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谋略:曾国藩的人生经营课》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0章 修身养性——人生最高的境界在于“养心”(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谋略:曾国藩的人生经营课》 作者:张笑恒

第30章 修身养性——人生最高的境界在于“养心”(2)

  早年的曾国藩在“静”字上也没有任何修养。他考中进士后,本可以大展宏图,一展抱负,但是却因为缺乏为官的经验,屡屡受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难以实现,因此变得异常暴躁。他难以忍受翰林院的清静与孤寂,因此动辄申斥他人。他的弟弟曾国荃被他接到京城读书,因为受不了他的坏脾气而愤愤离开。曾国藩也感觉自己莫名其妙,因此,他拜著名的理学家唐鉴、倭仁为师,学习修身养性的方法。唐鉴针对曾国藩的情况,告诉他“主静”为修身的要诀。曾国藩表示赞同,那个时候,他缺乏的就是“静”字。倭仁指教他说:“心静则体察精,克治亦省力。若一向东驰西骛,有溺焉而不知,知而无如何者矣。”也是让他从“静”字下手。

  经过两个人的指点,曾国藩给自己订立了12日条课,其中的第二条就是“静坐”:“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曾国藩以“静坐”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初学“静坐”的他自然是饱受煎熬。为了能够长期坚守“静坐”,他专门找人印刻了一些簿子,详细地列出他每天“静坐”的过程。从这些记录中,就可以看出曾国藩初学“静坐”时的不容易。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二日:“辰初起,静坐片刻……饭后昏昧,默坐片刻,即已成寐。神浊不振,一至于此!”

  三日:“一早,心嚣然不静……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意;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

  十四日:“因心浮,故静坐,即已昏睡,何不自振制也!”

  十九日:“饭后,会客一次,静坐不得力。”

  二十五日:“昨日今日,俱无事出门,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静坐功夫,须是习熟,若不勉强苦思,更说甚?”

  二十八日:“起,杂思,静坐半时,不得力。”

  十一月十三日:“树堂来,与言养心养体之法。渠言舍静坐更无下手处,能静坐而天下之能事毕矣。因教我焚香静坐之法。所言皆阅历语。静中真味,煞能领取,心微浮则气浮矣,气散则心亦散矣。”

  十四日:“起亦不早,焚香静坐半时。饭后……仍静坐,不得力,枕肘睡去,醒来心甚清……饭后,静坐半小时,颓然欲睡,可恨之至。细思神明如日之升,身体如鼎之镇,此二语可守者也。惟心到静极时,所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毕竟未体验出真境来。”

  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认为,人本来是“静”的,只因为沾染了“欲”,所以破坏了“静”的功夫。因此,静以修身就是要克制欲望。曾国藩一生“主静”,在“静”字上下了大量的工夫,他一生都极力地克制奢欲、权欲、色欲。

  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欲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修身养性非“静”难以达到,做到“慎独”更是非“静”不可。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最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念头,一个人的胡思乱想最容易毁去一个人修养的心性,如果没有“静”的本事,就难以将这种纷乱的想法清除出去,而这种乱想一旦根深蒂固,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就永远不能达到“慎独”。曾国藩于是在“静”上用足了工夫,用了很大的毅力完成了“静”的功夫,并由此做到了“慎独”,这使得他的修养日臻完善。

  5.常常存“敬”之心

  在儒家思想中,“敬”是重要的一项修养,是一种对人对事的道德要求。要做到敬,首先要自敬,即用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在外表上要严肃、整洁,在内心要有恭敬的态度;其次要敬人,无论对方地位高低、富贵或者是贫贱、年长还是年幼,都应该礼敬有加。曾国藩作为一代大儒,他一生都在修“敬”字。

  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后,开始精研理学,研读《朱子全书》,并且拜当时的理学大家为师,向他们请教治学之道。曾国藩一方面研究经典著作中关于“敬”的深刻含义,一方面加以发展和扩充,对“敬”进行新的阐释。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在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从本年十月立志自新,专门立下课程,从“敬”字开始做起。他为“敬”字作出自己的解释:“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肚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内而专修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平天下,‘敬’之效验也。程子谓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毕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在这里曾国藩提出“敬”要内外兼修:对内,要存“敬之心”,表现在外就是要庄严,不轻率;对外,则要对人恭恭敬敬,待人以宾客之礼,让人如同被奉为上宾一样。一个人做到这些,就可以以修身达到安百姓,以恭敬做到天下太平。

