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胡雪岩全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章 福州船政局(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胡雪岩全传》 作者:方言

第18章 福州船政局(2)

  “这个你自己就可以想一想了。首先得请洋技师吧?”

  其次呢,其次就得招一批干实际工作的,这些人倒可以从国内直接招。只要头脑灵活,身强力壮,又有耐心,在洋技师的指导下,他们自然会很快适应工作。

  第三就是专门筹设一个技术学校了。按左宗棠的意思,这洋人不能久聘,早晚这造船事业还得中国人自己干。办法就是招一批愿意学习工艺的学生,跟着洋技师干活,同时请洋技师指导,学习他们的技艺。

  胡雪岩对第三点最为佩服,认为左宗棠果然看得远。

  “左大人,将来中国有了自己的船只和造船技师,你可是功德无量啊!”

  左宗棠吃捧,这是谁都知道的:“我左某人就是想开风气之先,造出船来,和洋鬼子较量较量,也好长我大清的威风。”

  中国第一家近代造船厂

  筹划下来,船政局的工作,无非是“延洋匠、雇华工、开艺局”。至于购买造船机器,不用说,是胡雪岩去上海首先要办的。

  “应春,有稀奇事儿了。”一到上海,见着古应春,胡雪岩就这样说道。

  “什么事那么稀奇?”古应春好奇地问。

  “有人要自己造轮船了,还要用自己造的轮船去打败洋鬼子呢。”

  “真的?”古应春这倒真是又惊又喜了。不用说,这人肯定是左宗棠。“他这点子倒真新鲜。”

  “不过我担心想马上打败洋鬼子不大可能。”胡雪岩道。

  “这我可就不赞成了,”古应春反驳道,“雪岩兄,你猜一猜这洋人造轮船有多长时间了?”

  胡雪岩摇摇头:“猜不出,起码有几百年了吧。”

  古应春大笑:“雪岩兄,我告诉你,恐怕你真不相信。我问过洋人,他们说第一艘轮船下水是在咱嘉庆末年,离现在也不过四十多年。”

  “真的?”这一下轮到胡雪岩吃惊了,“要不是你讲给我听,我还真不相信。这么说,离洋人开着轮船来我中华,也不过二十余年的光景?”

  “可不就是。所以我说了,只要咱现在开始做,不出二十年,就敢跟洋人叫板了。”

  胡雪岩想了半天,还是摇了摇头:“不是我说泄气话,我看很难。我问你,应春,这洋人造枪造炮,有多少年光景了?”

  “这个算下来可就早了,总在咱宋朝时候,他们就有了吧?”

  “宋朝离现在多长时间了?六百多年了。人家搞了五六百年,咱一夜之间就能把人家的东西都学过来?我看很难。这就好比一个家族,积了几百年才出了一个宰相,荣耀族里。”

  古应春不以为然道:“我觉着你太悲观,雪岩。我倒问你,你是用多长时间,翻出眼下这番事业的?”

  胡雪岩低头想了想,对古应春道:“这个还有些不同。我这是个人的事,只要扎着头拼命就是。打败洋人,是大家的事。大家如果心不齐,用力也不齐,你往东走,他偏要往西,到头来大家还是待在原地。”

  古应春道:“讲到人心,我也很同意你的看法。不过造船造枪炮,这是与人心无关的东西。我倒认为咱们学起来不会那么慢。”

  胡雪岩道:“应春兄,不是我反对左大人的想法。左大人要做的事,我拼了命地支持,不过说到效果上来,我还是愿意看得悲观一点儿。”

  议论归议论,做事归做事。古应春比较熟悉洋务,跑了几天。洋人听说有人要购买造船机器,而且还要聘用技师,都很感兴趣,纷纷报了价,希望自己能揽这活儿。

  “要说技术,那德意志人是顶呱呱的。不过他们太死板。”古应春对胡雪岩道。

  “太死板了恐怕不好,咱还指望着能找一批学徒跟着他学造船。他要不愿意教,一句话顶回来,那可就惨了。”

  “英国人鬼精,愿意报价低一些揽活儿。”

