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哈佛口才课》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5章 课堂四:哈佛沟通有绝招 (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哈佛口才课》 作者:张荣华

第15章 课堂四:哈佛沟通有绝招 (3)

  这个步骤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更加一步地说明和解释你的意思。也许对方会对你所说的话表示反对,并且提出几条意见来反驳你。你最好在对方提出反对意见之前,主动地想到他们可能会有的意见。

  你必须对你的意思进行自我否定,然后去说明这个否定是错误的,并且考虑错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使它更加可靠,对对方来说,它才会更加可信。经不住疑问的意见是不稳固的意见,并且很有可能就是错误的。当然,这种思考工作你必须在你准备说话之前就已经做好了。

  [5]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表达你的意思

  许多推销人员说明了他的产品有很多好处,但是似乎并没有成功。这是因为,他说的固然有道理,但是跟顾客可能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对对方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道理,而是这个道理跟他是否有关系。如果他得不到任何有益的东西的话,那么他一定不会对它感兴趣。因此,你有必要告诉他,你说的这个道理跟他有什么关系。你最好是找一个最适当的理由,来打动对方,并且让他们不但同意你的意见,也会在这条意见的指导下去行动。

  [6]切记,适当地重复不可少

  有些人讽刺说:“在你结束你的说话之前,提醒一下那些已经睡着了的人们该醒醒了。”说话的结尾的作用当然不是如此,但是如果真的有人睡着了,你强调一下你的意思,至少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在现实中,即使你说得非常精彩,但是可能因为对方的才智问题、知识水平等问题,或者单单因为你的说话时间过长,你的主要观点可能已经被他们所淡忘了。

  因此,适当地重复能起到很好的沟通效果,对你对他人都有好处。不要嫌啰唆,这是有效沟通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你有效地表达必不可少的步骤。

  沟通中常犯的十种错误

  控制你的情绪,用理性的思维去说话。

  有效地进行和他人的沟通,存在的所有问题都会自然而

  然地得到解决。

  在高效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必须避免一些可能经常犯的错误。这些错误只会使你和他人的沟通出现不愉快,进而影响到你们沟通的效果。下面简单地介绍十种在沟通中常犯的错误。

  错误1:盲目地评价别人

  我们在碰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会给它下一个判断、一个评价。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如果别人说出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急于说出自己的意见。我们总喜欢给别人一个“好”或者“不好”的评语,就好像我们的意见是绝对正确的一样。或许我们希望通过评论别人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和自尊,因为在我们评论别人的时候,首先就已经自认为取得了评价别人的资格。

  任何人都反感对方采取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谈话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可能跟你谈的只是自己的一个问题,他告诉你,并不是因为他需要一个评价--即使这个评价他自己就已经得出来了--而是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或者仅仅是陈述它而已。

  当我们不得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当然不应该隐瞒自己的意见。但是仅仅是“你是一个好人”或者“你真可爱”这类评价不会使对方满意,因为这表示你对对方不那么重视。因此,你必须对他的优缺点进行具体的评价。我们实际上应该“就事论事”,而不是针对某一人。也就是说,在我们评价一件事情之前,不要带有任何的成见,不要在一件事就对某人进行简单的评价。

  错误2:盲目对别人进行说教

  我们并非每个人都是老师,对方也并不都是学生,可是我们总喜欢对对方进行说教。我们总喜欢告诉别人应该这么做,而不应该那么做;这么做是明智的、那么做是错误的,是愚蠢的。我们总是自认为比对方知道的东西要多,看得要更加清楚,因此完全有资格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原本是一般的谈话,一下子变成了课堂上的教与被教,谈话双方的身份变成了老师和学生。

  有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对方做一件事情的全部原因,以及做这件事情的全部情况。当别人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总喜欢用过于简单的道理去说明他做得不那么正确。指出别人的错误,对我们来说是一件“诱人”的事情,我们即使牺牲了对方的理解和谈话的和谐气氛也在所不惜。

  你应该试着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也许你就不会对他进行说教,而更加倾向于理解、尊重和欣赏他了。即使你想要帮助别人,也不要用硬生生的说教这一种方式。

  错误3:盲目揣测别人的心理

  在潜意识里,我们都希望成为一个心理学家。我们经常对别人说:“你理解得不够。”或者“你患了妄想症”。即使我们并没有受过专门的心理训练,我们也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以己推人”[用自己的心理去推测别人]的本领,并且自认为这样做是很对的。

