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章 殊途同归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第9章 殊途同归

  李密死了,王世充心情大好——再也没人能在洛阳与他抗衡了。随后野心也开始膨胀起来:先是逼杨侗下诏封自己为太尉,再进一步升为相国,总领百官,爵位升级为郑王。

  一些趋炎附势之徒也纷纷攀附过来,其中拍马屁最有“科学含量”的是一位名叫桓法嗣的道士。他献上的是一幅图和两篇说明文章。图中画的是一个男人手持竹竿在赶羊,两篇文章分别是《庄子人间世》德充符》科学分析如下:

  羊者,杨也,指隋朝皇帝姓杨;一根竹竿者,一干也,一加干是王;一根竹竿在羊后面,说的便是姓王的要取代姓杨的做皇帝。两篇文章标题中分别取“世”和“充”两个字,指的就是名字叫世充,而且具有“明受符命,德被人间”的伟大意义。所以合在一起就是上天要王世充当皇帝,大吉大利。

  马屁拍到这个地步,真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难得脑筋又这么好。桓法嗣道士也因此火箭般被提拔为谏议大夫。

  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又有大权在手,王世充顺理成章地逼着杨侗退了位,自己登基称帝,国号大郑。

  在善后问题上,王世充没有显示出作为君王应有的气度,而是为自己找来了弑主篡位的骂名:为根绝后患,王世充强迫杨侗喝毒酒自杀。可怜杨侗喝下毒酒还没有断气,等不及的士兵们已经一拥而上,把年仅16岁的他活生生勒死在了佛像前。

  当了皇帝不等于解决了问题,王世充和他家东面的邻居、自称夏王的窦建德一直打打杀杀,从来就没有消停过,也腾不出手好好巩固自己的基地。外部条件不利,内部条件也不咋样。王世充为人阴险,之前已经活活把李密吓得二次起义,对待自己的部下也是刻薄寡恩。表面上他欢迎所有人前来献计献策,还用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实际上却根本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意见,喜欢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事。

  最能体现王世充水平的有两件事:一是每次上朝,他都要苦口婆心地说上一大堆高尚的大道理来告诫文武百官,可是轮到自己去听百官奏事时,却又觉得政务繁琐,且索然无味,于是哈欠连天,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搞得下面的人见皇帝这副模样,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二是王世充自诩亲民,宣称自己是为了给人民谋福利才当皇帝的。大家都知道,古代不要说皇帝,就是个七品芝麻官上街,都要有几个人在前面敲着锣,嘴里大声吆喝,再有几个人举着“肃静”回避”之类的牌子,就差把街上的人赶得一个不剩。王世充却来了个装模作样,他上街时不要求大家回避,只需站在路旁不动即可。末了还来了一句:大家不要怕,我虽是皇帝,为大家做事和官员们都是一样的。考虑到皇宫门禁森严,下情难以上达,我特地在顺天门外设置了办公场所,大家有意见和要求可以到那里找我。

  可谁敢没事找皇帝说话玩呢?

  见专项工作开展不顺利,王世充又通过公文系统,下诏在西朝堂听取冤情申诉,在东朝堂听取献计进谏。大伙见这回有正式文书,足见政府的诚心,便放开手脚,积极投稿。结果搞得奏章和案卷堆积如山,王世充根本就看不过来。

  本来这也是正常现象。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加上政事确实纷繁复杂,所以才需要分工合作,而文武百官便是他的助手兼事务分包者,皇帝只需听取汇报、进行决策即可。可这王世充发现自己根本看不过来,索性就不看了,也不再出面接待上访和建议,索性玩了把消失。

  结果所有奏章和诉状如石沉大海,音讯全无。

  这样一个水平的领导,与西面蒸蒸日上的唐政府相比,高低立现。于是相当多眼光还不错的社会人士纷纷弃郑投唐。

  王世充见叛逃分子日益增多,便修改了相关法律,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叛逃分子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强化司法手段,主要规定有:

