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执行力》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4章 塑造务实的执行力文化(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执行力》 作者:陈浩

第24章 塑造务实的执行力文化(3)

  “有法必依”是指必须养成遵循制度的本能与风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某些制度可能不太合理。那么,对于这些不合理的制度,我们是否就可以以其不合理为由而不遵守了呢?一旦任何人都可以以其不合理为由而不遵守,那么,即使是合理的制度,不同的人也会找不同的理由而不去遵守。口一开,就会堤坝尽失,意味着所有的制度都可能得不到真正的执行。企业运作也一样,流程制度就是企业内部的“法”,面对瞬息万变的内外部环境,员工能够找到千百个理由认为某一制度不合理,进而给自己不遵守制度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与理由。制度的合理与否不是由某个人、某几个人来判定的,只有通过既定程序进行讨论、修改,我们才能判定过去的制度不合理,才能不按照过去的条款执行,在这之前的反对声音只代表一家之言、一己之见。

  当然,这并不是说发现了制度不合理也不能改,而是强调在未经既定程序修改前它依然是有效力的。而立法者、领导者在发现不合理之处时应及时修订完善,以约束后来者的行为举止。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主要对应着评估与监督体系,组织应定期评估组织中部门、成员的执行状况,并严格按照既定的奖惩制度、绩效制度落实。在执法的过程中,一旦法官考虑到人情、权势等非法律因素,从而在定性、量刑上出现偏差,公民对法治的认知与信心就会受到影响。同样,在企业管理中,如果企业领导者出于人情、历史功绩、亲疏好恶等因素,不公平地对待下属,尤其是该惩罚的不惩罚,惩罚力度不一致、不符合企业规定等,都将弱化企业既定制度的价值与权威,如此一来,企业中便不可能形战“法治”的氛围。在经历风雨后,有些优秀的中国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制度的重要性,甚至产生了制度主义偏执狂。

  2.“法、理、情”,而不是“情、理、法”

  组织管理必须建立在“法、理、情”的顺序上,而不是“情、理、法”的顺序上。较之西方,“情”在中国是一种更为重要的抉择因素,“理”则是其中一种极为复杂的力量,有时它化为“情”的样子出现,有时又以“法”的样子出现,有时也以一个与谁都不相干的独立名义发言,它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和隐藏性,某种意义上它是“法”的主要对手,也是“人治”的主要借口与冠冕堂皇的理由。

  首先,让中国组织的领导者接受“法、理、情”的理念非常不容易,因为这与他们过去的观念是不一样的;其次,即使他们认同了这一理念,但要在每天的实际运作中、在每件事情的处理上都坚持做到“法、理、情”更是极为困难。中国人很怕你说他“不讲理”、“不讲感情”,因为他骨子里还是认为“理”、“情”是高于“法”的,虽然口头上已经不这么说了,但是一遇到实际的事情,一遇到现实的考验,那就很难说了。因此,“法治”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认同,而要认认真真地实践,只有这么做了,才是真正的接受、真正的转变。

  要建立执行力文化,必须在组织里建立起“法治”文化,而且必须贯穿组织的高层直至基层员工。首先,就像士兵打仗需要武器一样,组织要有执行力,不能只有战略目标与方向,必须要有详尽的流程和制度,否则执行无从谈起。其次,有了流程和制度后,不能视其为障碍、废物、摆设,必须坚决执行这些既定的“组织法”。即使有不合理的地方,在没有修改之前也不能不执行,否则所谓“制度不合理”将成为组织成员不执行的理由。最后,对于严格执行组织的流程和制度并取得了预定业绩的成员,组织应该给予奖励、表彰,而对于违反了组织流程和制度的成员,即使他们过去有相当的业绩,组织也只能批评、处罚。这3个渐进的层面考验着组织的领导者是否有意愿、有决心、有毅力建立一个具有执行力的组织,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他们需要从自身做起,下属要做到这点已很难,而领导者自己要做到这些则更难。

  塑造责任文化

  以责任为导向,对于容易做的、难做的、会做的、不会做的,都要有责任心,才能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就是一种责任心,而且只有当责任心成为一个人的习惯时,提升执行力才有可能。同时,你总有事情没做成、没做好的时候,总有面对失败的时候,这时你怎么面对、怎么反应,不仅对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有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的前景和是否受人尊敬。无论是做人的基本素养,还是为了妥善解决问题,都要求你必须首先承担责任,接下来再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1.不要推卸责任

  在有的组织里,领导者责怪下属执行力不强,下属怪领导者目标不清楚、朝令夕改,乍一听似乎都有理,但是谁都不说自己没做到位,都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样的组织不可能有执行力。

