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潘石屹的坎》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0章 市场坎:公关营销,突出重围(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潘石屹的坎》 作者:金振业

第20章 市场坎:公关营销,突出重围(3)

  于此同时,卫生防疫部门的专家学者纷纷论述氨气对人体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而律师们也从法律角度深入探讨了氨气事件的责任归属。因为此事,向潘石屹推荐环保绿色产品的厂家机构也是络绎不绝,甚至同样受氨气问题困扰的其他物业开发商或住户也打来电话关注此事的进展。“氨气事件”彻底将潘石屹推到公众面前。

  公开致歉之后,潘石屹没有停下脚步,他紧接着又召开了有媒体记者参加的除氨设备公开招标活动。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19家生产销售空气净化产品的厂家,参与了这次招标会。在购买了除氨设备之后,潘石屹又承诺向安装了设备的住户每月补偿耗电费。

  2.首推“绿色承诺”,挽回市场信心可以说“氨气事件”轰动了北京城,受到这一事件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住宅的质量,同时开始关注空气质量。也正是因为这一事件,北京政府修改了关于混凝土添加剂的标准。

  经历了“氨气事件”之后的潘石屹痛定思痛,决定做第一家除了达到国家建筑质量标准之外同时承诺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的房地产开发商。

  2001年4月21日,现代城又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前来领取新房钥匙的六号楼每位住户作出了绿色承诺,并向他们颁发了一张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出具的每户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的证明。

  潘石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每一位新入住现代城的客户,都会得到由北京市最权威机构提供的检测报告,并且在下一个新项目建外SOHO出售时,我们准备把这一承诺写进合同中,目前我们正在和律师商讨具体实施细节。”之后,潘石屹手捧着这个合格证明让记者拍照。第二天,《北京青年报》

  刊登了配有这张照片的大篇幅报道《现代城首推绿色承诺》,其他多家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至此,潘石屹最终以笑容结束了现代城的“氨气事件”,挽回了市场信心。

  坎外真经

  1.危机来临,巧我所用

  对于企业来说,无时不刻不处在危机之中。经济环境的变动,国家政策的变动,行业情况的变动,以及各种突发状况等等,在企业前进的航线上,可谓暗流涌动。一些企业由于对危机的处理不当而迅速地走向衰败和死亡。比如三鹿奶粉由于对危机处理不当,使得一个曾经承载众多国人的记忆的品牌走向了灭亡;曾经盛极一时的三株口服液,因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当,顷刻倒塌……

  其实,危机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可怕。有些企业之所以无法成功渡过危机,大多是由于企业在处理危机之时的慌乱、遮掩与逃避责任。恰恰相反,如果危机处理得当,企业还可以巧用危机,提升企业形象,获得更大发展。

  强生公司就曾借助危机,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形象。1982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了有人因服用强生公司主打产品“泰诺”胶囊中毒死亡的事故。消息传开后,美国全国一片恐慌,所有人都在声讨强生的不负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强生公司没有逃避,没有遮掩,也没有着急地推卸责任,而是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应对。一方面强生公司同警方积极合作,展开对事件的调查,另一方面强生公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回收药品的行动,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挥手了了数百万瓶“泰诺”

  胶囊。与此同时,强生花了50万美元来向那些有可能与此有关的内科医生、医院和经销商发出警报。经过对800万片药剂的检验,发现所有这些受污染的药片只源于一批药,总共不超过75片。最终的死亡人数只有7人,且全限于芝加哥地区。

  而且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是有人故意在“泰诺”的胶囊里投放了氰化物,而强生公司是无辜的。这一事件给强生公司造成了上亿美元的损失。但是,因祸得福,由于强生公司在危机之后的负责任的处理,强生公司更加赢得了社会舆论的同情和消费者的信任。《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强生公司选择了自己承担巨大损失的做法,如果他当时昧着良心,将会遇到更大的麻烦。”

  强生公司后来取消了胶囊包装,重新投放了新包装的“泰诺”。在事故发生后的仅5个月内,强生就夺回了该药原所占市场的70%,并在两年后重新夺回市场老大的位置。由于成功的处理了这一危机,它获得了美国公关协会当年颁发的银钻奖。

