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你在为谁而活》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章 与心理困境和平共处(人与自我)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你在为谁而活》 作者:李子勋

第4章 与心理困境和平共处(人与自我)

  心理困境只是生命自我发展在某一阶段、某一时刻的变现,与过去、未来既相关又不相关。如果认定相关,我们就受制于它;如果能理解其不相关,我们可以更自由地发展。

  想象能助你度过困境

  我今年27岁,是在读研究生。我是个名副其实的自作多情的人,从初中一直到现在,凡是对我好的异性我就觉得是对我有意思,这样造成很多误会,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我谈过一次恋爱,可是即便在谈恋爱期间,这种状况也没有改变。

  无意识地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喜欢几乎是每个人天天都在做的事情,唯一的区别是有人不把它当回事,有人把它当回事。读初中时正是青春萌动的年龄,是人际关系的苦恼期,也是朋友之间友谊的建立期,对他人的关系联想会伴随我们逐步实现自我认同。喜欢自己是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心理过程,对一些人来说,喜欢自己有些不容易,这就需要通过感觉到别人喜欢自己来补偿自己对自己接纳的不足。感觉周遭的男生喜欢自己,是一个充满内心建构且甜蜜的自我满足的过程。当我们的自我感慢慢完善,对他人的期待就会相对减弱。通过美好的自我想象来度过困境,历来就是人类面对复杂世界的最佳途径。

  我猜想,你在青春期内心既孤单又热烈,孤单时幻想有一段关系就不那么孤单了,热烈时就把这种想象的爱投射给别人,期待别人给予回馈,结果愿望落空。现代人的心理痛苦基本上都是人际间的痛苦,除了不去期待没有更好的处理策略。幻想别人喜欢自己也许是人际不安全的外显,如果一个人喜欢自己就不会伤害自己,喜欢是一种生命的结盟关系。不过,爱不是,爱需要付出与获得。心理学认为,爱与情感大多是被我们自己投注而成,你感觉对方喜欢你是因为你心中有喜欢,不然不管别人如何在意你,你都觉察不到。别人说:“ 你为什么老看我?”那你可以说:“ 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看你!”生活就是爱恨情仇的事,你心中有爱是你的幸福,不必为此事烦恼。

  对情爱的白日梦是生命最节能的行为,对异性的想入非非并不妨碍你美好的生活与爱情。是因为你认为这样不好,想终止这样的感受才妨碍你自如与自在地活着。

  从不叫他爸爸

  我今年26岁,有一个严厉的爸爸,他总是动不动就训斥我,20多年了,我从不叫他爸爸。我心里难受,爸爸心里更难受。我和母亲相处比较融洽。爸爸常年出差在外,我对他既亲近又陌生(有时很讨厌),我们时常闹矛盾,谁都不让谁。我心里很矛盾,不见想他,可见了又恨他。

  女儿与父亲永远有一种微妙的亲密,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第一个亲密接触的男性,作为男性象征的父亲会对女儿在性别角色与性意识发展中起重要、深刻的作用。很多女性找男朋友会下意识地把父亲作为参照。父亲与女儿在关系上要经历三个阶段:女儿5 岁以前对父亲既排斥又吸引,厄勒克特拉情结正是指这一阶段。此阶段父亲如何形成女儿对自己的依恋和接纳很重要。如果父亲严厉或者情绪暴躁,让女儿感觉到害怕与不安全,那么女儿对父亲可能终身存在着一种既想吸引又排斥的心理纠结。如果父亲没有恰当地表现出对女儿的爱,或者女儿在发展与父亲的关系时遭受到严重的挫败与创伤,那么隔离对父亲的爱,就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防御。拒绝叫爸爸正是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

  如果期待不能实现就去否定这个期待,那就类似于狐狸与葡萄的故事。爱是容易受伤的,当我们滋生出恨就好受多了。我们恨一个人就会总去想他,这样想会合理化自己对父亲的情感纠缠。在你的故事里缺少对母亲的描述,不禁让我联想,会不会是母亲的“ 弱”,增强了你与父亲的对峙,很多女孩似乎是为了帮母亲才和父亲纠缠的,这种母女同盟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父亲的控制。在心理学看来,入骨的恨与铭心的爱是同质的,都是一种因期待而发的情绪。如是,你对父亲的汹涌澎湃的恨也可以慢慢转化为涓涓细流般的爱。问问自己,如果父亲在这个世上就剩一天的时间,你会做什么?建议趁父亲还健在,你能鼓起勇气直接说出对他的爱,并告诉他因为爱得深,才会有这些理不清的纠缠。

  为什么潜意识会抵抗婚姻?

