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向张瑞敏学什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1章 没有个人崇拜,只有市场认可——向张瑞敏学领导理念(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向张瑞敏学什么》 作者:李野新

第21章 没有个人崇拜,只有市场认可——向张瑞敏学领导理念(1)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 我理解企业领导人不应该仅仅是舵手或船长,更应该是这艘船的设计者,是船主。

  对企业领导人来说, 你必须对市场有一种感觉或者说是把握,因为市场发展太快了。 另外一个是,你必须对员工的心理要有准确的把握。 这两条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张瑞敏

  从不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

  有经济评论人士曾说,全中国有1万家企业、2万人都在学海尔。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海尔从起死回生到建立家电行业第一个工业园,再到走向世界创建民族品牌,以飞快的发展速度和辉煌的业绩,为中国和世界不停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时至今日,海尔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骄傲,它让中国人的世界名牌梦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面对如潮的赞誉,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依然冷静如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瑞敏说:“评价和赞誉是用户和社会各界对海尔的肯定,但它是对海尔过去的肯定。我们有一句话,叫做从不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

  勇于不断超越的精神和永远不断战胜自我的满足感,在创业伊始就扎根在海尔人的心里。张瑞敏把所取得的成绩比做沙滩上的脚印,既然没有时间回头欣赏,那就永远在成绩面前找差距。

  张瑞敏认为,从来不会有事物能从混沌直接到有序,只能是有序到混沌,再到一个新的有序的过程。所以,海尔在整个组织结构中提出来,一定要建立一个有序的非平衡结构。我们首先要认为它永远是非平衡的,就像走钢丝一样,只有在动态当中保持平衡走到终点。企业应该把每天都看成是冬天,这是一种挑战,不一定说从冬天一定会到春天,即使冬天来了,企业只要能寻求到想要的东西就可以了。大雪封山,别人都没有猎物了,都没有吃的了,谁寻求到了,谁就找到了春天。

  一位美国海尔公司的经理人说:“10年前,没有人知道‘海尔’这个名字,但今天在美国,没有哪个零售商不知道我们的。”很多人说张瑞敏是策划、传播和营销大师,一次又一次成功炒作海尔新概念,如能洗地瓜的洗衣机、健康空调、星级服务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所以,海尔选择张瑞敏是幸运的,但张瑞敏却别无选择,只能一往无前地向前走。这些年,随着海尔的越来越壮大,外界关于海尔的非议之声也越来越多,对此张瑞敏都淡然处之。他说:“对我个人也好对海尔也好,说好说坏都是别人的权利,怎么对待是自己的事。所有的赞誉,即使是客观的,那也是昨天的荣誉,代表不了今天和明天。至于批评也好、非议也罢,我们都会认真对待,会具体地理性地分析一下,我们是不是真的有这个问题。如果真是问题,我们会理性地看它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如果是发展过程中的失误,那并不可怕,对企业具破坏性作用的问题才最可怕。比如,相互扯皮、官僚主义。这就是大问题,是可以摧毁一个企业的。”

  今天的成就只是朝前迈进的新起点,路途依然遥远而艰难,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没有现成的国际经验可供参考,不断在新起点走向下一个目标是海尔唯一的选择,所以,海尔永远不会轻言成功。“只朝前走,不往后看”是海尔的一贯信条。

  著名财经作家胡泳曾这样评价海尔和张瑞敏:若以赚钱多少论海尔,海尔不是最好的;若以市场策略论占尽先机,海尔也不是最佳的。但是,若要论做实业,特别是制造业,以中国人的方式与国际市场打交道,海尔肯定是中国的佼佼者,而且在全球都有独到之处。

  海尔亲身演绎了一段真实故事,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文化的竞争实力。其中最有意义的是:海尔证明了中国人行,“Made in China(中国造)”在国际上能够打响。

  没有什么比御驾亲征更有效

  2005年5月22日,经海尔集团董事局决定,张瑞敏由总裁改任首席执行官,他由此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第一位CEO。这也是企业做大之后进行国际化的需要,应该说CEO是企业的一个设计师。

  什么是CEO呢?张瑞敏的理解是,董事长主持董事会,但日常事务由总裁来处理,CEO介于董事长和总裁之间,把整个大的决议变成一个指导性的建议。他认为,在现代企业中,一个人叫董事长还是别的什么,游离出来,每天只考虑一些大的决策,至少目前还不太现实。为什么呢?你不到第一线去,不到市场上去,人们看不到你,你坐在那冥思苦想的事情只会远离市场,作出的决策怎么会正确?不管企业规模发展到什么程度,对管理者来讲,没有什么比御驾亲征更有效。

