无序存在的,被我们的观念再造与重组。你要遗忘就需要改变对“ 往事”的观念,不改变观念,记忆并不会消失,只是被潜抑。在做梦、催眠状态、癔症性人格解体时,遗忘的记忆会以极其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最终又回到你的生活中。

  有一本心理分析小说《伊娃·莱卡》,内容是:伊娃10 岁时曾目睹母亲被人谋杀,以后她又遭遇沉船,侥幸获救。由于接踵而至的恐怖场景和悲伤体验过于强烈,她一下就把所有的经历遗忘得干干净净,无意识地回避了痛苦,让自己继续生活在平静中。50 年后,一位好事的精神分析师通过对她的梦的释义和催眠激发了她遗忘的素材,逐步推演、拼凑出当时的情景,最终找到了真凶。

  所以,有两类记忆内容是容易被遗忘的,一是被内心认为是无价值的,或缺乏情绪体验的,或未被认真关注的。二是情绪体验过于强烈,记忆引发当事人的极端痛苦,或记忆激发一种深层焦虑的。前者是一种被动忘却,时间是遗忘的主导因素;后者是一种主动忘却,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是主导因素。

  你与男友之间有过一些伤心事,想努力地忘掉,可它却不时地从记忆深处跳出来,把你变成个喜怒无常、尖酸刻薄的女人。这可以说明两个问题:1.对往事伤心的程度还不至于激发你主动忘却的机制,你只好等待,让时间的流淌来产生一种对记忆的消退和弱化;2.你想忘掉不愉快的努力其实是对不良记忆的不断强化,因为关注是增强记忆最好的方法,不是忘却的方法。你这样做的象征性意义是害怕遗忘,提醒自己要时时保持警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如果你真想忘却你们之间的不愉快、不美好,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彻底地谅解、接纳、认同,以此降低创伤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样,遗忘才会真正到来。

  在无意识层面,你不能接纳和忘却那些伤害的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你没有真正地原谅自己。你的许多愤怒看起来是指向你的男友,其实是指向自己。你把自己变成一个“喜怒无常、尖酸刻薄的女人”,难道不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当然,也许这种喜怒无常、尖酸刻薄本身就是你个性中被压抑的部分,只是你以为现在有了充分的理由,可以把它合理地呈现出来而不至于被人误解。如果是这样,建议你找一位心理医生,通过反省与领悟,完善自己的个性。

  与强迫症和平共处

  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总怀疑水龙头没关好,煤气没关好,钥匙没带,反复检查还是不放心。朋友说我有强迫症,我该怎样摆脱这种心理?

  人的内心有一种对现实的建构能力,你一个人独处,安全是你最关心的,因此,你常常会体验到莫名的紧张。当你关注这样的感觉时,你的内心就有了很强的无中生有的创造力。至于是不是强迫症,要看你反复检查之后是否就放下心来,是否妨碍了你的正常生活,如果只是内心的紧张,那么这种强迫就是你的情绪需要而不是问题。

  要理解强迫的观念,就要想到人在清醒的时候,会有很多散乱的、无序的念头在大脑中一闪而过,这是人为了保持清醒需要的散乱信息。很多人的心思都在外边,注意不到自己担心过什么,也关注不到内在纷繁的矛盾信息,所以也没有这样的烦恼。有强迫症的人善于抓住一闪而过的念头,并由逻辑去分析、批判、强化它们,结果类似的念头就越来越多,好像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收不回去。

  有强迫症的人俨然是个哲学家,对人的思维过程感兴趣,所以很多微小的念头在他们那儿被津津乐道地阐述和重复。说有强迫症的人痛苦是假的,说他们随时优越地显示自己思维过程的缜密性与精确性并沾沾自喜才是真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快乐?是文化没有标定这样的能力是人类高智商的表现,而把这样的思维看成是病的结果。仔细想想,很多杰出的人都曾有过一段强迫性的生活,在强迫的思维中操练了自己掌控科学、社会、宗教、文化事业的心智能力。

  强迫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词,意味着不自由。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内心不自由呢?自由是需要代价的,比如冒险、责任、恐惧、失控。强迫是一种对规则的服从—安全的规则、干净的规则、正确的规则,借此我们可以逃避不洁感、不安全感和犯错。我们为什么要寻求干净、整洁和一丝不苟呢?因为这些是我们喜欢的文化。文化告诉我们,“你必须永远正确、不犯错、有条不紊”,我们就这样去做了。结果发现,绝对正确简直是恶魔,让你寸步难行。

  其实,规则对内心的强迫还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预兆式的恐惧和行为后的自责。这两者非常矛盾,前者说你不这样做就不行,天会塌的;后者说你怎么能这样做呢,天都塌下来了!其实反正天都要塌了,就让它塌好了。当然,有强迫症的人要这样想就不强迫了。我觉得强迫性思维是科学的产物,科学不能忍受并排斥不确定性,科学喜欢逻辑与线性规则。有强迫症的人也害怕不确定的东西,喜欢线性缜密的思维。与有强迫症的人打哑谜是自讨没趣,他们喜欢坦诚与直白,也喜欢极端地去看问题。

