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不花钱照样搞好关系》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1章 不花钱,让对手原谅你(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不花钱照样搞好关系》 作者:万钟,李广

第31章 不花钱,让对手原谅你(1)

  有的人或许认为:让对手原谅,同对手搞好关系,纯粹是画蛇添足,吃力且不讨好,笨蛋至极的做法。但事实上,在如今的社会,多一个对手,就多一份危险,伤对手一分,对手将来就可能伤你十分。而如果我们能想方设法同对手搞好关系,让对手原谅你、体谅你,对手就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成为取得成功的合作者。

  花钱不失为一个让对手原谅的好方法,因为很多对手之间的竞争正是基于此。但是花钱并不是我们所乐意的,它也并不是最好的方法。那么有没有既不花钱又能同对手搞好关系的方法了?答案是有!这正是本章所要告诉大家的。

  1.己所不欲,勿施于“敌”

  想得到对手的原谅,与对手搞好关系,就要把对手放在一个与你平等的位置上,你不想做的事,就也不要强加给对手。这不仅能得到对手的尊重,还能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子贡曾向其师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生奉行不渝的法则呢?”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恕”是凡事替别人着想的意思。其意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可视作待人处事的基本修养,其实,对于对手我们同样要如此,如能做到这一点,在交往中,你会给自己和对手都留下进退的余地,这样就不至于让你与对手的关系关于对立,彼此老死不相往来。

  春秋战国时魏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魏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有一天乘夜无月色,偷跑过去把魏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魏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说:“这样做显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你们这样做的时候,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魏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魏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的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魏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魏王,既以示自责,亦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这个宋就在如何处理与对手关系方面的本领,显然高于那些亭卒,正是因为他懂得“已所不欲,勿施于‘敌’”的道理。

  原谅对手也就能得到对手的原谅。这样可以造成一种重大局、尚信义、不计前嫌、不报私仇的氛围,以及成就双方宽广而又仁爱的胸怀。降至日常生活的处理,又何尝不是这样?尤其是对初涉世事的青年来说,由于一切茫然无知,总是时时处处小心翼翼,左顾右盼地想找出人事上的参照物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这种反应当然是正常的。但殊不知有时以此处世,反而会导致初衷与结果的南辕北辙。因为在各人的眼中,自己的位置是各不相同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提供给你。所以,不妨就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则往往会有皆大欢喜的结果。反求诸己,则易入情,由情入理,自然会生羞恶之心而知义,辞让之心而知礼,是非之心而知耻。自私自利之人,往往不懂得推己及人的道理,往往毫无顾忌地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苦转嫁到旁人身上。以这种方式处世,走到哪里,被人骂到哪里,真正是既损人又损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敌”的做法是很具有人情味。而做人需要有人情味,真正的强者,都是最善顺人情人意的人。人们喜欢把成熟的人比作一块鹅卵石,它是由生活的潮水长年累月地冲刷,把种种的棱角都磨得光滑了而生成的。这样的石头,总是容易顺势找到一个比较稳妥的位置。不过,成熟的人似乎更像一颗雨花石,好丑高下不论,都是有自己的特色的,每一块都蕴含着不同的花纹与色彩。不过,若把雨花石干置在那里,那它们就只是暗淡无光,甚至是麻麻点点的一大堆普通石子。只有把雨花石浸入放了清水的白磁盘里,它才会陡然晶莹,荡漾出奇妙的图案、斑斓的色彩、精美的花纹。这清水和磁盆,就是一种人生不可缺少的凭借——交往尤其是与对手交往的秘诀。

  2.适可而止,对对手不要穷追猛打

  遇事穷追猛打,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见得对自己会有什么好处。真正善于搞好关系,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适当“留一线”的道理,给对手与自己留下一个回旋的余地。

  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许多人说话做事总是不会给人尤其是给对手留下余地,搞得对方经常尴尬。其实想想如果你自己处在这种状况会怎样。很显然,人一旦处于这种窘境,则不仅仅是气别人,也气自己,气自己无能、无力,甚至会怀疑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萌生很强烈的人生挫折感和失落感。那么,有过这种体验和经历的人就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如果自己通过努力证明自己比对手强,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那么就应当适可而止,别再穷追猛打,不死不休,非要把对方完全置于死地,不然只会使对手蒙受如自己当初一样的打击与屈辱,从而背水一战,反戈一击,这样的结果尽管胜的可能还是你,但你因此所受到的伤害与损失决不会比对手少多少,所谓的“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非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赶尽杀绝”。