  儒家一直强调修身养性,他们认为这是人们应该每天都做的事情。宋代的时候,修身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从人的外表,待人接物的方式,到人的内心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曾国藩在此基础上又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敬”对个人来说有两方面的要求,对内则求专静统一,以养大体;对外则要整齐严肃,以养小体,如此下去,才会日渐强健。

  曾国藩官居要职,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时候,他一直在战争中度过,后来又节制四省军务政务,因此,他一生都不得清闲,经常感到疲惫。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和自己的日记里经常流露出这种无奈,他通常把这种状况归于自己在“居敬”上面修养不够。曾国藩认为自己耽于名利,忙于俗务,根本没有时间修身养性。道光二十三年正月,曾国藩在日记中说:“是日请客,至亥正方散。倦甚,勉强支持,仅乃了事。向使以重大之任见属,何以胜任?《记》云:‘君子庄敬日强。’我日日安肆,日日衰尔,欲其强,得乎?譬诸树木,志之不立,本则拔矣。是知千方万语,莫先于立志也。”

  曾国藩注重修身养性,因此在“敬”上也是坚持修养,并且经常对自己在“敬”上的修养不满意。他曾经对自己的朋友说:“国藩平生‘不敬’、‘无恒’二事,行年五十,百无一成,深自愧恨……仆待人处事,向多失之慢;今老矣,始改前失,望足下及早勉之。”在这种不知足的驱动下,曾国藩在“敬”上的修养越来越高。

  曾国藩认为,“敬”是一种修养,不只是做官的时候要常存“敬”之心,在家的时候也要时时注意“敬”,因此他把“敬”列入家教中。他认为,子侄们对长辈要存“敬”之心,要注意自己的仪态,要举止端庄,不能整日嬉戏,对人要恭敬,不能妄言。

  “敬人者,人恒敬之。”“敬”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想要赢得别人的尊敬,首先就必须尊敬别人。因此,一个人养心决不能忽略在“敬”字上下工夫。曾国藩一生修炼“居敬”,以“敬”律己,以“敬”待人,最终赢得他人的尊敬。

  6.培养浩然之气

  一个人有多大成就与这个人的品性有很大的关系。欲成大事的人必须先锻炼自己的品性。曾国藩说:“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吾辈既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却须有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写字时心稍定,便觉安恬些。可知平日不能耐,不能静,所以致病也。写字可以验精力之注否,以后即以此养心。万事付之空寂,此心转觉安定,可知往时只在得失场中过日子,何尝能稍自立志哉。”曾国藩认为做大事必须要有豁达光明的胸怀,而要拥有豁达的心胸,就必须善于培养“浩然之气”。

  养气之说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善养吾浩然之气”。在孟子看来,养气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曾国藩对此推崇备至,他在给胡林翼的信中极力称赞孟子的养气说和庄子的逍遥说,并且对此下过一番工夫。

  孟子所提的“养气”是一种锻炼人格意志和身体素质的方法。在孟子看来,这种“气”就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信念,让其灌注全身,祛除各种杂念,从而形成一种力量,以此来指引人的行为。曾国藩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到位。曾国藩从小受祖父和父亲的教诲,素怀“济世救民之心”,立志要作出成绩,光耀门楣,并以平天下为己任。这种坚强的信念就成为曾国藩的“气”。他将这种“气”无限地放大,充盈全身,成为他一生奋斗的动力。从他后来的行动就可以看出:他不屈不挠,通过科举步入仕途,上疏皇帝以求大治;于世道纷乱中毅然练兵;于国势衰弱中兴办洋务,以求中兴。他一生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围绕着济世救民展开的。这种浩然之气成为他奋斗不止的最大力量。

  “浩然之气”是一种综合性的力量,它贯穿着“仁、义、礼、智、信”,使其不至于成为一种“匹夫之勇”。曾国藩在他济世救民的浩然之气里也贯穿了更多的东西,并且以这种力量推动自己的人生顺利地前行。曾国藩的这股浩然之气成为一种智慧的象征。

  曾国藩修养的浩然之气极其广大,无所不包,有一个宽广的胸怀。一个人拥有宽广的胸怀,就能无所不包,就能处变不惊,即使是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这是成就大事者必备的一种修养与气度。曾国藩就善于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的宽容是人所共知的。他在写给胡林翼的信中说:“因思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到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睥面,孔、颜、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取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已。”