  我是一名普通白领,和男友交往8年,我们是大学同学。但到现在为止我一直非常抗拒婚姻,总想到结婚后要涉及财产权益的问题。还没结婚就想到离婚会非常麻烦。朋友说我有婚姻恐惧症,我是否真有这样的问题呢?

  你的症状好像不能算是标准的婚姻恐惧症。有婚姻恐惧症的人在结婚前是渴望婚姻的,谈及婚姻时也会产生一种轻度的兴奋与恐惧,多半未意识到恐惧与结婚有关。随着结婚日期慢慢逼近,也许焦虑会越来越严重,有歇斯底里发作,客观上使结婚这件事泡汤。最经典的要算茱莉亚·罗伯茨演绎的《落跑新娘》(Runaway Bride )。不过,不管一个人对婚姻的恐惧有多强,只要还想结婚,总会遇到一个男人比较安全、耐心、不着急,像脱敏治疗般让你平息恐惧。或者,遇到一个梦中的白马王子,还在一种热恋中,来不及多想已经嫁了。你不愿结婚显然不是潜意识中的抵抗,而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要算是一种生活态度。21 世纪的人都有一种自在的生活态度,不太能容忍别人,爱情是简单的,生活却极其复杂。

  为什么潜意识会抵抗婚姻呢?心理学比较常见的说法是,早年与亲人间的关系模型影响了孩子对亲密关系的信任。孩子在与母亲或父亲的关系中体验到一种矛盾的感受,如依恋与分离、安全与害怕、亲密与冷漠……孩子小时候长久地处在这种情境中,长大后难以形成稳定的对亲密关系的信任。当然,我不太喜欢这样的解释,因为这样的因果推论会让人感觉自己似乎有障碍,非要经过自我成长与关系更新才能得以解决。另一种解释是,最能走入婚姻的爱情一般是恋爱的前两年,因为相处久了,互相探索的动机就丧失殆尽,结婚的意愿也变得低下。

  不过最好是用接纳的方式来解决。如果我们承认人是不同的,人对情感与亲密距离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就像大自然有独居动物与群居动物一样。独居的动物只在发情的时候会与异性在一起,群居动物则不管有无性兴趣,彼此依恋是生存所需。权当自己是独居动物好了,喜欢的时候在一起,但各自有自己的巢穴与领地。如果我说婚姻中的男女其实还是精神层面的独居动物,你会怎么想?相爱8 年的你依然还没被男友控制( 也许是他想娶你的原因),真是不简单。你的男友爱你8 年依然没有迷惑或征服你,内心也真够柔软。世界就是这样,上帝把自己造成什么样,就照单全收吧,至于别人爱怎么说就让他说去好了。

  自由自在做自己

  信念是精神层面的,人的信念是如何产生并持续的呢?我想成为人格完善的人,可总有很多杂念让我放不下。怎样做才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又不影响他人,或不被他人影响?

