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8章 李密之死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第8章 李密之死

  远在江都的宇文化及杀了杨广之后,拥立杨浩为帝,自任大丞相。顺应大多数人的要求,率领十多万部下回归故土,首先进入的便是李密的地盘。

  这头李密和洛阳城里的王世充打得是不亦乐乎,正呲牙对峙呢,不防宇文化及在自己屁股后面放了把火。虽说在手下徐世勣(即小说中的徐茂公,后来的名将李世勣)等人的努力下把火给扑灭了,暂时击退了宇文化及军,但这烧坏了的裤子一时又补不起来。

  李密前头军旗猎猎,锣鼓喧天,风光无限,后头屁股上却是一阵凉似一阵,实在是顾得了头顾不了腚,更担心两头夹击。那会儿李密真是相当狼狈,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天无绝人之路,帐下小卒来报:洛阳通直散骑常侍盖琮前来拜见魏公。

  他来干什么?嗯,探探口风再说。有请!

  满脸堆笑的盖琮快步走进大帐,宾主相见,寒暄几句后直奔主题。

  盖琮开门见山:魏公现在前有洛阳难以攻下,宇文化及那边也不是省油的灯。想必魏公也正为此事担忧,不过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魏公意下如何?

  李密一声轻笑:鄙人不才,虽然现在前有狼后有虎,可我这么多兄弟也不是吃白饭的。况且宇文化及已被我部打退,算不上多大的问题。盖大人多虑了吧?

  盖琮依旧语气平缓:贵军获胜,我等已知矣。不过宇文化及那十几万人都是先帝(杨广)的护卫亲军,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非同小可。退一步讲,即便魏公的手下不输给他们,倘若我们出兵夹击,只怕胜负难料呵。

  李密这回大笑了:胜败兵家常事,纵然战败,有死而已,大丈夫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盖琮也笑了:魏公果然是人中豪杰,佩服佩服。不过,大丈夫立于当世,当建不世之勋,遇险境能屈能伸。倘若逞一时血气之勇,不过一莽夫耳,百年之后,史籍上默默无闻。这样的死法,有何意义?

  李密收住了自己的笑容: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盖琮:虽然你我双方征战多时,然而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砍杀之事在所难免,算不得有何深仇大恨。而宇文化及则不然,此人弑君作乱,拥立伪帝,实在大逆不道,罪无可赦。魏公原本在大隋为官,被杨逆玄感所蒙蔽,以致身不由己,落寇草莽。但当今皇上乃宽厚之人,深爱魏公之才华,只恨不得共事。只要魏公愿意归顺大隋,凭着魏公的才能和这么多部下,还怕不能建立大功?出将入相只是迟早的事!

  李密:你且容我想想……

  其实也没什么好想的,李密的痛处早已被盖琮说中,只是嘴上死撑罢了。

  短暂的思考过后,李密上疏杨侗,请求归降,表示愿意讨伐宇文化及赎罪。随即被封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赐爵魏国公。

  这官职听着够大,实是个虚衔,因为没有给他补充一兵一卒。洛阳方面的用意,是让他和宇文化及拼个两败俱伤(若干年后,宋江也是这么被人利用的,可怜还心满意足,以为总算是报效朝廷了)所谓驱虎吞狼之计。不管是谁胜谁败,隋军再收拾剩下的残局,都会大大省力。

  7月,已被改编为政府军的李密部队与宇文化及部队在童山大战,战况空前激烈,李密也被流箭射中,几乎没命。幸亏猛将兄秦琼秦叔宝竭力抵抗,率领人马奋力反击,终于再次击退了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没占到多大便宜,于是驻扎下来,四处搜刮粮食,打算长期作战。

  征粮手段很黄很暴力,不肯交和交不出来的都是二话不说抓过来就打,到处鸡飞狗跳,连他自己任命的官员都忍受不了。东郡副留守王轨原本负责看护宇文化及留下来的辎重行李,维持后方平安,可是宇文化及的征粮队对官员和百姓一律平等,没粮食就打,王轨也无法承受征粮队的横征暴敛,决心弃暗投明,派许敬宗(这个当时不起眼的小人物后来可是大大的出息了,看过《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同学一定记忆深刻)晋见李密,表示投降。李密欣然接受,给宇文化及的屁股上也狠狠放了把复仇之火。

