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0章 西汉末年的纷纷扰扰——从女人的宫廷斗争看西汉兴衰(1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作者:尘洛若影

第40章 西汉末年的纷纷扰扰——从女人的宫廷斗争看西汉兴衰(13)

  元后水平有限,政治智商基本为零,但不代表她身边的人也没水平。王闳,是平阿侯王谭的儿子,一直以来,他都是跟着元后混的。哀帝死后,他冷静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就赶紧跑去跟元后说:“姑姑,那狗日的刘欣死了,现在是该轮到我们王家咸鱼翻身的时候了!”

  “翻身?怎么翻身?”元后一时没搞懂王闳的意思。

  “只要拿到传国玉玺,就能够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姑姑,你要赶快行动,万一被人抢了先,就麻烦了!”

  王闳所说的传国玉玺,以天下至宝和氏璧雕琢而成,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始皇之手,传于二世,终被高祖刘邦所得,刘邦死后,玉玺代代相传,是皇帝身份的象征,同时也相当于皇帝的“工作证”,平时签字盖章都少不了它,要想成为合法意义上的皇帝,没有这块玉玺是不行的。

  现在,这块传国玉玺的持有者,是大司马董贤。

  董贤这个人,年纪跟哀帝差不多,长得非常帅,哀帝第一眼看到他之后,就被他给迷住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毫无疑问,董贤的出现,填补了哀帝心中的空白,从此以后,哀帝就让董贤整天陪伴在自己身边,让他陪吃陪喝,当然还有更重要的,陪睡。

  有一次缠绵过后,哀帝和董贤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第二天早上,哀帝醒了,正想起床,却发现董贤压住了自己的一节衣袖,睡得正香。看着董贤熟睡的面容,哀帝心中爱怜无限,实在舍不得将他吵醒,于是,就割断了自己的袖子,悄悄地起床了。

  所谓的“断袖之癖”,典故即出自于此。这小俩口如此恩爱,真是羡煞旁人啊。

  前有曹宫道房互称夫妻,后有哀帝董贤恩爱无比,事实雄辩地证明,真爱是可以超越性别而存在的,无论男男还是女女,只要相爱,就可以在一起。

  哀帝爱董贤,爱得非同一般。有一次他在皇宫里办了几桌酒席,大概是喝高了吧,他忽然对大家说:“当年尧曾经把皇位禅让给舜,我如今也想效仿他,你们说好不好呢?”

  哀帝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一直凝望着坐他旁边的董贤,目光中深情无限。

  当时王闳也在座,他看着哀帝那副色迷迷的样子,心里明白了八九分。于是他就对哀帝说:“当年高皇帝斩白蛇起义,屡次出生入死,才打下了大汉江山,天下是属于高皇帝的,而不是陛下的,您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您应该好好保管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传给子孙后代,怎么可以把皇位拱手让给他人呢!天子无戏言,陛下请自重!”

  哀帝的脸色突然间阴沉下来了。他看了看王闳,什么话也没说,可是身上却散发出一股霸气,把旁边的人吓得虎躯一震,纷纷倒退三大步,心想皇帝老儿发威了,王闳这小子今天不死也得脱层皮了。

  最后,哀帝气沉丹田,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滚!”

  王闳见势不妙,赶紧往地上一躺,滚了。

  哀帝说想把皇位禅让给董贤,可不是酒后胡言,而是心中确确实实有这样的想法。在他死前,他把董贤叫到床边,把传国玉玺亲手交给了董贤,说:“董郎,我心爱的人啊,我不能陪伴你走过接下来的时光了。这块玉玺,是我大汉江山的镇国之宝,如今,我把它交给你,有了这块玉玺,你就拥有了全天下的一切,你要好好保管它,千万不要给别人拿去了,知道吗?”

  董贤牢牢抓住传国玉玺,点了点头,说:“亲爱的,你放心地去吧,你永远活在我心中!”

  “我最后还有一句话,想要对你说。”哀帝依偎在董贤怀里,把嘴凑到董贤耳边,轻声说,“董郎,我爱你。”

  说完,哀帝头一歪,死了。

  爱,意味着付出。毫无疑问,哀帝对董贤的爱,是真爱,为了董贤,他愿意付出自己的全部——甚至是皇位。有些皇帝,是不爱江山爱美人,而我们伟大的哀帝,是不爱江山爱美男!

