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谋略高手是这样炼成的》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5章 “柔”经——绵里藏针,以柔克刚(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谋略高手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文柯

第45章 “柔”经——绵里藏针,以柔克刚(3)

  意志力的表现在于“坚持”二字,而且我们可以将坚持分为“刚性坚持”与“柔性坚持”两种。刚性坚持有如排山倒海之势,又像推土机一样,有铲除异己的无穷威力,让意志薄弱者不战而降,但这样容易让他们口服而心不服,更容易与意志力相当、见解相同的人形成紧张的对立,如果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而采取语言或行为暴力,更容易伤害对方。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接受你的意志,他们只是暂时屈服罢了。如果碰上意志力更强的人,那么你就有可能在一场短兵相接之后而屈服对方。而且一般来说,对方若也是柔性坚持的高手,应该会给你台阶下,不会让你受窘。因此基于人性的考虑,刚性坚持不如柔性坚持,也唯有柔性坚持才具有无可抵挡的威力。

  柔性坚持有如平静的湖水,水可谓天下柔性之至之物,它能渗到土里,甚至会泛滥成灾,引起山坡土块的崩塌,甚至使建筑物地基松动,而这种渗透力是一种不知不觉、令人无法感受的力量,这股力量持久坚持,这种柔性坚持是一种令人不易察觉的天下之至柔——但也是无坚不摧的天下之至刚。

  不过,要实施柔性坚持策略,也得先看看主观条件,也就是,你能否有合理、周全、具有说服力的说明,如果说都说不清楚,你的坚持就变成胡闹,反而自取其辱了。

  绵里藏针,以弱胜强

  人皆有同情弱者之心,也都有在竞争中忽视弱者的下意识。绵里藏针,以弱赚取同情,在有些时候也能达到征服人的目的。而显示出自己弱于对方的一面,这就能有效地避免对方的戒备和争斗,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绵里藏针,柔中有刚

  绵里藏针来自元·石君宝《曲江柳》中一典故:“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人际交往上所谓的“绵里藏针”,是指说话拐弯抹角,哪怕怒火直上仍用语婉转,以柔克刚。《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讲话就很玲珑,滴水不漏,本份持稳,极为擅长绵里藏针。无论别人出言怎样刻薄,她总是微笑着不动声色的反击。

  三国时期的鲁子敬也是一个绵里藏针、大智若愚的政治家。而运用绵里藏针说话艺术的经典故事,就应首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舌战群儒了。东吴的一般文臣名士们,对诸葛亮进行大肆的言论攻击,而诸葛亮毫无惧色,逐一驳倒对方。

  从表面上看,双方绝对不是在切磋学问,而是唇枪舌剑,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内容也是精彩至极,让人叹服绵里藏针舌战群英的妙处。

  唐朝著名的谏臣魏征也极为擅长绵里藏针的讲话艺术。贞观九年(唐635年),李渊病逝,享年70岁。大臣们议请上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为高祖。李世民葬高祖于献陵。翌年六月,文德皇后病逝,葬在了昭陵。李世民不久便修了层观,用来了望昭陵。还常带着魏征等人一起观望。魏征不高兴,便故意说看不见。李世民又指给他看,他却说:“臣以为陛下让我看献陵呢,原来是昭陵,臣早就看见了。”魏征的话绵里藏针,实际是不满意李世民只知道想念妻子,不想念父亲。

  在人际交往、商务谈判、商业竞争中,如果一个人完全遵循率性而为的态度,不讲一点策略,就会轻则前途遇阻,重则惹祸上身。如果直的不行,何不换另一种“柔”的方式呢?主动示弱,以柔攻胜

  有时候,办同一件事,有的人能顺利地办下来,有的人却感觉难以办成。差别如此悬殊,原因肯定不在他们的办事能力大小上,而是在方法策略或态度上。

  比如面对一件棘手的事,对手又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你就要考虑如何化解他的冥顽和僵硬,也许最好的办法是收敛起一切有棱角的东西,把自己降到一个低下乞怜的位置。所谓炖硬骨头用软火,就是找准他的突破口,打动他心中柔软的部分,事情就可以好办多了。

