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9章 快乐心理学5——能为他人带去快乐的人是最快乐的(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作者:李素文

第19章 快乐心理学5——能为他人带去快乐的人是最快乐的(1)

  1.能与他人分享的才叫快乐

  快乐分三等。

  上等的快乐是具有广度的,能广泛传播与人分享的。

  第二等的快乐是独乐乐,关起门来自己享乐。这未尝不可,但终究略逊一筹。

  最次等的快乐是只能自己乐,不让别人乐,像葛朗台一样吝啬,甚至为了不让别人快乐,还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来。

  有一个非常有钱的女人,她住着豪华别墅,开着高级跑车,有十几个用人供她使唤。不过她没有什么朋友,每天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这个女人有一个嗜好,就是非常喜欢红葡萄酒。她从全世界各地搜罗来了很多红葡萄酒,一瓶瓶地摆在酒架上,每天晚上都要喝上一杯。

  突然有一天,这个女人在倒酒的时候发现,红葡萄酒好像少了一些。她立刻警觉起来,在脑海中把一个个可疑人物筛了一遍,是打扫房间的女佣,还是修理家具的工人,抑或是所有的用人集体合谋。

  她想了整个晚上也没理出头绪,就在红葡萄酒瓶上画了一小道细细的线,正好与瓶中装的酒面齐平,想看看酒还会不会少。

  第二天,当女人拿起酒瓶时发现酒已经降到了那条线以下,证明又被人偷走了一些。这下她可气坏了,恨恨地想道:“究竟是哪个该死的偷喝了我珍贵的红葡萄酒呢?”

  这次她想了一个更绝的办法——把瓶子中的酒全部倒出来,然后把尿灌了进去。“让你们再偷喝我的酒!”她扬扬得意地想着。

  然而奇怪的事发生了,女人发现酒瓶中的尿依然每天都在减少。“这也太无法无天了,居然敢一直偷我的酒!”这下女人再也忍不住了,把所有的用人叫到一起,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顿臭骂:“你们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偷喝我的酒。可是你们没有想到吧,我在里面装了尿!这到底是谁偷的?”

  用人们面面相觑,没有人说话。过了半晌,终于有一个每天负责烧菜的女佣嗫嚅着开口说话了:“酒是我动的,可是我没有偷喝。我只是想做出味道更加可口的菜给您吃,所以每天烧菜时,都在里面加了一点红葡萄酒。”

  相信你看到这里会忍俊不禁地笑起来,那个自私的女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尝到了自己的尿。

  这就是第三等的快乐,损人不利己。

  这样的人必不会有很多朋友,因为太过自私,从不懂得把东西与其他人分享,更不懂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永远孤独地度过,需要得到别人的关爱,而想得到别人的关爱就要付出自己的爱。

  英国戏剧作家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有些东西就如同思想,不会因为与人分享而减少,反而会得到更多。当你用善良友爱之心对待别人时,就会得到加倍的爱,如同那醇美的红葡萄酒;当你用心计与丑恶去对待别人时,就会得到苦涩与孤独,如同那自己亲手换的尿。

  与这个故事相比,我更加喜欢发生在二战期间的另外一个故事。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纳粹将犹太人赶到一起,用火车将他们运往集中营。

  火车将要飞驰整夜才能到达目的地,而这一夜是那么的寒冷,连呼出的水气也瞬间结成冰霜。

  纳粹分给犹太人少得可怜的几条毯子——平均每6个人才能得到一条。可是没有人抢夺这条珍贵的毯子,幸运地分到毯子的那个人会把毯子平铺开,盖在自己和周围其他5个人身上,一起分享这难得的暖意。

  这个故事在多年后很偶然地被一个犹太裔青年听到,他深深地为之感动,并受到很大启发。他将这种理念引进自己的企业,创立了美国企业史上第一个“期股”形式,让公司的所有员工都能获得公司的股权。

  这个创意在刚开始的时候遭到了很多高层人士的强烈反对,并且公司的经营状况确实出现了亏损,但是青年坚持这种与员工们一起分享公司利益的政策。他坚信,当你真诚地与他人分享利益时,会与之形成一种亲密的伙伴关系,带动大家一起朝着光明的目标前行。

  事情证明了他的正确性,公司的业绩很快转亏为盈,股票市值在十多年间上升了约100倍,市值达到300亿美元,而他的这种政策更使公司被誉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

  这个青年人就是霍华德·舒尔茨,如果你对这个名字还不是很熟悉,那对他所领导的公司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著名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

