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5章 需要、动机与兴趣(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心理学》 作者:陈传万,李立新

第35章 需要、动机与兴趣(2)

  社会性动机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动机,又称为心理性动机。如理想与信念、兴趣与爱好、认识和学习动机、交往动机、归属动机、赞誉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等,其核心是理想与信念。社会性动机是后天在社会实践中习得的,是人类特有的动机。

  (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根据动机来源的不同,可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的需要直接引起的。例如,有的学生对学习知识感兴趣,能从学习活动中直接体验到满足感,那他就会自觉自愿地认真学习。外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之外的因素所引发的行为动机。例如,有的学生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老师和同伴的表扬,或者是为了获得家长的奖励。

  (3)原始的动机与习得的动机

  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人的动机可分为原始的动机和习得的动机。

  原始的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它是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的。上文提到的饥、渴、母性、性欲等动机,都属于原始性动机。人们受饥、渴的推动而产生觅食、找水的活动,是不需要经过学习的。人的认识性动机有一部分也具有与生俱来的性质。例如,婴儿出生后,就对环境中的新事物表现出惊奇和兴奋,这种原始的动机推动婴儿注视周围的一切,并逐渐产生对物体的摆弄、抓握等行为。人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就是在这种原始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习得的动机是指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即经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动机,例如,初生的婴儿不懂得什么叫恐惧,也不要求得到父母的赞许,因而他们不具有恐惧和获得赞许的动机;以后,儿童在生活中懂得了什么叫恐惧和赞许,因而会在这些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相应的行动。

  (4)主导动机与次要动机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动机与次要动机。主导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大、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次要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小、处于辅助地位的动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人的行为往往只受占主导地位的动机支配。如果主导动机与次要动机的方向一致,活动的动力会加强;如果彼此冲突,活动的动力就会减弱。

  (5)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人的动机可分为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人的动机有一部分发生在意识的水平上,即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动机是什么,也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但是,在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的婴幼儿身上,他们的行为动机是无意识的;在成人身上,也有无意识的或没有清楚意识到的动机,例如,一位教师对某个学生的印象好,认为他聪明、勤奋、成绩优秀,因而在评分时不自觉地降低了评分的要求,并忽略了学生试卷中存在的某些错误;反之,对印象差的学生,不相信他在考试时会得到优秀的成绩,因而评分时不自觉地提高了评分的要求,对其试卷中的问题也比较敏感等。在人们的日常交往、处理工作和各种事务中,在言语交际、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人的各种无意识的动机也是起作用的。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对于个体活动具有引起和发动的作用。人有了某种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会根据自己头脑中储存的经验或学习新的经验去朝着满足需要的目标去活动,这就是行动的原动力。人的动机一经产生,就会使个体由最初的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因此,动机具有策动、驱使有机体采取某种行动的激活功能。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秀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为了摆脱孤独而结交朋友等。

  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使行动具有一定的方向,它像指南针和方向盘一样,指引着人的行动的方向,并使其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完整性,使行动朝预定的目标进行。

  个体在朝着目标活动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有着长久的坚持性和毅力。前苏联心理学家马努伊连柯曾对学前儿童做过一个实验,充分说明了动机的指向功能。例如,毫无意义地要求儿童一动不动地保持某种姿势站立一段时间是很困难的。但是儿童在游戏中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根据角色要求,需要他长时间保持不动的姿势,却很容易实现。这就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动机作用的结果。动机决定人的活动方向,动机不同,个体活动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也会有很大差异。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对于个体活动具有维持和调节功能,具体体现在动机对个体活动的坚持性和方向性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动机的维持功能,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有时,人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会坚持某种行为,主要是人的长远信念起决定作用。

  同时,动机还调节着个体的活动方向,使个体的活动朝着满足需要的目标和对象努力。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和对象时,活动就会在动机支配下继续下去;当活动背离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活动动机就会调节个体活动转向活动目标或使活动停止下来。

  4.强化功能

  个体的行动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动机可以加强行动的力量。强化可以是来自诱因产生的刺激;也可以是由内发性的动机所产生的行为后果。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对他的活动志向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起强化作用,使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成功的做成了某件事情,可以增强他继续做好的信心。

  三、有关动机理论

  1.本能理论

  动机最早是由本能的概念引入心理学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许多心理学家相信,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如蜘蛛织网和海狸筑坝等,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行为。本能论在动机心理学中曾一度占统治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人类的行为是在本能的指引下进行的。他认为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社交、同情、诚实等。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认为本能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它使人产生一种紧张状态,驱使人采取行动,并通过消除紧张来获得满足。弗洛伊德提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就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表现为无所不在的性本能或性欲望,其作用在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后者促使个体通过疾病老化而最终死亡。