  领导者不要把责任直接推给下属,他们的责任都需要你来承担,他们的过错或无能就代表了你的过错或无能,你或者把下属培训出来,或者找到更合适的人把他替换掉。而下属也不要怨天尤人,将责任推到领导者那里,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你真的认为领导者有问题,要么就勇敢地去向领导者提出明确的建议,要么就主动离开,因为抱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不找任何借口也是承担责任的一种直观表现。找借口与承担责任是事物的两端,一个不愿承担责任的人,逃避责任的主要方式无外乎就是找借口,或者把责任推给别人。显而易见,找借口对提升个人和组织的执行力都是一种反作用力,找借口越成习惯、范围越广,这种反作用力就越大。我们经常看到,销售人员往往将销售不好的原因总结为如下几条:竞争对手搞促销,我们的价格没优势;缺货;市场淡,没什么需求等,却没有总结自己做了些什么,哪些没有做到位。可是在同样的条件和资源之下,为什么有的销售人员却做得很好呢?因此,领导者一定要学会判断下属说的哪些是借口、推辞,哪些是真实的现象与问题。

  2.不要把“体制”、“国情”等当做借口

  把责任推卸给别人,甚至是环境、体制,非常容易,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完成了,但是这样一来,问题肯定很难得到妥善解决,个人也很难得到成长与发展。现在太多的人一句话就把很多事情的症结都归结于“体制”,其实很多人对什么是“体制”都还未完全理解,“体制”与“国情”已经成为几个重要的“垃圾筐”,有什么问题、困难,相关的、不相关的,都往里头扔。把责任推卸给“体制”与“国情”,比起推卸给某个人更容易,由于没有明确的指向,因此几乎没有人会反对你,但如此恰恰危害更大:第一,这个问题如果被如此定性,那几乎意味着无解了,因为既然是“体制”与“国情”的问题,那么谁都没有责任了;第二,如此一来,当事人为自己找到了保护,这么做也是人之常情嘛。所以必须要搞清楚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体制”与“国情”只是一个虚幻的、泛化的、无指向的概念,必须找到真正的症结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国情”是中国人给自己找的一个大借口,只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见招拆招才是面对问题与困难的有效办法,如果一句话归结到“国情”以后就停步不前了,那问题永远也得不到解决。

  “中国特色”其实已经演变成中国人自己给自己找的最大借口。

  不仅在企业界,而且在管理学界,很多人都把管理难题、变革困难等都推给了“中国特色”,推给了老祖宗和周边的环境,由此心安理得地认为西方管理思想在中国无法适用,其实这也是一种找借口的方式,也是一种逃避责任、推脱责任的方式。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中,责任、诚信的缺乏与弱化,都会对提升组织执行力构成障碍。有人把责任当做动力,而更多的人则把责任当做累赘;前者走向了成功,而后者仍然默默无为。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对责任的态度几乎可以决定其未来的成就与口碑。我们都知道,社会中最难找的人就是为别人承担责任的人,这样的人我们叫他“领袖”。

  塑造细节文化

  “细节决定成败”略有些夸张,但是,细节绝对影响着成败。论述细节重要性的书籍不少,相当多的书将细节管理等同于执行,这是片面的、以偏概全的。管理细节只是执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追求完美的表现之一。它只是组织提升执行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个关注细节的组织和个人未必一定成功,但是,一个不重视细节的组织与个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顶多只是昙花一现。

  1.细节无止境

  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发展提升的空间,而我们却一直熟视无睹,因为这些都是一些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却可能实质性地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很多高档酒店都标榜酒店的床有多么软、多么舒适,但是,很多有腰病的人其实需要睡硬些的床,睡太软的床反而会腰痛、不舒服。酒店经营者想当然地把“舒服”与“软床”画了等号,而忽视了客人的真正需求。经常出差在外,好些的酒店会问你是入住吸烟层还是非吸烟层(差的酒店什么都不问),但是,没有一家酒店的服务员会主动问你:需要硬床还是软床?有些四五星级酒店还刻意在床头柜上立了张“温馨卡片”,标榜本酒店的床有多么软,但这一招与那些有腰病的客户的需求恰恰背道而驰。

  这个细节没有被酒店经营者注意,一方面说明酒店为客户服务的空间还很大,他们完全可以为客户想得更多、做得更个性化,因为个性化服务无止境,细节无止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细节的力量,也许这样一个细节的把握就能够留住一类客户的心,而且,往往留住客户心的不是什么口号,而是一点一滴的细节,因为只有“用心”,才能发现细节,做好细节。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浩作品集
做最好的管理者职业精神曾国藩智慧全集做情绪的主人别找借口找方法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