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和悦洲,小上海》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8章 清明节,吃馇肉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和悦洲,小上海》 作者:黄复彩

第48章 清明节,吃馇肉

  一地有一地的风俗,一处有一处的乡风——我习惯拿吃来说事。

  我的祖籍地江北横埠,那一带人每年除夕中午都吃一种糊。当地人也说不出这糊的正宗大名,只说是“煳粉”(煳读平声)。糊中的内容有鸡丝、挂面头、黄豆、鸡杂、鸡血汪、生腐等。吃时,佐以香葱、胡椒粉及醋等。我曾问过很多老人除夕中午为什么要吃这种煳粉,结果都说不出个来由,但都说,日子是糊过来的,这一年又糊过去了,来一年再糊着过吧。我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老人的话,但我却记住了一句话:日子是糊着过的。这句话反映了农耕社会里普通百姓面对艰难时世的豁达和大度。日子糊着过,这是人们为自己所设定的人生底线,有了这个人生底线,什么样的艰难都好对付了。多好啊!

  端午吃粽子是没有错的,这似乎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风俗,但却有在除夕吃粽子的,广西凭祥就是。2005年的春节,我和九华山佛学院的院长藏学法师一同去广西凭祥,住在一个洞中小庙里。凭祥是一个与越南交界的南方山区小县,年三十的中午,整个县城,家家在门前用砖垒一大灶,灶上架一特大号锅,甚至是一只钢筋桶,于是,一个县城家家生火,处处冒烟。我很诧异,这究竟是干什么啊?等细前看时,却见锅里煮着粽子,而且是特大号的粽子,每一颗足有斤把重。问人典故,但都说,不知道,家家都吃,这是风俗。

  在我的故乡,一河两岸,凡清明节这天,必家家都蒸馇肉,大块的馇肉。馇肉,也有地方称为米粉肉,原料多为五花肉,每块约二两左右,其做法是,以粘米掺八角炒熟细研成粉,揉和,放入蒸笼,肉下可垫山芋,可垫野藕,可垫蓬蒿。肉有八角的浓香,且肥而不腻。肉好吃,肉下的菜同样好吃。日子过得再艰难的人家,清明节这一天都要蒸一锅馇肉,就像端午节要喝雄黄酒,要吃粽子一样。

  我总有文化人的恶习,总有刨根问底的毛病,我问过很多老人,老人们说,不信你试试看,过了清明节,馇肉就不是那个味了。我追问,为什么有这种风俗呢?难道没有什么典故吗?老人们显然被问烦了,他们说,风俗就是风俗,风俗还要什么理由吗?于是我知道,当一种生活方式被人们普遍认定后,就成了风俗,这还要什么理由吗?

  去年我去铜陵办事,招待我的是我的发小、大通文化研究会会长张三友先生。桌上菜肴颇丰,其中一盘荷叶馇肉做得尤为地道,馇肉被青荷一块块包裹着,剥开青荷,八角之外,更有青荷的幽香。无意中又说到我们的故乡大通一河两岸清明吃馇肉的来历,张三友的一番话为我解开了谜团。

  大通人过去多以渔为业,渔人多以鱼为主食,久了,难免生腻,加之大通地处吴头楚尾,鹊江与青通河交汇处,冬春之间,寒积于身,难免不病。而八角有去寒除湿功效,寒食节后,渔人吃馇肉既为“杀馋”,也为去寒除湿,于是就成风俗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黄复彩作品集
和悦洲,小上海梁武帝仁德法师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乌篷船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禅的故事佛的故事菩提烟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