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小说 > 《长城内外》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0章 两路大军会幽燕(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长城内外》 作者:张帆

第70章 两路大军会幽燕(2)

  “感谢华北军民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为我们并肩作战将取得的胜利干杯!”

  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身体好,在苏联时也学会了喝酒,他起立祝酒说:

  “为我们关内关外两支野战军,在长城线上胜利会师干杯!为我们中央领导同志,为在座的同志们身体健康干杯!”

  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起立祝酒。他先向大家点头致意,然后高举酒杯说:

  “同志们,我们感谢东北野战军的支援,你们战胜东北严寒,踏破辽河千里雪,就地全歼东北数十万大军,现在又千里进军,越过长城,来到华北。我们两个战略区本来是密切配合作战的,现在又组成了统一的平津战役指挥部,统一指挥,并肩作战了。我们一定能获得更大的胜利,全歼华北敌军!胜利万岁!”

  全场热烈愉快,举杯欢呼:

  “干杯,胜利万岁!”

  饭后,由东北野战军战士剧团演出。长征途中,这个剧团曾演出过《烂草鞋》,表演国民党军队追击红军只捡到烂草鞋,现在演出的节目是胜利欢乐的歌舞。

  “聂总,罗政委,你们演过《杀上庐山》,活捉蒋介石,现在这出戏可要变成事实啦!”刘亚楼高兴地说。

  “打到南京去,为时不远了!”

  大家议论纷纷。笑浪此起彼伏。只有罗瑞卿仍然态度严肃,不苟言笑。

  歌舞演完,夜深人静。东北、华北两支野战军的将领,兴致勃勃,又到北屋喝粥,谈论战局,他们高兴地谈到:

  蒋介石认为黄河是他的外壕,陇海路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他曾想把我们赶过外壕,可是刘、邓大军10万多人,陈、谢大军8万多人,陈、粟大军18万人,分3路南下,渡黄河,跨陇海,直抵长江。他们早已过了铁丝网,打到蒋介石的内壕了。他们在黄河、长江之间发展,在江、淮、河、汉4条大水间和敌人中原逐鹿。西北野战军也打出去了。我们东北、华北两支野战军又在长城以内胜利会师。

  “毛主席、周副主席早有分析,要我们打到蒋管区,消灭蒋介石的部队,要在一两年内实现。”聂荣臻放下饭碗说。接着,他又提出了问题,“这就是说,原来计划5年打败蒋介石,现在要3年左右打败蒋介石。这要求我们在军事指挥,后勤供给,发动群众,土地改革,扩大解放区等工作都要跟上来,不犯和少犯错误。”

  聂荣臻将军所提出的问题,正是当前大家所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的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我们的指挥艺术,跟不上中央军委、毛主席敲的锣鼓点子。打正太路,我觉得打出去就是了,许多同志还嫌胜利不大,歼敌不如兄弟部队那么多,只是中央来电指出:晋察冀正处于战略反攻,大家才明白了。”罗瑞卿一直听别人讲话,自己沉默不语,现在才讲出他所深思的问题。

  “战争形势变化,我们的思想往往跟不上,十年内战期间,红军由正规战转到游击战,我们思想跟不上。解放战争,由游击战转到正规战、运动战、攻坚战,我们思想也跟不上。原因是对战争规律认识不足,或者认识很差。”罗瑞卿的发言,好像做结论一样。

  他看过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孙膑兵法》、《吴子》、《三略》、《六韬》等书,也看过拿破仑、库图佐夫、克劳塞维茨等人的军事著作。他认为:这些兵书,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般战争规律。马、恩、列、斯也有不少军事论述,反映了一般革命战争规律,但马、恩、列,并没有指挥过大规模的战争。斯大林领导了苏联反对法西斯的伟大战争,可惜论述不多。******一直领导中国革命几十年,经验丰富,在他的论著中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规律,而在解放战争中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则是指挥解放战争夺取胜利的“天书”。因此,罗瑞卿强调说:

  “毛主席电报指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最有利。这个战略是把东北、华北分割开来,关闭东北大门。先打范汉杰、卫立煌,后打傅作义,这是高招。我们华北二兵团和三兵团越长城,东出冀东,西进绥远、察哈尔,北到热河,确实如毛主席指出的,看到了广阔天地,眼光扩大了,许多不必要的顾虑扫除了。我们的眼界首先看到东北野战军打辽沈战役。”

  “我们东北野战军领导,总想打长春,其实那是硬核桃,是蒋介石吸引我兵力,放的一个棋子。对于南下打锦州、山海关,我们顾虑重重,强调困难,打锦州附近之困难,打锦榆之困难,以及入关作战之困难等。有些只是我们设想的困难,事实上不一定有。有些是实际的困难,在我们打开长春南下作战时会要遇到的,特别在万一长春不能攻克的情况之下,要遇到的。”刘亚楼说。