  真正的人格完善是靠成长来解决的,生命是一个缓慢展开的过程。就像蝴蝶的蜕变,人的生命在青春期前是“ 虫”,青春期自我结了茧,青年期后生命开始从茧里突围,慢慢晾干自己,到了成年期我们展翅高飞。我们不能说作为虫、茧,作为湿漉漉皱巴一团的我错了,或者人格不完美、不完善。成为蝴蝶之前的每一瞬间生命都是美的、完善的。人的内在蕴含着生命的全部信息,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格魅力会呈现出来。一个竭力想完善自己的人潜台词是不那么喜欢当下的自己,如果作为虫子的蝴蝶不喜欢自己,认为飞翔的她才是完善的,那么等我们能够飞的时候已经被自我否定磨灭了展翅的勇气。我不认为人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或者人真的有一个叫人格的东西,这些只是语言的建构物。人对自我的认同其实也是观念与言语的产物。

  “ 自由自在地做自己”的唯一办法就是无条件地接纳和喜欢自己。生命是一种偶合,也是一种和合。我曾说人有四种关系( 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或现实,与自然),首先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人跟自己相处好了,生命本身就自由且圆融。人无意识地否定自己一部分,喜欢自己一部分,结果是内在分裂,心理的冲突与痛苦大多由此而生。所以,喜欢毛毛虫的你与喜欢蝴蝶的你,在生命中是同等重要的。

  生命是一个人的旅程

  我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休息和旅行。可每次休息时,就连休闲娱乐的事情都觉得是赶着去做,急着起床,急着去游泳、看电影,甚至去旅行都好像是急着到了地方,又急着走。这种感觉从小就一直折磨着我。其实,我很想安安静静地只是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 从生的那一刻起,生命就持续地走向死亡。”如果你知道这句话,你还会那样急匆匆地迎向死亡吗?古人造字“ 忙”,指的是“ 心亡”,没心的人才会忙。佛学有一个极高的境界,是对曾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一切不在意,连当下都没了,那整个宇宙已经与你包容。人生如旅行,那么旅行的真谛是什么呢?

  1.独自。生命永远是一个人的孤独,只有一个人的旅游才能融入当地文化,体验到万千世界的美丽。如果你身边有朋友,那么旅游只是你们的交往,虽然改变了环境,你的体验、感受大多仍维持在原来的心理现实中。

  2.旅游不需要真正的目的地。多少有些随心所欲,走到一个地方住下,呼吸那里的空气,感受那里的山水与人文,有一天突然想走了就走。生命中的随性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但是谁又真的能看破事业的羁绊、亲情的牵挂、责任的拖累呢?只有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人才会意识到那些才是生命的本真需求。

  3.旅行的真谛是爱。爱这个世界,爱全世界的人与跟人有关联的文化、习俗、情感。你对生命充满爱,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现实中的全部存在,那么,你的心永远在旅行的路上。

  旅行中不需要幻想,要把每一次行走本身看成是约会。当遇到一个感觉很美好的地方时,停下脚步,从此与之相守再也不离开,这也是一种生命极致的美。正如我们寻觅爱人,当一个人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我们也走进了他的心,于是从此厮守再也不分开。爱需要勇气,需要我们放慢脚步去体味对方,融入并穿透彼此。

  匆匆忙忙地旅行更像是逃避。一个女子还不想与人分享爱的时候,正是靠匆忙来逃避与人深层接触的。慢节奏的生活可能是我们最需要倡导的生活!

  你不是被他珍惜的那个人

  两年前我喜欢上一个人,他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深深吸引了我。他的夫人两年前出车祸去世了,他一直痛苦得不能自拔。我喜欢重情义的男人,之后,我开始给他打电话、发信息,可能我的攻势太猛,他拒绝了我,但我一直没有放弃。

  前两天他终于主动约我了,我们聊得很开心,彼此都有些紧张,很兴奋,我感觉幸福极了。但接下来的日子,他仍然和过去一样。一直主动的我,觉得好累,有时想干脆放弃算了。

  你不曾拥有他,也就谈不上要放弃他。你要放弃的是你内心的一个影子,被他吸引而产生的美好感觉,这是你内心欲望、幻想、喜悦等情绪的外化,只是你以为是他的存在给你带来的。爱情永远是一个人的,你爱他就会看到、感觉到他的言辞、表情、行为中也带着对你的关切。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自己喜欢坠入这种感觉而已,与对方关系不大。

