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Money小姐的日记》在线阅读 > 正文 6.兵家:只以成败论英雄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Money小姐的日记》 作者:桑斩龙侠

6.兵家:只以成败论英雄

6.兵家:只以成败论英雄

“当兵后悔3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很多哥们儿都听过这句话。没有人喜欢后悔,何况还是后悔一辈子。那几年,我也曾想过为我们的国防事业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可惜咱这身高不争气,前两次体检都是第一轮就给刷了下来。看着那些被检查来检查去的哥们儿们,我心里特失落,特嫉妒,特想回家问问我妈:为什么青春期不给我加强营养?

为了抓住最后一次机会,我一方面猛吃猛喝,恨不得吃点儿化肥,希望抓住青春期的小尾巴,再蹿上那么一两公分(就差这么点儿)。另一方面,第三次体检时,我再把脖子伸到极限的同时把脊椎挺了又挺,差点挺成强直性脊柱炎,总算过了第一关。可我注定不是当兵的料,也就兴奋了五分钟,第二轮又给刷了下来——视力不行。直到现在,看到电视、电影上那些戴眼镜的兵哥哥我还会忍不住质问:为什么要他不要我?你们错过了一个很有潜力的军事家知道不?都是生活在五星红旗下,命运咋就这么不公平呢?

后来我总算明白了:不当兵绝不等同于不能保卫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下面就让本匹夫为您试着谈谈兵家的赚钱之道。

兵者,诡道也

顾名思义,兵家就是带兵打仗的人。比如我们前面说过的杀妻请将的吴起,下面就要说的孙武、孙膑等。

本来,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先谈谈孙武先生——毕竟就连我们本小节的标题都出自他的《孙子兵法》。但一来我对《孙子兵法》所悟甚浅,二来有现成的更具说服力且通俗易懂的案例,所以我们不得不让他老人家忍耐片刻,先来缅怀一下伟大的毛主席。孙老先生千万别生气——权当是我对“兵者,诡道也”的具体运用吧。

1938年5月,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我们要把敌人的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要把他们的指挥员的心尽可能地弄得混乱些,使他们变成疯子,用以争取自己的胜利。”那么,这位宋襄公究竟何许人也?什么又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呢?

宋襄公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姓子,名兹甫,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31年在位。据史料记载,他不仅是个大孝子,而且非常仁义。说到孝,他为思念母亲而筑的“望母台”至今犹存;说到仁义,他在即位之前曾想方设法要把君位让给自己同父异母的庶出哥哥目夷。也正是因为他的仁义,时任武林盟主齐恒公才在临死前把自己的太子公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

事实证明,齐桓公没有看错人。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夺君位。不久,齐桓公的宠臣易牙与竖刁将桓公活活饿死,并拥立公子无亏为君,公子昭被迫流亡宋国。想到前任武林盟主的嘱托,宋襄公当即联合了曹国、卫国和邾国一道讨伐齐国,以助公子昭归国争位。迫于诸侯大军的压力,齐国众大夫在国氏、高氏两家的率领下诱杀了竖刁和公子无亏,迎立公子昭即位,史称齐孝公。但是这位齐孝公不久就又逃回了宋国,因为其余公子及其追随者一路兴兵攻打他,他连齐都临淄都回不了,怎么即位?宋襄公只好送佛送到西,再度发兵,这一次大败齐军,太子昭得以真正即位。

这件事成就了宋襄公的威名,也激发了他的野心,此后他做梦都想象齐桓公那样号令中原诸侯,便顺理成章地想到了会盟诸侯,以确立自己的盟主地位。公元前641年,宋襄公认为时机已到,就首先约了曹、邾、滕、鄫四个小国国君在曹国南部会盟。谁知会盟伊始就遇到了麻烦,滕国国君滕宣公根本不听他那一套。宋襄公觉得不立威不足以震住这些人,就当场发飙把滕侯抓了起来。为了进一步立威,他还把姗姗来迟的鄫国国君当作祭品投入河中喂了鱼。滕国国君吓得当即服了软。同年秋天,宋襄公又以会议举办国曹国在会盟期间没有尽到地主之谊,导致英明神武的宋襄公没有吃到羊肉为名,发兵包围了曹国国都。曹国无奈,只好认错。这下,宋襄公的自我感觉就更加良好了。