  NO.1 一人逃亡,满门抄斩,亲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报案的,免予处罚。

  NO.2 每五家实行连坐,一户逃跑的,杀其他四家。

  NO.3 出城打渔、砍柴的,限定每日出城总人数,严格把关,决不允许因任何原因超过规定数量出城。

  NO.4 启用紧急预案,授权司法部门可以对任何有叛逃嫌疑者实施拘捕,看守所设置在皇城内部。所有外出征战的将领须将直系亲属送至有关部门作为人质,待返回后再行释放。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如此严苛的命令,人们逃亡的更加厉害。而且由于缺乏劳动力和生产者,洛阳的粮食也开始短缺。恶性循环的直接后果便是城里开始饿死人。

  王世充办法也没少想,无奈四面八方都是敌人,根本无法安心做生意,急得只能挠脑袋。

  再来看看那个当年和李密打了个两败俱伤的宇文化及。

  宇文老兄一路向北,占领了魏县,暂时安顿了下来。

  怎奈魏县地小粮稀,宇文一派的势力无法得到恢复和扩张。偏偏这宇文化及也是个平庸之辈,不想着发展,只会借酒浇愁。浇了一阵子,倒是浇出个主意了:这年头,天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提心吊胆的,为啥啊?横竖总有一死,不如该享受的先享受起来——咱也干把皇帝玩玩!考虑到目前的形势,那就一切从简吧——祭天,分封百官。好了,朕是皇上了,国号么,也好办,我不是许国公嘛,国号就叫大许吧。

  占据着河北山东的夏王窦建德一听宇文化及杀了杨广还不算,居然还自己称帝了,心里那叫一个悲痛啊,当即宣布要为君父报仇,与世代享受国恩却大逆不道的宇文化及势不两立!一直搞不懂窦建德同志怎么如此忠义,他可是趁乱造反的啊,莫非伊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于是他下令出兵讨伐。结果很好:连战,大破之”

  宇文化及退保聊城,窦建德不依不饶,兵临城下,四面围攻。早已丧失斗志的宇文化及军没能守住最后的城池,很快被攻克,宇文化及父子被活捉。

  进城后,窦建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拜被宇文化及裹挟的杨广老婆萧皇后,自称为“臣”接着就是将当年参与政变的人全部斩首,没直接参与的宇文化及和他的儿子们也都不幸身首异处。

  说起窦建德,那可实在是位不错的同志。据说他打小就喜欢帮助别人。当他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村上有个人死了,由于家里穷,连下葬的钱都没有。窦建德同志知道后便主动把自己的耕牛送给了那户人家,还帮忙他们办理了丧事。此后便名声大震。

  有件事很能反映当时窦建德的人气——他父亲老窦去世的时候,有千余人自发前往送葬——注意,这时的窦建德不过平民老百姓一个。而且,在葬礼上,窦建德“凡有所赠,皆让而不受”

  后来天下大乱,窦建德也学别人起兵,多年征战,一点点的积累,终于攒起了数十万军队的家当。更难能可贵的是,每次取得战利品,窦建德全部分给手下将领,自己分文不取;当了夏王后,他也几乎从不吃肉,每顿饭只配几样蔬菜和糙米饭;他的妻子曹夫人,没有绫罗绸缎做的衣服,所使唤的婢女不过十几人,生活和士兵们一样艰苦,所以他的部下皆愿为其效死力。

  消灭了宇文化及后,宫中数千美女和上万的官兵一下子都成了窦建德的战利品。

  他的处置方法也让人肃然起敬:美女们全部遣散回家;俘获的官兵和朝中官员,同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如果有想去长安或者洛阳者,由政府发给补助,并派军队护送出境。

  无论窦建德出自何种考虑,他的做法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对此我不想多作评价,相信历史自有公论。

  当然了,窦建德同志也不是一味的忠厚老实,政治头脑还是很好的。东突厥可汗之妻,隋朝的义城公主探听到窦建德救下了萧皇后,便派人前来接她去东突厥团聚。窦建德抓住这个机会,派数千骑兵护送萧皇后去东突厥,一同送上的还有宇文化及的人头和财物若干。从此便与东突厥建立了同盟合作伙伴关系,兵锋日益”

