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声震四野秋:百年匪王》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2章 电话、无声电影和美国烤烟……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声震四野秋:百年匪王》 作者:王金年

第12章 电话、无声电影和美国烤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电话、教育馆、无声电影和美国烤烟……说到沂蒙山区,人们往往有两个概念,一是知道它是革命老区,二是贫穷落后。

  1991年,我回老家为我奶奶扫墓,一路上见到的仍是灰蒙蒙的山岭、破落贫穷的山村、弯弯曲曲的山路。当地的朋友告诉我,沂蒙山区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均年收入不到600元,失学儿童仍然居多,有的地方人、畜吃水仍然困难,个别山里仍在点煤油灯。

  但谈起家乡的贫困,我爷爷却不以为然,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这些贫困全是人为造成的!他说,从他年轻时起,沂蒙山区就没大正儿八经地建设过,不是匪患,就是兵灾,刚要搞点建设,日本人又打进来了。抗战好容易胜利了,又打内战。解放后刚要“好好地种点地”,又让收回去了,接着就是搞公社、大跃进、吃食堂,开始瞎折腾……直到改革开放,才算干点儿正事——对于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我爷爷是一百个赞成。“当年,韩主席(韩复榘)、梁先生(梁濑溟)就是这么搞的。早这么搞,中国早富了。”(注意,是原话。)说到韩复榘,就要说到他主政山东的7年(1930年9月5日至1937年底)。说到梁漱溟,就要说到梁大儒在山东邹平搞的“乡村建设”实验院。正是以上这两个人物及他们所搞的事业,才使得我爷爷在他为匪的坎坷岁月里,居然还有一段“转匪为官”的特殊经历(注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招安”)。

  说沂蒙山区历来贫穷落后,我爷爷很不赞成。我爷爷说,我们老家沂蒙县,西依济南,东临青岛,南达临沂(古沂州府),北靠青州(即青州府,后又有了胶济线)。位于鲁中,为古齐国重镇。历代是商旅集散地,亦是兵家必争之地(古穆陵关就在沂蒙、临朐二县交界处,穆陵关的故事后边还会提到)。自西汉起,就在此设县,以后历代更迭,县界及行政区划虽时有变化,仍改变不了这八百里沂蒙的山山水水。

  远的且不说,单就我爷爷亲身经历的民初时期而论,沂蒙县就没有因为它是山区而落后于外边的花花世界。当时有个说法:“济南府的洋玩意儿,到沂蒙用不了两个集。”(即乡下的农村大集,一般三五天一个。)据我爷爷回忆:1911年(宣统三年),我们沂蒙城里就有了照相馆(现县博物馆西),是一家姓赵的人从上海买来的照相机。

  1912年(民国元年)6月,沂蒙大清邮政局改称沂蒙中华邮局二等局。同年,全县实行新区划。全县设16区,我们那支杆子所在的老鹰崮有一部分就是沂蒙山的,大约有三个区。那一年,县里还成立了教育会、农会。县知事公署机构更新,分科办公,五班六房一律裁减,县武营(千把总)裁废。改县保安团及警察局。

  1920年益都火柴公司成立,很快就在沂蒙设立了经销点。老百姓买上了一划就着的火柴,从此告别了火石的时代。

  那一时期,沂蒙的养蚕及种烟业十分发达。农民多以这两项为生。他们多将蚕丝与黄烟卖给当时设在周村(现淄博市)的一些日资企业。那个时期,周村是个十分繁华的大镇。日本的一些企业,如三井、大菱、大丸、安元等,均在此设有分支机构与银行,经营布、盐、火柴、煤油、肥皂、香烟、啤酒等日用品。日本货以质量好、品种全、价格适中而大受老百姓欢迎。

  1985年4月,山东枣庄百货公司的朋友给我搞到了一张日本产东芝16英寸彩电的票,问我要不要。当时,我爷爷正好住在我家。他一听说是日本货,马上说要!