  20世纪20年代末,本能论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与批评。因为它不能确切地解释人的行为的原因。本能论对人类行为的解释是一种循环论证的过程,如为什么人会有攻击行为?回答是人有攻击本能。你怎么知道人类有这种本能呢?回答是人有各种攻击性行为。另外,本能论列举的许多本能行为,如自信、自卑等,实际上是在学习、经验及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2.唤醒理论

  人类的活动常常不是为了减少驱力,而是要增加驱力,如努力探究新的环境,参加惊险竞技比赛等。针对人类的这种行为,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和柏林等人提出了唤醒理论。这一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讲,个体偏好中等强度的刺激水平能引起最佳的唤醒水平。

  唤醒理论提出了三项原理:

  一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研究发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唤醒水平,高于这个水平时就需要减少刺激,低于这个水平时就需要增加刺激。刺激水平和偏好程度之间的关系是一条倒U形曲线。

  二是多次重复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例如,再好听的流行歌曲,经过多次重复,人们都会厌烦它,就是由于它引起的激活水平降低了。

  三是个人经验影响着偏好。研究发现,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于复杂的刺激。经验也有助于个体更好地组织刺激。

  3.驱力和诱因理论

  由于本能论在解释人类行为时遇到了困难,因此,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又提出了驱力的概念。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的平衡。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是驱力理论的主要支持者。他认为,有机体的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在赫尔的理论中,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驱力和获得性驱力。原始性驱力同生物性需要状态相伴随,并与有机体的生存有密切的联系。这些驱力产生于有机体组织的需要状态,如饥、渴、空气、体温调节、大小便、睡眠、回避痛苦等。获得性驱力是指情境或情境中的其他刺激而言,这种情境伴随着原始性驱力的降低,结果就成了一种驱力,即以前的中性刺激由于能够引起类似于由原始性驱力所引起的反应,而具有驱力的性质。他认为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能为有机体的活动提供动力,促使有机体采取行动,以消除需要唤起的紧张状态。当紧张状态得以降低或消除后,驱力的动机作用也随之减少。之后,他又提出,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来支配的,而不是由驱力支配的。驱力给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

  驱力理论强调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力,却忽略了外在环境对行为的诱发作用。针对这种缺陷,人们提出了诱因概念。

  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例如,诱人的美食激发人的进食欲望;漂亮的时装引起人的购买欲;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人的成就需要。诱因可以是物质的,如食物、时装等;也可以是复杂的事件和情境,如获得名誉、地位等。凡是人们希望得到的、有吸引力的刺激都可能成为诱因。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吸引力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个体回避的刺激物(如痛苦、贫困、失败等)称为消极诱因。

  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它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分不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的,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具有持久的推动力。

  4.认知理论

  虽然个体的行为动机是主观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需要、其程度如何、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等都取决于个体的认知。因此,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认知理论,用以说明认知因素是如何影响行为动机的。比如,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对自身能力的估价,以及对过去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等等。

  (1)期待价值理论

  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托尔曼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S1-S2)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S1-R--S2)。如看见闪电(S1),就期待雷声(S2),这是由刺激引起的期待;平时努力学习(S1-R),期待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S2),这是由反应引起的期待。期待是重要的,它能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归因理论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行为的内在原因的过程。最早对归因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他认为人类有两种需要,即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和控制环境。满足的手段是清楚人们行为的原因,并预测人们的行动,这就是人们进行行为归因的内在原因。

  任何人都有探索自己成败与原因的倾向,常常会问自己失败的原因。此理论把成败原因的分析,归纳成三个方面:

  原因源(即内外性)指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人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如聪慧、能力、心境、努力等都是行动者内在的原因;工作设施、任务的难易、运气、教师偏见、别人的帮助等都是行动产生的外部环境原因;

  稳定性是指导致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性,如个人能力就是稳定性的因素,运气、任务的难度;心境就是不稳定的、易变的因素。

  可控性是指行为的动因能否为行为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驾驭。如努力学习、别人帮助等是可以控制的因素,而学习任务太难;聪慧、心境、机遇等就是不可控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内在的、稳定的归因较易预测行为的再次发生;外在的、非稳定的归因使归因者对行为较难预料。

  (3)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提出的。该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自我决定是人的一种选择能力。个体行为的决定因素是自我决定,而不是强化序列、驱力或其他任何力量。德西认为,个体形成了解释信息的不同因果取向,包括个人取向和非个人取向。个人取向指个体把自己知觉为行为的原因,又称为自主取向;非个人取向指个体的行为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又称为控制取向。采取何种因果取向将决定于行为的结果是自我决定还是非自我决定。自我决定理论把人的行为区分为两大类,即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自我决定行为基于对个体需要的认识,其特点是设计和选择行为,它能满足个体的需要;而非自我决定行为,受外在刺激的控制,没有真正的选择,因而是没有动机的。

  (4)自我功效论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功效论是另一种动机的认知理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或强化)。如相信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就会取得好的成绩。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和完成某一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班杜拉强调自我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

  (第三节兴趣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传万,李立新作品集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