  “东北局常委不是认为南下作战为好,不宜勉强和被动地攻长春吗?和你说的那不矛盾了吗?”罗瑞卿提出了问题。

  “是啊。中央指示我们,只要有可能,就应取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如果不打范汉杰,先打傅作义,则沈阳卫立煌将以兵力集中锦唐线,卫、范协力向西援傅,那时东北野战军可能处于很困难的地位。西面察绥和平绥路,粮食极为困难,东面锦唐线和北宁线则是产粮区。”刘亚楼说。

  “我看中央担心的是,撤退的蒋军,为控制锦州、承德、北平、天津四角及其中间地带,并打通津浦北段,向华中撤退,虽然士气低落,但很集中,我也难啃。”罗瑞卿敏锐地说出了主要问题。

  杨成武回顾8月3日,毛主席等中央领导面授机宜的情况。他说中央要我在8月21日完成一切准备,以20天的时间,主力赶到绥远,发动进攻,夺取集宁、兴和,配合东北作战。

  “绥远为傅作义所必救,不怕不能调动傅部向西,调动傅部是必然的。问题是傅作义自己有3个军及几个独立师,如果他以两个军及一二个独立师援绥,则杨成武在绥难以立足。因为绥远及晋西北均缺粮,必须取得集宁、归绥两点,才能解决粮食问题。过去两次人绥,有深刻的教训。”杨得志几乎背诵了中央电报。他转脸对刘亚楼说,“中央还指示我们,不管东北野战军何时开始攻锦榆线,我兵团和杨成武兵团必须配合行动。当时决定杨成武8月21日从涞源以东出动,9月10日左右,向归绥、集宁两点开始攻击。我兵团则须在9月10日以前,主力到达承德、北平线并开始攻击,另外一部向平、张线动作,配合杨成武兵团作战。”

  “我不理解,为什么你们南下时间,得视杨成武部行动的迟早才能确定。后来又说随时可以行动,决不以杨成武部行动之迟早为标准,但行动的时间,仍无法确定。这不是矛盾了吗?”罗瑞卿总是抓住问题不放。

  “不提这事便罢,就是因为你罗瑞卿同志指出的这个矛盾,我们才受了批评。”刘亚楼说,“就是因为这个粮食问题,雨具和敌情的变化,搞得领导态度轻率,受到批评。中央来电指示,‘不应当将南面敌情看得过分严重,尤其不应当以杨成武之行动,作为你们行动的标准。’说实在的,东北有百万大军,杨成武部只有几万人。为什么我们百万大军的行动,要以几万兵力的孤军行动为标准呢?这是轻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

  “照我看,如果不是有意对抗中央指示,也是对中央战略不理解,不积极,思想上跟不上。中央打快板,我们步伐还是迈方步。中央要甩开长春于不顾,南下打大仗,而有的领导眼睛只看着长春,怕前怕后,怕缺粮,怕无雨具,可是不怕敌人从东北跑了。……”罗瑞卿说,“我们十九兵团也有人埋怨说,万里征战长城线,西出绥远,东抵渤海,驰骋冀、晋、绥、察、热,爬山越岭,走了许多冤枉路,说我们打的不是战役,而是走役!你看,这不是看不到配合东北决战的重大作用吗?”

  杨成武仔细倾听大家的发言。开始,他听到东北野战军领导,要求以他所指挥的部队行动,决定作战方案,很不理解,他感到气愤,眨了几次眼,注视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反映。但是,当他听到罗瑞卿政委的发言后,心平气和了。

  刘亚楼听了罗瑞卿的讲话,频频点头,嘴里不断地“是啊”,“是啊”。他爽朗的笑声,感染了大家。杨成武更为感动,这不仅是由于刘亚楼是他的福建同乡,是他的入党介绍人,而且他感到刘亚楼讲真话,把问题说得一清二楚。

  这时,聂荣臻走过来了,他笑容满面,高兴地参加胜利会师的谈话,他说:

  “你们谈得没完哪!胜利会师,大家高兴,毫不骄傲,还主动检查战略行动,这是我们红军从小到大,不可战胜的光荣传统啊!我们从过去走到了今天,还要从今天走向未来。过去不仅影响现在,而且影响未来。”

  接着,他回忆说:“石家庄战役前夕,朱总司令阅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诸兵种合同战术》,对参战部队师以上的干部介绍这两本书时说,不学好这两本书,怎么能担当起人民和党交给的任务呢?总司令身经百战,尚且如此重视学习,我们更应努力。杨得志、罗瑞卿要求徐向前兵团协助打傅作义,西北野战军也曾要求该兵团协助打胡宗南。中央认为均不适宜,因为我集中,敌亦集中,不一定能打好仗。我集中兵力太大,粮食绝难持久,别方面则失去歼敌机会,不如固定各兵团之兵力与任务,不定时间,各自寻机歼敌较为有利。事实证明,中央这个方针是非常正确的。但是,现在情况变了,东北大军进关了,部队的素质很好,英勇作战,不怕困难,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大兵团联合作战,各兵种合同作战。”

  聂荣臻刚说完,饭送来了。

  大家还在议论平津战役中敌我双方可能作出的作战部署。

wWw。xiaoshuotxt。net Txt 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帆作品集
长城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