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李嘉诚的24堂财富课》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章 志存高远,年轻人当高瞻远瞩富有眼光(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李嘉诚的24堂财富课》 作者:张笑恒

第9章 志存高远,年轻人当高瞻远瞩富有眼光(1)

  哲学家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年轻人想要拥有财富首先就要立志。立志高远,才能激励自身,激发潜能。跑堂出身的李嘉诚最终能够拥有巨额的财富,虽然起点很低,但是志向远大,他发誓一定要成为一名实业家。在志向的指引下,李嘉诚一步步走向成功。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李嘉诚说:“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人生没有志向,岂不是荒野漫步?人生没有知识,岂不是眯眼走路?人生没有恒心,岂不是半途而废?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须有志,有识,有恒。

  李嘉诚谈到自己从商的经历,深有感触地说:“创业之初,你是否有资金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有梦想,并且不会轻易改变这种创业的信念,它是你迎战艰难、屡败屡战的精神动力。而后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并把这种热情持续下去,离成功就不远了。”

  想要成就大事,首先就要立志,有了志向才会不甘于下流。没有志向的人,就没有努力的方向。有了志向,就会有奋斗的动力。立志是人生的第一步。

  时局动乱,年幼的李嘉诚跟随父亲逃亡到香港。14岁那年,父亲病倒了,李嘉诚作为长子,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一开始李嘉诚在一家茶楼做伙计,一年后,进入舅舅的钟表公司。1946年年初,17岁的李嘉诚突然离开势头极佳的中南公司,去了一间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五金厂,做行街仔。这个时候,李嘉诚的舅舅庄静庵已经看出李嘉诚其志不小,不甘于平庸。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李嘉诚就跳槽到塑胶公司。他很快成为公司出类拔萃的推销员,18岁当部门经理,20岁升为总经理,深得老板器重。正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再一次做出了令人吃惊的举动——他又一次要离开。

  很快,李嘉诚就组建了自己的塑胶厂——长江塑胶厂,由此打开了他的创业之路。从此以后,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成就了现在的李嘉诚。

  志向是前进的方向,有了志向之后,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尽快达到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创业的志向,李嘉诚就开始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从商的知识,积累从商的经验。无论是与人打交道,还是学习书本知识,李嘉诚横下一条心,把心中远大的理想化为实际行动,一步步接近成功。

  逃难来到香港的李嘉诚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不通。香港流行的是粤语,官方语言是英语,而李嘉诚只会说潮汕话。语言不通让他在香港寸步难行。李嘉诚把学广州话当一门大事对待,他拜表妹表弟为师,勤学不辍。他年纪轻,很快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广州话。

  困难的是英语关。李嘉诚进了香港的中学念初中。香港的中学,大部分是英文中学,即使中文中学,英文教材也占半数以上。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李嘉诚努力地学习英语。李嘉诚学英语,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上学放学路上,他边走边背单词。夜深人静,李嘉诚怕影响家人的睡眠,就独自跑到户外的路灯下读英语。天蒙蒙亮,他一骨碌爬起来,口中念念有词,还是英语。

  李嘉诚天赋高,记性强,经过一年多刻苦努力,终于逾越了英语关,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英语答题解题。

  李嘉诚在工作中依然是勤奋学习,他经常把一些东西记在卡片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在舅舅钟表厂的时候,他利用打杂的空隙,跟师傅学艺。他心灵手巧,仅半年时间,就学会各种型号的钟表装配及修理。后来在塑胶厂,他虽然是经理,依然经常到车间工作。

  正是李嘉诚的勤奋好学,使他创业的理想逐步实现,最终取得成功。要取得成功,除了志向和学识以外,还需要有恒心。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创业。创业的路上,布满了荆棘,没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任何人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李嘉诚创办长江厂之后,一直稳扎稳打,工厂发展得还算是顺利。但是由于生产的塑胶产品有质量问题,长江厂一度陷入绝境。面对困境,李嘉诚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想办法度过危机,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长江厂终于摆脱危机,再次走上正轨。经历过这次挫折和磨难,李嘉诚又成熟了许多,他明白长江号航船,只能说暂时避免了倾覆之危,只能说取得一次小小的胜利。今后的航程,还会遇到急流险滩、暗礁风暴,作为船长,切不可陶醉在小小的胜利之中,须胸怀大志,头脑冷静,行为稳重。

  李嘉诚从一无所有,到富可敌国,这种过程离不开志向、知识与恒心。其实,这是任何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成功的秘诀。

  经商成功,志向、知识、恒心缺一不可。确立了远大理想,就要随时磨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任何事都要做好,睁大眼睛望着一切接触到的事物,、并观察思考得完全明白。只要随时抓住机会学习、磨炼、研究,就能有大的收获。

  我很多时间是在想5年、10年后的事情

  一个企业是否有发展前途,与领导人的能力有莫大关系。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要做的就是谋篇布局,为公司以后的发展做出规划。所以作为一个商人,就不能把时间浪费在眼前的事情上,而是应该思考明年、5年,甚至10年后的事情。给公司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把现在的工作建立在将来的目标上。

  和记黄埔本是一家老牌英资企业,20世纪80年代初被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收购,组成长和系。在李嘉诚的领导下,和黄致力业务多元化及国际化,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港口、电讯、地产、零售及制造、能源及基建等五大核心业务在内的综合型跨国企业。