  要解决你的问题,根本上是要解读你内心的文化规则,不要相信心理学所说的“ 洁癖是对往事性创伤的压抑或处理,反复检查是缺少安全感或‘ 超我’的霸道”,因为很多解释不会导向问题的松解,反而会促使问题固化,增强你的无力感。相信强迫是你在训练一种科学的、绝对正确和一丝不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首先阅读混沌学,学习复杂思维,然后接受新物理学的定义,把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放进旧纸箱。容许世界的不可知与混乱,你才可以接受内心的不安和无序。

  解决强迫的技术最有意义的就是“ 反其道而行之”。每天给自己定下这样的计划:清晨4 点起来,要检查20 遍门窗、煤气,洗30 遍手,请一个人给你计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结果怎样?你差不多会变疯。疯子是不会强迫的,清醒的人才会强迫呢!当你变得有点儿疯的时候,思维就自由了。

  另一个技术源于道家思想。要摆脱某种状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试着不去摆脱它,与它和平共处,甚至喜欢它。因为强迫状态是一种双向的循环冲突:一件事你不愿意去做,又控制不住自己要去做,做后又倍加后悔和懊恼,并体验到强烈的矛盾与痛苦。对这种内心悖论情景的解构就是:想做就去做,别跟自己较劲,也不去评价,像一种禅的境界:“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如何让自己脱“瘾”而出

  我做什么事都容易上瘾,最近好像得了电脑依赖症,每晚打网游打到半夜两点,就是停不下来,很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我想,一个人能每晚久坐电脑前打游戏,需要有两点:

  1.过剩的精力需要释放,并且不再愿意去寻找新的追求;2.上瘾行为会给人一种忘我与放松、对现实的解脱、对内心焦虑与愤怒的处理,这是继发心理获利。

  缺少任何一点,电脑依赖症或其他相类似的上瘾行为都是不能维持的。

  人类普遍存在着依赖情结或成瘾倾向,这样的特点主要用来应付生命存在的三类基本焦虑:现实性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这些焦虑会陪伴人从生到死。焦虑的存在维持了生命的活力,却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来与之达到大致的内在平衡。每个人对焦虑的忍耐阈值不同,对焦虑的释放和处理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使自己焦虑疏解的行为、活动、兴趣、爱好、社交都是良好的释放情绪压力的方法。成熟的释放方式适度、合理、节制,具有节律和规律。幼稚的处理焦虑的方法通常是无意识地通过转移、投射、压抑、退化等自我防御机制,来达到一种虚假的内心平衡。这样的释放常常是过度、成瘾、不合理和无规律的。

  成瘾的象征意义是固着,即不再接受更新。焦虑的象征意义是寻找,总是在寻找而又苦苦寻求不到,就形成了焦虑。成瘾行为当然是缓解焦虑最方便的做法,一片药、一件收藏品、一杯酒、一壶茶、一段情欲都可以是追求中的替代品,让人们忘却生命负载的终极意义、目标和对幸福的追求。其实,所有的形式都可以成为成瘾物:金钱、权力、知识、爱情、娱乐、运动、食物、宗教、毒品、酒精、安眠药等。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能激发人的内心依恋,都可以成瘾。

  当然,上瘾是幸福感与满足感的快速达成,不用久经磨难,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生命的激情与高潮体验。对什么依赖、上什么瘾,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需要什么。对网络聊天有依赖的人往往在社交方面有些困难;对网游有依赖的人绝对需要成就感和唯我独尊的体验;有社交恐惧的人容易饮酒上瘾,以此获得人际关系中的完美体验;渴望在不自由的关系里获得自由,香烟可以帮助人达成瞬间的现实飞跃。药物上瘾也有很奇特的区别:需要激情、赞赏、卓越的人服用兴奋剂( 可卡因);需要回避现实冲突与烦恼的人服用麻醉剂( 大麻、海洛因);需要超越与高峰体验的人服用致幻剂(LSD);需要对痛苦麻木的人服用催眠剂( 安眠药),睡着了就感觉不到了。你依赖什么是你渴望什么却又难以得到什么,用一杯酒、一支烟、一片药、一个游戏来做替代品,得到内心片刻的安宁。

  现在我们要回到问题描述的情境中,我要问你打网游改变了什么—是否减少了你与什么人的接触,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自我空间?是否回避和化解了什么内心冲突,忘却了什么样的烦恼?暴力的网游往往指向攻击欲望的实现、愤怒和敌意的畅快表达,把对现实的愤怒发泄到非现实的领地是安全的。游戏对暴力的合理化,让我们感觉不到我们的内心充满残酷、嗜血的欲望与对杀伐的快感。