  势力不断扩张的窦建德终于把手伸到了唐政府的地盘上。

  武德二年,窦建德先后攻克了唐政府的相州和卫州,相州刺史吕珉战死,唐河北大使淮安王李神通、安长公主和大将李世勣(即前文提到的李密部下徐世勣,李渊时被赐李姓)被俘。

  窦建德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一如继往的宽大:俘获人等全部释放。李世勣继续镇守黎阳,李神通和安长公主入住国宾馆,享受国家元首待遇。

  这时,附近的唐滑州刺史王轨(就是从宇文化及那边投降李密的那位,后与李世勣一样随着李密归附唐政府)被家奴所杀,家奴提着王轨的脑袋屁颠颠地前来投奔。结果窦建德同志一句定性:奴杀主,大逆。下令砍下家奴的首级,连同王轨的首级一并送还给了滑州。

  出于对窦建德仁德的感动,滑州连同齐州、济州举城投降。山东、河北尽皆归顺。

  武德三年,李世勣逃回长安,不过老爹尚留在河北。于是不少人建议窦建德杀了李世勣的父亲,以示惩戒。可窦建德的决定依旧非常厚道:世勣,唐臣。不忘其主,忠也。其父何罪?于是好人做到底,把前面俘虏的淮安王李神通和安长公主连同李父全部送还长安。夏、唐从此交好。

  可惜,窦建德论品德和为人实在没得说,但是离成功者的标准,终究还是差了些判断力。

  他手下的一员大将王伏宝屡立战功,引起了其他将领的嫉妒。于是,他们便合起伙来诬陷王伏宝有反意。结果暴怒之下,窦建德下令诛杀了王伏宝;他任命的纳言宋正本为人正直,直言纳谏,同样被人诬陷谋反,也被处死

  这一文一武的死,直接导致了军中无良将,政务上无谏官。窦建德的势力也自此由盛转衰。

  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率领大军向东挺进,准备解决掉已是焦头烂额的王世充。

  王世充开始还打肿脸充胖子,带兵出击,结果是大败而回。吃了亏的王世充见识到了唐军的厉害,一面登城坚守,一面紧急派人向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虽说眼光和判断力存在不足,但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懂的。收到消息后,考虑到自己和李渊家关系不错,便派使者觐见秦王,请求解除对王世充的包围。

  对此,李世民的做法是好好款待二位使者,但啥都不说,也不让人走。

  窦建德见使者迟迟不归,而唐军对王世充的包围越来越紧,很快便明白了。他当即下令,大军出发,向洛阳前进!

  无奈李世民确是个厉害角色,他一面继续围城,一面分兵阻击夏军。两军交战,夏军连败数次。

  除了正面交战,李世民还派大将切断了窦建德的粮道。这一下窦建德慌了,赶快召集军事会议商讨对策。

  一位叫凌敬的官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迅速摆脱与唐军的纠缠,度过黄河,越过太行山,直接攻击关中。鉴于唐军主力都在洛阳一带,后方严重空虚,这样既可以在低风险的情况下扩展地盘,又可以打唐军一个黑虎掏心,能起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按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计划,虽说执行起来可能有些难度。

  就当时割据形势来看,窦建德的老窝在河北,王世充占据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带,唐政府则以关中为根据地扩展势力,但前期主要是向西、南、北三个方向扩张,向东此时也不过刚刚接近洛阳而已。

  对窦建德来说,很要命的是洛阳在自己根据地的南方,而长安也很不幸的和洛阳几乎在一个纬度上。所以如果真的是打下了关中,就像临淄所言,势必被王世充分为两部分,两头的统治都不一定稳固。

  而且凌敬在阐述这个计划时也提到了可以有围魏救赵的效果,那么窦建德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他此次洛阳之行的目的:解除唐军对王世充的包围。

  不过呢,我认为凌敬的这个计划虽然可行性不大,但是如果加以修改倒是可能收到比较大的效果的:

  留下一部兵力与洛阳方面协同作战,只需保证洛阳在一定时间内不会陷落即可。主力西进,摆出直取长安的架势。那么虽然不一定会有多少成效,但是唐军主力在短期内强攻洛阳不得的局面下是会回军援救长安的,这样,窦建德军就可以在唐军回师的半途打一场伏击战,战果想来应该不会差。

  可是王世充已暗里塞给夏军将领们不少好处,请他们进言窦建德把枪口直接对准李世民,于是收了贿赂的将军们在会上对凌敬的提议不屑一顾:凌敬,书生耳,岂可与言战乎?