  “抵制日货,抵制日货,越抵制日货越好。哼……”老人家满脸的鄙夷,“当年我们在老家,也是嚷嚷着抵制日货,不过,那多半是些在城里的学生瞎嚷嚷,乡下的老百姓照买不误,因为人家玩意儿好嘛。什么仁丹、灵宝丹、鸡冠蚊香、自来水笔等等,那个鸡冠蚊香一点也不呛人,比咱们现在的蚊香都好。”

  如今,这台当年花了1040元人民币买的彩电,至今还用着!其间,只是换了一次开关。如果你不信,可到我家里来查看(连同当年的发票)。

  1923年,沂蒙县就创办了“地方模范初级小学”。

  1925年,一刘姓留日学生在东关大街(现电影院西邻)开办“沂华药局”,主营西药。西药在沂蒙地区被认可。

  1926年,沂蒙劳资招收部门,开始为临朐县的五井煤矿有组织地招收煤矿工人。矿工当时的收入是农民的2-3倍,多为失地农民(可见那时的城乡差别并不大)。

  1925年,沂蒙县城的大街上,有了第一辆自行车,是一位姓吴的商人从北京买回来的,仅售八块大洋,是日本货。

  1929年,沂蒙成立了自发的农民协会,由一位王姓律师任常务委员,下设组织和宣传两部门。协会曾组织农民抗税。

  1930年,县卫生部门在省卫生署的支持下,在沂蒙城里部分人中接种牛痘疫苗。

  民国时期,沂蒙县的真正发展,还是在韩复榘主政山东以后。韩复榘是1930年正式主政山东的。他一上任,就提出了“澄清吏治,根本清乡,严禁毒品,普及教育”的四大施政纲领。一时间,山东的局面很有点政通人和,欢天喜地,人祥马安的样子。

  说到当年的韩复榘,我爷爷有自己的看法。他说,韩复榘根本不像以后的人们传说的那个样,没有文化,胸无点墨,简单粗暴,笑话百出,外带杀人如麻。韩首先很有文化,因为他出身破落的书香门第。如果他没有文化,冯玉祥也不会看得上他。韩尤其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我爷爷有幸在当年的《山东教育时报》上,看到过他为纪念滦州辛亥起义烈士纪念碑撰写的碑言文。字体娟秀工整,遒劲有力,很有一番儒雅气,不像是出自一位行武将军之手,更不消说什么丘八老粗了。至于坊间传说中的笑话,比如讲什么韩复榘见学生们打篮球,就责问为什么10个人抢一个球,一人一个不就是了;什么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兄弟我敬佩不已,可就是不明白行人为什么靠右走,那左边不就空了等等,一看就知道是瞎编的。中国人就这个德性,说糟蹋谁所有的屎尿全往他头上泼。

  我爷爷说,韩复榘尤其痛恨贪官污吏。只要抓到,一律砍头,而且不让人说情。越是说情杀得越快。人们传说中的韩复榘经常“自断公堂,草菅人命”,实际就是指痛杀贪官。在我爷爷的记忆中,韩当政的头两年里,韩杀过省里的一位民政厅副厅长(这小子贪污菏泽灾民的救济款)和下边的五六位县长。韩任命官吏很严,各县县长均要由他考察合格,方可上任。

  沂蒙县县长王达礼,外号王鞋底(这人的故事可多了,同我爷爷是拜把子兄弟,他马上就出场),就是韩复榘亲自任命的。说韩简单粗暴,大概是指他不大注意调查研究。即只要有人联合上告,尤其是乡下老百姓们联名,并按上了血手印的,这被告十有八九是砍头。韩的理论是:老百姓绝不会吃饱了没事告状玩,只要有人告,定是为官的有问题:“给我拉右边……”拉右边的枪毙,拉左边的放人。这倒是韩复榘过堂的真实特点。

  在“韩主席施新政”的影响下,沂蒙县的各项经济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1933年,沂蒙县便架设了5条农村电话线路(资料证实为158杆公里)。

  同年,即建成了较有规模的民众教育馆;该馆从上海买来了一部无声电影放映机,用手摇发电,放映无声电影,民众趋之若鹜,轰动一时。

  1933年,沂蒙农民在农民协会的帮助下,开始引进“洋烟”。那是从美国引进的一种黄烟,沂蒙的湿润土质很适合它的生长。产量及质量均高于当地旱烟。当年,即已扩大到500亩。重要的是,烟农们收购了烟叶,不愁没有销路,当时设在周村的英美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中国人开办的),日本的三家烟草公司均争相收购。

  同一时期,沂蒙农民引进的还有外国的“约克夏”肥猪及美国棉花,这些引进项目均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不少实惠。

  所以,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搞改革开放时,我爷爷只说了两句话,一是邓小平这人务实,二是这种形式俺早年就搞过……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金年作品集
声震四野秋:百年匪王大脚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