  听到后院失火,自个的行李全部变成李密的了,宇文化及不由大为恐慌。粮也不征了,仗也不打了,思前想后,带着人马往北逃窜,打算北漂发展。

  可是北漂不能保证一定有前途,洛阳城也是花花世界,宇文化及见过世面不稀罕,他的手下可大多是穷苦出身,思念故土,不想再东奔西跑,于是不少人就直接投降了李密。转眼间,宇文化及的十几万手下逃的只剩下两万多残兵败将。

  了解到宇文化及的等级一下子从一方诸侯堕落成山大王,李密也就放下心来,在留下一支防守部队后返回洛阳,打算继续他的招安生涯。

  洛阳城内就如何处理李密问题上,因意见不一致分为两派势力:一派以内史令元文都为首,主张安抚李密,收为己用;另一派以郑国公王世充为首,认为李密狡诈且颇有城府,不可招安,应尽快除去。

  这时,李密击退宇文化及的消息传来,众大悦”唯独王世充闷闷不乐。他对部下说:元文都那帮人不过会动动嘴皮子,摇摇笔杆子,将来必被李密所擒。况且李密和我们打了这么多年,积怨太深,一旦他日他功成名就,我们成为他的手下,必定死得很难看!

  大伙儿一听,是这个理啊,朝廷招安李密也不能拿我们的身家性命开玩笑吧。于是群情激愤,都愿意跟着王世充走,指望着靠他指一条生路。王世充呢,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培植了大批亲信。

  这些对于元文都等人来说,却是个威胁,很大的威胁。

  正如王世充所分析的,元文都等人没有足够的武力作为后盾,而王世充多年征战,嫡系很多,且牢牢掌握着军权。在这个乱世,有枪就有权,就可以控制朝政。

  为了自己的利益,元文都等人准备除掉王世充。

  杨侗见元文都提出的招安建议取得了良好效果,大为高兴,准备提拔元文都为御史大夫。在这个问题上,王世充表示坚决反对:当初我们说好,左右仆射、尚书令和御史大夫这样的高位,需要留给建立大功勋的人。现在每个人都想捞个大官当当,莫非当初的誓言是放屁么?大家不一心一意地守好城池,光复河山,却总想着法儿往上爬,怎么能经营好现在的基业?

  这番话义正词严,何况王世充又是军权在手,一言不敢说九鼎,也是掷地有声,杨侗只能作罢,不再提及这事。

  杨侗可以不管,元文都可是恨死了王世充。他准备在宫殿内埋伏甲士,趁王世充上朝之际直接把他干掉。

  政变这种事,知情人越少越好,且知情人必须都是自己的心腹。

  如果有人担心不能成功,那么一般会有以下几种选择:

  1.大家就此罢手,当这事压根就没有过;

  2.继续完善计划,以保证万无一失;

  3.为求自保,向对方告密;

  元文都的派系中,有位叫段达的仁兄,官居纳言。他因担心不能成功,最终选择了告密。

  得到消息后,王世充连夜起兵,攻入皇城,控制了皇宫。

  剩下的又是老一套:用自己人代替了宫中卫士,拎着刀向皇帝表忠心,哭诉自己的迫不得已和政敌的恶毒,最后大权独揽。

  先起杀心的元文都同志被前心腹段达捆住,送给了王世充,其余手下都被处死。胜利者王世充成为了尚书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大权独揽。

  回归途中的李密得知城中生变,不由倒吸了一口气。

  和王世充打了这么多年,李密深知他残忍凶狠,害怕此行有去无回。与其把身家性命交给别人处置,不如带着手下开仓放粮,二次造反,再一次向洛阳发起进攻。

  洛阳城中粮食缺乏,每天都有几百人出城投降。而李密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粮食太多,衣服和军械装备不够。

  王世充也看出了这一点,于是便派人前来交涉,要求用衣服装备来和李密换粮食,大家各取所需,等准备好了再光明正大地干一仗。

  对于王世充的这项提议,李密先是不同意,可手下几个心腹却在不停地劝说李密接受。为啥呢?很简单,那几个人暗中吃了回扣。李密经不住天天被人劝,稀里糊涂就同意了,结果,不再缺粮的洛阳城几乎没有人再出来投降了,李密后悔的直拿脑袋撞墙。

  李密的部队在人数上虽还有不少,但经过与宇文化及的大战,主力元气大伤。王世充这面军队准备充足,现下粮食也不短缺,没了后顾之忧。于是趁着李密没有严密防备,先派一支骑兵埋伏在李密军驻扎地附近的山谷中,随后发动了进攻。