  窦建德再三考虑,决定还是听从专业人士——将领们的意见。凌敬极力争辩,可是此时的窦建德已经听不进去了,下令把凌敬强行架了出去。

  妻子曹夫人也劝说窦建德采纳凌敬的意见,窦建德更加不耐烦:此非女子所知也!

  就这样,窦建德失去了改正错误的最后机会。

  五月,夏军与唐军在虎牢关前交战,夏军在城外,唐军在城内。李世民登上城墙眺望,告诫大家:敌兵自山东兴起以来,没见过什么强大的对手。如今他们在城外大喊大叫,军令军容毫不整肃,而且靠近城墙列阵,显然是看不起我们的战斗力。这种军队没什么可怕的,等到他们又饥又渴,我们再出击定能一击见效。

  就这样,双方一直干耗到中午,夏军果然疲劳不堪,有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有的则喝水吃饭去。唐军抓住时机,兵分两路:李世民率领骑兵从正面冲锋杀敌,同时,史大奈、秦叔宝两人率部偃旗息鼓,绕到夏军阵后,猛然展开军旗,大举杀来。夏军误以为已被包围,不由阵脚大乱。在李世民带领的训练有素的唐军的反复冲击下,阵型大乱,彻底崩溃。李世民复“大破之”

  这一役,窦建德被唐将活捉。

  高唱凯歌的唐军把抓到的俘虏捆到洛阳城下,王世充万念俱灰,开城投降。李世民一战扫除两大劲敌,将河南、河北和山东全部收纳到了唐政府的版图中。

  7月9日,李世民押解着俘虏回到长安,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军乐队在前开路,李世民身披黄金铠甲一马当先,后面紧随着的是弟弟李元吉等25员大将,再后面是铁甲骑兵一万余人,全副武装的步兵三万余人,携带着王世充、窦建德等俘虏,前往太庙告捷。

  瞧瞧这阵势,李渊是又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儿子有出息,顷刻便扫除了劲敌;害怕的是只要李世民一声令下,自己便很容易地和王、窦二人同吃同住了。所幸一切正常,自己还稳稳地端坐在宝座上。

  庆典完毕,接下来便是考虑俘虏的处置问题。

  考虑到王世充凶狠有余,但实力不足,综合评定威胁不大,特免一死,令其全家迁往四川居住。王家刚上路,便被和王世充有杀父之仇的定州刺史独孤修德所杀。事后倒也没人追究独孤修德的责任,看来这应该也是李渊同志想要的结果。

  窦建德的遭遇就比较惨。考虑到窦声名远播,且原先的势力范围很大,李渊将他评定为红色的“异常危险”级,下令直接推到菜市口砍了脑袋。

  窦建德以他的一生经历,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个成语作了最直观的注解:在家乡助人为乐,名声大振;趁乱起兵,爱抚士卒,广纳人才;击斩宇文化及,俘获李神通、安长公主和李世勣以礼相待,送还长安,决断果敢,是为“靡不有初”直到王伏宝、宋正本被杀,凌敬和曹夫人的建议不被采纳,错上加错,于是“鲜克有终矣”

  也正因为窦建德“靡不有初”李家父子才会对他心存忌惮,唯有杀之方能心安。反倒是才能一般,为人阴险狡诈的王世充,侥幸从李渊手中捡回一条命(很快就死了纯属自己人品差,仇人多)

  不必叹息窦建德的遭遇。政治就是这样,对统治者而言,死人的威胁最小。当然,如果你能做到让别人看你如同看空气一样,倒也可以活得长久些,比如刘禅。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吃青菜的蜗牛作品集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1.贞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