  “对管理者来讲,没有什么比御驾亲征更有效。”意思是说,CEO职位有其特殊功能。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说:“一个真正的领导人必须同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大师:他是思想的大师,善于把握高度抽象的思维逻辑;又是行动的大师,善于处理最精细的实际事物。”

  这与张瑞敏的管理思想是一致的,他认为在企业里没有什么隐退,要么你就退出不干,只要在这里干,就必须身处第一线,全力以赴。德鲁克在美国有一本畅销书,叫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里面说得很清楚:在网络时代,任何一个管理人员都必须御驾亲征,必须到第一线去。

  对于企业来说,不可能用量化来管理。领导人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光在电脑前看数据是不行的。只有把第一线的市场信息摸透、摸清、摸准,才会有正确的、务实的决策。张瑞敏总喜欢引用德鲁克的一句话:在信息社会,不管企业规模有多大,没有什么比你御驾亲征更重要的了。“御驾亲征”,会让领导对市场始终保持一种比较准确的感觉和把握。

  张瑞敏常说:“要是稍微有一点时间的话,我一定要到现场去。只要到了现场,就会有一种鲜活的感觉,也会发现很多问题,有些可能是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说推行市场链,你做了很多要求,到下边一看,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什么原因?如果员工积极性不高,你再推进,那肯定不行。”

  2000年9月,海尔在全国10个城市举行B2B经济贸易洽谈会,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亲自到现场主持。整整一个月,她往来于济南、上海、广州、武汉等10个城市之间,而且这中间还返回青岛参加了两个会议。杨绵绵每到一个地方,无论下飞机时有多晚,她的第一安排都是赶往会议现场查看一下布展情况,并和商家进行交流。至今,这已经成了她的一个惯例。

  对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领导御驾亲征,对外也一样。现在有的企业认为和客户搞好关系就是陪客户喝喝酒、打打高尔夫。但张瑞敏却认为,和客户搞好关系,很简单,就是帮客户赚钱:“你光和他喝酒,他说要你的订单了,有什么用?你必须和他一块找到用户是谁,找不到,就算他和你的关系再好,要你的货了,这些货不好卖,有什么用?”

  张瑞敏的工作时间安排大致为:一半时间在青岛,一半时间在外地或国外。在青岛,与基层员工打交道和下车间占用了他大部分时间;在外地,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去卖场感受第一线,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张瑞敏的“御驾亲征”成为他长盛不衰的武器。

  太上,不知有之

  张瑞敏十分自觉地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运用于经营管理。他喜欢阅读三本书,即《老子》、《论语》和《孙子兵法》。他说:“《老子》帮助我们树立了企业经营发展的大局观;《论语》培养了我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勇于进取、刚健有力的浩然正气;《孙子兵法》则帮助我们思考了企业管理的方法和企业竞争的战略。”

  张瑞敏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老子》。海尔要想实现国际化的大目标,就必须用牢固的基础管理保证战略管理的实施。要想保证战略管理的实施,做出正确的决策,就需要企业有一个最佳的领导人。什么样的领导是最佳领导呢?张瑞敏认为最佳领导就是“超级领导”。所谓“超级领导”,就是你的领导水平达到了能够让下属在没有领导的时候仍然正常工作。这正是老子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

  张瑞敏的这种思想正来源于《老子》。他曾表示,《老子》的好多东西对于企业的团队建设比较有益。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足够体会一辈子;“道法自然”,即是说企业不应该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又比如,不是要让部下害怕你或者敬畏你,而是给他们创造一个环境,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即所谓的“太上,不知有之”。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就连他自己也不可能现在马上做到,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张瑞敏认为“太上,不知有之”就是说作为最高层领导,他下边的职工不一定知道有他的存在。这并不是说领导什么都不管,而是说员工能感受到企业存在的一种氛围,能够在其中发挥作用。他进一步阐释说:“对员工来说有三种类型的领导:一种类型是靠着个人权威。领导有了权力,以为可以随意发号施令;但他让员工做的事可能根本与员工的要求、与实际情况不符。‘权力不等于权威’,你发号施令后,人家可能‘口服心不服’。第二种类型是靠个人的以身作则。这是很重要的,但光靠以身作则,只能带动一部分人。仅仅做到这一点不行,最重要的是要创造有力的氛围。领导的最高境界是靠精神来指挥,此为第三种类型。达到最高境界的领导人,他的部下不知道他的存在,但都会按照他的意图去干。那意味着什么呢,就是靠文化、靠机制,而不是靠他自己下结论。”