同年冬天,在陈国的倡导下,陈、鲁、蔡、郑、楚等国国君以纪念齐桓公为名,齐聚齐国国都开会,实际上却是为了对付宋襄公而借机结盟。考虑到自己这一边只有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宋襄公决定借力打力——先借助楚国的力量压服众小国,然后再用这些小国的力量去制约楚国。至于齐国,国君都是我立的,肯定会支持我了。于是他便打发使者去见楚成王,说了许多仰慕的话,楚成王觉得这是自己进军中原的好机会,便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然后宋襄公又派使者通知齐孝公,齐孝公也答应了。

公元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依约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始就以准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既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自己的爵位也比另两位国君高,盟主之位已是非我莫属。所以他事先未征求齐楚两国的意见,就自作主张拟了一份在宋国会合诸侯,共扶周天子王室的会盟书,并让两人签字。但楚成王与齐孝王都以不必签字到时也会效劳为名推托了过去。

这下宋襄公得意了,回国后他对目夷说:“楚王已经答应了我了。”目夷劝他到时候带些兵马,以防不测,他却说:“你怎么这么心理阴暗?我以忠信待人,别人必然也会以忠信待我,怎么会欺骗我呢?”

到了会盟的日子,除了齐孝公和鲁君没到,该来的都来了。宋襄公热情地接待了诸国国君,并以教训的口吻对目夷说:“你看人家楚王只带了几十个文官,一个武将都没带,我们怎么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寒暄过后,宋襄公开始以盟主自居,主持会盟。他咳嗽一声,说道:“今天我们聚到这里,是为了继承齐桓公的事业,尊王攘夷、息兵安民……”还没等他说完,楚成王就站起来打断了他:“您说得一点儿没错儿!但不知这盟主之位由谁来担任?”宋襄公心想,当然是我。可他是个好面子的人,只好拣着对自己有利的说:“有功论功,无功论爵。”(宋襄公的爵位是爵位中最大的“公爵”,此外他还有平定齐国内乱、扶立齐孝公之功,因此论功论爵他都是盟主!)

谁知话音刚落,楚成王便说:“很好!宋国虽说是公爵,楚国却已称王很久了。公爵比王还低一等,所以这盟主的位子我就不客气了!”说罢一下子坐到盟主的位置上,一点儿也不谦让。

宋襄公大吃一惊,自己忙活了半天,难不成要为他人作嫁衣裳?他急不可待地说:“我的公爵是天子所封,普天之下谁人不知?你那个王是自己封的,是篡逆!你有什么资格做盟主?”

楚成王嘿嘿一笑,说:“你明知我这个王是假的,还把我请来干什么?”一句话击中了宋襄公的要害。因为如果楚王的爵位是假的,那他就没资格参加诸侯盟会;宋国既然邀请他,那就是承认了楚王的爵位是真的。还没等宋襄公想好怎么回答,楚成王的随从子玉不失时机地站出来喝问在座的诸侯:“请问各位诸侯,今日之会,你们到底是为拥戴宋君而来,还是为了拜见楚王而来?”郑国国君郑文公比较识时务,他当即赔着笑脸说:“我是为拜见楚王而来的。”但是只有一个郑文公臣服远远不够,子玉猛地撕去长袍,露出闪闪发亮的铠甲,然后拔出一面小红旗,只一挥,楚成王带来的那些侍者和文官转眼间就变成了身穿铠甲、手持利刃的士兵。他们冲上盟坛,气势汹汹地扑向各国国君。各国诸侯吓得脚都软了,宋襄公稍好一点,还知道要跑,但哪儿来得及?刹那间就作了楚成王的俘虏。好在目夷比较机灵,他趁乱逃回宋国,立即召集军队,团结民众,坚守城池,使楚成王灭宋的阴谋未能得逞。后来多亏鲁国和齐国向楚王求情,宋襄公才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宋国。

回国后,宋襄公越想越气,可他又不敢惹兵强马壮的楚国,就想去攻打郑国,谁让他在关键时刻不支持我呢?虽然目夷等人竭力劝阻,但宋襄公却决意要在郑国身上重树权威。他联合了卫、许、滕三个小国一起伐郑,郑国立刻向楚国求救,楚王亲自率兵直接攻打宋国,宋襄公不得不回师救宋。宋、楚两军在泓水相遇,隔河相望。目夷等人认为,楚人无非是为了救郑,如今他们的目的已然达到,我们也没有丢失什么,而且楚强宋弱,不如主动讲和。