  在一次记者会上,李嘉诚谈及和黄成功的原因,他说,电讯业务是未来集团的发展重点,他已知道5年后和黄要做什么。同时,李嘉诚之子、和黄集团副主席李泽钜也谈到,做生意的时间规限是5年、10年,不是一年、两年,长实有些项目也是7年才有收成。可以说,着眼于未来、善于把握趋势是和黄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1989年,和黄通过收购一家英国电讯公司,涉足英国电讯市场,但却出师不利,处于长期亏损状态。当时和黄在英国推出的CT2电讯服务,名为“兔子”,由于只能打出,不能打入,较同期其他技术逊色,因此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其产品模拟式电话价格迅速下跌。“兔子”只好宣布死亡,和黄也身受重伤,为此撤账14.2亿港币。

  其后,和黄又于1994年投资84亿港币成立Orange,推出个人通信网络。起初也不被业界看好,唯恐是CT2的翻版,然而后来却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手提电话的销售不俗。

  1996年4月,Orange在英国上市,随即成为金融时报指数100的成分股,打破最短日期成为成分股的纪录,同时也为和黄带来41亿港币的特殊赢利,和黄收回全部投资。该股份至今虽未有赢利,但股价却比上市时提高了6成多,其市值也由当时的200多亿港币增至2000多亿港币。

  到1997年,Orange的英国客户突破了100万,成为英国第三大流动电话商。1998年2月,和黄出售4.3%的Orange股份,套现53亿港币,加上并购交易所得的220亿港币现金、220亿港币票据,以及650亿港币的德国电讯公司股票,估计和黄在这棵“橙”树上的回报已超过10倍以上。

  和黄在电讯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投资英国电讯市场初期,由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受到海内外证券业的不断批评,甚至有人认为和黄在英国的这项业务到20世纪末都不会有收获。即使是经营Orange,也是历经数年的奋斗才有今天的结果。李嘉诚凭着对未来趋势的正确分析与把握,坚持不放弃,在市场普遍对该项业务不看好的时候,他曾经亲自出面澄清市场上的传言,表示将继续支持在英国的电讯业务。果然,和黄集团最终从“橙”身上取得了惊人的回报。

  这种前瞻未来的作风,使李嘉诚的事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屡次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功。

  20世纪60年代,靠经营塑料花起家的李嘉诚,在此行业仍如日中天时,毅然出售其业务,改为投资地产业,奠定了他成为巨富的基础。到了90年代中期,李嘉诚又是香港大地产商中最早认识到地产业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的人,他在不停地出售手上即将落成的住宅物业的同时,积极向海外电讯业发展。

  除投资英国外,和黄集团还向美国等国家的电讯市场进军。例如,1997年,和黄斥资24亿多港币,入股美国电讯公司WWC;1999年,和黄又宣布分拆以色列电讯在英美上市。

  在完成出售Orange交易以后,和黄集团持有德国最大电讯公司Mannesmann10.2%的股权,后者是目前欧洲最大的流动电话商,其在欧洲的电讯业务将通过该公司发展经营。在有记者问到出售Orange之后,和黄集团的环球电讯业务长期发展策略是否会有变化时,李嘉诚说,该集团仍会继续进行相关投资,并对其他国家的电讯业务感兴趣。同时他还表示,长实集团和和黄集团一定会参与高科技。此外,和黄集团的五大核心业务基建、电讯、地产、进口及零售表现良好,未来将会继续发展。

  李嘉诚的成功向人们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着眼于将来。聪明的商人总是会把时间花在考虑未来的事情上,即使中途遇到什么困难,也会坚持到底,取得最后的成功。

  只要充分掌握市场状况,对这一行业未来至少是一到两年的发展前景有了预测,那么你面对每一件事情,就会简单得多、准确得多。

  最重要的是要有远见,杀鸡取卵是短视的行为

  商场瞬息万变,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影响商场的发展。要把生意做好,就必须要有远见,能够预见未来将要发生的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才不会葬身于商海的浪潮里。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很多商人也是照着这个原则在行事。当有利可图时,就蜂拥而上;遇到危险时,就纷纷退出。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都是着眼于眼前得失,趋利避害,结果反而求利得害。

  李嘉诚认为,想要投资成功,就必须比别人看得更远,有时候甚至要与潮流反着走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正是本着这个原则,李嘉诚不仅没有在一次次危机中有所损失,反而赚得盆满钵盈。

  1966年,持续低迷的香港房地产业出现了一丝恢复的曙光,地价房价开始回升。银行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逐步恢复了资助房地产业的能力。此时,所有郁闷已久的香港房地产商都纷纷开始投资楼盘。但很不幸的是,这时中国内地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波及香港,并触发了香港的“五月革命”。一时间,整个香港都陷入惶惶不安之中,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爆发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笑恒作品集
为什么总是别人吃肉我喝汤毕福剑的说话之道会说能做决定你的一生左手李彦宏右手马化腾做一个有品味的好女人让你的心灵温馨过冬30岁前跟对人,30岁后做对事30岁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玩转职场你缺什么哈佛逆商课——最有效的高AQ养成法则能说会做决定你的一生咖啡奶茶经济学马云的经商哲学别太单纯,也别太精明你可以不生气厚灰学大智慧全集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话要这样说如何及时处理你的坏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