  后人有诗赞曰:

  人间自有真情在,谁说同性没有爱?

  断背山下来相会,搂搂抱抱嘴对嘴。

  你要跟上新时代,世俗眼光改一改。

  胸怀若能放得开,男男女女也精彩!

  我之所以要讲上面这个故事,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想歌颂这段美丽的爱情,而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董贤之所以能当上大司马,纯粹是靠着一张脸,与个人能力无关。

  事实上,董贤的能力是很差的,是基本为零的。

  哀帝刚死不久,尸体还没变冷,董贤拿着那块传国玉玺,还没捂热呢,元后就带着王闳找上门来了。王闳见了董贤,大喝道:“你这不男不女的狗东西!拿着传国玉玺想干什么!难道是想找死吗!快把它交出来!”

  董贤看了看王闳,又看了看王闳身后的元后,还有元后身边跟着的一大票人马,知道今天不把玉玺交出来是不行的了,只好乖乖跪了下来,低着头,双手捧着玉玺,说:“微臣岂敢私藏传国玉玺,不过是暂时代替太后保管一阵子罢了。既然太后已经来了,那就请把玉玺拿回去吧。”

  “哼,算你识相!”王闳接过董贤手中的传国玉玺,马上又低着头,弯着腰,恭恭敬敬地对元后说,“太后,这是您的东西。”

  于是,这块传国玉玺,落入了元后手中。

  现在,有了这块传国玉玺,再加上皇太后的身份,元后就是宫廷至尊,要册立谁当皇帝,都由她说了算,她要如何便如何,想怎样便怎样,谁敢不服,谁敢说不!

  但是,在册立新皇帝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处理好哀帝的丧事。

  元后看着那块传国玉玺,在寝宫里想了很久,最后决定单独去找董贤谈谈。

  之前我说过,董贤这个人没什么本事,所以,当元后找到董贤,问他要如何处理哀帝丧事的时候,董贤被问得哑口无言,一句像样的话也答不出。他觉得很害怕,赶紧把官帽摘了下来,说:“太后,对不起,真是对不起!”

  元后说:“你知道就好。新都侯王莽,以前当过大司马,很能干,不如,我让他来帮你吧。”

  董贤下跪叩头,说:“多谢太后!”

  于是,元后马上派出使者,让王莽即刻入宫,不得有误。

  王莽入宫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限制董贤的人身自由,让他不得在宫中随意走动。董贤完全没有政治斗争的经验,面对这种情况,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能摘了官帽,脱掉鞋子,衣冠不整地跑去认罪。然而,他没有见到元后,却见到了这样一封诏书:高安侯董贤,既不懂事也不贤明,当大司马非常不称职,实在有负众望,因此,收回大司马印绶,将其免为庶人,钦此。

  董贤惊恐万分,当天夜里,就在家中和妻子一起自杀了。家里也没办什么丧事,夫妻俩死后不久,就被草草安葬了。

  自杀了?有这么快吗?到底是真死,还是诈死?王莽觉得很怀疑。于是,他就叫人去开棺验尸,确定董贤已死之后,又顺便抄了董贤的家,将董贤全家流放到了合浦。

  董贤死了,那么,由谁来继任大司马呢?

  我看,不如就让王莽来吧。他以前就当过大司马,比较有经验,后来因为傅太后上台了,他才辞职回家的。选他,准没错。

  我也很看好王莽。他这个人比较贤明能干,如今朝中百废待兴,正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所以,我投他一票。

  我觉得王莽挺不错的呀,而且,又和太后是姑侄关系,亲近得不得了,他不当大司马,谁当大司马?

  你们真是太客气了,我王莽何德何能,怎么可以担此重任呢?不过,你们要是坚持让我当大司马,那我也只好勉为其难,满足你们的要求了……

  我抗议!不应该让王莽当大司马,我推荐公孙禄!

  说这句话的人,是前将军何武。

  我反对!我觉得王莽不行,何武才有资格当大司马!

  说这句话的人,是左将军公孙禄。

  都不要再说了!我是太后,我做主,让王莽当大司马!