宋襄公却说:“楚军虽然强大,但缺乏仁义。我们虽然单薄,却是仁义之师。不义之师是绝对打不过仁义之师的。”为了激励士气,宋襄公还特意命人做了一面大旗,上绣“仁义”二字,妄图以“仁义”消灭武力。

但楚军一点儿也不怕宋襄公的“仁义”,大白天就敢在宋军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的渡河。目夷对宋襄公说:“楚军白日渡河,乃兵家大忌。等他们过到一半,我们杀过去,定能取胜。”宋襄公却指着战车上的“仁义”大旗说:“人家连河都没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么仁义之师?”等到楚军全部渡过泓水,还来不及布阵时,目夷又建议宋襄公趁机出击,宋襄公听完却骂道:“你怎么净出些歪主意!人家还没布好阵,你便去打他,那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

结果他刚刚骂完,楚军就开始发动进攻,宋军招架不住,登时大乱,宋襄公身陷敌阵,腿部中箭,据说还被砍伤了屁股。好在他平时对下属也算仁义,所以宋兵都拼死保护他。但那杆“仁义”大旗,早就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第二年,宋襄公便因箭伤恶化一命呜呼。

关于宋襄公的“仁义”,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其实这没什么好争论的——一个因为别人迟到就把别人喂了鱼的人,能称得上仁义吗?一个因为别人没让他吃羊肉就对别人动刀动枪的人,能称得上道德吗?

当然,宋襄公也曾经讲过仁义、行过仁义,我们也从来不否定他的仁义。比如宋襄公临死前,适逢流亡在外的晋国公子重耳在宋国的邻国曹国遭受侮辱后来到宋国,宋襄公便很仁义的款待了重耳,并送上了20乘车的大礼。在平时这些礼物对宋国也许不算什么,但当时宋国刚刚战败,国家积贫积弱;对于其他王公贵族而言,这些礼物也不算什么,但对当时的重耳来说却是雪中送炭。重耳对此非常感激,并在5年后报答了宋国。5年后,楚国攻宋,晋国出兵救宋,在城濮退避三舍,打得楚国好几年不敢正视中原。

但是不管怎么说,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所表现出来的仁义却是不折不扣的愚蠢。仁义是什么?仁义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杀伤敌人,用不好则难免自戕。仁义需要看对象。对敌人仁义,就是对自己残忍,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就是对自己的国家不负责任,就是民族的罪人。当然有时候仁义也可以用来争取敌人,比如七擒孟获的诸葛亮。但这里有个前提,你是不是诸葛亮?对方又是不是像孟获一样可以争取、值得争取呢?

一句话,战争是无情的,既然选择了战争,或者无奈的被战争了,就应该正视战争,就应该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要把敌人的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要把他们的指挥员的心尽可能地弄得混乱些,使他们变成疯子,用以争取自己的胜利。”那么,在不见硝烟的战场——商场上,我们又该怎样具体运用这个法则呢?

很遗憾我不能告诉你。非但我不能,即令孙子重生,他也不可能告诉你,否则他也不会在说完“兵者,诡道也”,论述完“诡道十二法”之后再来上一句“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也就是说,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但是战争中的诡诈行为和欺骗手段实在是变化万千,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和战争中双方的变化而变化,否则任何巧妙的构思非但派不上用场,还有可能被对方利用。

考虑到就此结尾很不负责,那就再讲个笑话吧:

美国人亨利是一家杂货店店主,一直以来生意都很不错。可是就在昨天,有个讨厌的家伙在对面开了一家杂货店,非要从亨利的蛋糕上切走一块。为了尽快挤垮敌人,亨利决定降价竞争,他在店门口竖起一块木板,上写:“火腿,每磅只卖5美元。”

没想到,对面很快跟着竖起一块木板,上写:“每磅4美元。”

亨利见对手较劲,一气之下把“5”改成了“3”。这样一来,价格已经比成本还低了。

想不到,对面马上改成了“每磅2美元”。

亨利终于沉不住气了。他气呼呼地冲进对面店中,以生意人的口吻教训对方:“小子,有你这么卖火腿的吗?你这么疯狂地降价,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吗?咱俩都得破产!”