  你喜欢人的方式值得分析。他是外在幽默风趣、内心却饱含创伤的人,他有情欲却因为重情义而隐忍,他在爱情上“ 被动”,却又会回馈你发出的邀请( 开心交谈),他甚至挫败过你,但你不放弃。他本身豁达开朗,有情欲却会压抑;他从不主动亲近你,但也不拒绝你主动去亲近他。

  不知你是否知道,爱父亲的孩子永远会感觉累,因为这样的男人从不会当真。这样说并不是想告诉你你有恋父情结,而是要提醒你,我们对别人的印象,其实是我们的内心在不停地寻找我们过去也曾有过的感受,这种感受会无意识地投注在被你关注的人身上。

  你“ 幸福极了”,这种感觉值得怀疑,这种幸福感源于长期的欲求不满,内心压抑的许多幻觉终于有了出口,精神分析学把此称为肛欲期的满足方式。从你的叙事方式来看,我猜你们在一起发生了许多事情,“ 紧张”和“ 兴奋”这两个词一起使用跟描述初次快感没有区别。如果身体没有做爱,那么精神上是做了的。好吧,放弃那个男人吧!最好的解脱就是这样想:他只是在孤独与欲望不能满足时才会找你,你不是被他珍惜的那个人。

  何谓自我探索?

  我40岁,属于自我探索比较深的人,可是我觉得自己并不快乐。我发现,探索越多、越深,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快乐和幸福的能力越弱。在探索自我的同时,一些负面情绪也不时地纠缠我。我身边有一些人活得很简单,从不想深刻的问题,但依旧快活。探索自我一定有必要吗?人可以不自我探索得那么深吗?

  我猜你并没有真正了解自我探索的意义与方法。现在市面上流行的“ 自我成长小组”不能算是自我探索,只能算是用心理分析,或者用被老师篡改、误读的心理学语言重新编译或建构我们的过去。这样的自我探索充满创伤感,尽管这样的探索背后有所谓的整合与疗伤,但据我的经验,老师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 发现”你的问题上,把痊愈的责任更多地推给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自我探索会激发更多的负面情绪,增加人的丧失感—伤口被打开,却没有人告诉他怎么把它缝合好。

  自我探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照某种理论或言语模型去梳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内心与现实、自我与人际。可这不是探索,而是重新把自己言语化,因为结论是现成的,你只需要知道,不需要思考。尽管这样的重新建构是一种对过去的解放,会在短时间有释放感,不过,新的言语诠释又会像枷锁一样,让你失去被解放的滋味。你的信里有一个字—深,这是经典的精神分析说法。有没有更深的自我,或者有没有确实的自我边界,心理学至今都说不清。人能够知觉到的自我仍然是自我的投影—镜像自我。

  第二种自我探索是对自我觉知。没有言语、分类、对错,没有批评与判断,你能知觉的一切都是自我的部分,宇宙、自然、人与物、存在与虚无、生与死,你能感觉到的都构成你的自我范畴。自我探索就是扩大知觉的能力与范围,类似于“ 达摩十年面壁”,从对自我的知觉展开对宇宙、生命的探索。

  真正的自我探索是不能借助言语的( 心理分析是很暴力的言语)。唯一的工具是感觉,唯一的技术是接纳与认同,要达到的唯一境界是无限。

  不然,所谓的自我探索得出的结果只是言语产物,这样的探索当然还不如那些活得简单、从不对自我探索的人。

  学习让情绪自然地表达

  父母对我很好,我表面上对他们也很好,但心里总觉得他们像是熟悉的陌生人。我奶奶最近检查出癌症,家里人都在哭,可我连一点儿伤心的感觉都没有—我在朋友圈里不是这样的。

  与亲人间产生陌生感,可能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体验,但大多数人没有把它当一回事。当我们把这种感觉与伦理焦虑连在一起时,这样的感觉反倒被固着下来,成为影响我们内心宁静的情绪。

  心理学一般认为,与父母的陌生感源于早年的依恋障碍。孩子出生后在与亲人形成深层依恋关系时屡屡受挫,比如父母长期缺席,不够耐心细致,情绪急躁等等。缺少依恋能力的女子,跟任何人都可以保持轻松、亲近的关系,事业也比较成功,但与亲密的人,如爱人、情人就显然缺乏维持亲密关系的心理能力。

