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世界历史读这本就够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3章 近代史(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世界历史读这本就够了》 作者:华业

第33章 近代史(5)

  后来,大批华侨在起义首领黄班指挥下,与荷军激战,伤亡千余人,后转战中爪哇,斗争持续到1743年。由于黄班的部队武器太差,攻城久攻不下。1740年10月9日,殖民当局借口搜查军火,派军队挨户搜捕华侨,命令城内华侨交出一切利器,不论男女老幼,疯狂屠杀,对华侨进行血腥洗劫。屠杀持续7天,城内华侨被杀近万人,侥幸逃出者仅100多人,被焚毁和劫掠的华侨房屋达六七百家,财产损失,无法估计。

  这就是当时震惊爪哇、中国和欧洲的巴城大屠杀。因巴达维亚城西有一条河,名红溪,是肇事地点之一,故称为“红溪惨案”。

  荷兰总督华尔庚尼尔在惨案发生后,被逮捕并死在监狱里。荷兰国会因担心处于盛世中的乾隆政府的军事报复以及中断经济往来而曾对此事进行辩论。福建总督策楞、提督王郡将此事上奏朝廷。清朝政府却认为这些华侨是自己放弃了“王化”,与番民无异,被屠杀属于罪有应得,只是禁止了彼此之间的通商贸易。

  因政党恶斗而丧命的美国开国元勋是谁?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7~1804年),不仅是财经专家,也是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而且他还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是宪法的起草人之一。而他最后却因为政党恶斗而丧命。

  汉密尔顿出生在英属西印度群岛,从一个孤儿一跃成为乔治·华盛顿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在美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在美国的开国元勋中,没有哪位的生与死比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更富戏剧色彩了。他因为一桩性丑闻而与副总统阿伦·伯尔决斗,并由此命丧黄泉。在为美国后来的财富和势力所奠定的基础方面,也没有哪位开国老臣的功劳比得上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作为华盛顿的侍从武官,对独立战争的贡献巨大,其中最着名的是1781年的约克镇战役。在华盛顿任总统时,他作为财政部长(1789~1795年)政绩非凡,并创建了合众国第一银行即美联储的前身。同时作为联邦党人的首领,他为美国两党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汉密尔顿虽然身为美国建国之父之一,但在与其主要政治对手托马斯·杰斐逊的竞争中却输得惨不忍睹,始终没能做上美国总统。然而在其过世之后,他所留下的“工业建国之路”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等政治遗产,却在此后的美国历史中起着越来越显着的作用,甚至一些影响了美国历史进程的总统,如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他们所施行的政策就是建立在汉密尔顿的遗产基础上的。

  切尔诺夫曾对汉密尔顿有这样的评价:“如果说杰斐逊提供了美国政治论文的必要华丽诗篇,那么汉密尔顿就撰写了美国的治国散文。没有哪位开国元勋像汉密尔顿那样对美国未来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有如此的先见之明,也没有哪个人像他那样制订了如此恰如其分的体制使全国上下团结一心。”

  欧洲七年战争的交战国有哪些?

  七年战争亦称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是指在1756年到1763年间,欧洲诸列强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而进行的战争。交战双方是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奥地利、俄国同盟,汉诺威等少数德意志邦国参加英普同盟,瑞典、西班牙和萨克森等大多数德意志邦国加入法奥俄同盟。

  此次战争是法国大革命前欧洲各大国卷入的最后一次欧洲大战,战场遍及欧洲、北美、印度和海上。欧洲是陆战的主战场,主要是反普同盟各国同普鲁士交战;在北美、印度和海上,主要是英、法之间作战。参与战争的各国各怀鬼胎,都想从战争中为自己谋取更多领土和权力。

  1756年8月28日,9.5万普军主力突然侵入萨克森,迫使萨克森投降。1756年6月,法军10万人在哈斯滕贝克附近击败汉诺威军队,法奥联军一部6.4万余人从西面逼近普鲁士。俄军7万人于同年5月开始进攻东普鲁士,7月先后占领梅梅尔和蒂尔西特,8月底在大耶格斯多夫地区击败普军。9月,瑞典军队1.6万人在波美拉尼亚登陆。