对方笑了,说:“咱俩?我看只有你会破产。我的板子上并没有写明什么东西“每磅2美元”,我的店里根本就不卖火腿。”

夫战,勇气也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讲过,鲁庄公迫于压力杀了公子纠,把管仲送回齐国,齐桓公这才打道回府。但这并不算完,也不知是不是管仲出的主意,第二年,齐桓公便仗着齐国的强大军力,再次派兵攻打本已服软的鲁国。

要说这鲁庄公也真是条汉子,虽说去年刚挨过揍,但面对齐国大军,他非但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反而积极迎战,准备一雪前耻。这大大激发了鲁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有一个叫曹刿的人,他听到消息后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立即跨上毛驴往宫里赶。路上有人问他,你要干嘛去?他说我要和领袖商量商量抗击齐国侵略者的事儿。那人劝他说,这种事还是让吃肉的人去谋划吧,像咱们这种喝粥的人,到时侯让往哪儿冲就往哪儿冲呗。曹刿说,错!吃肉的人谋谋私利还行,关键时刻,我必须为自己的脑袋负责!

见到鲁庄公,曹刿就问,我们靠什么迎战?鲁庄公说,吃喝穿戴我从来不敢独自享用,只要我有肉吃,臣民们就有汤喝。曹刿说,瞎说,我怎么没喝着?这种局部地区的小恩小惠老百姓愤慨还来不及,怎么会听你的?鲁庄公又说,祭祀用的牺牲玉帛,从来不敢打白条,神仙肯定会保佑我们的。曹刿说,难道人家齐国不会祭祀吗?就你那点儿破玩意儿,神仙根本就瞧不上眼,他不帮着齐国修理你就阿弥陀佛了。鲁庄公接着说,鲁国的大事小情,我虽称不上明察秋毫,但向来不敢懈怠,向来都是依据事实处理的。曹刿说,嗯,你总算干了点儿正事儿,对得起咱纳税人的钱。我们就以此应战吧。不过请让我跟着你。

鲁庄公爽快地答应了,当场任命曹刿为首席参谋兼副官,与自己乘一辆战车,立即赶赴前线长勺。

刚到长勺,鲁庄公就准备击鼓进攻,曹刿上前夺过鼓槌,说现在不能敲,等会儿再说。一直等到齐军敲了三通鼓,曹刿才把鼓槌还给鲁庄公,说现在可着劲的敲吧。鲁庄公甩开膀子敲啊敲,一通鼓就把齐国人敲得魂不守舍,意乱神摇,争先恐后地往回跑。鲁庄公见了赶紧命令鲁军追击,曹刿说先等等,他先是跳下车看了看齐军的车轱辘印,又跳上车顶看了看远处的齐军,最后说追吧,结果一下子就把齐军追出了国门。这可是齐鲁交战史上破天荒的事,鲁庄公高兴之余就问曹刿,这是为什么呢?

曹刿说,打仗这玩意儿靠的就是勇气,但勇气这玩意儿不能滥用。我曾经观察过泼妇吵架,从中我发现士兵的勇气跟泼妇的火气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刚开始的时候,要是有人在一边拱拱火,她们的勇气往往一发不可收拾;等到第二个人再去拱火,她们的火气都快发泄完了;等再过一会儿,别说火气没了,体力也没了。齐国人哪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就赢了。当然了,兵不厌诈,我怕齐国有埋伏,所以在看到他们辙乱旗糜后才让您下令追击。

然而事实绝不像曹刿说得那么简单。也许是为了敷衍并不懂兵法的鲁庄公吧,曹刿说来说去都是在强调勇气。而我们知道,勇气固然重要,但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充其量是个匹夫。一个真正的军事家,不仅要有勇,还要有谋;不仅要敢战,还要善战。这也正是小小的长勺之战为何能够在打仗如同家常便饭的春秋时期留下重重的一笔,并为后世军事家们津津乐道、继承发扬的原因所在。

来看一个称得上有勇有谋的商战案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不贰过”的史玉柱。

1997年,伴随着巨人大厦的轰然倒塌,史玉柱一下子成了负债35亿元的“全国首负”。但面对失败,史玉柱丝毫不气馁。正如他在安徽省统计局工作时的老领导朱家功所说:“我甚至看不到他有一点失败的迹象,他仍旧像以前那样一天到晚在他的电脑前忙碌,为脑白金的上市谋篇布局。当时我问他:‘脑黄金刚失败,脑白金就能行?’他的回答俨然一个胜利者:‘花不了多少钱,肯定行!’”