  企业是丝毫不能回避危机事件的,及时地对社会进行信息披露,才能赢得消费者的理解。在遇到危机之时,企业无论犯错与否,都需要一个正确的心态,增加透明度,向公众做坦诚的解释,人们会对敢于认错、知错就改、勇于负责的行为叫好,却无法原谅遮遮掩掩和躲避事实。危机来临,不应回避,而是巧我所用。潘石屹在“氨气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也可谓是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公关秀,让这一危机变成了提升企业形象的绝佳契机。

  2.顾客利益至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不管什么行业什么品牌,要想在一方土地上扎稳脚跟基业常青,秉承“顾客至上”理念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也许一些短视企业可以从欺骗客户,甚至损害客户的的利益中获取一些利益,但是这些企业的行为带来的将是企业的加速灭亡。忽视顾客利益,就是在抛弃自己的未来。

  “氨气事件”给一些业主造成了身体、精神上的多重伤害,潘石屹深知这些客户的苦痛。在此事的处理过程中,潘石屹一直秉承顾客利益至上的原则,从实地调查到安装设备,从耐心沟通到公开道歉,再从进行补偿到“绿色承诺”,无不体现潘石屹顾客利益至上的理念。

  在商业经营中,还有很多秉承顾客利益至上而获得成功的企业,特别是在一些服务行业更是如此。丽思卡尔顿酒店秉承顾客利益至上,为客户提供的周到服务就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韩国一家大集团的副总裁到澳大利亚出差,他选择了入住丽思卡尔顿酒店。当他入住酒店之后,他发现浴室内放置的润肤乳液不是自己喜欢的牌子,于是他打电话要求换成自己的喜欢的婴儿牌产品的乳液,服务人员很快就满足了他的要求。

  事情并没有结束,三周后,当这位副总裁住进美国新墨西哥的丽思卡尔顿酒店时,他发现浴室的架子上摆放的是自己所熟悉的乳液,一种回家的感觉在他心中油然升起……

  “凭借信息技术和多一点点的用心,丽思卡尔顿酒店使宾至如归不再是口号。”丽思卡尔顿酒店澳大利亚地区品质负责人道出了酒店成功的秘密。在丽思卡尔顿酒店的电脑档案中,详细记载了超过24万位客户的个人资料。这使得丽思卡尔顿酒店可以时时刻刻为旅行顾客利益至上的理念而拥有了保障。

  第十八道坎:金融危机爆发,房地产市场寒冬来临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快波及中国,作为经济龙头的房地产行业也遭遇了冬天。如何度过寒冬是每个房地产企业,每位房地产企业的企业家以及众多专家学者热议的问题。潘石屹以及SOHO现代城自然而然地陷入了这场危机的漩涡之中,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面对整个行业的萧条,潘石屹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带领SOHO走出泥潭,走向春天呢?

  2008年9月15日也许是潘石屹最终身难忘的日子。那天午夜,潘石屹与夫人张欣几乎整夜与华尔街的朋友短信连接,零时差沟通美国政府对雷曼兄弟公司的救助政策。最后的消息确认,美国政府宣布放弃救助雷曼兄弟。此时潘石屹的心情十分复杂,因为他意识到刚刚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全面恶化。

  2008年9月16日,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同一天,中国政府启动紧急救市计划,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即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中国坚持五年多来的升息周期至此结束,同时结束的还有从紧货币政策。

  不久之后,中国政府又宣布了4万亿的重磅投资计划刺激经济增长,拉动经济发展。同时政府还有连续降息及稳定房地产市场等十项措施等组合拳密集出击。

  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的三十年,中国经济几乎保持了GDP三十年的双位数增长,这是一个奇迹,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潘石屹认为,中国的经济奇迹是十年文革压抑的社会前进激情爆发的结果,甚至是自清朝末期以来,两百年中国被压抑的创富激情集中爆发的结果。就像弹簧一样,被压抑太久了,必定会有反弹爆发的时候。然而,弹簧必须经历一个弹了再收回,再弹起的良性循环,才能寿命长久,如果一味拉伸,结果将是缩短弹簧的寿命。“现在,中国需要反思的是,这个弹了三十年的弹簧应该如何适应正常的收缩规律”

  潘石屹说。

  房地产行业在08年金融危机的前后,可谓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2006年,潘石屹旗下的SOHO中国酝酿赴港上市。