  当然,并非所有的陌生感都源于早年的依恋障碍。记得我12 岁前后,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老幻想有一天自己的“ 亲生父母”

  会来找我。孩子在成长中,曾神化了父母在内心的印象,当我们发现原来父母不是那么完美与权威时,内心对父母的印象( 客体)就破裂了,我们突然失去了依恋的根,陌生感油然而生。如果我们早早离家,没有机会重组父母在内心的良好投影,那么,陌生孤独感也许会维持终生。

  此外,女性的内心世界的非现实感也会造成这样的体验。所以,发展内心的世界是平衡现实不适应的有效办法。你也许需要一种歇斯底里般的情绪来摆脱理性的控制,或者你要刻意培养一种悲情,看悲剧,关心遇难小动物,为别人的故事流泪,或者生一个孩子,陪他长大,这都可以帮助你找到深层的依恋情绪,并让这些情绪自然地表达。

  把爱还给自己

  20岁的我,为爱两度轻生后,仍然与他在一起。曾经试着离开过,但在面对一张新的面孔时,却发现灵魂中仍旧是旧的人。明明是害怕的事物,却一再地兴奋、投入。我在寻找什么?我缺失的是什么?

  人们总是在新面孔中寻找旧爱的影子。爱是一个悲剧,因为一个我们永远爱着的某人,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我们幼年依恋、少年梦想、青春渴望中,混杂着的依附、叛逆与激情,慢慢在内心建构的客体影像。这个“ 客体”实际上是本我、自我、超我对性与爱解读的混杂体,它让我们的精神、身体、欲望哪儿都爽,又不敢爽得很彻底,未曾满足。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伦理与社会道德的压抑使这个客体变得既可爱又狰狞。那么,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言语、气味激发我们内心对那个客体熟悉的亲密感时,我们会把压抑的情绪( 被合理化为爱)不假思索地投注给对方,以为是对方给我们带来的狂喜,其实这种欢喜来自内心曾给我们带来隐秘快乐的客体。如果一个人引发的我们的客体投射很强烈,会形成一个心理印刻,让人终身不忘,甚至导致今后无法再对他人产生这样的喜悦感,不再有爱的能力,这在人性层面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们不能爱一个人很深,爱得越深,自我丢失和灵魂缺失越厉害。感觉到我们过分地把内心爱的能量投注给某个人时,就要学会节制,并把部分爱还给自己。

  你用一种爱的成瘾行为来描述你自己,显然是诱导我相信你有一种被心理学标签的依恋障碍:明知关系伤害自己,却欲罢不能,强迫性地重复这一种情感创伤模式。这样的问题往往需要三个前提:1.从不曾真正地爱过自己;2.幼年时在母体依恋中受挫,客体残缺;3.低自尊与性感缺乏。爱被表现为强烈的关系依附,性被用于关系的建立与固着,外表似乎很开放、很性感,内心却充满压抑与欲求不满。不过,我不喜欢以上这样的分类与解读。某种意义上,这些分类系统只是精神分析的言语产物,不是存在本来的样子。人对爱的痴迷应该是人性中最美妙的东西,如果先把自己爱得好好的,善待自己,不轻易牺牲自己去迎合他人,那么,无论你渴望、体验、得到多少爱情与性,你仍旧是身体健康、灵魂饱满的。

  怎样摆脱父母的控制?