  1758年1月,俄军重新发起进攻。8月25日,俄普两军在奥得河畔的措恩多夫激战。

  1759年7月,俄奥两军会师奥得河地区,之后向普鲁士进攻。8月12日,普军5万人在法兰克福附近库讷斯多夫与俄奥联军9万人会战。英军在汉诺威的明登击败法军。

  1760年11月3日,普军在托尔高之战中击败奥军主力,战局出现转机。

  英、法两国在海上和海外战场争夺激烈。1756年5月,法国舰队在地中海梅诺卡岛海战中击败英国舰队。1757年,英军攻占孟加拉。1761年,英国占领法国在印度的主要据点本地治里等地。

  1762年初,交战的同盟各国已精疲力竭。同年5月,俄国宣布退出反普同盟,归还俄军占领的普鲁士领土。此后,各国相继停战议和。1763年2月10日,英、法两国签订《巴黎条约》,法国割让大片海外属地。15日,普鲁士与奥地利、萨克森签订《胡贝图斯堡和约》,战争至此结束。

  通过此次战争,法国进一步受到削弱,俄国加强了欧洲强国的地位,普鲁士在德意志的特殊地位得到巩固,而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英国是在哪一年征服印度的?

  从1757年到1849年,英国政府通过东印度公司发动了对印度的大肆侵略,并于1849年彻底征服了印度,使其沦为英国殖民地。

  英国东印度公司征服印度的第一次重要战役是1757年的普拉西之战。英国利用孟加拉封建主集团的内讧,事先收买孟加拉的军事长官米尔·加法尔。1757年6月23日,孟加拉军队同东印度公司军队在普拉西决战。英国获得了胜利,侵占了孟加拉,并以它为侵略其他地区的基地。1763年,孟加拉王公不甘心做英国傀儡,奋起反抗侵略者,后与莫卧儿皇帝沙·阿拉姆二世的抗英联军,于1764年在布克萨尔同英军决战,抗英联军战败。英国殖民者侵占恒河下游辽阔富庶的土地。

  英国在18世纪下半期,对南印度的迈索尔发动了4次侵略战争。英军一度占领迈索尔的1\/3的领土。1799年,英军第四次大举入侵迈索尔。英殖民者在战争结束后把迈索尔中部地区交给迈索尔前印度王公,其余地区被英国、马拉特、海得拉巴瓜分殆尽。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英国向西印度的马拉特联邦发动了3次侵略战争。从1780年起马拉特联邦与迈索尔联合抗英。1781年,波多诺伏战役中,英国侵略者击溃了海德尔·阿里的大军。1782年,联军被英军打败,签订《萨尔拜条约》。

  1803年,第二次英马战争爆发,英军2.4万人从南北两路侵入马拉特联邦,先打败马拉特联邦酋长辛地亚和彭斯拉等联军,后又打败了霍尔卡尔军队。1817年,英军12万人入侵马拉特联邦。1818年6月,英军获胜,马拉特联邦大部分土地被并入英属孟买管区。

  19世纪40年代,英国将侵略矛头指向印度的西北部,并最终完成了对印度的占领。

  1843年,英国吞并信德。1846年2月20日,英军攻入首都拉合尔。1848年4月,印度各地纷纷掀起反英起义。1849年2月,起义军在古吉拉特同英军决战,英军打败了起义军。

  1849年3月29日,英国宣布把旁遮普省并入英属印度领地,由印度总督直接统治,标志着英国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过程。

  英国工业革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英国工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

  在18世纪中叶,随着英国国内市场、殖民地市场和国外市场的扩大,棉纺织业获得巨大发展。交通条件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繁荣,为工业积累了资金。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在棉纺织领域率先开始。1733年,J·凯发明飞梭,将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1767年,J·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0年取得专利。

  1769年,R·阿克赖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1年在克隆福特创办第一个棉纺厂。1779年,S.克朗普顿发明骡机。1769年,J·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着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开始,引起一场工业革命。1776年,单动式蒸汽机出现。1782年又制成复动式蒸汽机。

  1785年棉纺厂开始使用蒸汽机作动力。1789年蒸汽机开始应用于棉织业。工业革命后,蒸汽机逐步扩展到化工、冶金、采矿、机器制造、运输等部门。

  采煤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蒸汽抽水机在矿井中普遍使用。1820年,卷扬机代替人工背运,煤产量更加迅速增长,英国成为欧洲最大产煤国。

  1786年以后,蒸汽机促进了冶铁业的繁荣,工业革命开始进入以冶铁和机器制造为主的阶段。1824年,议会取消了部分机器禁止出口的法令后,更刺激了机器生产。

  机器大生产开始逐步代替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已有23.7万工人;毛纺织厂已达1300个,工人7.1万人。

  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使得交通条件大大改善。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了汽船,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到50年代,英国的主要铁路干线铺设均已完成。

  英国工业革命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利用工业化先发优势,确立了“世界工厂”

  的地位,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次革命波及欧美主要国家,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资本主义在它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了以前几个世纪的总和,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产生了空前深刻、巨大的影响。

  与彼得大帝齐名的俄国女皇是谁?

