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历史:何以至此》在线阅读 > 正文 “二张”的命运(6)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历史:何以至此》 作者:雷颐

“二张”的命运(6)

T,xt,小,说,天,堂

清代制度,察哈尔都统驻在直隶省的张家口厅,负责管理察哈尔八旗,遣戍官员到达后,由都统指定具体军台。1885年春夏,张佩纶被派到张家口之北、 条件更差的察罕陀罗海,开始了为时三年的罪臣流放生涯。哪知他来到荒僻的察罕,竟引起了蒙古王公、俄国商人和日本“游历使”的注意,访客不断,朝廷立即关 注,都统急将他追返张家口。

作为罪臣,自然没有官俸,京中家眷也供养困难,开始变卖家当。他的第一个妻子朱芷芗已于1879年病逝,1886年流放中,他的第二个妻子又病逝, 他与朱所生二子尚幼,只能来戍地倚他为生,生活自是更加艰难。对于自己戏剧性的宦海沉浮,张佩纶发出了“朝是青云暮逐臣”的无限感慨。好在京中好友时常寄 赠银两,尤其是李鸿章,多次赠银不菲,使他平安度过三年戍期。1888年春,张的戍期已满,按例要交“台费”、“部费”三年共计2000两,这笔巨资又是 李鸿章一力承担,他才得以释归。

李鸿章之所以慷慨援张,是因为其与张佩纶本有“世谊”。张佩纶的父亲张印塘曾任安徽宁池太广兵备道,太平军攻打安庆,张印塘因守卫庐州要隘集贤关有 功而升任安徽按察使。这时,李鸿章正在安徽参加*太平天国的团练,与张印塘属“患难之交”,且张守卫的庐州就是李鸿章的家乡,二人交情更深。1854年张 印塘在任上病逝,这时张佩纶才六岁,李鸿章即资助张家,将张印塘的灵柩送回河北丰润安葬。以后张佩纶步入政坛,李鸿章一方面“念旧”,一方面欣赏其才华, 故对他一直另眼相看。同样,张在官场上也给李“面子”,他“以直声震天下”,参劾过的高官举不胜举,但从未直接参奏过李鸿章。“清流”总是厉声抨击主和, 李鸿章对外历来“主和”,自然时时受到“清流”的猛烈攻击,但张佩纶在与其他“清流”一起抨击“主和”时,却从未对李点名指责,只是曾间接地批过李一味主 和是“直苟且欺饰以误朝廷”。1879年,张佩纶相继丧母丧妻,经济困顿,情绪低落,李鸿章赠白银千两作为营葬费用和守孝之需,并想请他入自己私人幕府。 因为按规定,父母故去丁忧之期未满不可出仕,但可入幕。李请张入幕,一是想用张之才,二是借此使张能有不菲的收入。张佩纶过津时,李曾主动看望,二人来往 更加密切。现存二人之间的六百余封信函表明,两人对朝政意见曾长期互相沟通。尤其是在进入总理衙门的几个月里,张更是两三天就与李通一次信,向李详告各种 情况。此次张佩纶落难,李鸿章不仅不吝钱财助其渡过难关,还多次去函表示慰问。他以长者身份劝张说:“公是有心人,惟矜气过重,视事太易,致此蹉跌”,但 又鼓励、赞扬说国内像他这样“敏果有志略者,戛戛难之”。天津机器局将奥地利普兰德海军军官学校教习阿达尔美阿著的《海战新义》译出印行不久,李鸿章即给 张寄去:“附上《海战新义》一书,望悉心参详,较胜于故纸堆中寻生活。以水师败者,必以水师求胜,非空言大话所能济事也。”凡此种种,均显示出李对张的殷 殷关切。

所以,当张戍满回京,成为一介草民、四顾茫然不知何往时,又是李鸿章接纳了他,让其成为北洋总督府中为其主管文书的幕僚。对经过一番磨难的张佩纶, 李鸿章更加推重,他在给人的信中称赞说:“幼樵来津旬日,意气不衰,患难之余,更进深稳。年满四十,来日正长,渑池之奋,会当有日。”他竟然将张比做蔺相 如。最后,李干脆将才貌双全的女儿李菊耦嫁与张佩纶。李菊耦当时23岁,相貌出众,能作诗、弹琴、弈棋,还熟悉历史掌故,喜品评书画,由于有见识,有时李 鸿章还要她代看公文,是有名的才女。宰相府年轻貎美、才华横溢的千金小姐竟要嫁与年满四十、结过两次婚且是流放归来的“罪臣”张佩纶做“第二填房”,以世 俗标准来看太不相配,故轰动一时,甚至传为笑谈,戏谑文字不少。婚后二人感情甚笃,度过了一段夫妻恩爱、如胶似漆的日子,并于1896年生子张志沂。附说 一下,张志沂于1916年娶逊清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黄素琼,二人于1920年秋生下一个女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女作家张爱玲。

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雷颐作品集
历史:何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