  我还要问你游戏结束后的感觉是什么—是心满意足,还是意犹未尽,或后悔不已?心满意足是一种需要,继续网游下去没有什么不好,这是你情绪的调节器。意犹未尽就要小心,因为游戏已越过边界进入了你的生活,你被它牵制和干扰了。从禅的境界来看,你玩游戏的时候,游戏制作者) 也在玩你。后悔不已是一种心智的警觉,游戏已经在毒害你,让你成为它的奴隶,像吸毒的人最终从毒品的主人沦落成为毒品的奴隶一样,送走你的电脑是唯一有效的自我救赎。

  快乐有时需痛苦相伴

  我遇到过很多不顺,最近经医生诊断,我有狂躁型抑郁症,我不敢告诉家人,不敢告诉男友,怕他们会把我当病人看待。

  首先,你需要质疑医生的诊断。狂躁型抑郁症是精神病学的专业标签,指双向性情感障碍。它的诊断需要有典型的躁狂与抑郁发作,具有心境与环境不协调、社会能力和工作能力受损的表现,病人病期缺乏对病症的认识和自我协调能力,睡眠减少,易激惹、抓狂与自杀,喜欢夸大与自贬,话语多与沉默寡言并存或交替出现。一个典型的狂躁抑郁患者并不需要告诉别人,恰好是被别人发现而自己却浑然不知。不过,医学统计认为,人群中大约有的人有双向情绪色彩,是否给予临床诊断还要看是否影响了当事人的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

  其实,每个人的情绪曲线都有兴奋与沉郁的变化周期,像波浪一样起起伏伏。把情绪的变化周期( 频率) 和变化的幅度( 强弱) 看成两个参照轴,人的情绪状态分为四种类型:波幅小,情绪周期交替快者是活泼型;交替慢的是沉稳型;交替快,情绪波动大,给人的感觉就是戏剧型人格,喜怒无常,好在是大体平衡;周期慢,波幅大,被人感觉此一时彼一时,这是一种躁抑色彩。后两者给人的感觉是不稳定。

  我有个朋友,每年3月到9月是他的沉郁期,不爱读书,整天睡觉,上班懒懒散散,工作马马虎虎,而9 月到第二年3 月是他的兴奋期,“ 十处打锣九处在”,什么事都来“ 瞎掺和”,哪儿都听得见他的欢声笑语,让人爱恨交加。我们常调侃他是“ 夏眠”动物,天气变冷,精气神倒来了。

  奇怪的是,他自己倒很认同,从不把自己当另类,结果是我们也只好认同,权当是他的个性特征。久而久之,离了他还不行,觉得生活中少了一笔亮彩。

  双向情绪色彩也许是个更贴切的、不易引发你的不良联想的标签。它只是人对环境的适应问题,而非医学问题。比较有意思的是轻躁状态,这差不多是生命在非人性化、不理想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不靠药物就免费可得的完美情绪体验。具有这种特质的人对世界充满好奇,总是乐滋滋的,哪怕谁家花盆被风吹落砸在头上,瞬间的愤怒后喜悦又会控制他。这样的人在社交环境中是良好的润滑剂,幽默、风趣、逗人发笑、耍小聪明,哪儿都有他的身影。他们学习效率极高,心境不佳时落下的一年的功课,短短一两周不吃不睡就能补完,考试成绩还出奇的好,让勤勤恳恳的学子们气得吐血,让老师大跌眼镜,他们是创造奇迹的人。

  轻躁是上帝给这一类人的礼物,作为补偿,上帝也会拿走他们几个月的快乐,让他们处在恶劣的心境中。如果我们不想保持双向情绪,那么在快乐到来时我们就要自觉节制,不让喜悦那么集中、快速地勃发出来。心境低落的时候我们自觉地增加活动,不恋床,也不回避人际交往,让情绪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得到恢复。当然,渴望奇迹的人不必这样做,不变的情绪哲学是:快乐也需要痛苦去平衡。

  告别“依恋饥渴”

  我的男友对我很不好,我总想鼓起勇气和他分手,但坚持不了一个星期我又去求他原谅我。这样反复了好几次,我知道继续维持关系对自己很不好,却感觉离开他我会活不下去显然,维系你和男友关系的不再是情感,而是你心中对他的依赖、对与他分离的恐惧。爱情的确容易让人的心理返回到早年与母亲的依附关系中。那个时候,离开母亲的婴儿会觉得很恐惧,会害怕得不断哭泣。有两种心理力量可以让人拥有成熟的爱情能力: 一是幼年与母亲形成的深层依恋,这种依恋帮助我们对关系信赖。二是5 岁前后体验过的与父母分离的紧张和喜悦,这种分离帮助我们信赖自己。爱情有了这两个心理要素,就不太容易陷入无助感与对他人的依赖。

  我分析,你的情况是一种“ 依恋饥渴”。早年在与双亲的关系中未能完成依恋过程,所以你的爱情很像是无意识地寻求一种亲密补偿。你与男友的关系类似于你早年与父母的关系。你生气时会跑开,然后恐惧与孤独占上风,你又赶紧回去认错。不过,有依恋障碍的爱情也是爱情,只要双方喜欢这样的游戏就可以。我有一个女性来访者,她有婚姻却迷恋情人。

