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历史:何以至此》在线阅读 > 正文 总督的抉择(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历史:何以至此》 作者:雷颐

总督的抉择(2)

<T<xt>小<说天?堂

对于立储,张之洞的态度耐人寻味。在1月初“立储”的风声刚刚传出时,由张之洞的前幕僚汪康年兄弟掌控的上海《中外日报》即登出有关消息,但报道并 不十分准确,将立大阿哥与废黜光绪混为一谈,虽然立大阿哥的实质是为了废光绪,但毕竟此时形式上还是“立”而不是“废”;而且,还说张之洞赞同此事。张之 洞见报后勃然大怒,质问汪康年:“我历年待渠兄弟不薄,何以捏造此等不根之事、悖谬之言,诬我害我,并煽乱大局耶?”他同时致电一位在日本的心腹幕僚,要 其向日本政府说明“立嗣”是有根据的,含有“立嗣”并非废黜光绪之意。

显然,他知道臣下如果赞同废黜君王、哪怕是一个傀儡皇帝,毕竟有违君臣大义,所以生怕担此罪名;而“立嗣”起码在形式并上不含废君之意,因此可以承 认。不过,如何公开表态赞同“立储”,他与许多地方督抚还是大费一番踌躇。朝廷宣布“立储”,疆臣理应上贺折表示祝贺,尤其在慈禧实际上是以此废黜光绪的 严峻情势下,这更是一种政治表态。不表态或表态过迟,会得罪慈禧。积极表态又会引起国人的不满和抨击,有损自己的政声,张之洞深知“立储”遭举国痛责;再 说,万一未能废黜光绪,以后光绪掌权,不能不考虑表态过于积极的后果。所以,是否就“立储”上贺表,因通权达变、治术过人而在官场一直一帆风顺的张之洞, 竟也一时举棋不定。于是,他致电闽浙总督许应骙,询问何时发送贺表。但许也与他一样,不敢过早表态,只是含糊其辞地说想等到接到朝廷对各地的正式通知后再 发。依然拿不定主意的张之洞又分别电询两江总督鹿传霖、湖南巡抚俞廉三和护理陕西巡抚端方。湖南巡抚是他的下属,陕西巡抚职级比他低,如此“不耻下问”, 足见他此时的谨小慎微、首鼠两端。鹿传霖持观望态度,并以自己只是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之职推脱说,“鄙人”只是权兼此职,所以“不敢遽定办何事”。俞廉 三和端方二人则认为“立储”已是既成事实,主张及早发送。经过与众督抚一番来往磋商后,张之洞决定不单独发贺折,而是与自己的属下、湖北巡抚于荫霖一起发 了一个贺折。一方面表示了忠于慈禧之态,另一方面又表明自己只是例行公事,并非“积极表态”,不致引起各方反感。

在专制制度下,当最高层出现“两个权力中心”并且斗争激烈时,各级官员难免会为如何“表态”而煞费苦心,这也是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一大特色。对自己 在“废立”、“立储”中的所作所为,张之洞解释说,因为“权在太后,非疆臣所得干预”。在忠于太后与忠于皇上这种“天大之事”的“两难选择”中,向以“勇 于任事”著称的张之洞的表现却是含糊怯懦。刘坤一笑评其“小事勇”、“大事怯”,的确是对他为官之道的总结。

东南互保

清廷颁布“立储”诏书后,载漪入值军机处和总理衙门,此前平庸无闻的端亲王顿时大权在握,炙手可热。一些王公大臣竞相向他献媚,以期今后得到这位皇 上父亲的恩宠,一些顽固派大臣更是积极向其靠拢,因此他的政治地位迅速上升。这样,朝廷中一个以载漪为中心的极端保守的政治集团迅速形成。载漪急于将儿子 溥儁扶上皇帝的宝座,因此更加不择手段,完全不计后果,甚至不顾大清王朝的安危。他们的观点、利益和立场与慈禧完全一致,自然得到慈禧的强力支持。这样, 清廷的内外政策便完全由慈禧、载漪集团决定。

w w w/xiao shu Otx 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雷颐作品集
历史:何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