  “浩然之气”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气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一种顽强的意志,它涵盖了人生的重要内容,是大志与大德融为一体的体现。培养浩然之气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修身养性者必须善于培养浩然之气。一个人有了浩然之气,就达到了“不动心”的境界,就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从“平”、“淡”两个字用功

  任何一个追求完美人生的人,都不可名利之心太重。其实,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应该本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原则去做。一个人只有平淡地看待名利得失,才能真正拥有成功。曾国藩崇尚平淡,他一直信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在他看来,修身与其他各项息息相关,因此他主张“修身”要结合实际,要立足于精神的修养,而精神修养则必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这三个步骤进行。

  “平淡”是曾国藩对老庄之学的继承与阐述。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常怀平淡之心,不能以平淡之心看待事物,那么他的心境就会受到外物的影响,精神就会被牵累,就会常常郁结于心,从而影响他待人接物、处世治事的好坏成败。因此,曾国藩主张做人必须要有平淡的心境。他说:“思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以庄子之道自怡,以荀子之道自克,世俗之功名须看得平淡些。”

  曾国藩认为,在“平”、“淡”二字上用功,则能淡化物欲,从而保持一颗平常心,加强精神上的修养。他说:“弟读邵子诗,领得恬淡冲融之趣,此自是襟怀长进处。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如李白、韩愈、杜牧之则豁达处多,陶渊明、孟浩然、白居易则冲淡处多。杜、苏二公无荚不备,而杜之五律最冲淡,苏之七古最豁达。邵尧夫虽非诗之正宗,而豁达、冲淡二者兼全。吾好读《庄子》,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推之即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亦同此襟怀也。”

  曾国藩注重修身养性,因而在“平”、“淡”两个字上也下足工夫。他深知贪欲的害处,故而作《知足歌》一首,劝勉自己、家人、朋友。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资,多欲为患害。在约每思丰,困君常求泰。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未得求速赏,既得勿求坏。芳馨比椒兰,盘固方泰岱。求荣不知厌,志亢神愈昂,岁懊有时寒,日明有时晦,时来多善依,运去生灾怪。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片言动抬尤,举足便有碍……矫首生八荒,乾坤一何大,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无依赖。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而况处夷涂,奚事生嗟气?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语云: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飘,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伎。”

  太贪婪的人会把世上所有的事情都看得很重,什么都想得到,因而就会变得斤斤计较,身心为物欲所充斥,就难以在修身养性方面有什么进展。曾国藩虽然一生在官场上沉浮,但是他并没有把修身养性放在脑后。在名利充斥的环境中,曾国藩以“戒贪”、“知足”为诫,警示自己不可放松对自己的修养。

  曾国藩晚年的时候总结出12条“治心经”:“无贪无竞,省事清心,十介不苟,鬼伏神钦。战战兢兢,死而后矣,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此十二语者,吾当守之终身,遇大忧患、大拂逆之时,庶几免于尤悔耳。”

  曾国藩一生在名利场上往来,他在晚年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自觉自己一生在名利场上耽搁太久,以致影响了自己的修养。曾国藩在去世的前一年在日记里写道:“近年焦虑过多,无二日游于坦荡之天,总由于名心太切、俗见太重二端。名心切,故无学问无成,德行未玄,不胜其愧馁。俗见重,故于家人之疾病、子孙及兄弟子孙之有无强弱贤否,不胜其萦绕,甚是忧惭,局促如蚕自缚。”这是曾国藩对自己一生修身养性的总结,由此可见曾国藩对修养的重视。

  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此话有一定的道理。以平淡之心看破得失,才能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修身养性与治国平天下是一脉相承的事情,既要有济世报国之心,又要能不为名利所累。曾国藩的“平”、“淡”,不但不妨碍其成大业、办大事,还能给他自己留下一片闲适的空间,何乐而不为!

www.xiaoshuotxt.net Txt 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笑恒作品集
为什么总是别人吃肉我喝汤80后,你为30岁准备好了吗会说一口漂亮话左手李彦宏右手马化腾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做一个有品味的好女人如何及时处理你的坏心情俞敏洪的说话之道你可以不生气别太单纯,也别太精明毕福剑的说话之道话要这样说厚灰学大智慧全集让你的心灵温馨过冬真希望这些事20几岁就知道会说能做决定你的一生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窦文涛的说话之道咖啡奶茶经济学马云的经商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