  还是元后说话有分量,于是王莽如愿以偿,再度出任大司马一职。至于何武和公孙禄,由于互相举荐,动机不纯,皆被免为庶人,回家养老去了。

  哀帝死后,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人们眼前:到底应该让谁来当皇帝?

  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之后,元后和王莽决定,迎立中山王刘箕子为帝,是为汉平帝。刘箕子今年九岁,是冯太后的孙子,母亲姓卫,号曰“卫姬”。

  很显然,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是没有能力处理国事的,刘箕子,注定只能变成王莽手中的傀儡。为了便于控制,防止外戚夺权,在迎立刘箕子为帝的同时,王莽还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卫姬和她的族人进京。

  王莽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前车之鉴的。哀帝即位之后,外戚傅氏夺了外戚王氏的权,害他不得不辞官避祸,这种事,他可不想经历第二次。不过在此之前,西汉从来没有颁布过“外戚不得进京”的法令,王莽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毫无依据的。

  当然了,有根据也好,没根据也罢,现在是王莽掌权,他爱干嘛就干嘛。不过,人与人之间毕竟有一个“双赢”的原则,总不能让你占尽便宜,别人却半点好处也拿不到,就算王莽再牛,他也得按原则办事,否则,他是绝对混不下去的。

  因此,王莽给了卫氏家族如下几个好处:第一,尊卫姬为“中山孝王后”;第二,将卫姬的两个兄弟,卫宝和卫玄,皆封为侯;第三,封平帝的三个妹妹,刘谒臣为修义君,刘哉皮为承礼君、刘鬲子(读作“栗子”)为尊德君。

  卫氏家族虽然心有不甘,但是,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卫氏家族这边算是被稳住了,与此同时,在皇宫里,有人却要遭殃了。遭殃的人有两个,都是女人,一个是成帝的赵皇后,另一个是哀帝的傅皇后。

  其实,在很久以前,元后和王莽就想把赵飞燕给收拾了,但成帝在的时候,收拾不了;成帝死后,本来是可以收拾的,偏偏又有哀帝罩着,结果还是没法收拾。现在成帝没了,哀帝也没了,赵飞燕,完了。

  至于傅皇后,是傅太后的侄女,孔乡侯傅晏的女儿,她要是不被收拾,简直就是没天理了。

  于是,在同一天,赵皇后和傅皇后每人领到了一份诏书,诏书的主要内容有:你呀你,好事不做,坏事做尽,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人民,经组织研究决定,将你打入冷宫,听候发落,钦此。

  过了一个月之后,新的诏书又下来了:将你们俩免为庶人,钦此。

  看完诏书,她们俩都很明白,自己是没有活路了,于是,就开了一瓶三鹿,你一口,我一口,死了。

  这位傅皇后登场次数太少,我没什么好总结的,至于赵飞燕,我得唠叨几句。

  在历史上,赵飞燕的名气是很大的,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这么一句成语,燕瘦环肥,说的是两位美女,赵飞燕和杨玉环。我知道,中国除了四大发明之外,还有四大美女,西施、昭君、貂蝉、玉环,个个都是天上仙女,人间尤物。赵飞燕能与玉环齐名,可见,她也应该是大美人儿一个。

  赵飞燕不止长得漂亮,而且身材也好,号称“掌中飞燕”,想想看,能在手掌上跳舞,那该有多苗条啊!各种各样的传说,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白皙细长的腿,柔若无骨的手,身轻腰软易推倒,S型身材前凸后翘,再加上一张让人看了恨不得扑上去啃几口的脸蛋,还有乌黑亮泽的,能做飘柔广告的披肩长发——不行了,不能再说了,再说,我就得躺到床上做梦去了。

  相比之下,由于赵合德没有成语,所以,她的知名度就远远比不上姐姐了。至少,在我读大学以前,我都不知道赵飞燕还有个妹妹。

  但是,当我读了《汉书·外戚传》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赵飞燕虽然牛,却牛不过她妹妹,要论身材长相,床上功夫,下手狠毒,她都比赵合德差了一截。她好不容易才当了皇后,却被妹妹夺了宠,只能独守空房,眼睁睁看着妹妹和刘骜搞来搞去,搞来搞去……最后,把命给搞没了。