  分享快乐是为了得到更多。

  假使你有10个苹果,把其中的5个分给别人,那你得到的不会仍是5个苹果,而可能是一个梨子、几个桃子或是一个罐头……

  与别人分享并非要得到更多的同类的东西,而是可以得到不同种类的、丰富的资源,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分享快乐可以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分享与享受的互动中,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周围的人,找出与你气味相投的朋友,拓宽自己的社交面,结识到真正的好朋友。

  假使你有一瓶醇美的红葡萄酒,请不要吝啬与他人分享,当两只装着红酒的高脚杯互相碰撞时,总比一个人独饮要来得精彩;

  假使你有精彩的创意,请不要把它藏在心里,说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它非但不会因此而消失,反而会让你得到更多启示;

  假使你有满腔快乐,请不要闷在心中独乐乐,要用快乐感染周围的人,这份快乐便会无限放大……

  学着与朋友分享你的一切,你的快乐和幸福才能升级,你的朋友也才能越来越多!

  2.不要入侵他人的快乐空间

  快乐是需要与人分享的,然而有一些快乐却是需要独自品尝的。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块独立的小天地。那方天地可能只是小小的一角,仅仅能立下一个别针;这方天地也许在幽蓝的天空中,也许在秘密花园里,也许在落满灰尘的阁楼上,也许在一个不起眼的抽屉里。

  不管它多大多小,不管它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它都是完全独立的,只属于个人的。如果别人没有同意,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进入它,否则将会带来令人惋惜的结果。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经爱上一个美丽的莫斯科女子索菲娅,并且和她结为连理。本来他们应该过着浪漫而美好的生活,但这一切都被索菲娅破坏了。

  托尔斯泰有记日记的习惯,常把自己的想法和日常发生的琐事逐一记录下来。在记日记的过程中,托尔斯泰可以轻松惬意地驰骋其中,任思绪飘来荡去。这对他而言是极为快乐的时刻。

  遗憾的是,索菲娅并不能体会到这一点,她老是翻看托尔斯泰的日记。尽管托尔斯泰在日记中没有记录任何需隐讳的事情,但她总是捕风捉影,往自己身上联系,认为其中的某些话是针对自己的,于是开始和托尔斯泰争吵。

  托尔斯泰试图跟她讲道理,希望她不要再看自己的日记,并一再表示忠诚于她,忠诚于这段婚姻。但是这依然无法阻止索菲娅偷看日记的行为。

  托尔斯泰感到很痛苦,每当他提笔开始写日记时,都会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紧紧地盯着自己。这让他如坐针毡,无法享受到以前的快乐和宁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托尔斯泰开始写两份日记。一份是为了应付索菲娅的偷看,另一份才是真实的。为了维护自己的这一方“净土”,他把日记藏来藏去,有时甚至藏在靴子里面。可没想到的是,精明的索菲娅又把日记找了出来,两人还为此大吵一架。

  失去了独立的空间,就等于被人堵住了快乐的源头。托尔斯泰终于忍无可忍,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不久后就郁郁而终,在阿斯塔波沃车站与世长辞,客死异乡。

  一位伟大的文学泰斗,竟然会有如此令人叹息的结局。

  深爱着托尔斯泰的索菲娅啊,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爱竟然结束了这段婚姻。这种爱是令人窒息的爱,她忽略了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僻静的角落,在那里,只能安住一个自己。

  人就是这样矛盾,既需要生活在群体中,又需要回归自己的世界。也许你是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领导,但有时也会独自傻笑几声,像个孩子一样乐得手舞足蹈;

  也许你是众人眼中热情开朗的开心果,但也需要在某个深夜,独自品着咖啡,慢慢梳理不为人知的思绪;

  也许你是个文静优雅、性格内向、与陌生人说句话都会脸红的女孩,但可能也会独自在家对着镜子疯狂地高歌一曲……

  在一个人的时刻,你是完全放松的,没有戒备的,不会为了别人而表演的。假使某个人突然在这一刻侵入你的世界,就会完全破坏宁静快乐的感觉,令你感到厌烦、尴尬甚至是恐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你也讨厌这种感受,那么请记得为别人留一点空间。尤其是恋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更是如此。

  有一个孩子,总是与母亲吵架,因为母亲总是不敲门就进入他的房间。母亲这样做当然有她的目的,为的是突然袭击,看看孩子有没有“不务正业”,有没有不学习而在偷看小说之类的。

