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赢在中层》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0章 做善于解决问题的高手(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赢在中层》 作者:黄杰

第20章 做善于解决问题的高手(2)

  那一瞬间,他涨红了脸,真想立即辞职不干了,但考虑到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只好忍气吞声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

  回来以后,他突然有了一个感觉:我不是很有思想吗?那么为何不能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想办法成功呢?于是,他对自己的那份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其中的一道工序,每次都要花39滴油,而实际上只需要38滴就够了。

  经过反复地试验,他发明了一种只需38滴油就可使用的机器,并将这一发明推荐给了公司。可别小看这1滴油,它给公司节省了成千上万的成本!你知道这位年轻人是谁吗?他就是洛克菲勒,美国最有名的石油大王。

  外界的困难,不如意的条件,一个接着一个的压力与挑战等,它们无法吓倒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尤其作为一名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来说,都应当是团队中的精英人物。在公司发展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问题总会接踵而来,中层所要面对的就是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它们。

  用制度来保证工作的落实

  如果问一位中层管理者,是愿意让自己的工作轻松而高效,还是愿意把一切都揽上身,整日埋头苦干?

  毫无疑问,每个人肯定都会选择前者。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拥有一批自觉工作的下属。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让每一位员工都自觉主动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能够把自觉工作变成员工们可以遵循的制度,就可以大大减少工作中的差错率,更好地完成每一项任务。这里有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制度在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案例

  在一家酒店里,一位员工接到一位来自台湾地区的客人的电话,说自己不慎在酒店里遗落了一包回家祭祖时从祖坟上带来的泥土,这包故土对于他来说非常珍贵,请工作人员一定要帮他找到。

  于是,这位员工翻遍了酒店所有的垃圾袋,最后终于找到了那包泥土,毫无疑问,那位来自台湾地区的客人自然非常感激。

  一位老太太给酒店打来电话,要找一缕头发。这缕头发是她死去的丈夫的。由于非常想念丈夫,老太太总是随身带着它,睡觉时就放在枕头底下。但由于一时疏忽,她离开饭店时忘了带走。

  其实酒店服务员在打扫卫生时,就在枕头底下发现了这缕头发,但她觉得没有什么用,也不值钱,就随手给扔掉了。最后,这缕头发也是经服务员翻遍了整个垃圾箱才找到的。自然,老太太也是感激万分。

  这两个案例原本被培训师用来做培训使用,以突出员工的敬业精神,可有一次,当培训师在一家著名酒店做培训,讲完这两个案例后,他询问一位酒店的经理:“你们酒店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吗?如果有的话,你们的员工又是怎么做的呢?”

  谁知酒店的经理摇了摇头,笑呵呵地说:“我们的酒店从来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培训师很奇怪地问:“难道你们从来没有遇到过丢了东西的客人吗?”酒店经理回答:“怎么会没有呢?只不过我们酒店有规定,在客人退房以后,服务员在打扫客房时,凡是发现客人遗落下来的东西,都一律要保存。不管值不值钱,哪怕只是一张废纸,也要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少则三天,最长保存一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怕无意中扔掉客人有纪念意义的东西。”

  听了酒店经理的这番话以后,培训师有了很大的收获,觉得他们的做法非常好,于是接着问:“我在很多酒店都做过培训,而有这样的制度的,你们是第一家,当初你们是怎么想到要出台这样一个制度的?”

  经理回答说:“刚开始时我们也没有这样的制度。每次碰到遗落东西的客人,负责客房部的经理就得挨个问、一遍遍地找,有时还因为找不到而引起一些客人的不满。有了几次这样的经历后,客房部经理就向高层递交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与其等客人丢了东西再去寻找,不如先把客人遗留下来的东西保留一段时间,这样既显示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也给酒店的工作人员节省了精力和时间。

  “后来,酒店采纳了客房部经理的建议,专门腾出了一间空房做保管室,将客人遗留下来的东西都进行了编号保存。这样的制度一出台,客人找不到东西的现象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工作人员总是可以非常有把握地对需要寻找失物的客人说:‘请您放心,只要是遗落在我们酒店的东西,我们都已经为您妥善保管好了。’”

  “这种做法赢得了很多客人的心,也为酒店带来了良好的口碑。”

  同样是对待客人遗落物品的问题,两相比较,前两则案例酒店员工的表现诚然也很让人感动,但毫无疑问,他们的中层管理者并没有做到位,因此才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而那个提出建立客人遗留物品保管制度的客房部经理,才是一流中层的做法。这位酒店经理的做法给很多中层管理者一些很好的启示:

  (1)只有制度化才有规范化和专业化。我们的执行只有在制度的保障下才能到位和高效。

  (2)当问题出现时,作为一个员工,他所要想的可能是现在如何解决它。但是作为一位中层管理者,应该想到如何彻底解决它,让类似的事情再也不要出现,这时候,就需要有制度上的保证。

  所以说,制度第一,自觉第二!这和彼得·德鲁克的观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德鲁克认为:企业、组织的目的,就是提供一个制度框架,让每一位平凡的员工都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事。

  换言之,有了制度的保证,再去强调工作中的自觉性,不仅能让中层管理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更能让下级员工在工作时有章可循,从而使整个组织都变得十分高效。

