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0章 为学课:适当放弃也是一种收获(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 作者:李治欣

第30章 为学课:适当放弃也是一种收获(1)

  就像一句古谚语所说:“你的船要是有了破洞,就要花点时间补好它。”人就好比是一台机器,要发挥出它的最佳效能,就得不时地为它加油、加水,否则就会损耗得非常厉害。对于个人而言,必备的综合知识和牢固的专业知识是你人生中立稳根基的第一张牌。特别是在当今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下,只有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人不可不学

  智力过去被视为是与一个人成功直接相关的因素,甚至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人士都是通过勤奋学习来达到自己成功的目的。

  现在不少人认为“读书无用”,最实际的是权力和金钱,这是很短视的。

  人为何要学习呢?人有别于动物正在于他的文化,没有文化,人与兽何别?而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则非要读书不可。

  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说明他后来的成就都基于15岁时立志于学习。在谈到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时,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爱仁德而不爱学习,那他肯定会被愚昧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那必将被放荡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信实但却不爱学习,那他将被戕害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直率而不爱读书,那么他将会被偏激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那么,他可能被祸乱所蒙蔽;如果一个人爱好刚强而不喜爱读书,那他可能将被狂妄所蒙蔽。

  这说明一个道理:即使你爱仁德、爱智慧、为人直率、处事勇敢、遇事刚强,但如果不爱学习,所有这些好的品质都可能向其反面发展。这真是把话说到了家。那些若心术不正,本身品质就有问题的人,若不学习就更可怕了。

  应该说,孔老夫子的话对今天的人们仍然极其有启发性。为何今日世界物欲横流?为何一些人为钱而不顾道德?为何一些人纸醉金迷?看一看他们的行径,有一条是共同的——“鄙视读书”!在这个世界并不是钱最重要。现在不要忘记了,人之所为人,人之所以成为人,最根本的不在于钱,也不在于权,而是文化。离开了文化,鄙视读书,这个社会的根基就会动摇。

  我们首先的是要做人,而做人的首要就在于读书。正如吴兢在《贞观政要·崇儒学》中所说,虽然上天给予了人好的品性和气质,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这就像大蛤本性含水,要等月光照射才喷出水来;木材本性包含火的因素,要靠发火的工具才能燃烧;人的本性中包含着聪明灵巧,要到学业完成时才能显出聪明的本质。人不教化何以成人?人不学习何以做人?

  个人如此,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一个社会是由拜金主义支配的社会,其道德必会低下。在此我们不禁说几句疯话:我们既不要假仁义的那种虚假社会,也不要那种无仁义的充满铜臭的社会。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李颙有几句话讲得极好,真是对当下财政、社会的直接批评。他说,使人自立并通达事理,完全在于讲述学问;使社会转变风俗习惯,完全在于讲述学问;要拨乱反正,完全在于讲述学问;要改天换地,完全在于讲述学问。讲述学问是民众的命脉、宇宙的元气,不可一日停止不讲。

  读书不可有好名之心

  孔子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论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说的就是,一个读书人既然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却对穿不好吃不好感到羞耻,这样的人是不足以与他谈论道的。

  名如同权、钱、色一样,是一件极诱惑人的事。《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考了一辈子,50多岁才中举,好事来得太迟了,一旦到来,他失去了控制,被屠户的岳父打了两耳光才清醒过来。读书做官,功与名相连,人们求官的同时求名。在古代也有不求官的,但名声很大,这也让不少读书人羡慕。现代社会所谓的“包装”,不过是一种追逐名利、扩大名声经济效益的办法。名人当然很好,有人追求,有人崇拜。读书而成名的亦是如此,杂志、报纸稿约不断,好事总是有的。

  其实许多读书界中的名人,苦得很。他们有的被出版社、杂志社的记者们围得晕头转向,他们手中的笔也成了一种高雅的赚钱工具,尤其在商品社会的今天,有的名字是同经济利益连在一起的。文卖得多,文就贱,学问是个苦差使,哪有那么多灵气,创新。到头来也不过是东抄西抄而已。久了,这种名同拉平板车的倒爷没什么两样,不过是个文倒罢了。

