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李开复的18堂职场经营课》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章 听从心的选择(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李开复的18堂职场经营课》 作者:桓浩然

第5章 听从心的选择(1)

  (兴趣:最重要的是喜好,而不是天赋)

  其实,无论你的选择正确与否,无论它的结果如何,已经作出的决定就无法改变了,你只有坦然接受它,或者在今后想办法补救。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自己已经无法控制的事情,任何担忧或悔恨都是多余的。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焦虑上,倒不如把这些东西统统放下,然后一身轻松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李开复将彻底由一个职业经理人转身为创业者,他要搭建一个帮助青年人创业的平台公司。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李开复一直抱有很大的理解和同情,他爱写信,他给大学生写的七封信感染了整个80后乃至90后。

  ——《经济观察报》

  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还要经过许多波折和反复;不过,一旦发现了兴趣所在,在激情的推动下,每个人都可以走向成功。

  找到兴趣也就找到了工作的激情

  兴趣产生激情,激情带来快乐。如果你对一个领域有激情,你就可以为它废寝忘食,甚至可以在睡觉时因为想到一个好主意而一跃而起。毫无疑问,你会在这个“享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

  ——李开复

  如果说激情是成功的动力,那么兴趣就是点燃激情的火种。通向成功的路上,激情应该是长久的,能持续不断提供动力,这种激情必定来源于内心,内心里兴趣的引领,才是激情长久不灭的原因。

  关于兴趣、激情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李开复认为,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还要经过许多波折和反复。不过,一旦发现了兴趣所在,在激情的推动下,每个人都可以走向成功。这一点,李开复自身的经历足以验证。

  李开复在读高中时一直想做个数学家,刚进大学时又想做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或者律师,可到大二时李开复逐渐发现,自己并不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数学和政治,在学习数学和政治时,学习成绩也只能排在中游。与此同时,他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就是计算机。他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引起了老师同学的注意。

  终于,在大二的一天,李开复下定决心,放弃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完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籍籍无名的计算机系。李开复身边的朋友都对他说,改变专业需要很大的代价,但李开复坚持自己的决定,他认为在一个没有兴趣的领域做一份没有激情的工作,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面对当初的选择,李开复不无感慨地说:“如果不是追随兴趣,做了那天的选择,今天的我就不会在计算机领域取得这样的成就;如果不是追随兴趣,做了那天的选择,今天的我很可能只是美国某个小镇上一名既不成功也不快乐的律师。”

  如今的李开复,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也是职业经理人的典范,就如同他自己所说,正是当初他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投身到这个令他充满激情的行业中去,才有了今日的成就。我们不能断言,如果李开复当初继续读完法律系,今天他能达到什么高度。但我们清楚,一个人在没有兴趣的行业里工作,在提不起精神的状态下,即使再有才能,也不会突破自己的能力,达到个人的极限高度。

  因兴趣而产生激情,因激情而持续奋斗,因奋斗而走向成功,成功的路大抵如此。这里有另外一个计算机领域名人的故事:

  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英雄,他创造了“苹果”,可以说,他改变了一个时代。

  乔布斯小时候生活在“硅谷”附近,邻居大多是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自小就对电子学十分痴迷。他对电子学的迷恋,被一位惠普的工程师发现,这位工程师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电脑,从此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初中时,乔布斯依旧没有中断研究电脑,他和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沃兹一见如故,通过资料研究电子计算机。

  岁那年,乔布斯离开大学,选择进入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在这里他和电子系统有了更多的接触。他常常与沃兹在自家的小车库里琢磨电脑,那时候他俩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可当时市面上计算机价格昂贵,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开发电脑。

  年,乔布斯和沃兹在买到摩托罗拉出品的电脑芯片之后,仅仅几个星期,他们就组装好了一台电脑。乔布斯的朋友都来观看他的创举,但他们都远远低估了这个创举的伟大之处,更不会有人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并给以后的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乔布斯有着精明的商业头脑,他看出这种自制电脑的市场价值,于是四处筹集资金。

  就在愚人节那天,乔布斯、沃兹及乔布斯的朋友龙·韦恩做了一件足以记录在电脑发展史上的事情:他们三人签署了一份合同,成立一家电脑公司。公司的名称就叫苹果计算机公司,后改为苹果电脑公司。(因为乔布斯爱吃苹果)。