  她来访的目的是帮助她戒掉对情人的肉体渴望,我们约定她两周不见情人来试试她的能力。结果是咨询不仅没有减少她的约会,反而增加了她对情人的需要。

  好的爱情也存在依恋感,但这种依恋不会妨碍个人自由地的决策,拿得起,放得下。以依恋为主的爱情有以下特征:

  1. 有一种被强迫性。好像离开对方就不行, 让人感觉像“粘粘草”( 一种依附植物),甩也甩不掉。这样的强迫性使人失去选择的能力。

  强迫性的依附类似于吸毒成瘾,明知对自己不好,却管不了那么多。

  2.分离的恐慌。在爱情关系里无意识地感觉到害怕失去、内心慌乱,因而在关系中无条件地付出、服从和讨好对方,任由对方支配,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持被爱,结果把关系搞得很糟。当关系变糟时不能觉察自己的问题,对男友产生极大的愤怒与抱怨,出现想离开又恐惧分离的心理情境。

  3.戒断反应。这就跟吸毒一样,几天不见,出现很多身心反应,孤独、空虚、不完整感,甚至抑郁、绝望。躯体上表现出食欲下降、睡眠失常、烦躁、疼痛、哭泣等。这些身心症状仿佛逼迫着人逃回不良关系中。

  有上述特征的人差不多要算是关系的囚徒、爱情的殉难者。不过,这种依恋或依附现象到处存在,在心理咨询中这种心理现象也会发生。不好的心理医生利用分析技术破坏当事人的心理防御能力,鼓励他们对自己依赖,促使他们心理退化。当事人也可能出现对治疗关系的依赖,形成分离的焦虑与恐慌。而医生就可以把当事人“ 吃定了”,并为所欲为。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医生就业前要经受长期的、严格的、魔鬼般的训练,被深度分析、去价值化等,直到变得人格完美的原因。

  要斩断依恋,你需要重建三个心理:

  首先,要意识到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虽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却远没有整体重要。所以,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与职业状态,可以帮助你缓冲分离的痛苦。

  其次,要学会爱自己,爱自己永远大于爱你的恋人。爱自己的人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因为他会讨好自己,善待自己,对自己不好的事也不肯重复去做。

  最后,要相信美丽的爱情不止一次,爱情需要更新。如果你是一只自由的鸟,那么你绝不会迷恋鸟笼或情网,只有男友成为博大的森林,你才愿意栖身。

  厌食背后的秘密

  我有厌食症。情绪不好的时候会猛吃零食,吃完又后悔不已。平时我尽量不吃东西,专挑没有营养的蔬菜与水果,吃多了我还会悄悄去吐,怕自己长肉。

  情绪的宣泄对每个活着的人都很重要,古人也有借酒消愁、长歌当哭的情怀。人们舒展情绪的多种方式构成了人文社会情绪行为的多样性。

  比如,谦谦君子生气的时候能去找人理论、打架;行为规矩的人会去抽烟喝酒;生活节俭的人会胡乱花钱……人对情绪的宣泄大多与自己的禁忌有关,平时最忌讳什么,伤心起来就专干什么。你一不高兴就胡吃海塞,那减肥自然是你日常最关心的事,所以生气的时候贪食就成为惩罚自己的最好办法。

  厌食是人妄想回归婴儿时代最无意识却最有象征意义的行为。人对食物的第一联想是“ 可以使人发育成长”,厌食的潜意识语言是“ 我不想长大”。看看有些父母对待厌食的孩子,你立即会想起父母拿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大人百般迁就他、喂他、哀求他、逼迫他多吃一点点。厌食让人重新回到了孩提时代。

  依据精神分析理论,厌食还是对性爱的拒绝。这类厌食行为几乎全发生在年轻女孩子的身上。身体发育会出现女性的曲线,由此联想到性,于是女孩子用厌食来对抗对性的恐惧。厌食到了一定程度,月经会消失,月经是一个女孩成为女人的象征,没有了月经也就不用把自己当作女人。

  在宗教立场上,厌食是一种净身行为。食物是糟粕,要让身体保持洁净,少吃糟粕的东西是唯一可行的。节食是很多教徒修炼的必经之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少言节食才能达成精神的升华。那么,人为什么要节食?是为了对抗人性中的贪欲、渴望、权力、性欲、被爱、享乐欲……要放弃厌食,就要坦诚地接受自己的内心是不完美的,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形体和心灵,坦诚地接纳自己的贪婪、欲望、性冲动、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才能使厌食看起来不那么重要。节食是可以提倡的,现代人吃得太多已经给社会医疗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在我的经验中,厌食的人潜意识中或拒绝女性角色,或反抗父母权威,或逃避现实焦虑,这些情况占相当大的比例。饮食的象征意义是接纳、消化、融入自我。厌食的人则缺乏接纳的勇气,也不承认现实。保持身材苗条只是一种美丽的谎言,大多数厌食者的苗条不是美学上的,而是心理层面的。真正追求苗条的人并不排斥食物,只是不多吃。