  在经济萧条时的美国某地,一个17岁的女孩在她寡母的支持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是在首饰店卖一些高级装饰品,尽管她想得到这份工作,但店主只是说可以试用小女孩一段时间,而没有录用她的意思。

  这天她把柜台里的戒指拿出来整理。这时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顾客,他一脸愁容,衣衫褴褛。用一种贪婪的眼睛盯着那些高级首饰。突然电话铃响了,姑娘急着去接电话,一不小心把一个盒子碰翻了,六枚精美的钻石戒指落到了地下。她慌忙四处寻找,捡起了其中的五枚,可是第六枚怎么也找不着了。姑娘急出一身汗。这时,她看到那个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她知道了戒指的去处。当男子刚要出门时,姑娘柔声叫道:“对不起,先生!”

  那男子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无言足足有一分钟。“什么事?”他问,脸上的肌肉在抽搐。

  “先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现在找个事做很难,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说。

  男子久久地注视着她,终于,一丝微笑浮现在他的脸上,“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会在这里干得不错。”

  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给她:“我可以为你祝福吗?”

  姑娘也立刻伸出手,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她用低低的但很柔和的声音说:“也祝你好运!”

  他转过身,慢慢走向门口,姑娘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转身走向柜台,把手中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处。

  姑娘发现对方盗拿了赃物,但没有用可怜的口吻,乞求盗窃者良心的发现,而是主动示弱,争取对方,以柔致胜,从而避免了一场纷争。不难想象,如果姑娘一旦声张,偷窃者肯定不承认。其结果,不但姑娘要赔偿损失,连那来之不易的工作也会因此丢失。

  由此可见,恰当地主动示弱,以柔刻刚,会使即将走向糟糕的事情发生转变,转败为胜。

  放低姿态,以谦柔为怀

  “谦受益,满招损。”“谦”使人受益,而“满”使人陷入困境。低姿态往往比高姿态更能达到目的,因为放低姿态是以对方为尊,这种谦柔为怀的态度可轻易瓦解对方的自我防线,让对方找不到打击你的理由。低姿态比高姿态更有用

  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刚留学归国的博士去邮局办事,结果承办员的态度非常不好,他很生气,回去便告诉他一个在邮政单位做事的主管老友:“替我去告诉他我的身份!并告诫他态度给我好一些。”朋友苦笑着点点头。

  几天后,那位年轻博士又到邮局办事,且又遇上了那位承办员,岂料态度不但没变好,反而更加百般刁难,这回他更气了!又去把他那个邮政单位的主管朋友叫来抱怨了一顿:“去告诉那个故意吹毛求疵的员工,再给我提醒他一次我的身份,叫他给我客气一点。”

  两天之后,他又在邮局碰到了那个员工,果然,这次那个员工不但不再刁难,反而还堆满了一脸笑容,态度亲切,那个年轻的博士非常得意,回去打电话给他的那个邮政单位主管朋友,问:“这次你终于替我好好训了他一顿。”朋友回答:“不,我没有替你训他,不但如此,我还告诉他,你不断称赞他做事谨慎、态度良好。”那位年轻的博士惊讶、纳闷得说不出话来,朋友接着笑笑说:“很多时候,低姿态比高姿态更有用。”

  特别是在处于不利形势时,适当地把姿态放下,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是必要的。

  清朝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对孝庄母子步步紧逼,孝庄只得以柔克刚,隐忍、退让以委曲求全。她不断给多尔衮戴高帽、加封号,不使多尔衮废帝自立。“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乃至“皇父摄政王”。最后,不得不以太后的身份下嫁摄政王,福临称多尔衮为皇父,诸臣上疏称皇父摄政王。遇元旦或庆贺大礼,多尔衮与皇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跪拜。这才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多尔衮觊觎皇位的野心。化解了孝庄母子的危机。否则,孝庄母子怎么敌得过手握重兵的多尔衮?顺治的皇位坐不坐得稳更是个问题了。