但脑白金刚刚上市时,销售情况并不像史玉柱想象得那么乐观。原因很简单,市场上的保健品太多了!——销售人员把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消费者就是不买账!在一次会议上,一个销售人员说:“我看要改变消费者的固有想法,比登太阳都难!”史玉柱当即对这种论调给予了严厉回击:“要改变消费者的固有想法,是比登太阳还难,但不是不可能!”

之后,史玉柱亲自上阵,开始进行市场调研。他戴着墨镜,在江阴走村串镇,挨家挨户的寻访。那些留守老人们见到史玉柱非常高兴,都乐得跟他聊聊天,史玉柱就是在与老人们聊天的过程中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为了解消费者对脑白金的需求情况,史玉柱反复向不同的老人提出下列问题:“您以前吃过补药吗?”“您觉得自己需要可以改善睡眠的保健品吗?”“它还可以调理肠道、通便、增强精力,对您有用吗?”“如果价格不太高的话,你愿意吃吗?”

答案无疑是需要。但是很多老人告诉史玉柱:“你说的这种保健品我想吃,可我没钱(其实是舍不得买),我等我儿子/女儿给我买吧。”

“那您怎么让您儿子/女儿给你买呢?”

大部分老人说只能靠自觉。

“那您吃完以后,如果还想吃怎么办?”

“也不能直接跟他要啊,我一般是把喝完了的保健品盒子放在显眼的地方,他看到盒子空了就又买了。”一位老大爷不好意思地介绍自己的经验。

史玉柱敏感地意识到,看来自己应该在孝道和送礼上面做做文章。不久,“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和“孝敬爸妈”的广告语便横空出世了。虽然这条广告俗不可耐,甚至到了人见人厌的程度,而且至今还在强奸着我们的神经,但十余年来,它却为史玉柱带来了高达100多亿的销售额!没办法,谁不想做个孝子/孝女呢?

事实就像史玉柱说的那样,要改变某些事情比登太阳还难,但不是没有可能。但光有勇气和信念还远远不够。想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再英勇、再壮烈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永远也不成了大事。毛主席也说过:“你扔你的原子弹,我扔我的手榴弹”,“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但是光凭手榴弹就能吓住帝国主义吗?不能。视死如归的精神自然是我们的传家宝,但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才是令侵略者望而却步的镇国利器。

赛马?赛人也

孙膑据说是“兵圣”孙武子的后人,也称得上系出名门,可惜当年孙武子过于担心被吴王夫差卸磨杀驴,细软都没敢收拾就跑到了边远山区,以至于到了孙膑这一代,孙家是要嘛没嘛,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灰孙子之家”。

好在当时有个非常厉害的鬼谷先生,他掐指一算便算到孙膑乃是不世奇才,于是主动找到孙家,要求收孙膑为徒,不收任何学费不说,还免费供应吃穿。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孙膑不仅把老师的本事学得滚瓜烂熟,还把老师伺候得舒舒服服。鬼谷老师舒服够了,就选了个黄道吉日,把孙膑叫到房中,索性把自己压箱底的功夫《兵法十三篇》也传给了他,并说:“这《兵法十三篇》本是你的老祖宗孙武子所著,我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

可惜说这话的时候,鬼谷先生一时大意,没有算到另一个徒弟庞涓就在窗外偷听。他把后槽牙咬得咯嘣响,骂道:“怪不得别人叫你鬼谷子,你还真不是一般的鬼!你偏心就偏心吧,还找什么狗屁借口?既如此,就不要怪我无情了!”