  厌食的最后一个象征是不畏惧死亡。吃不进东西往往是濒临死亡者的一种表现,厌食者在玩味死亡。他们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还那么坚决地闭紧嘴巴。20%的厌食症会因为内脏器官衰竭、感染而死亡,不能不说厌食是一种巧妙的自杀。不过,厌食的后期无一例外会暴食( 贪食),控制不住地把找得到的东西都吃光。这是对死的藐视后面潜藏着的对死的极度的恐惧。坦诚地面对,并强化对死的恐惧差不多是治愈这类厌食症的最根本方法。

  善待抑郁

  我常常很抑郁,医生让我吃抗抑郁药已经3 年了,我还是摆脱不了。我该如何做?

  抑郁情绪是人类最普遍的情绪体验。英语单词depress 有被压倒的意义,被什么压倒呢?被环境、被文化、被自我知觉所压倒吗?一个人被打倒了,倒在地上,只要他不再爬起来,谁也不能再一次打倒他。抑郁给了我们一个休息的理由。既然谁都不能再加害于我,我就可以喘息了。当我们很累、很不安全的时候,可以欢迎抑郁的到来,可以合理地倒在地上获得安全。

  在这个意义上,抑郁有时候表达了身体的诉求,拯救了人的生命。当精神高涨的时候,我们忘我地工作,忘我地付出和奉献,忽视了肌体的耗竭和生命的日渐脆弱。抑郁来了,它让我们倒下,得到了别人的奉献、关爱、帮助和体贴,精神虽然是不快乐的,身体却在休息,生命的力量也在恢复。我们的大导演、大画家陈逸飞先生,如果当时有抑郁来“ 帮助”

  他,他可能还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拒绝抑郁帮助的人不能不说是愚蠢的人。其实,能够感觉抑郁是一种能力,是身体对情绪、压力、疲劳的感知能力,缺少这种能力的人,不能感觉到自己已近崩溃,过劳死往往就找上他们。

  想一想,如果抑郁这个词没有被好事者发明,人们只会对抑郁的人说:

  “ 你太累了,你需要休息。你可以在床上多躺躺,让别人来照顾你。”那么,你就不会那么紧张,也不会让自己情绪低落太久,因为你是正常人。

  当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抑郁症患者时,你的很多过分的行为就变得合理,你可以理所当然地享受疾病给你带来的利益。疾病的确有一种很强的改变环境和关系的能力,关键是你是否知道如何来利用它。

  心理学解释抑郁是愤怒的朝内释放。因为担心攻击性、愤怒和敌意的泄露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把它朝向自己,攻击自己是安全的。心理医生有时会故意激怒抑郁者,如果他们愤怒,抑郁立即就会减轻。抑郁的另一个心理解释是逃避责任。伴随抑郁有强烈的无力感、无能感、失去活力,这样的人是不能承担责任的。当一个人做错了什么事,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抑郁就来帮助他解脱这样的责任。

  人们只有接纳抑郁的情绪,把它视为一种情绪常态并采取积极措施去适应和改变,才能成为抑郁的朋友。德国的托·德特勒夫森说:“ 不要认为疾病是多了什么,换个角度想:疾病是少了什么?就好像车里的指示灯亮了,是提示我们需要加油蓄水。”抑郁也是人体的一盏指示灯,它提示我们身体需要休息,情绪需要宣泄,生命需要爱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制欲望,减少过度的辛劳,因为抑郁使我们清心寡欲,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我们对抑郁的恐惧源于文化对抑郁的解释。我们总看到抑郁可怕、糟糕的一面,我们得到的只有烦恼、灾难、绝境,甚至决定结束生命。如果文化提醒我们抑郁也有好处,我们就会无意识地把抑郁导向宽容,并利用它为自己获得在不抑郁的时候得不到的利益。善待你的抑郁也就是善待自己。

  积极释梦带来积极心情

  我一切都很顺利,事业、爱情,最近却老做噩梦,这让我产生很不好的预感,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本来计划好与爱人出国旅游也因此取消,外出上班时也提心吊胆,我不仅担心自己,更担心我的爱人,心情很不好。我该怎么办?