  后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清楚,苹果计算机公司度过几个月的艰难时光之后,迎来了第一笔投资,从此,苹果计算机公司一炮而红,逐渐发展成为计算机业的巨头。而且,年仅25岁的乔布斯也在他的公司上市那一天,成为亿万富翁。

  在李开复和乔布斯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兴趣到激情、从激情再到成功的轨迹。在他们的行动中,都能看到兴趣燃烧起来的熊熊火焰,每一个举动都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充满激情地一步步走着,有意无意间,成功就来到了他们身边。

  这就是年轻人要做的。年轻代表了更多的选择,却不能被选择混淆了视线,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然后要做的就是点燃它,并且不让它熄灭,这是通往成功的崎岖山路上必须具备的火把。

  李开复的职场圣经

  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

  【1】问自己几个问题。对于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复它,是不是能快乐地、成功地完成它?你以前是不是一直向往它?你是不是总能很快地学习它?它是不是总能让你满足?你是否由衷地从心里喜爱它?你的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不是和它有关?当我们这样问自己时,注意不要把我们父母的期望、社会的价值观和朋友的影响融入我们的答案中。

  【2】交流。主动了解不同的行业、专业和岗位,然后从中挑选你所感兴趣的。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讲座、活动、朋友交流等方式寻找兴趣爱好类似的朋友。

  【3】多尝试。只有那些不敢尝试的人,才是绝对的失败者。我们要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这样不但能从中得到教益,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尝试才能找到最爱

  给自己最多的机会去接触和尝试最多的选择。寻找兴趣点最好的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并接触众多的领域。唯有接触才能尝试,唯有尝试才能找到最爱。

  ——李开复

  真正的兴趣应该发自内心。遵从内心的选择,才会寻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不过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不容易,有时还要经过许多的反复和挫折。而且,一个人的兴趣会有很多,但是其中影响到你未来职业走向的兴趣,只有几个选择。

  在一次访谈中,李开复谈到自己的兴趣时说:“我有许多兴趣和爱好,如语音识别、多媒体、管理学、演讲和写作等等,但是我最大的兴趣和爱好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影响力最大化。”

  提及自己对职业兴趣的选择,李开复认为受父亲的影响较大。在他的印象里,父亲平时是个不苟言笑的人,直到一次李开复见到了父亲最喜爱的两个学生,他才知道父亲对于工作是多么热爱。这两位学生告诉李开复:“李老师见到我们时总是眉开眼笑,他为了让学生们更喜爱所选的学科,常带着学生去他们最喜欢的餐馆里边吃边讨论。李老师在我们身上花费的精力和金钱,远远超过了他的年龄和收入所能付出的。”李开复的父亲是在70岁高龄,经过从军、从政、写作等职业后才找到他的最爱——教学。他过世后,还留下了两句勉励后人的话:“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从李开复父亲的这两句话中,我们能看到兴趣在人身上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他的经验不仅留给了李开复,也值得年轻人学习。船停泊在港湾里会是安全的,但船的用途却不该止于此。人的一生会接触很多东西,如果没有兴趣引领的话,你就不会知道自己该选择哪条路最适合。

  人生在世,就是要去体验,只有视野开阔了,才有机会找到能放进自己所有精力的事业,尝试才能找到最爱。许多伟大人物的爱好都很广泛,而且在很多方面都颇有造诣,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达·芬奇。

  达·芬奇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

  达·芬奇在多个领域里取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成就。在天文学上,他早于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了连通器原理、惯性原理,并且发展了杠杆原理,预示了物质的原子原理;在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他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发现了血液的功能,比英国的哈维更早地发现了心脏的结构;在军事和机械方面,他绘有大量的设计草图,包括飞行机械、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起重机、潜水艇,等等。

  达·芬奇少年时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他的歌唱得很好,还爱好各种体育运动,曾力挽狂奔之马。达·芬奇爱好颇多,但在众多的兴趣中,让他无法停止下来的只有绘画,绘画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他把绘画当作毕生的爱好,每日放学回家就立刻拿起画笔,时常忘记了吃饭,完全沉浸在绘画中。他在绘画上投入了超乎寻常的热情。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熟悉:14岁时他被父亲带到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委罗基奥。在这里,达·芬奇苦练绘画基础,单单是画鸡蛋,他就从各种角度画了足有3年。与此同时,他还结交了许多艺术家,通过探讨绘画作品,逐渐提高了对绘画真谛的认识,终成一代艺术大师。

  达·芬奇的成就我们难以想象,李开复的高度也是我们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他们都是多面手,但都在自己选择的领域里功成名就。兴趣,是兴趣指示着他们的方向,年轻人要做的也该如此。

  成功,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探索的艺术。在探索的路上,若是能看清自身的条件和特长,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也就等于找到一双合脚的鞋子,走起路来自然会轻松。不要局限,也不要封闭,真正的兴趣不是罐子里堆放的鹅卵石,而是在一次次的碰撞中才出现的火花。记住李开复的这句话,唯有接触才能尝试,唯有尝试才能找到最爱。

  李开复的职场圣经

  如何通过尝试找到自己的兴趣?