  书界的名人也有不少是吹出来的,如同那些假货,靠的是广告把名声弄大了。这样的名人,名字如雷灌耳,其实满肚是草。

  中国古代历来反对读书求虚名。“患得患失,最是求名大病”,清代大儒黄宗曦说:“浮名人误人,尤实岂宜享。”什么事都是相辅相成的,好事太多,必有坏事相遇,所以“享名太盛,必多缺憾”。

  这一点清人曾国藩极为清醒,他在致弟的书中认为,读书为求名是最要不得的,越是想成名,为成名去学、去记,反而什么也得不到。他说读书不求强记,这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一般强求硬记的人,差不多都有追求名望的念头汲汲在心,所以更加记不住。如果完全没有虚名之累,记也好,不记也好,心地宽舒,无所挂牵,反而能静下心来,或许倒能够记住一些东西,也未可知。曾氏的这个说法有几分道理,心平气和去读书,书中自有人生道理;为虚名去读书,到头来是一场空,求名不成反误身。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告诉人们: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困惑的时刻,倘若对别人的看法过于在乎,就很有可能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人生是靠自己来把握的,我们要自己掌握人生的航向标,别人的建议只能作为参考。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对周围的环境要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很多人说话办事时,总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员工渴望得到领导的认可,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演员希望得到观众的认可,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其实,这种想法早已经不适合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才是真理所在。

  从前有一位画家,他自认为画技颇高,想画出一幅人人看了都会喜欢的作品。花费了一番心血后,他终于完成了一幅作品,自己很是满意。于是,他便将画拿到市场上去展出,并在画的旁边放了一支笔,旁边附上了一行字:观赏者若认为此画尚有欠佳之笔,可在画中做出记号。一天过去了,画家将作品取回家中,满心以为自己的画会受到众人的赏识,可是让他吃惊的是:整个画面中都被涂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是败笔。画家心中十分不悦,更是深感失望,难道自己的画真的如此不堪吗?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式来试试,他又花了一段时间重新临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上展出。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在旁边附注:观赏者若认为此画中有妙笔,请在画中做出记号。当画家再次将画取回时,发现画面上又被涂满了记号。那些曾经被指责为败笔的地方如今都成了妙笔。看到这些,画家感叹道:“原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只要能够让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在一些人看来是不足的地方,在另外一些人的眼里,却恰恰是优点,是美好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遭受到别人的议论。此时,我们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对别人的看法不要太在乎,毕竟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没有必要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最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将事情做完善,这就够了。

  回顾历史,那些有所作为的伟人,无一不是敢于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的人。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喜欢问很多莫名其妙的“为什么”,被老师和同学们视为“傻子”;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认定为“呆子”;音乐家贝多芬小时候技术并不高明,但他宁愿自己作曲也不肯在技术上做出改善,他的老师断言他不是当作曲家的料;物理学家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的时候才能认字,老师曾说他“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子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可是,这些人最后却都成为闻名于世的大家。试问,倘若他们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会有日后举世瞩目的成就吗?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个人都会有犹豫和彷徨的时候。只有排除别人评价所带来的干扰,坚定地做出选择,才是明智之举,即使这条路受到了很多人的阻扰。嘴巴长在别人的身上,我们不可能去阻止,只能加强自己的意志,告诉自己用心、用眼、用脑去看这个世界,不能被流言飞语所迷惑。

  克服“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但是,在迈向成功的紧要关头时,有些人的内心就会产生迷茫,其实,这也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即使面对成功的时候,也会心中不安。人们不仅躲避自己的低谷,也躲避自己的高峰;既害怕自己最低的可能性,又害怕自己最高的可能性。

  约拿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据说,他原本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直都渴望自己能够得到神的差遣。终于有一次,上帝要约拿到尼尼微城区传话,这是一项崇高的使命和荣誉,这是约拿一直的梦想。但是,在这个梦想或理想即将变成现实的时候,他内心却感到一种畏惧,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没有信心能完成这个任务,想要回避这一切。这种在成功面前的畏惧心理,被心理学家称为“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是一种普遍现象。约拿情结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总是喜欢逃避,拒绝承担重大使命;二是对他人,若别人表现得优秀,他便会生嫉妒之情;别人收到祝福,他会心里难受;别人倒霉,他就会感到幸灾乐祸。事实上,这完全是对成长恐惧的表现。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不但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它是一种情绪状态,反映的是一种“对自身伟大之处的恐惧”,常常会产生不良影响,使我们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情。

  一次,马斯洛在给研究生上课的时候,问他们以下问题:“你们班上谁希望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谁渴望成为圣人?谁又希望能够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马斯洛发现,学生们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是红着脸咯咯地笑起来,并表现得非常不安。

  于是,他问道:“你们有没有正在悄悄计划着写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学生们依然是红着脸,结结巴巴地搪塞过去。

  马斯洛又问:“难道你们不想成为心理学家吗?”