  胡雪岩忙摆了摆手道:“英国人不妥。我和左大人都商量过了,造船之事尚属首次,不能让英国人干。一则那年购买英国轮船,让朝廷白赔了银子,二则英国人前两次欺人太甚,朝廷也有余悸。”

  那就只好在另外几个国家挑。挑来挑去,委决不下。这时有一个叫日意格的法国人却主动上门了。

  按照日意格的说法,他的几个表兄都在造船厂干了二十多年,经验丰富,而且他也愿意报个合适价格,双方都不太为难。他还说他们法国现在就有一只小火轮,愿意跟着胡雪岩一起,到福州演示给左大人看,保证左大人满意。

  胡雪岩见日意格对中国情况相当了解,而且通达人情,什么事情都愿意妥协,觉得与这样一个洋人打交道还算可以,就答应下来,要他一同前往福州。

  左宗棠见有洋轮到了福州,十分高兴,亲自登船,命技师开动轮船。那船“突突突”地往海中驶去,与周围扬帆结网的大渔船一比,果然快了好多倍。

  双方满意,就商定由日意格回国,购买机器设备,招募技师。钱款由日意格所在的洋行代收。

  日意格办事很快,八个月后,他已经由法国返回,运来了一船机械。

  这时胡雪岩却有些着急,催促法国技师日夜加班,赶快把机器组装起来,以便早日开工。

  胡雪岩这是用心良苦,目的是让左宗棠能亲眼看到造船。

  因为朝廷已下了调令,任命左宗棠为陕甘总督,催他早日交了闽浙总督的差使,走马上任。

  原来窜入南方的太平军,已经在左宗棠等人的聚迁下基本肃清。这时北方的捻军却声势日隆。

  捻军一直活跃在安徽北部及河南、山东一带。太平天国天京陷落,朝廷大松了一口气,以为残留在各地的余部不过是指日之间,就可鸟散的。

  不曾想捻军并没有因为太平天国的失败而受到任何影响。他们分散人马、互相策应。因为捻军大都是骑马作战,忽东忽西,出没无定,所以官兵原本希望四面包围,步步围迁最后却发现每在一地形成一个大包围圈,捻军都能出其不意,从包围圈中跳出,一夜之间又在千里之外作战。这样几年打下来,官军早被拖疲拖垮。捻军则越战越勇,居然打败了僧格林沁王带领的官兵,直逼京师。

  朝廷吃了一惊,慌忙命令各地将领前往保卫京师,并且一步一步把捻军又压向河南。

  这时陕北、甘肃一带回民起义,派人与捻军接头。捻军正苦于没有一个基地,于是做了掩护,佯装东进山东。趁官兵不备,他们又一夜之间穿过河南,经秦川,冲入陕北,与起义的回民会合。

  朝廷见状,心中暗暗叫苦,知道不可再犹豫下去,所以就发了圣旨,调左宗棠入陕甘平贼。

  左宗棠仍然不慌不忙。他一面调集人马,先行入陕,一面上了奏折,奏请湖南巡抚沈葆桢前来福州。

  左宗棠的奏折,现在自然是一请一准儿。不过这普通任命,一来一去,又是几个月过去了。而法国技师也已经调试好机器,一片轰轰隆隆中,船厂开工了。

  左宗棠调沈葆桢来,推荐他为船政大臣,主持福州船政局。他希望自己开创的事业,能够结个花果,不至于半途夭折。

  胡雪岩被任命为船政局提调,兼管浙江转运局。一切安排就绪,左宗棠才迤逦北上,入陕平定捻回。

  五年以后,福州船政局造出轮船十余艘,成为中国第一家新式造船企业。后来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南洋水师。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甲午海战中牺牲的管带刘步蟾、林日升等,都是福州船政局时期培养出来的人才。窃国大盗袁世凯,也是在这里接受了早期教育。