  那时候,所有的投资银行,都建议潘石屹应该采取两大战略,一是大举拿地,二是全国扩张。投行这样建议是有原因的,中国的情况就是人多地少,政府又有18亿亩耕地的红线,正常思维绝对是在中国拿的土地越多,企业的资产价值就越高。不过,天不遂人愿,在开发商为上市融资而大举拿地,甚至为此而巨额负债之时,一场意外的金融危机爆发了,这近乎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走到了泡沫的边缘。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财富急速缩水。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几乎数秒之内,数亿财富就化为乌有。比如潘石屹的SOHO,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发行价8.3港元\/股,最高达11.98港元\/股。但截至2008年12月23日,SOHO中国报3.42元\/股,潘石屹夫妻财富缩水过半。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在金融危机中会受到如此之大的影响呢?潘石屹在一次论坛中谈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本身是一个很本土化的行业,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劳动力,自己的原材料销售给自己的市场。

  虽然偶尔有一些西方的设计师来中国进行房屋设计,中国也会进口一些高档的家具,也有个别的外国人在个别的城市买一些房子。但这都不是主流,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影响都不大。

  但发展到2004年、2005年,西方国家通过金融市场的泡沫制造出来了许多钱,这些钱在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升值的空间。

  所以他们就不断寻求新的目标,以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流向哪里呢?“金砖四国”是最好的选择。而中国是这“四块金砖”中最大的一块,于是这些资本开始进入中国,并追捧中国的房地产。从房地产的资本化开始,就打破了中国房地产正常的循环,即把正常的征地、建设和销售过程,变成以土地储备作为一个重要标志来衡量中国的房地产企业,谁圈的地多,谁的资产价值就大。这时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也脱离了实际的价值,而进入迎合资本市场的怪圈,与华尔街在电脑上用数学模型制造资产泡沫并无二致了。

  2007年一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商购买土地的支出就高达3万亿元人民币,而当年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额也仅有2.9万亿人民币,这种奇怪的现象就在房地产市场中发生了。资本市场的追逐,房地产开发商的贪婪,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交织在一起,共同上演了这土地泡沫疯狂的一幕。所以当金融危机来临,房地产行业受创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可以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步入寒冬。而秉承不多拿地,坚守北京的潘石屹来说,应该如何带领SOHO中国度过寒冬呢?

  潘石屹的战术

  1.反思财富的意义,更加重视社会责任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潘石屹的财富严重缩水。面对这样的境况,如果心态放不平,绝对会抑郁至极。不过潘石屹,通过金融危机却更加认识到了财富对于人的意义所在。

  在潘石屹看来,自己的公司市值缩水,都是一些纸面上的财富,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些纸面上的东西而郁郁寡欢。

  “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让我们沉下心来反思财富的意义”潘石屹说,这可能导致一个旧的体制最终土崩瓦解,支配世界发展的根本力量是法制与正义,而不是贪婪。

  “当一个投资银行经理的年薪可以抵得上中国内地某4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一年的财政收入总值,这种社会分配真的合理吗?这40万人为社会提供了多少粮食、服装鞋帽、机械设备、日常用品,那个以炒作衍生品为职业的基金经理呢?两者创造的价值真的等同吗?”潘石屹预测,未来十年,围绕生产生活资料展开的经济活动将主导价值市场。可以说反思财富的意义,令潘石屹少了很多商人的逐利,多了份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责任与淡定。

  2.逆势而为,推出三里屯SOHO

  2008年的房地产市场的确是一派萧条场面,整个行业的销售量下降不是5%,或者10%,而是下降50%,60%。然而就是这样的萧条之中,潘石屹去高调推出了三里屯SOHO。三里屯SOHO是一个超过46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它依然保持着光鲜的设计风格,由5个购物中心、9幢30层高的写字楼和公寓楼组成。

  三里屯SOHO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方面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大环境,整个房地产市场状况不佳,同时这也是潘石屹走出北京CBD的信号。由于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潘石屹此举被认为是在试探市场的水温,引来了同行和业界的一阵讨论。

  但是不管如何,三里屯SOHO的推出,为SOHO中国2008年的销售业绩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潘石屹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表示:“SOHO中国2008年的销售业绩非常好,能够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难得的,我们将认真地总结2008年SOHO中国各方面的工作,同时对2008年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和部门给予奖励。”

  3.现金为王,把握生命线在金融危机期间,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困难。由于经济的压力,银行在对外贷款中也是变得更加谨慎,那些缺少现金流的企业要获得资金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这个时候,企业手中的现金成为了企业生存的生命线。潘石屹在带领企业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过程中也是牢牢控制这根生命线。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金振业作品集
潘石屹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