  要知道,那些心理学家也并不是仅仅从心理上就能推测出一个人的心理特征的,而是必须结合相当多的事实,才能谨慎地得出结论,我们好像跳过了这一步。

  所以,不要不顾事实去无端地推测别人的心理。你能够看到的仅仅是事实而已,你只能通过事实,才能读懂他的情绪。

  错误4:说话直截了当

  我们经常对别人说:“我这个人是个直性子,说错了话大家别见怪。”好像这样就能毫无顾忌地犯错误一样。对方也会有意无意地鼓励我们说:“有话就直说。”

  事实是,我们常常因为这样的事情而和别人产生隔膜甚至发生激烈的冲突。当我们在谈话进行的时候,气氛看上去好像很融洽。但是某一天可能听到对方对这次谈话不满的评价,这个消息绝对使你惊讶。这说明,你的直性子性格实际上破坏了你们的关系,只是当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当你直接地指出对方的错误的时候,你并没有委婉地把你的意思说出来,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你已经不自觉地伤害了对方。与此相同的是,你可能在不适当的场合说了不适当的话,因此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因此,尽量委婉地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

  错误5:强迫对方做事或者接受你的意见

  命令就是当你想要别人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去告诉他,让他感到没有商量的可能,你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就像一部做事的机器一样。另外,当你想要别人同意你的意见的时候,你可能会采取一种不容置疑的态度,去取得他的同意。在整个过程中,看起来好像你一直在与对方商量,但是对方却没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这两种形式是你给人一种威慑的力量,使对方不至于反对你的意见。前一种,对方只是做了你叫他做的事情,但是他不会调动自己的全部的精力去做这件事情,并且只会考虑把这件事情尽快的结束,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后一种情况则导致对方有自己不同的意见,却没有发表出来,但是表面上好像你们已经取得了一致。

  因此,你应该真正地去赢得他人的同意,应该让他自己去说服自己,把你的愿望变成他自己的愿望。

  错误6:唱“独角戏”

  有些人喜欢把别人或自己当成一面墙壁,只让谈话的某一方滔滔不绝,而另一方什么都不做。在整个谈话中,他们拒不发表任何意见,甚至一直沉默、开口不语。看起来,他可能不是愿意这样做,而是当时的情况逼得他这样做。

  这两种情形都是不可取的。我们都知道,所谓的沟通,本来就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谈话是双方面的事情。如果希望完满的谈话,必须两方面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构建和谐的氛围。在谈话中,“独角戏”是唱不起来的。

  错误7:说别人的缺点或错误

  人们往往以为说出一个人的缺点或错误是让对方不高兴的事情,所以我们通常对此保持沉默。在很多情况下,确实不应直接地指责别人的错误,因为这将会导致谈话气氛的不和谐,甚至使谈话者产生敌对心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隐瞒他人的错误。当我们发现他人有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利用合适的时机指出来,而不是就让它过去了。

  我们和别人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相互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圆满。因此,如果你能够发现别人的错误,并且用恰当的方法告诉他,他一般情况下是会欣然接受的,因为说到底,这是为了他的进步着想的。他接受了你的指正,当然会更加感激你,从而与你的关系更加和谐。

  错误8:不拘小节

  我们在日常的交谈中,常常会犯一些小错误,而不去注意。比如,一个人的打扮被认为是小节问题,而不去顾及到。我们可能考虑的是一些所谓的“大问题”,比如一个人要有才华、有知识,而不是究竟该怎么讲话。

  这种想法的一个特点是,把那些属于“内容”性的东西的作用无限夸大,而把那些“技术”性的东西无限地缩小。殊不知,就是因为这些小节的东西,在时刻地影响着自己的说话形象,减低对方与你交谈的兴趣,甚至引起了对方的反感,是它们在毁灭了你讲话的效果。

  错误9:说话莫名其妙

  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思,不能使我们的话一语中的,对方一定会怀疑我们另有所图。另外,可能你所表达的东西并不是你所想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使我们的意思很明确,并且能够充分地表达我们的意见。

  含糊不清的原因可能本来就在于你的思维,你可能并没有真正弄懂、理清你自己的思想。因此,如果想要表达清楚,最合适的方法就是整理清楚你自己的想法,然后依照一定的技巧清晰、明白地表达出来。

  错误10:转换话题

  如果你在说话中有情绪化的倾向,或者你想隐藏你的观点的时候,你可能会选择换个话题来谈论。你根本不会回答对方提出来的问题,而是转换一个话题。当然,你也可能是因为没有注意对方的谈话,所以,这才不得不另寻一个。

  毫无疑问,转换话题是需要在特定的场合才是适合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地就转化话题,这会严重地影响到你的沟通。比如,对方问:“你觉得我们的关系怎么样?”你却回答:“我想我们应该去看场足球赛。”你完全可以相像对方会有什么感受。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荣华作品集
哈佛口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