  至于她自己,也没做过什么好事,亏我这些年来对她满怀期待,憧憬万分,结果呢,却大失所望,发现她完全不如我想象中那样完美,非但不完美,简直就是完丑,应该是要被拉去人道毁灭的。看完她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三个道理:第一,传说靠不住;第二,脸蛋也靠不住;第三,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我这辈子,美女是指望不上了,还是找个脸上有些雀斑,心地有些善良的女人,凑合着过日子吧。

  其实,王莽最想收拾的,不是赵飞燕,也不是傅皇后,而是皇太太后、帝太后。她们活着的时候,王莽收拾不了她们,现在她们死了,不用怕她们从棺材里跳出来,自然是想咋整就咋整。于是,王莽分别将傅太后和丁太后的名号贬为“定陶共王母”、“丁姬”,至于她们的族人,该流放的流放,该遣返的遣返,除了傅喜之外,一个也不留在京城,免得看了闹心。

  人死万事空,都这种时候了,无论王莽再做什么,对她们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了。不过,这事儿让王莽的报复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他倒是觉得挺有意义的,不仅有意义,简直就是乐在其中,爽得不得了。

  如果某一件事让人觉得特别爽,那么,只做一次,是绝不会过瘾的。

  由于王莽实在难以忘记那种报复的快感,所以,时隔五年之后,他又再度上疏,奏言:定陶共王母,怎么有资格与元帝合葬于渭陵呢?她简直就是破坏了皇家的风水!而且,她的坟冢居然建得跟元帝的一样高,实在是大大的不敬。另外,共王母和丁姬还把皇太太后、帝太后的玉玺带进了棺材里,这也是很不合礼法的,她们明明已经失去了这种身份,怎么还能抱着玉玺不放手呢?根据礼法,应该让她们改葬,所以,我希望能挖了她们的坟,夺了她们的玉玺,将她们尸骨运回定陶,葬于共王墓附近,云云。

  王莽喜欢折腾,可是,别人不喜欢折腾啊。比如元后,就对这种事感到非常无聊,于是,她就对王莽说:“人死埋得深,何必再挖坟?我看,你还是别折腾了吧。”

  “挖坟,能够让现在的人明白过去的道理,虽然是好几年前的坟,却有着非凡的意义,此时不挖,更待何时?再说了,生命在于折腾,如果你也不折腾,我也不折腾,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王莽的道理还挺多。

  “算了,你爱挖就挖吧,不过要注意影响,万一引来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可就不好了。”

  “放心吧太后,我会组织一批专业的午夜挖坟党,保证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说干就干。由于傅太后的坟又大又深,所以,王莽一次性派出了上千号人去集体挖坟,争取早日完工。不料,在挖坟过程中,由于挖坟特别行动组技术不过关,出现了操作失误,导致坟墓倒塌,“崩压杀数百人”。

  丁姬那个坟也不好挖,挖到一半的时候,无缘无故发生了自燃,而且火势极猛,火焰高度惊人,“火出炎四五丈”,结果,挖坟特别行动组只好临时改成灌水,“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

  以上两段记载,皆出自《汉书·外戚传》。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玄乎?更玄乎的事还在后头呢!

  王莽派人挖完坟之后,觉得还不过瘾,又上疏一封,奏言:共王母和丁姬罪大恶极,仅仅是挖坟,还远远不够啊。她们的棺材,都是用名贵的梓木制作的,穿的衣服也都太华贵了,这实在不应该啊。所以,我觉得不仅要挖坟,还要把棺材换成普通的木棺,把衣服换成普通的衣服,才符合她们的身份。希望组织能够批准这次行动。

  不仅要挖坟,夺玉玺,还要换棺换衣服,王莽这招也未免实在太狠了点。不过,组织上经过研究,还是批准了他的请求。

  这一次,行动组人员在给傅太后开棺的时候,“臭闻数里”,而丁姬那边,换完棺木和衣服,挖完坟又重新埋好之后,则是“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丁姬穿中”。这句话,理解成“群燕衔土投于丁姬坟墓之上”就行了。

  好了,历史上这次关于挖坟的故事,我已经讲完了。下面,让我来唠叨几句。

小 说-天 堂 Txt 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尘洛若影作品集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