  人类为什么要做梦,至今还是一个谜。科学的假设只有两个:1.做梦是大脑在处理信息与储存信息,类似于计算机。证据是做梦时大脑活跃,神经突触间信息交流频繁;2.人深睡时心跳和呼吸变慢,体温降低,达到一个临界点后,心跳再慢、体温再低生命就会有危险,而做梦会形成一种假醒,唤醒心肺功能,增高体温。证据是冷血动物不做梦,只有哺乳动物才做梦。

  相比之下,做梦的文化假设却相当多。比如把梦当作一种生活的启迪或预兆;或把梦看作是心灵的艺术创作;或把做梦看成是灵魂脱离躯体到处漫游……人们在晚上分别时会说“ 做个好梦”;把美好的期待说成“ 梦想”;把达成心愿说成“ 圆梦”;把身处险境描述为“ 仿佛身处噩梦之中”;面对不期而来的幸福,人们说“ 我会不会是在做梦”。心理学家认为梦是潜意识打开的一扇窗,把释梦看作是通达人潜意识的捷径,对梦的解析也已成了心理治疗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每个人对梦的诠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使得一个梦由不同的人来解析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传说有个国王,他做了一个很可怕的梦。梦见自己一夜之间,满口的牙齿一颗颗地掉光了。国王醒来后非常害怕,他召来大臣为他解梦。第一个大臣说:“ 陛下,这是一个不好的梦,它预示您的亲人会一个个死掉。”国王一听发了火,把这个大臣关进了大牢。国王召来第二个大臣,这位大臣说:“ 陛下,恭喜您得了一个好梦,它预示您是一个长寿的人,身边的亲友会先您而去。”国王转怒为喜,赐予此大臣许多财宝。

  对同一个梦的不同解释得到的效果不同,报酬也不同。

  我想给你的噩梦另一种意义。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梦有一种重要的心理补偿和调节作用,是一个内在的自我平衡系统。我在临床诊断中,的确发现许多幸福的人做悲伤的梦,闲适的人做紧张的梦,抑郁的人做快乐的梦,满足的人做失落的梦,这倒应验了东方文化中“ 梦是反的”的学说。

  荣格的理论正好可以解释什么都不错的你为何要做很糟糕的梦。你的担忧多半来源于你的自我暗示,暗示自己会出“ 事”。心理学把这种自我暗示看成自我预言,激发无意识的自我求证过程,结果真就出事了。但这个“ 事”绝非是梦惹的祸,而是你重复暗示的结果。所以,改变你对梦的解释也可以改变梦给你带来的心情。

  如何“助人自助”?

  朋友们一有了烦恼,都找我倾诉,我的心中不知埋藏了朋友们多少酸甜苦辣,包括他们非常隐私的事情:婚外情、同性恋、单恋的绝望以及非分的欲望、狂想。我守口如瓶,可是背负着这么多秘密,我都快被憋疯了你应该算是一个敬业的“ 民间心理医生”,“ 被逼疯”的感觉用心理学术语说:是一种心理的耗竭,这种状态会给你的身心带来危险。专职的心理医生在倾听咨客的“ 秘密”前,要经过无数的职业训练,他们拥有“ 钢心铁胃”,不易产生对负性情绪的“ 消化不良”。即便有,他们的身后还有专业督导和工作小组来帮助他们作心情更新。所以,最好的建议是你立即停止这样的助人,赶紧找一个真正的心理医生来解脱你的压力。

  有时候,朋友们向你谈苦恼你愿意听,慢慢地他们会以为你喜欢听,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看到你,朋友的酸水、苦水就往上冒,不说不得消停。这个时候,说愁道苦就成了双方的“ 创作”游戏,说有就有,说无亦无。甚至到了后来,也搞不清是你有听的需要,还是他们有说的渴求。日子久了,朋友们反过来会怕你,走路也要躲着你。所以给你的第二个建议是多与人分享快乐,少与人分享忧愁。面对“ 垃圾倾倒”,该说“ 不”时就说“ 不”,不要闹个“ 眼大肚子小”。

  很多时候,听别人的故事可能潜藏着自我的情结,一些连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没有搞利索的烦心事,再从别人嘴中听到,就会乱上加乱,扰得你内心不安。受过训练的心理医生也经常会被自己内心突然出现的情绪所干扰,好在他会立即停下来给自己作分析。很多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恰当的处理,医生就得到了成长。所以,我的第三个建议是,许多沉甸甸的东西你认为是别人的,有时恰恰是你自己的。正如佛说:“ 你心中有,眼中就有。”要想听别人说,先把自己的内心变得空灵,不然,在听时、听后,自家的情动、欲动、心动,会惹出大麻烦。

  莫把宠物当情人

  朋友送给我一只可爱的、长满金黄色长毛的博美狗。我非常喜欢它,每天和它形影不离,连工作都不想做了。

  动物,尤其是小而可爱、对人没有攻击性的动物,的确成了人类多余情感和情绪的收容所。人类从动物那儿得到的太多了。先不要说人类在物质上对动物资源的依赖,在心理层面离了它们也真的不行。在这个星球上,人类是最孤独的生物,需要动物给予我们信赖与温暖,如今流行的宠物热正说明了这一点。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没有孩子或孩子已经长大离家的妇女,会对猫狗疼爱得跟对孩子似的。这类似于精神分析说的“移情”。