  首先,冤家宜解不宜结,问题解决了就要给对手一个台阶下,否则对方记了你的仇,将来还会给你气受。

  和对手斗气,一来未必能够斗得过,二来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补益,因此换一种视角,换一套思路,另辟途径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一旦问题解决了,你受气的根源也自然消失了,这时候你还不解气,还让那些本来已经很尴尬的部门工作人员下不来台,那实在太得不偿失了。你应当想到,这一次人家阻挠了你,给你气受,也许下次你还要求人家,要是人家记了仇,你就还会有更大的气要受。相反,如果你能够适当给他一个台阶下,他感怀你的宽容大量,下一次办事时也许就能给你帮上大忙。

  其次,在人际交往中注意不把事情做绝,甚至可以化敌为友。

  每个人受了气后都会产生一种报复心理。于是奋发向上,寻找时机。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因为说不定你哪天还会有更大的气受。相反,如果一个人在有了实力,或是抓住了对方的把柄,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时,能够恰当的利用这种优势,以一种大度宽容的方式来对待对方,求得他的信任与感激,再进一步通过其他方式来增进彼此的感情,那么就不但排除了树敌的可能性,而且多了一个很可信赖的朋友。朋友多了,社会性实力就会强大,同时能够弥补个人能力的种种不足,那就更不容易受气了。对于矛盾的双方而言,这样结局无疑是最为理想的。

  3.宽以待人,小事化了

  要想与对手搞好关系,得到对手的原谅,你就应该明白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势不两立”的厉害冲突,很多事情之所以搞的双方都下不了台,起因都是一些小问题,小磨擦。只要在交往中我们本着宽厚之心,多去体谅对手,多让让对手,那对手就一定能原谅你。

  宽容是一个人最高尚的品德表现之一。但见到别人做了不好的事,却要替他掩藏几分,这似乎就与人们惯用的处世原则相抵触了。而明人吕坤还认为这样的浑厚地待人,可以使自己胸怀宽阔。有人自然怀疑吕坤可是一点错也没有,这是做人的一种大智慧,古人曾多次运用。

  古代南宋有一个叫沈道虔的人,家有菜园,种有萝卜。这天,沈道虔从外面回家,发现有一个人正在偷他家的萝卜,他赶紧回避开,等那人偷够了走后他才出来。又有一次,有人拔他屋后的竹笋,沈道虔便让人去对拔竹笋的人说:“这笋留着,可以长成竹林。你不用拔它,我会送你更好的。”他让人买了大笋去送给那人,那人羞惭地没有接受。沈道虔就让人把大笋直接送到了那人家里。沈道虔家贫,常带着家中小孩去田里拾麦穗。偶尔遇上其他拾麦穗的人相互争抢麦穗,他就把自己拾到的全部给争抢的人,争抢的人非常惭愧。

  曹操的曾祖父曹节素以仁厚着称乡里。一次,邻居家的猪跑丢了,而此猪与曹节家里的猪长得一样。邻居就找到曹家,说那是他家的猪。曹节也不与他争,就把猪给了邻居。后来邻居家的猪找到了,知道搞错了,就把曹节家的猪送回来了,连连道歉,曹节也只笑笑,并不责怪邻居。

  在上面这两则故事里的古人,都为“别人不好处”掩藏了几分。沈道虔和曹节表面看来,无是无非,甚至显得窝囊懦弱。但实际上,却显出了他们宽大厚道的为人。偷萝卜拔笋争麦穗,是不好的行为,但也是人穷家贫的无奈,何必深责?替他掩藏几分,反倒能使他自惭改过。邻居错认猪,尽管有自私一面,但失猪对一般人家也毕竟是大损失,情急之下错认,也可以理解。古人一心为他人着想,宁可自己吃亏,正是胸襟宽阔、与人为善的体现。

  需要明确的是,吕坤所说的“掩藏别人不好处”,是掩藏“别人”——我们的邻居、同事、朋友的一般过错,这些都是一时由于误解或者一些小摩擦而产生冲突的“对手”,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反不着斤斤计较。

  对这些“对手”的一般“不好处”不采取粗鲁方法来公开揭穿打击,而是厚道待人,是要让其自己惭愧反省,否则,就有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甚至使事情恶化,让对手永远都无法原谅你。这方面是有教训的。“文革”中,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把许多犯过一般性错误,甚或没有犯错的同志当成斗争对手,无限上纲,深揭狠批,结果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想起来令人痛心。“文革”摧残了人的美德,至今还留下后遗症,又纠合着市场经济社会的一些弊病,使许多人变得冷漠、自私、尖刻不容人,相互间缺少了信任和友善,只剩下利益关系。