  把姿态放下,使用客客气气、谦卑有礼的低姿态来包容对方,由于低姿态是以对方为尊,这样便可轻易瓦解对方的自我防卫系统;又因为低姿态是一种和平、轻缓的动作,即使对方持不同的意见,也找不到打击报复你的理由,他不接受你的意志,也不好与你唱反调,因为你首先在态度上十足地尊重了他!甚至你的姿态还会引起对方不好意思的心理,于是只好勉强自己接受你的意思。

  可见,低姿态往往比高姿态更能达到目的,谦恭的态度有时比强硬的态度更能得人尊重,甚至更能从对方口中学到新东西。很多人常会有一种误判,觉得自己在气势上一定得强压过别人,才能显出自己的了不起,但这样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让人在背后嗤之以鼻而已。却浑然不知。

  所谓的“强者”,其定义是指“能力强的人”,而不指“态度强硬的人”,学会适时地“弯腰”,学会适时地用“理直气和”来代替“理直气壮”,必能更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事实上,一个“能力强却态度委婉”的人,才能真正无往不利,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谦恭为怀,以礼待人

  “谦受益,满招损。”“谦”使人受益,而“满”则使人陷入一种自高自大的局面,忘乎所以。三国时吴国的陆逊原是一名小将,然而他却能以“谦”为怀,采取“柔”术迂回,麻痹了关羽,获取最佳战机,使得一向孤傲自赏的关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最后败走麦城。地位、声名并不能决定你做事的能力,保持一种谦虚的心态比地位、声名来得更为重要些。

  做人做事就要像水一样善于以柔克刚,善于包容。一句古话说得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心高气傲,不自谦,不虚心,必将会造成眼光狭隘,成功也会从他眼皮底下跑掉。

  人的本性有争强好胜的一面,但应体现在对事业的强烈追求和进取心上,如果目空一切,飞扬跋扈,不仅成不了大事,得不到别人应有的尊重,而且还会对工作、事业造成阻碍,其原有的长处演变成短处,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往往是一位虚怀若谷的人,他有骄傲的资本,但他从不吹嘘自己,这并不妨碍他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他的看法,反而更加赢得人们的尊重。

  为人处世应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做铭,自然可以活得高贵,行得洒脱。

  《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齐国外交大臣晏子奉命出使晋国,半途中遇见一个翻穿皮衣的人背着一大捆草在路边休息,晏子看其气宇不凡,便知是个怀才不遇的人。问后得知这人给齐人做奴隶,叫越石父。于是晏子让从人把驾车的马解下一匹,为越石父赎身,带他一同回到齐国。来到晏府,晏子招呼也不打,就独自进屋去了。

  越石父非常生气,要求还回去做奴隶。晏子让人出来回答他说:“我和你从没有过任何关系,却把你赎出来,我对你已经够不错的了,你怎么还不知满足呢?”越石父说:“我在做奴隶时,他们并不了解我的才能和理想,所以我不怨恨他们,您既然已经了解我又赎我了来,那就是知己了,对于知己这样无礼,还不如我做奴隶快活!”晏子听后,急忙从屋内走出来说:“刚才我只是看到了您的外表,现在才真正了解您的为人。我听说想了解别人才能的,不会在意去考查他的名声;想了解别人的能力,不会用言辞来侮辱人家,先生您不会因我刚才的无礼而见怪吧!”此后晏子就把他待若上宾。

  普通人对别人有一点恩惠,便会居功自傲,施恩图报。晏子把人从穷困中解出来,却反而谦辞大礼待人,这种行为和生活中的普通人相比,反差真是太大了。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跳出“井底之蛙”这个小圈子,放开眼界,站在宇宙的大背景上,明悟“我”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为人处世,不事张扬,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要知道向上级谦恭是本分,向平辈谦恭是和善,向下级谦恭是高贵,向所有人谦恭是修为。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文柯作品集
不生气的活法做人要方处事要圆谋略高手是这样炼成的人生要留一份淡定和从容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