  看来情感对于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压力,所以人千方百计地要把它释放出去。

  心理学认为有三种人对小动物可能会形成过度的宠爱和依赖:一是孩子,二是单身男女,三是老人。孩子需要朋友;单身男女需要陪伴;老人需要精神寄托。积极地看,是人在通过对动物的友谊来补偿人际情感的不足,宠物成为一种心理替代或投情的容器。换个角度,这种宠爱也是孤独的人在利用动物来逃避空虚与寂寞。当然,宠物也可用来实现人内心难以昭示的控制欲与占有欲。爱一个人,可能会遭到冷落和拒绝,你的宠物却不能拒绝你,也难以冷落你,它只能依赖你才能生存,宠物对你所有的关爱都会报以感激。

  读你的信,感觉你对动物的宠爱更像是一种情爱的补偿,替代了你对真实情感的需要。你的内心也许是孤傲的,不能平等地接纳一个恋人;也许是怯懦的,害怕被人背叛或拒绝。养一只温顺的、会讨好你的、不会拒绝你的、与你不死不休的小动物是再合适不过了。我年轻的时候,邻家女孩养了一只猫,她与别人恋爱时要先带对方回家,看自己的猫亲不亲近对方,喜不喜欢对方,我们都笑她有点儿痴迷。学了心理学后我才知道,那是一种被歪曲了的对安全的需求。

  在我的咨询生涯中,有一个三十来岁、离了婚的女子,没有孩子,却养了6 只猫,其中一只是公猫。她的快乐就是把公猫关在阳台上,让它与母猫们只闻其声不见其面,或虽见其面却难近其身。邻居们抱怨说那公猫的叫声“ 惨不忍听”,但她自得其乐。这种心理机制被称为“ 转移”。她把对前夫不忠的愤怒转移到可怜的猫身上。另外,她把公猫关起来,也是一种心理补偿,潜意识里埋怨自己没有管住丈夫,让他受到了年轻女子的诱惑。所以她对我说:“ 我总得小心地看住那些母猫,一不留神它们就往阳台上跑。”对动物情感的拟人化是出自人的需要,对动物其实是不公平的。

  所以,希望你的博美狗只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 情人”。

  家有同性恋老公

  我读了老公笔记本中别人给他的一封情书,发现自己深爱的丈夫竟是同性恋。

  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平静自己几乎崩溃的神经,连哭都哭不出来。但我不能跟任何人诉说,怕伤害他,只是感到一种彻彻底底地绝望。

  你的信给我呈现了一种生活的真实。真实的东西常常意味着不完美和不和谐,甚至是易碎的和易变的。你的内心对家庭曾是那么认同和满足,读了那封情书,过去的幸福欢乐似乎就不曾发生过或不再发生了,过去的真实似乎也就不再是真实的了。其实,你的生活并没有变,生活还是那种生活,只是你的内心感觉变了。在我的咨询经历中,因配偶是同性恋或存在同性恋情结前来求助的人确有不少。他们都有强烈的被伤害感和失落感。我很理解你信中那种“ 彻彻底底的绝望心情”,更让我感动的是你的宽容和善良,你的丈夫遇到你是他的幸福。

  同性恋在今天的生活中已是公开的秘密,你没有生活在那种情感层面,不理解和不接受是很正常的。虽然金赛认为每个人都潜藏着同性爱的能力和情结,但要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对大多数人来讲仍似登天。人类的情感的确是非常泛性和具有多元化色彩的,人们可以爱阿猫阿狗,为何就不能爱同性?就家庭的稳定来说,一个同性恋外遇并不比一个异性恋外遇对家庭的伤害更大,相反,同性恋外遇并不鼓励家庭解体。你的丈夫是同性恋,不排除他同时也可以是个好丈夫,这两者之间看起来是矛盾的,实际上又可以是统一的。他是同性恋者,但同时他也可以是一个高尚的、有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人,也可以是一个可爱的和值得你去爱的人。

  此时此刻,相信你的内心正在承受着痛苦的冲击。心理学认为:痛苦是扩展人们对生命的体验最好的途径,经历了这场情感风暴,无论你生命之帆朝向何方,你生命的存在形式已经超越了其他人。对今后的生活你可能要面临选择。

  第一种选择可能是维持。因为大多数同性恋者其实过着双性恋的生活。在德国,我曾访问过一个由两个女同性恋者—莉莎和凯蒂组成的家庭。莉莎有一个两岁的小女儿,她们共同抚养她,为此我曾有些惊讶。但凯蒂说:“ 我们各自还有自己的男性伙伴,情感应该是多种形式的。”维持这样的家需要你的成熟和勇气。首先你需要承认人类情感的自由属性,在家庭层面,你的丈夫属于你,在其他层面,丈夫属于他自己。爱他就必须欣赏他、认同他,以此来保留你轻松的心境。

  经典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同性恋者有一种自恋倾向,所以你需要直言对他身体的喜欢,在性生活方面,你需要表现出一定的“ 男子气”,表现出主动与进取。在当代开放的性爱观中,任意两人之间都可以实现任何类型( 同性和异性) 的性爱方式,这里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愿意不愿意。