  大兴洋务

  轮船造了出来,胡雪岩与日意格的关系却日渐疏远,最后终于破裂。

  破裂的责任在日意格。

  日意格对中国的情况很熟悉,所以他了解中国人。尤其是在了解了左宗棠后,他更加确信,中国人学习西方技术的决心不会轻易动摇,他与中国会有长期的合作。

  胡雪岩也希望与日意格的关系能够搞好。在胡雪岩看来,老朋友是可以心照不宣,办起事来也就省劲儿。

  没想到日意格一方面理解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了解了中国的官场作风。他看得最清楚的,就是中国官场的腐化,“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俗语他比哪一个外国人都要理解得透彻。

  于是他动了歪脑筋。他借回法购买机械的机会,私吞了两万两银子。

  此时左宗棠西北平捻正紧,急需军饷。胡雪岩已是左宗棠的左右股肱,一切用度都需要胡雪岩调配。胡雪岩见短了两万银子,自然十分挂心,便询问日意格这两万银子的去向。

  日意格说他托了另一技师购买特需机械,还为他擅自做主向胡雪岩表示道歉。胡雪岩虽然不快,但心想只要你是派做正用,也还作罢。

  一等就等了十个月,两三班法轮来回,该买的机械都已运回,独独不见日意格所说的机械到。

  胡雪岩明白其中必有曲折,就把这事信告了左宗棠。

  左宗棠哪能容许外国鬼子随便坑骗中国人。不过考虑到一切事务都由胡雪岩和沈葆桢主持,便去信告诉他们,若显有隐情,必认真处理。

  胡雪岩也觉着这日意格所开的风气不可姑息助长,就请示了沈葆桢,把这日意格开掉了。

  左宗棠因为福州船政局办出了成绩,感到甚是得意。所以一到了西北,他就有意把外洋的机械也引进到西北,让他辖属的这片疆域也感受一下西洋的坚利技术。

  就在福州船政局造出的十余艘轮船陆续下水时,左宗棠给胡雪岩来信,说要胡雪岩代买织呢机器。

  西北游牧业发达,历代以来的羊驼毛织品就是其大宗贸易产品,西北人靠这养活自己。但是其织作技术很简单,基本上完全是手工操作。

  在福州时期胡雪岩曾经给左宗棠讲过,德国的毛织品特别出名,而且是用了现代利器生产。现在左宗棠管理了这个地方,战争松闲时就考虑,如果用了外国的机器,进行统一生产,制造速度不就大大提高了吗?于是他先拨了银两,在当地找了位官员代理,创办了甘肃织呢总局。

  胡雪岩与德商泰来洋行接洽,对方答应供应五十台机器。当然技术安装还是要聘德国人。

  这一件事办的时间很长,因为机器庞大,船运到上海后又换船运往武汉。在那里又分船沿汉江而上,到了襄樊,水运已不可能,只好换了笨重的牛车,迤逦北上。穿过秦川,因为山路崎岖,只好尽量分卸分装,几百脚夫肩提手扛,马拉人推,到了最为凶险处,只好停下来开山凿路,等运到兰州,离初议织呢局已有十年,离从上海起程运输也已经两年。德国技师的速度相比之下要快得多,第二年春就开机运行。中国最为内陆的心腹之地有了现代机器。

  织呢局试办成功,左宗棠意犹未尽。这时各地方要员,都已经明白了办洋务是怎么一回事。早在左宗棠入陕甘不久,曾国藩就派了我国第一位留美学生荣闳,到英国和美国购买了机器,在上海办起江南制造局,制造枪支弹药。李鸿章也不甘落后,动手筹办上海造船厂。

  左宗棠领了风头,他就想让这风气继续下去。甘肃织呢局筹办的同时,他又让胡雪岩购买开河机器。几乎与织呢局机器开转同时,开河机也运到了陕西。几名德国技师操纵机器,费时三年有余,开凿出了一条长二百里的正渠。

  兴办洋务,胡雪岩出力甚勤,获利甚少。左宗棠也深知胡雪岩的勤勉与克己,进而对胡雪岩的看法又深了一层。胡雪岩倒也不愿在这些事上捞油水,他的钱庄和丝蚕生意已经为他提供了足够的利润。他之所以仍勤恳办洋务,一为知遇之恩,二也为将来的出路奠定基础。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_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方言作品集
胡雪岩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