  【1】通过媒体。现代社会资讯发达,接触新事物的机会也多了起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选择其中感兴趣的部分,找到与工作相关的兴趣;或者寻找有助于现在工作和创业的部分。

  【2】从生活圈子里发现。注意身边的朋友、同事,看看彼此间都有哪些爱好。也许其中就有同好,也许在关注他们爱好的同时,也会寻找到自己的爱好。

  【3】挖掘自身。从自身来看,曾经有过很多爱好的我们,如今背负的只有工作和压力,拾回曾经的爱好,其中必定有匹配你才华的兴趣;或者重新寻找,看自己最关注的是哪方面,以及向往哪种生活,画出几个圈子,其中重叠的部分就是兴趣和现实的结合点。

  (自信:成就事业的基石)

  人的潜能有多大?有多少开发出来了?普通人可能是10%左右,一般的科学家大概是30%左右,爱因斯坦是70%左右。可见,人有无穷的力量,可是使用的却极为有限——你的身边是取之不尽的财富,却不知道该如何抓住,这就是普通人。所以,尽情开发你的潜能吧,它是你一辈子都开发不完的。

  自信,职业潜能的放大镜

  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都会设法为自己寻找一个可以放大潜能的凸透镜。而无论从哪种意义来说,自信都是能够找到的,也是迄今最好的潜能“放大镜”。

  ——李开复

  假设人是一块金属,自信就是金属磁性,一块带有磁性的金属可以吸住比它重数倍的物体,这就是自信对潜能的放大效应。而一块消了磁的金属,连一片纸、一根羽毛都吸不起来。

  自信,是开发潜能的金钥匙,也是一个放大镜,会对个人潜能产生神奇的放大效应。

  李开复曾坦言,自己的沟通能力是后天锻炼出来的。在初进微软公司时,面对新的环境,他虽然能和同事进行一般的沟通,但到了公司高层,尤其是在比尔·盖茨面前,就讲不出话来,直到有一天。

  一天,微软公司要进行改组,比尔·盖茨召集十多个人开会,每个人都要发言。李开复想着既然自己一定要讲,不如把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于是,李开复一改平时的温和形象,直接对与会人员说:“在微软公司,员工的智商比谁都高,但是工作效率却比谁都差,正是我们整天改组,不顾及员工的感触所造成的。在别的公司,员工的能力是相加的关系,而在我们公司,整日陷在‘改组斗争’里,我们员工的能力其实是相减的关系……”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李开复的一番言论说出了公司许多同事的心声。会后,不少同事给李开复发电子邮件表示支持。结果,比尔·盖茨也接受了李开复的建议,并且在以后面对公司内部纷争时,常常说道:“大家忘记了吗,开复说过,我们争吵时能力是相减的。”微软公司也逐渐减少了内部消耗的情况。

  回忆起这件事,李开复认为,人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做事情要有充分的自信,不试就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也永远不能突破自我局限。

  闻名于世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威廉·詹姆斯博士认为,天才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因为潜能被后天开发出来,才被人们称为“天才”。要开发出潜能,就要有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提起天才,德国就有一位著名的“后天神童”——年仅14岁的哲学博士卡尔·威特。

  事实上,威特小时候并不聪明,还先天不足,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白痴。然而他的父亲老威特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未必是天赋。孩子是白痴还是天才,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教育开发出他的潜能。一旦开发出孩子的潜能,他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凡的人。”就这样,老威特买来一些儿童读物,耐心地把有趣的故事讲给小威特听,唤起小威特对知识的渴求。每当小威特听得津津有味时,老威特便停住,还对孩子说:“看,爸爸太忙了,没有很多时间给你讲故事了。我可爱的孩子,相信自己,书在这里,你自己读吧。”

  从此小威特自己认真地读书,他知道,如果自己能认识许许多多的字,就会知道许许多多的故事。所以,他学习得非常刻苦。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桓浩然作品集
李开复的18堂职场经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