  没有根据,就别随便猜疑他人的不好,即使这个人是我们的对手,这表明了我们对对手的基本信任,也体现了我们仁爱宽厚的博大胸怀,那么即使和你有极大矛盾的对手也会对你极为尊重,即使你在某些地方得罪了他,也很可能得到他的原谅。

  4.不要乘对手之危落井下石

  你如果相同对手搞好关系,共同发展,就千万不能乘对手之危,落井下石。这种小人做法决不会得到对手的原谅,只能让他对你恨之入骨,发誓于你周旋到底。

  “亚圣”孟子曾说过:“尧把需要舜这类的贤人当作自己的忧虑,舜把需要禹、皋陶这类的贤人当作自己的忧虑,农民把百亩田地耕做不好当作自己的忧虑。把财物奖赏给他人就是恩惠,把美好的品德传授给他人就是忠诚,为天下推荐贤才就是仁义。所以把天下委托给他人容易,为天下寻求贤才就困难。”能为天下选得人才的人,不仅要使一人归服,而且要使天下人都归服,使后代人也归服。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则相反。”又说:“毁人的善以为善,狡奸怀诈以为智,希望他人出过错,耻于学习又羞于无能,这就是小人。”称赞人的长处,成就人的美德,都能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喜悦。

  掠对手之美,作为自己的美;贪对手之功,作为自己的功;窃对手之善,作为自己的善,这都是让对手无法原谅,与你势不两立的重要因素。颜之推说:“凡是有一个字可取于人的人,都要显示他称赞他,不能偷窃他人之美作为自己的美。”李翱说:“古代的君子,对于他人的善,害怕不能知道;既知道了,又耻于不能称赞他;能称赞他,又耻于不能成就他。”

  要想做到这样,就得依靠大功力、大涵养,并深深地体会到我称赞人们,人们也会称赞我;我成就他人,他人也会成就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哲理。要成人之美,就要善于推举人,善于成就人。成就他人之美,也就是说他人有计划、有图谋、有事业、有作为、有请求,只要我力所能及,都给予支援、同情、帮助,促使他功成业就。有的人或许会问,这与对手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我们要这样去对待自己的对手??不错!我们是要这样对待对手,把对手当成常人,朋友,合作者,尽量的去支援,帮助,同情对手,那么你的对手一定会对你心存感激,即使不可能转化为至交好友,但也决不会再存心与你为敌,你做的事即使触犯了他的利益,也很可能得到他的原谅。

  为天下举才,就要为天下惜才,这只有大德大仁的人才能做到。从领袖人物的角度来说,更需要这一点,把为天下选拔人才作为自己的第一件事来做。鲍叔牙推举管仲,致使齐桓公称霸天下。管仲病时,桓公问他谁可以接替他,因平常没有留心接班人,而无言回答。桓公以易牙、开方、竖刁来问,管仲说:“易牙为了适应君主而杀子,没有人情,不能用;开方背亲而事君,也没有人情,不能用。竖刁自宫以事君,同样没有人情,同样不能用。”

  桓公就得到身死不葬的下场,齐国的霸业也就坠落了。管仲的失败就在于没有成人之美。

  宋朝时期,王沂公掌管大权,所有升官的人,都要经过他挑选才行。范仲淹乘机讽刺他说:“使天下士人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责任,王沂公的盛德唯独缺少这一条。”王沂公说:“执政而想使恩归于己,这个怨恨归谁呢?”范仲淹佩服他的这句话,后代的人也承认这种说法。

  李方做宰相时,有来求职的,见他的才不可用,就正色拒绝他。已经选用的,或是不能用,必然和颜悦色地待他。学生们问原因,他回答说:“用贤才,是君主的事,如果接受了他的请求,这就是施恩,所以我一概拒绝,使恩归君主。他得不到取用,就大失所望,如果没有好的语言来对待他,就是取怨之道。使他知道不能成就的原因,更加勤勉地进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宏大温和,忠公体国,成人之美,尽管这人很可能会成为他的对手,但有了这样的做人风格,即使最终真成为了政见不一的对手,双方的关系也不会太恶劣。

  5.学会爱自己的对手

  胜券在握的时候,放对手一马,给他一条“活路”,他也许会对你感恩戴德,在你不得志事,原谅你以前对他的“伤害”,及时的拉你一把。

  人不同于动物,动物的所有行为都依其本性而发,属于自然的反应;但人不同,经过思考,人可以依当时需要,做出各种不同的行为选择,例如——学会爱你的对手。

  “学会爱你的对手,”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对手”,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或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保持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说说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可见要爱对手是多么的难。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万钟,李广作品集
不花钱照样搞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