之后,庞涓就开始下一盘很大的棋:他先是趁着魏惠王高薪诚聘天下英才之机当上了魏国上将军,然后以魏王的名义把孙膑诓来,设计陷害孙膑,砍掉了他的双脚,接着假意搭救孙膑不死,好让孙膑感恩戴德,传他《兵法十三篇》。好在孙膑及时获知了真相,靠着装疯卖傻苦撑了很长时间,最后被墨子大侠救到了齐国大将田忌家中。

田忌这个人,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与齐威王赌赌马,但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这天,田忌又输了,他闷闷不乐地离开赛场,准备找个人撒撒气,随行的孙膑赶紧催动轮椅,上前对他说:“从刚才比赛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下次比赛,你只管下重金和他赌,我有办法让你翻本。”田忌疑惑的说:“你不会告诉我要给我换几匹好马吧?”孙膑摇摇头:“当然不是。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转眼到了比赛那天,孙膑对田忌说:第一场,用你的下等马去同他的上等马比赛;第二场,用你的上等马去对付他的中等马;第三场,用你的中等马对付他的下等马。结果,马还是原来那六匹马,田忌却最终以2∶1获胜。齐威王惊得目瞪口呆,便问田忌是不是给马打了兴奋剂。田忌如实作答,并乘机把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

孙膑的故事还有很长很长,但我们已经没必要说下去了,因为单是这场赌马就足够我们受用的了。

曾经有人问过:孙膑赛马是否破坏了规则呢?这问题提得好——好蠢——孙膑不是没事儿叫得欢、有事儿跑一边的道德裁判,也不是慈善家,他是个军事家,军事家的天职就是想方设法的打击对手,战胜敌人,否则要军事家干什么?难不成让他们率领大家以卵击石,统统完蛋?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兵家向来只以成败论英雄。

毛主席当年读到这段故事时,曾经对孙膑赛马所采用的战术进行过精辟的阐释,原文如下:

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

毛主席是这么分析的,也是这么运用的。比如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中,蒋介石出动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从10万直至30万,但毛主席率领红军,以远比敌人微弱得多的军事力量,采取诱敌深入、“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伺机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连续取得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至于解放战争中的三大决战——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则是“以强当弱”,“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战略战术的具体运用。

毛主席还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精兵简政)中讲到过孙悟空打败铁扇公主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对孙膑赛马的升级版运用。他说:

现状和习惯往往容易把人们的头脑束缚得紧紧的,即使是革命者有时也不能免。庞大的机构是由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想不到又要由自己的手将它缩小,实行缩小时就感到很勉强,很困难。敌人以庞大的机构向我们压迫,难道我们还可以缩小吗?实行缩小就感到兵少不足以应敌。这些就是所谓为现状和习惯所束缚。气候变化了,衣服必须随着变化。每年的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各要变换一次衣服。但是人们往往在那“之交”不会变换衣服,要闹出些毛病来,这就是由于习惯的力量。目前根据地的情况已经要求我们褪去冬衣,穿起夏服,以便轻轻快快地同敌人作斗争,我们却还是一身臃肿,头重脚轻,很不适于作战。若说: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有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

在这篇文章里,毛主席虽然主要是在说“精兵简政”,实际上也进一步指出了:无论敌人有多么强大,只要善于寻找它的弱点,终究可以制服它、战胜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既然双方兵力悬殊,那我们就不能硬碰硬,而是应该想想怎么打好一场不对称战争。比如抗美援朝战争,表面看来,积贫积弱的新中国怎么能跟强大的联合国军过招呢,其实不然,联合国军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我们有“中国人的月亮”(夜战);联合国军可以用炮弹把上甘岭削掉两米,我们也可以用大刀削掉他们的脑袋(近战)!

现在的情况就不多说了,免得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家伙利用,说什么劳什子“威胁论”。

如何将这一军事理论应用到商战中呢?简单来说就是要学会从劣势中挖掘优势,然后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比如:

1995年,王传福刚开始做比亚迪时,业内都是花大价钱上先进的生产线,他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用大量的人力代替那些可有可无的机器,只在不得不用机器的少数几个环节才使用少量的机器。王传福这么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当时,中国工人的人力成本,远远低于购买成套机器设备的成本。虽说用人力代替机器让比亚迪的生产车间看起来不那么现代化,但比亚迪的生产成本却因此比主要竞争对手日本人的生产成本低出40%还多!凭借价格优势,比亚迪迅速在世界市场上崛起,将日本产品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王传福也得以在短短数年之内积累起巨额财富。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他是胡润中国百富榜上的首富。

ww 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桑斩龙侠作品集
Money小姐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