  这时,有学生回答说:“当然想了。”

  马斯洛接着就说:“那你是想成为一位谨小慎微、沉默寡言的心理学家吗?”

  很多人的内心都深藏着一定的“约拿情结”。心理学家曾分析说:“这是因为我们在小时候,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心中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念头。若周围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机会供我们成长的话,这些念头就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尤其是在成功机会即将降临的那一刻,这些心理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若想要抓住成功的机会,就意味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面对一些无法预料的变化,并承担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

  人们普遍都存在有“约拿情结”,这并不是说人们不想追求高级需求,追求崇高、卓越的自我实现,但是,面对这些,人们却想要逃避。他们往往视诚实为轻信,视坦率为无知,视慷慨为缺乏判断力,视天真纯情为幼稚可笑,视同情心为廉价,视工作中的热情为懦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但在机会降临的那一刻,却只有少数人能够打破平衡,承担一定的责任和压力,最终抓住机遇,走向成功。这也是有人成功,有人却平庸一世的原因。

  “约拿情结”发展到极致,便是自毁情结,即面对成功、荣誉,以及一切幸福美好的事物时,总会浮现出“我受不了”、“我不行”的念头,最终放弃了自己到手的机会。因此,一定要克服这一不良情结。克服“约拿情结”,不妨从以下做起:

  第一,采取直接行动。

  为一件事烦恼,可能会花几天时间,而解决它只需要几分钟即可。比如说,在你求职面试后,迟迟都没得到通知,你便为此心神不宁。其实没必要,你可以马上打电话给面试你的人事主管,不管是福是祸,你的紧张心情总会有个着落。

  第二,找朋友帮忙。

  你可以选一个朋友帮你将问题看清楚。不要担心自己会麻烦朋友,朋友交往就是要你去麻烦的。不过,一定不能忘记要问问朋友最近生活怎样,这是一种礼貌,同时,也可以转移你的注意力,使你迅速摆脱忧虑。

  第三,放任自己,顺其自然。

  有些时候,明智摆脱坏心情的做法就是任其发泄。感情是需要释放出来的,如果一味地对其进行抑制,只会使其更加恶化。因此,当你找不到直接的办法来排解恶劣情绪时,不妨就顺其自然,那样,你的坏心情便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设定好自我放纵的界限。

  功名利禄如浮云,还是放下的好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荣宠和耻辱的降临往往象征着个人身份、地位的变化,所以人们得宠之时也就是春风得意之时,他们当然唯恐一朝失去,就不免时时处于自我惊恐之中。

  得宠的人怕失宠的心理是正常的。一般说来,一个飞黄腾达的人是较少受辱的。所以,一个人在受辱的时候也往往意味着他个人地位的降低。与宠的荣耀相比,受辱当然是一件很丢脸面的事情,人们普遍认为是一件极为下贱的事,所以得失之间都不免惊慌失措。另外,当一个人功成名就的时候,容易欣喜若狂,甚至得意忘形,这就为受辱埋下了祸根,因为他对成就太在意了。所以有些人就吸取了这方面的经验:淡泊名利。这成了保全自己的办法,更是一种修养。

  唐朝某年间的一个清晨,在润州西北的芙蓉楼上,来了两位诗人。他们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王昌龄,另一位则是他的朋友辛渐。

  昨夜的漫江寒雨现在渐渐停了,寒雨增添了几分萧瑟的秋意。两位朋友在这个清冷的地方,面对着滚滚流去的长江水互相交谈着。王昌龄说:“辛兄,这次一别,不知何日再能见面啊。”原来,辛渐要从这里渡江北上,取道扬州到洛阳去,现在船已经停泊在岸边了。

  辛渐说:“昌龄兄情深义长,你从江宁送我到润州,昨晚在这里为我饯行,今天又来送我,叫我如何报答呢!这回我们谈得畅快,使我明白了这些年来你受到的委屈和折磨。希望你放开胸怀,好好保重自己!”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治欣作品集
舍与得的人生智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