  为进一步鼓舞士气,打击对手,王世充积极调动了各方资源。巫婆神汉都相继粉墨登场,有的从正方角度,说:我乃周公姬旦是也,特来帮助你们讨伐李密。有的则从反方角度,说:周公和玉帝、阎王、如来等等有命,赶快去攻击李密,必有大功;否则,大家都要得瘟疫!别说,大家还真信,对这场战争的前景一致看好,士气高涨。

  每次看到这一段,我就仿佛看见一段无厘头的场景:本该是整齐划一的军营中,几个披头散发的男男女女口吐白沫,念念有词,疯疯癫癫地说说跳跳抖抖,围观的士兵们则一脸虔诚地看着“大仙”们,嘴里跟着哼哼唧唧。

  除了借力于超自然领域,王世充还不知从哪找来了一个长得很像李密的家伙。战斗打响后不久,就把那人捆成个粽子在阵前押过,很快军中便传开:已经抓住李密了!

  由于古代通讯手段的落后,李密军短期内无法辨别消息的真假,更挡不住感觉老天都站在我这边的隋军,大败。溃不成军的李密只好带领残部回到洛口。

  人心散了的队伍是不好带的,大家都觉得前途暗淡,李密也是束手无策。万般无奈之下,猛然想到同姓同宗的李渊与自己关系倒还不错,而且亲戚刘文静也能帮着说上话,于是带着愿意前往的部下西入潼关。

  进入李渊的地盘后,长安方面不断派出使节欢迎和接待,态度极为热情。

  李密大喜,认为此去必定大有可为,而且他一直认为自己在东都吸引了隋军大量的兵力,直接给李渊起兵提供了帮助,功劳大大的,这回进京肯定能捞个宰相之类的官职当当。

  不料进了城之后,李渊只封了他个光禄勋(负责宫廷饮食,算是皇家大酒店总经理)上柱国(过去曾是个大官,但现在只是个荣誉职位,没有实权)邢国公。另赏美女(美丑有待进一步考证)一人——李渊的表妹、大唐独孤公主。

  虽然物质待遇还算优厚,但唐政府的官员们普遍认为李密不过是走投无路才来投奔,与丧家犬无异,因此大多对其表示轻蔑,更有甚者,一些高官直接向他索贿。李密只能打破牙齿往嘴里吞,心情十分郁闷。

  没过多久,李渊听说李密原先的部下大都不肯归附王世充,觉得可以收为己用,准备派李密前去招抚,收为己用。了解这个情况后,李密也合计了一下,打算收拢完旧部后有可能的话便自立山头,不再回来了。于是,便拍胸脯保证说绝对不辜负皇上期望,定要生擒那王世充。

  自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惜李渊没能做到这一点。

  李密走后,李渊听信了他人进言,又开始担心他背叛,下令速召他回京。圣旨到时,李密刚走到桃林县。由于本来心里就不那么纯洁,担心自己的小算盘已被看破,回去便要砍头,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逮捕传令使者,突袭桃林县。

  要说李密到底是个人才,攻城手段十分高明:他先是派人去通报县令,说自己是奉旨到此,现在皇上急招我回京,但身边带着一干小老婆和丫头,希望能让她们进城休息休息。

  估计县太爷也是一边嘲笑李密的好色,一边羡慕他的艳福,一边漫不经心地就同意了。嗬,李密的小老婆和丫头还真是不少,足足数千个女人半遮半掩地就进了城。这边县太爷还没回过味来呢,那边一声令下,刚刚那几千个娇滴滴的女人顷刻间变成了几千条大汉,从裙子下面抽出兵器便四处杀人。

  占据县城后,李密继续引兵东进,准备前往伊州,与旧部张善会合,再进一步召唤昔日旧部。唐政府行军总管盛彦师识破了李密的意图,抢先在他的必经之路熊耳山设下埋伏,措手不及的李密被斩杀于乱军之中。就此一位曾经呼风唤雨的人物就此谢幕。

  对于李密,史书最后给了他十六个字的评价:乌阳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乱终逆。

  李密有见识,有才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从他的经历看,应该不是一个甘愿在唐朝安安分分做顺民的人。旧唐书》用了一个“狂”字来概括他,十分精炼。书中责怪李密不能为大唐尽心尽责,反而思图叛逆,是自寻死路。但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其他被唐政府消灭的势力中,只有像秦琼、尉迟敬德等非政治领袖的将领才得以善终,其他首领级人物,不是战死就是被活捉后砍头。李密的做法,也很难去评价是非。毕竟当时的唐政府根基尚不牢固,又不是什么“正统”最终鹿死谁手还很难见分晓。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吃青菜的蜗牛作品集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