  1762年6月28日,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宫廷政变中废黜彼得三世,然后登上皇位。

  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她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她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与彼得大帝齐名,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

  1729年5月2日,叶卡捷琳娜二世生于奥得河畔的什切青市。1762年6月28日,叶卡捷琳娜发动不流血政变,推翻丈夫彼得三世,登基称帝,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八位皇帝,也是帝国有史以来的第四位女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对内政策方面,力图加强贵族官僚的国家机器,扩大贵族特权,维护和发展农奴制;在对外政策方面,为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不断地对外发动战争,在俄国历史上开创了干涉欧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国成为欧洲宪兵。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强化了国家政权,将农奴制推上了发展顶峰。俄罗斯领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克里木半岛和黑海沿岸的土地并入了俄国的版图,俄罗斯还参与瓜分了波兰,两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均以辉煌的胜利告终。沙俄势力跨过了高加索山。

  俄罗斯在这一时期国库收入由最初的1600万卢布上升至6900万卢布,对外贸易额和俄罗斯货币周转总量也得到了成倍增长。人口由1763年的2320万人上升至3740万人,无论领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是欧洲第一大国。

  叶卡捷琳娜二世还赞助和支持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比西欧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地资助哲学家和艺术家。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34年,是俄国农奴制度的黄金时代,此间俄罗斯国家的土地面积扩大了67万平方公里,打开了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击败了俄国的老牌敌人土耳其和瑞典,还和普鲁士和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从而得到波兰46%以上的土地。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伏尔泰形容是欧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

  约瑟夫二世是哪一时期的皇帝?

  约瑟夫二世(1765~1790年在位)以开明专制着称,是奥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在位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包括废除农奴制,建立统一的国家机构,剥夺帝国境内各天主教主教世俗权力等,阻止教皇干预帝国事务。这些措施因为忽略了帝国内部矛盾的复杂性,最终饮恨而终。

  1741年3月13日,约瑟夫二世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皇帝弗兰茨一世的长子。他自幼受到保守的帝王教育,当他被任命为政务委员会委员时,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和浓厚的政治兴趣。

  1764年,约瑟夫成为德意志国王(1764~1790年在位),1765年其父死后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65~1790年在位)。但当时他不得不与他的母亲共理朝政,所以一切重大决策均受到特蕾西亚女王的干预。1780年,他在母亲死后单独执政,同时兼任匈牙利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他致力于建立依靠军队和官吏支持的集中统一的德语国家,全面推行和发展玛丽娅·特蕾西娅的改革事业,他的主张和政策被称为“约瑟夫主义”。

  政治上,约瑟夫建立了德意志移民区,奖励依附地区德意志贵族地产和德意志资本的发展,优先录用德意志人为文武官员;经济上,推行保护关税政策,奖励发展工商业,增加财政收入;宗教上,他在1781年颁布关于宗教政策的《宽容令》,1781~1782年颁布谕令,废除世袭领地内的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实际上废除了农奴制。

  他为了使帝国的财政达到收支平衡,把自己从父皇那里继承的巨额遗产捐献给了国家。

  教育上,他为了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修养,规定初级教育对于所有男孩和女孩都是义务的。约瑟夫二世还给那些有天才的穷学生提供奖学金,并且允许为犹太人和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创立少数学校。在教育体制确立后,他竭力为维也纳大学聘请最好的学者和科学家。

  1786年,约瑟夫二世颁布《民法大典》,确立在法律面前宗教平等,并允许新闻自由,但实行严格的书报检查制度,建立起永久性的警察组织。他在1787年废除了死刑,这项改革直到1795年依然执行。1789年,约瑟夫二世下旨农民必须被支付工钱而不是义务劳动,这些政策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

  约瑟夫二世禁止人们在他面前行屈膝礼和吻手礼。他取消贵族的特权,撤销等级学校,废除死刑和刑讯,是个颇具民主思想的君主,他创立了奥地利现代化的军队和忠诚的官僚体系,被人们视为“开明的暴君”。

  “波士顿惨案”发生在哪一年?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华业作品集
世界历史读这本就够了林语堂半半哲学全集珍藏版我不是教你做“坏”女人中国历史读这本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