  韦尔奇对领导的作用表述得十分简洁:“我的工作是为最优秀的员工提供最广阔的机会,同时将资金做最合理的分配,投入到最适宜的地方去,那就是全部。传达思想,分配资源,然后让开道路。”张瑞敏把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改作企业式的发挥,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自称只抓两件事,一是出主意,一是用干部。公司最高的决策者应该少过问业务,把时间用在创造使员工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的平台,这样的管理者才会被市场所认可。

  中国人喜欢把个人崇拜与个人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这是误区,必要的个人崇拜是应该的,如果你作为一个企业家不能做到这一点,怎么领导一个团队?对于这一点,张瑞敏非常欣赏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和日本人的团队精神。他去美国和日本的企业考察,发现员工是非常崇拜他们的CEO的。张瑞敏认为,企业对自己的领导人非常信任不是一件坏事,而且非常需要。反过来,如果企业领导人做不到让人信任,就不要做企业。他说:“你必须有这种魅力,你必须有这个能力,使所有人都感到你做的是对的。对企业领导人来说,你必须对市场有一种感觉或者说是把握,因为市场发展太快了。另外一个,你必须对员工的心理要有准确的把握。这两条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一个最高境界的领导人。张瑞敏正是这种领导人。他的精神感染着海尔的每一位员工,使大家都能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下,自主地进行创造。也正因如此,海尔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

  作为一个企业,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该做什么,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那么企业将会停滞不前,最终垮掉。因此,张瑞敏提出,一个企业目标一定要远大,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成为一个世界品牌。这个目标不管有多艰难,必须要坚定。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每一步都必须非常非常认真,如果有那种浮躁的心理,想一夜之间成为名牌,在一夜之间做大,一夜之间造出一个神话,必败无疑。所以,想要坚定不移地向这个目标迈进,必须要有稳健的作风,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考虑到有失败的可能,才会有最后的成功。如果没有精细的局部,就不可能有波澜壮阔的全局。

  张瑞敏一直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尤其是海尔产权制度改革问题,一直不断有新闻出来。对此,张瑞敏道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这种制度上的改革必须要有,否则企业缺乏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不是不搞,肯定要搞。但机制的改变只是企业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绝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是充分条件的话,美国随便一个企业都会成功。实际上他们国家的企业破产率、倒闭率很高。没有一个企业能保证,我现在机制搞好了,明天就一定会成功。”

  他还指出,要通过市场链解决分配的合理性问题。企业内部最难做的是相对公平,市场链基本上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来也就是一个放大的过程。但企业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发展上。

  海尔一直是认准一个目标,就坚定地向前走,比如,海尔的流程再造。虽然当时也遭到一些外界的非议,但事实证明海尔还是对的。张瑞敏回想起当初决定实行流程再造时,感慨万千:“我的感觉就像电视剧里一个人往前跑——不过那都是设计好了的——跑过这一步后面来了一个炸弹,跑过这一步后面又来一个炸弹。就是这么种感觉,幸亏走了这一步,要是不走,就被‘炸死’了,真就差那么一点。而且我们始终认为市场从来不给你改正错误的时间,一旦犯错误你就被抛弃了,市场经济就是两个字:无情。”

  海尔几乎每迈出一步都遭到非议,但过后大家又发现原来海尔是对的,实现这种连续正确决策的灵魂是什么?那就是不断地战胜自己。海尔走的每一步就是首先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人的认识不可能比客观世界更准确。但我们可以把它简化,在操作过程中,首先是目标先行,这就逼着你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到问题的本质,目标先行带来观念先行。

  世界500强是海尔多年来的情结,张瑞敏本人也曾多次表示:海尔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进入世界500强。他说:“海尔的目标是世界500强,我们希望能振兴自己的民族经济,在这里引用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一句话:‘我们唯一害怕的就是我们自己。’谁也救不了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只有不断战胜自我,才会强大起来,虽然路很长。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然而,就在海尔离世界500强越来越近时,全球化时代也随之而来。于是,张瑞敏不再提500强的目标,而是放宽眼界思考国际化、全球化问题。

  无论是世界500强,还是国际化,张瑞敏总是能够抓住时代的脉搏,一次又一次让我们体会到海尔的创新、超越精神。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这也证实了张瑞敏的辩证思想,他把这比喻为:“现在是冬天,天很冷,大家都盼望春天。但是真的到了春天,大家都把外衣脱掉了,最漂亮的未必就是你。现在是冬天,我能在冬天的严酷环境中生存下来,可能我会在春天最漂亮。”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野新作品集
向张瑞敏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