  案例

  著名的沃尔玛集团为了实现“天天低价”的承诺,想尽办法节约成本,所以节省就成了沃尔玛的经营理念。为了达到节省的目的,沃尔玛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以督促员工。

  有一次,沃尔玛的一位部门经理看到在仓库工作的一位员工对很多东西都不在乎,把包装用的绳子、袋子等材料扔得满地都是。于是这位部门经理走上前去,说:“小伙子,你知不知道我们公司的利润,就是从你不在乎的这一根绳子、一张包装纸里来的,而且公司已有明文规定。现在你破坏了公司的制度,所以请你离开。”

  不论小伙子怎样认错道歉,部门经理都没有为他开绿灯,而是坚持要执行公司的规定,按制度办事。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制度的重要性。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制度,非但员工不知道那些绳子、包装纸该扔或不该扔,中层管理者也没有标准去监督、检查,也就无法保证节省成本的理念得到真正贯彻、实行。

  一流的中层管理者,不但应该严格按照制度做事,更应该主动制定、完善对工作有效的各种制度,才能更好地完成一切任务!

  不当“差不多先生”

  美国著名培训师和企业顾问芭芭拉·格兰兹在《留住你的金员工》一书中,披露了某研究机构近年对美国企业员工工作态度的调查结果。该研究机构共采访了5000名来自各种行业的员工,结果发现:只有10%~15%的员工真正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为工作付出最大努力;8%~10%的员工对工作失去热情,而且经常感到疲惫无力;其他75%~80%的员工则只做最少的工作。

  这些只做最少工作的员工对工作不投入过多精力,不竭尽全力,只想保住工作,他们每天上班尽量耗费时光,避免承担多于企业要求的最低工作量,他们的口号是“做得够量即可”。这种“做得够量即可”的观念与“差不多,过得去,慢慢来”的观念同出一辙。

  在国内一些企业,特别是在一些国企中,管理人员一杯茶喝半天、一张报看半天的情况仍然存在。认真分析近来一些企业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可看出各级管理人员中存在的责任心不强、工作热情不高、对工作不投入更多精力、不竭尽全力的“差不多,过得去,慢慢来”的观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话:“这事差不多了,就这样吧。”难道事情真的“差不多”了?

  案例

  对于这个“差不多先生”,李嘉诚先生可以说是深恶痛绝。身为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的他在汕大2006年毕业典礼上,做了《打倒差不多先生》的专题致词,“我是绝不会成为差不多先生的。”他说,“医生常常说准确断症是痊愈的起点,差不多是一种折损人灵魂的病,令人闲散;要知道人的生命光辉需凭仗自我驰骋超越,各位同学,如若你不愿被命运扣上枷锁,你必须谨记,活着是一种参与,你要勇于思考、尊重科学、尊重原则,能感受、有追求、能关心,敢于积极,能经得起考验,骨中有节,心中有慈、心中有爱。”

  那么你呢?你有没有在不经意中也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反省一下自身吧,自己是不是经常对制订的计划做出让步?觉得差不多就行?如果没有,那么你是幸运的,请继续与“差不多先生”划清界限;如果不幸你也是这样的,那么请及时就医吧,把自己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丢掉,否则,你总有一天会为自己的“差不多”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们过着美好的生活,从事着美好的职业,但我们犯了很多错误。有人会注意吗?我们总以为没有人会注意的,但他们注意到了。总有一天,我们会面临审判。那时候,我们将不得不承认,我们自己没有尽力,不够严谨。

  案例

  提起世界上最严谨的国家,我们一定会想到德国。严于律己的德国人很讲究形式和准时,公私事宜都必须事先约定时间并准时赴约。未经预先约定想与德国人会面,是办不到的事,如果因故需要推迟约会或取消约会的话,一定要打电话通知对方。否则,不仅失礼,也被认为是对对方的莫大侮辱。

  德国人非常讲究秩序。每人都有自己的“归属”,甚至连每一样东西也都有其“合适”的位置。外国人在德国旅游,第一个感觉是那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随处可见。德国人出现在公开场合以及与人交往时,讲究举止端庄,对人敬重适度,事事循规蹈矩。

  和德国人一起开会、谈话,听到“我不知道”和“我要先查一下”之类的话频率甚高。当问题超出他的专业知识范围,或者是问题涉及第三方,或者要套用特定的计算软件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结果时,德国人会说自己不知道,然后打电话去问;对于一些动脑筋和通过简单计算就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但不属于自己部门的责任范围,或者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自作主张替别人拿主意的,德国人也会说自己不知道……他们总是能冷静地说出他们的意见,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这就是他们思想的独立与严谨。

  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是不可或缺的。德国人信奉的是“既然有规定,就必须要遵守,否则规定还有什么意义”。德国民族精神中的严谨是众所周知的,这种民族精神让他们生产的精密仪器成为全世界最好的。

  也许我们并不能做到事事完美,但应该有一个严谨的态度。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没有差不多。试想一下,哪个老板愿意自己的员工在工作中得过且过,以差不多的心态投入工作呢?也许有一天,就因为你交了一份差不多的差事,给整个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失。到那时候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对于结果来说,也许仅仅因为差一点而导致全盘计划的失败,由此来说,“差不多”其实“差多了”。

ww w.xIaoshuotxT.。NetT xt 小 说 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黄杰作品集
赢在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