  第二种选择就是离开。保留你的内心纯洁与性爱完整也是你的权利。

  在我的门诊中,大部分咨询者选择了离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从加拿大留学回来的夫妻( 有一个4 岁的男孩),因为丈夫有了一个同性伴侣,妻子要求离婚。3 年后,前夫告诉她,他的同性恋情结玩完了,要求复婚。

  妻子找我咨询,我支持她复婚。现在又过了3 年,他们的夫妻关系似乎越来越好。离婚不一定是逃避,分离可以让双方拥有更大的空间来帮助自己成长。生活不仅仅是情感的,它更是现实的。不妨听听你丈夫的意见和打算,看他在夫妻情感责任上还能承担多少,以此来决定你对婚姻的取舍。

  现实在左,精神在右

  所有探索生命与精神现象的科学家都不得不面对灵魂与宗教这样的问题。您怎么看待鬼神、灵魂、宗教信仰之类的东西?

  人有灵魂吗?这的确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虽然我们没有证据说灵魂是存在的,但人类未知的东西还很多,我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唯一的态度是对此保持高度地敬畏。有本传教的书说已经证实灵魂是有重量的,说人死的时候,当灵魂离开身体时体重瞬间会减轻40 克。那么,相信灵魂存在和不相信灵魂存在会有什么不同吗?相信灵魂存在的人也相信轮回学说或者天堂说,比较不会作恶,因为今生的恶、富裕、享乐下辈子自己还要偿还;今生的善、辛劳、贫困下辈子也会得到补偿。不相信的人没有那么多忌讳,既然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那么贪污、浪费、为非作歹就没有什么内心的约束。

  我比较喜欢“ 灵性”这个词,灵性与灵魂是有区别的。灵魂可以脱离现实在左, 精神在右肉体而独立存在,而灵性却是与生命共舞的一种超越理性、逻辑的精神力。我觉得人有三个层面的生命:一是身体的,二是心理或精神的,三是灵性的。身体层面包含欲望、本能、及时满足、温饱与安全感;精神层面是理性、知识、理想主义、兴趣与追求;心灵层面是道德良知、创造力与想象力、信仰、博爱、高峰体验等。身体层面是个人体验的,精神层面是社会或阶级彼此分享的,而心灵层面是全人类可以共同拥有的超越经验。

  鬼神的概念其实是人的潜意识中的一些原始意象,主要来源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中的文化原型。鬼神的意识是一种人类的原始意识形态,它的语言是象征与符号,没有逻辑和推理关系。敬畏鬼神隐含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是人类对不可知的世界或现象的文化解释。当然,心理学认为意识深层对死亡的恐惧,对不存在的害怕,或对自我的不确定感( 我是谁?),对不可知的畏惧与对生命永恒的受限,都是人们愿意相信鬼神以寻求心灵慰藉的心理力量。这些深层的恐惧促使人类非理性地追求神灵、永恒、魔力和无冲突的境界( 天堂)。如此看来,鬼神是人内心的意象投射到外部世界而形成的。

  解读鬼神就要涉及巫术思想,这是一种人类在前科学时代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解释,是愿望、意图和恐惧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战胜巫术思想,帮助人们解读大千世界的复杂性,但对宗教却无能为力。因为宗教是一个价值观问题,是一种信仰,在现实中看不到、碰不着,他代表一种特殊的意识、体验、群体意向、献身与救赎等。宗教客观地说是一种文化存在、一种心灵追求,是生命灵性层面的内容,但不是全部。

  文化存在是不是也是一种存在?像我们说的“ 雷锋精神长存”,也是指一种文化存在。我们的文学作品、哲学思想、国家体制与道德法则也是文化存在。美国人曾对“ 圣诞老人存在不存在”展开过争论,说存在的人强调的正是一种文化存在,你摸不着,但它却天天和你生活在一起,并给你快乐;说不存在的人强调的是一种现实存在,谁也没有看见过圣诞老人,这就是证据。文化的存在性几乎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全部:思想、习俗、主义、文学、信仰,你不能说上帝不真实,就像你不能说文化、哲学、精神不真实一样。

  仔细想想,人类意识可以触及的存在最终大多还是栖身在精神层面的。一张桌子摆在那儿,只要不近视、有手的人就可以感知它的存在。这个存在是实在的、硬的,凡是走过来的人都能感知到。当我们离开的时候,那个存在会在我们的内心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存在就软化了。我们用桌子的印象来替代那个现实的桌子,不过,这两张桌子已经有很多的不同。桌子给每个人留下的内心印象是不一样的,这正如我们看到美女后留在心里的余味会因人而异一样,这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那么,哪种存在对你更重要呢?现实存在是唯一的,你是唯物的,却无法获得生命的超越体验,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认识到现实与精神同等重要,你才能有心灵的飞舞、精神的歌唱。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_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子勋 作品集
你在为谁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