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于丹趣品人生》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8章 酒之品19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于丹趣品人生》 作者:于丹

第48章 酒之品19

  酒后的诗情,酒后的画意,酒中的豪迈,酒中的悲怆……醉里乾坤可以无涯,但酒局也是一幅世相,觥筹之间,有所禁忌。这禁忌还不小,涉及秩序伦常。

  豪放不羁、不拘小节的诗人、画家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依然生活在俗世之中,要遵从世俗的礼数,其中也包括喝酒之礼。

  孔子在《论语》中说:“唯酒无量,不及乱。”酒要喝到什么程度,没有定规,唯一的标准就是“不及乱”。所谓“乱”,就是失言、失行和失德。“不及乱”就是恰到好处即可。微言大义,分寸全在人心,实则是一条很宽的标准。

  《礼记》说君子饮酒,更为形象。“一爵而色洒如也”,喝了一爵,人就开始飘逸起来;“二爵而言言斯”,喝到第二爵时,话就多了,开始畅所欲言了,但依然很斯文;“三爵而油油以退”,三爵时已经酣畅了,恰到好处,就应该散席了。所谓“三爵而退”,就是喝酒的礼数。

  遇着好酒,是种缘分;能品好酒,是种意境。所以有种说法,叫“酒至微醺,花看半开”。大家想一想,花朵什么时候最美?应该是将开未开,花瓣已放,花蕊待吐时。此时花朵含着蓬勃生机,未有败相。喝酒也是如此,半醉不醉的微醺中,奔放几欲起舞,感伤几欲泫然,但一切都流露性情之美,而没有失态的粗鄙不堪,这样的时刻才能体会到酒的妙处。所谓节制之美,大约就是七分爽朗三分含蓄的匹配。

  西汉扬雄说:“侍坐则听言,有酒则观礼。”其言意指桌上有酒,就能看出来一个人是不是真君子,能看出他的为人和礼数如何。酒态难以藏假,也是识人的试金石。

  更耐人寻味的是,古人虽有酒禁之说,但禁的并非是酒,而是华宴之类。过分豪奢的珍馐美味是喝酒的大忌。美味夺口,易掩盖酒的醇香。而且华宴之中必多达官显贵,觥筹交错,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敬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人,有时候敬的只是名片上的一个头衔而已,有人唯唯诺诺,有人趾高气扬,这样心思不能舒畅的饮酒在酒禁之列。清朝人吴彬在《酒政六则》中列出的禁忌有华宴、连宵、苦劝、争执、避酒、恶谑、喷秽、佯醉。以这些标准来看今天的宴席,真正有酒聚一场心情的实在太少。网上流行一个段子说,酒桌有三宝,吹捧、忽悠、关系好。这样的酒局酬酢,喝的不是酒,而是杯盏言语之间的“局”,至于酒的滋味,大概还真不如孔乙己对一碟茴香豆咂摸得真切。

  古代酒禁之一,就是禁止过于粗俗。所谓“不解文字饮,唯能醉红裙”,酒色相伴,孟浪之徒,也是古人所不提倡的。那么不用声色在侧,古人以何佐酒呢?晋代王恭称:“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是以腹中诗书佐酒。“醉吟先生”白居易的《醉眠诗》称:“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这是诗酒心情的佳会,虽无宴席,却真是天真快意!

  此外,苦苦劝酒也是一禁。中国民间,多以劝酒为一种慷慨,以他人酩酊大醉为乐趣。这些都非文人雅士饮酒所好。酒其实不用劝,好饮之人,不劝自饮;酒量不够的人,怎么劝也喝不下。此外,像苏东坡这样无酒量却有酒性之人,又何需别人来劝!

  酒中忌粗俗,那么,怎样才算桌上风雅呢?

  中国酒桌上常有一种助兴游戏,称为酒令。明代才子唐伯虎与友人在回春楼饮酒,席间有人出了一个上联——贾岛醉来非假倒。此联甚是巧妙。贾岛是唐末著名诗人,也是酒中性情之人,如果是醉倒了,一定不是假装的。“假倒”与“贾岛”谐音。出联之人用此典表示,如果自己醉了,就是真的醉了,不能再喝了。

  唐伯虎一笑,饮完一杯酒,对出下联——刘伶饮尽不留零。说的是醉侯刘伶,逢酒必饮,每饮必尽,点滴不剩,真是爱酒之人。唐伯虎通过这一联告诉朋友,你还是将杯中酒干了吧!

  贾岛、刘伶都是酒史上的风云人物,辞酒、劝酒,引经用典,含而不露,这才是酒桌上的真风雅。

  壶里乾坤大,杯中岁月长。酒中真正的佳趣在于浅醉微醺时触摸到自己的魂魄。陶渊明写《饮酒》一题就有二十首之多,自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这种美酒独尽、好诗自娱的状态,既不需要别人喝彩,也不用向别人敬酒折腰,能超越凡俗。“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这样物我两忘的自由与从容,在如今斗茅台拼拉菲的豪局上真难企及了。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品酒的心不单纯,美酒也会成浊物,一壶一觞若是承载太多,也许就辜负了佳酿本身的陶然。

  在风发扬厉、壮志高蹈的大唐,酒中酝酿出了千般滋味。大漠瀚海深处,边塞的酒激烈慷慨,岑参高歌“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王翰放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而几乎同时代田园的酒却淡泊清远,一如孟浩然那杯琐细生活里的感动:“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既然“酒就性情”,人也就在酒里坚定了对自己性情的陶铸。李白就鼓励孟浩然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好一个“迷花不事君”,与杜甫素描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如出一辙!酒中可以托付比功名更大的自我,难怪李白快意时称“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失意时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羁旅中坦言“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而且堂而皇之找到理论依据:“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这样的陶醉与清醒,这样的酣畅与热情,都在酒与性情的交融里。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一世,也都像眼前的一杯酒,个中滋味,须自己品尝。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于丹作品集
于丹-游园惊梦论语力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