  每次突击检查,孩子都在规规矩矩地做功课,但母亲还是不放心,时不时地进来看看。

  母亲的举动令孩子分外反感,心里渐渐生出敌对的情绪。每次母亲下班回家以后,他故意不学习,在屋里看课外书或者玩电脑。当母亲批评他时,他就和母亲大吵一架。

  母子俩的矛盾被父亲看在眼里,他很理解儿子的苦恼,但又无法说服妻子。于是他想了一个好主意:每天晚上都拉着妻子出去散步。

  父亲偷偷地对儿子说:“每天晚上我们出去散步的这半个小时,你是自由的。不过不要告诉你妈妈,这是我们的秘密。”

  儿子理解父亲的苦心,欣然接受。

  从那以后,父亲每天都拉着妻子出去散步。而儿子则利用这“偷”来的闲暇时光,做一些自己的事。其实无非也就是听听音乐,看看闲书。当听到开门的声音时,他迅速把一切归于原状,让母亲看不出任何异样。

  父亲的一个小方法,既化解了母子俩的矛盾,也为儿子保留了一方快乐的净土。倘若父亲没有察觉儿子的烦恼,没有及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又要多一宗家庭悲剧了。

  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空间,完全没有干扰,自己静静地徜徉其中,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假使你真的懂得关爱别人,就请留给对方充分的独处机会。不要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上锁的抽屉、柜子,不要对他不想说的事情问来问去。否则你与对方,都将丢掉快乐,丢掉自己!

  3.施与受同样是快乐

  给予是一种快乐,这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名人、影星都热衷于公益,喜欢做慈善。因为在施与的过程中,不但能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还能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释放压力,快乐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我很喜欢的影星之一奥黛丽·赫本,就是一个懂得施与的人。她有两项非常有趣的纪录:第一是她结过七次婚;第二是她从没有看过心理医生。

  明星的压力很大,几乎都有自己的心理医生,但赫本却没有。有一位名叫史塔勒的医生感到很奇怪,因为他经常都会在半夜接到明星们的电话,要他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可为什么赫本却没有看过心理医生呢?难道她真的一点心理问题也没有吗?

  史塔勒决心深入研究一下。他翻出60年代的报纸,找出有关她的所有报道。他发现她区别于其他影星的不仅仅是那两点,比如说,她曾息影八年,这在好莱坞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要知道,在当时作为影星,息影一年就等于洛克菲勒家族在田纳西州封存一口油井,那种损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赫本还做过67次亲善大使,尤其是1963年至1965年间,她几乎每月都到码头、监狱、黑人社区做义工。

  有一次,她甚至谢绝贝尔公司每小时5万美元的庆典邀请,去医院给一位小安宁做护理服务。

  史塔勒的研究工作不只是集中在赫本身上,他对其他乐于公益事业的名人、富翁也进行研究。他发现这些人很少有怪癖及其他不良记录。他们同赫本一样,几乎没有看过心理医生。

  最后,史塔勒得出一个结论:能够经常给予别人帮助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乐趣,使心灵变得平和开朗。

  史塔勒把这一发现应用到病人身上,好多人接受过医疗或忠告后,都一扫过去的阴影,变得乐观起来。以至于有一段时间,好莱坞甚至掀起了一个争做联合国亲善大使的热潮——他们争着去非洲的索马里,去科索沃的难民窟,因为他们在慈善行动中发现,世界上存在着这么一条公理:当一个人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金钱和物质的回报时,必定会得到等值的精神愉悦。

  施是如此,受也是如此。

  受就是接受别人的好意与帮助。然而,能够施与的人不在少数,但能够坦然接受别人施与的人却并不多。

  很多人面对别人的帮助时,不愿意接受。宁可自己受罪,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或是硬要站在和别人同等的位置上,等价地付出一些什么,才能心安理得。

  导致这种情形发生有几种原因,一是自尊心过强,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就好像被人施舍,面子上下不来,感到羞耻。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趟长途列车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听到服务员叫卖盒饭的声音,便说:“来一份!”没想到,他一摸口袋却发现钱包不知什么时候被人偷走了。

  他只好尴尬地解释了一下,邻座的一位女士看出了他的窘境,便提出替他买一份盒饭。出于面子,他拒绝了。

  一个小时后,女士又拿出一个苹果递给他,说:“小伙子,出门在外,别太难为自己了。”

  他虽然很饿,但面对女士的好意,还是拒绝了。几个小时后,列车到了一个小站。女士将手里的一本杂志递给他,说:“我要下车了,这本杂志就留给你看吧。”

  没等他说话,女士就起身走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素文作品集
上帝只爱女人女人,你要爱自己别对自己说如果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一辈子只能这样吗?人生中的索取智慧帮你达成梦想的60个希望法则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从心爱自己抓住你的鱼:二十几岁女人必读的恋爱智慧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希望在转角为什么女人要承担男人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