  我28岁,只身在外地工作,家里有一对控制欲很强的父母,每隔几天给我打一个电话,要求我过他们指定的生活。接他们的电话让我感觉非常累。他们没什么爱好,对我的兴趣也毫无兴趣,我不知该怎么跟他们相处。

  感觉被人控制有时不只是源于控制本身,也源于自己有一个尚未成熟、缺少自由感的内心。是不是你还有一些可以让他们担心的事情?或者在你离家前没有赢得他们足够的信赖与放心。一般来说,在自然状态下,岁以后,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张,并向父母索要一些空间和自我作决定的权利。开始,父母不放心,会亦步亦趋地指导着。但慢慢地,孩子赢得父母的信任,确立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到20 岁,孩子开始对家庭事务发表看法。由于孩子总会比父母更适应现时的社会,结果是父母全方位地接纳孩子为一个家庭的决策者,而非一个需要被照顾的人。当然,父母由于长期养成的生活方式,尽管让出空间接纳孩子相对新潮的生活,仍会有些不适应。等孩子长大离家后,父母回归自己习惯的生活,也让自己的孩子在全新的世界里展翅飞翔。

  如果你在离家前总是让父母很操心,那么你离家以后父母变本加厉地想操控你的生活就不奇怪了。当然,也会有些特例,父母对孩子产生了深层依赖,但自己不能察觉,把这种依赖投射在孩子身上,总觉得孩子幼稚,依赖着自己。这是一个自我求证的过程,因为父母内心已经先行认定孩子是可依赖的,就会从孩子身上看到许多证据。是否是依赖孩子的父母可以根据以下表现判断:1.缺少自我价值,孩子是他们唯一的价值;2.家庭内部缺少边界,不能容忍隐私,包括进入孩子的私生活;3.权力欲,习惯替代孩子思考,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张。这样的父母会感觉—没有你,生活就不再有意义。

  如果你的父母真是这样,以下方法可以帮助你:1.可以对父母的话“ 言听计从”,甚至添油加醋,让父母感觉你比他们更小心。该干什么你依旧去干,只是不让父母知道。2.报喜不报忧,把好消息提前告知,抑制父母打电话来关心你的兴奋性。3.干扰。告诉父母必须每周什么时间来电话通告最近的生活与身体状况,不然你会吃不好睡不香。这样,你就主动“ 改写”了父母打电话的行为意义—“ 控制电话”会大大减少!

  莫让遗憾成瘾

  今天看宝宝小时候的录像,总是觉得自己对她不够好。因为我一直是很理智的妈妈, 做事有原则,不会溺爱。所以她现在性格也不错,没有什么坏毛病,但是再回想以前,心里隐隐还是有点内疚,看着她可爱的小脸. 总觉得关爱少了。

  很想摆脱这种感觉书上说所有人对第一个孩子总是充满内疚,我不敢想,怕自己陷入怪圈,越来越觉得自己以前忽略了孩子,或者没有给她充分的温暖。这个债欠下的话就还不完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或者有一种感受,在不清楚这个想法与感受到底怎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想一想,有了这个感受( 想法),我们的生活有何不同,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又有何不同。如果一个感受引发了我们某些行为与情感的变化,我们先要平静地想想这样的改变自己喜欢吗?自己快乐吗?自己能从中获益吗?如果是,那么无论这种感受在道理上多么糟糕,结果却是甜美的。如果不是,无论这个感受多么正确也要放弃它。比如,读格林的《灰姑娘》引发了孩子对那个后母和两个懒惰的姐姐的强烈憎恨,那么就不要让他继续读《白雪公主》。

  人在3 岁以前与双亲的经历可能决定他一生的情感与行为。但人有两个补偿期:一是恋爱时,恋爱让我们自我更新,重新获得依恋与信任的能力,获得饱满的自我感与幸福感;二是生育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儿时未完成的情结随着孩子的成长自己内心的孩子也在成长。读你的东西感觉你的内疚感不是指向孩子的,而是指向自己内心的。也许孩子的录像勾起了一些你未处理好的情绪,投注在孩子身上。看孩子的录像时你是孩子,你对自己的理智与严厉内疚可能是指向你自己的母亲,这样想会不会帮助你处理一些早年的创伤?人们总会去遗憾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尤其是在不能弥补的时候,这种回忆不断地重复与强化,有时容易成瘾。在绿色环保的今天,我们也要有精神的环保意识,对已经发生的不在意,相信一切的发生都有自在的意义,这样想是不是让我们感觉轻松一些呢?

ww 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子勋 作品集
你在为谁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