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安下心来》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1章 第五颗定心丸:在爱中生根发芽(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安下心来》 作者:程志良

第21章 第五颗定心丸:在爱中生根发芽(1)

  用错的定心丸——有价值的才值得做

  一旦设定,便断了自己的可能

  面对不确定的事物,自我为了证明自己活着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会习惯性地服下一种定心丸——“有价值的才值得做”。以此来满足自我对安全感和价值感需求的做法,会使我们的生活时常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也就是自己在做的和该做的做不好,自己想做的和自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又做不到。比如一个人现在需要做快递员来谋生,而他认为这份工作没有价值和意义,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挣不到更多的钱,所以他感觉这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他又不得不去做这份工作。从上班的那天起他就开始倒计时,渴望自己有一天能逃离这份工作,去做那些他感觉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结果他整天都在抱怨工作太多,总想干得慢一点儿,少干一点儿,敷衍了事。他总是很不情愿地去上班,很不情愿地把一份份快递送到别人手中。他整天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好像整个世界都欠他的,好像真的有多迫不得已,多怀才不遇。但实际上他就是一个在做的和该做的做不好、想做的又做不到的庸俗的人。庸俗的人的常态是人与心分离,身心不一,也就是俗话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们总试图脱离和逃避自己的当下,总盼着事情早点完成、早点结束,总是上班的时候想着下班,下班的时候又做白日梦。

  让庸俗的人不能安心于当下所做之事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当下的事情没有意义和价值,而他们只想要安全、好、对的活法。这种价值设定一旦形成,他们就会对不符合自己价值模式和标准的事情不屑一顾,就不会对其全情投入。如果他们认为从事的工作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做这样的工作有失自己的身份,就会产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悲观情结。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地活着。

  让庸俗的人去做他们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就能安心吗?答案是就算事情是他们自己想做的,他们也依旧不能安心去做。因为对我们来说,模式和规则就直接等于结果。我们遵循什么样的模式和规则,就意味着我们想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庸俗的人追求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给事物赋予的价值。庸俗的人强调价值,其实就是在强调结果。即便让他们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他们也会试图省去做事的过程,或者试图找出做事的捷径,直接抓住结果。所以庸俗的人即便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还是不能安心,因为他们要的是做事的结果,而不是事情本身。

  价值的设定使庸俗的人变得急功近利,变得投机意识强烈,变得势利。庸俗的人两眼直勾勾地盯着结果,无视过程的精彩,也无法享受过程中的乐趣。在庸俗的人眼里,过程是通往价值的渠道,也是获取价值的代价。庸俗的人始终都在期待结果,期待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意义。这就意味着事情并不是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所在,他们也并不享受做事的过程,不能安心专注于其中。

  价值的设定,让庸俗的人的人生变得毫无可能。对他们来说,要么是达到目标如己所愿,要么是不能如愿。在他们的眼中,生命没有了别的可能。

  我们成了一个摇摆不定的人

  我收到过很多大学生的来信,发现他们存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犹豫不决。最明显的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们都过得很纠结。他们一会儿想出国,一会儿想考研,一会儿又想就业,大部分同学都是在这种摇摆的状态中度过了最后一年的大学时光。他们之所以犹豫,并不是因为他们什么都想要,而是因为他们在试图做出安全、对、好的选择。出国、考研、就业,压根就是三种截然不同的选择,这其中没有好坏之别,也不存在安全与否之分,不同的选择,会带给我们不同的人生体验,我们只要认定一种去做就可以了。可是在同学们看来,这些选择之间就是存在好坏、对错、安全与否的区别。于是他们就在纠结和摇摆中,晃晃悠悠地等到了离开校门的那一天。

  庸俗的人掉入了一个人生误区,他们认为人生重在选择,如果做对了选择,就可以一步到位、一步登天、事半功倍。但其实事在人为,关键要看我们怎么去做。抛开“人为”的因素,谁能确定哪种选择是好的呢?出国?现在的海归一批批地上岸,头都要挤破了,连份工作都找不到的海归多得是。考研?大学生差不多有一半都在考研,可他们的人生因为考研有什么不一样了吗?就业?不是选择一个好工作就能保证你前途无量,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关键还是要看你怎么做这份工作。

  庸俗的人最善用的思维结构是“我认为某某更好,可是……但是……”一旦有“可是”、“但是”这样的字眼出现,就说明是自我在为自己找借口了,是自我在试图寻求最佳途径了。可是存在所谓的最佳途径吗?根本没有。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精彩,在我们没有到达那一刻之前,我们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每每当我说到不要迷信选择的时候,总会有人站出来反驳说:“还是有好的选择的。”我反问他:“那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好的选择?你怎么判断你的选择是好是坏?”他们的回答通常是:“从别人那里看出来的。”我们先不说自己有多少和别人条件相符的可比性,也不说世事变迁今非昔比,单就“从别人那里看出来的”这句话来看,就有成为二手人的风险。我们不在那一刻,就不知道事实会是什么。我们认为的好的选择,只是自己的猜测和迷信。说白了,我们相信有好的选择,还是因为心中的不安在作祟。事在人为,事情的差别只在“人为”上。

  庸俗的人之所以在选择中摇摆不定,就是因为他们相信人生有可遵循的标准,只要按照这个标准来活,人生就会有价值和意义。他们会把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尽量排除在外不去做。但其实回头想想,庸俗的人只是什么都没有做,他们的人生并没有因为没有去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而变得更美好,他们反而因此少了很多人生体验,限制了很多美好的可能。也就是说,对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并没有使我们的人生变得美好,而是变得毫无可能。

  我们成了一个没有态度的人

  从做事寻求捷径和犹豫不决上来看,庸俗的人属于投机分子。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定的价值模式,生活就会变得美好,变得不一样。所以他们总是什么对自己有利有益就做什么。他们的做事原则就是遵循价值模式。在今天看来,大部分人追求的价值都是金钱,所以大部分人的做事原则就是寻求金钱上的利益。这导致很多人的做事态度是由钱决定的。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可以不择手段。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可以完全妥协掉自己,就好比下边这位。

  面试主管说:“你说话的方式有点儿实在,不太灵活。要从事这份工作,说话就不能这么直接,这么实在。大部分客户都喜欢听那些好听的假话。你能为了这份工作变得灵活一些吗?你要知道,我们公司提供的待遇是非常丰厚的,为了这份工作,你做出点儿改变可是非常值得的。”

  庸俗的人听完会马上说:“当然可以!我可以为了这份工作做任何改变。我会做到客户喜欢听什么我就说什么。”

  庸俗的人为了达到自己渴求的目标,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对他人做出妥协。庸俗的人总是认为只要达到目标,自己就会变得不一样。他们认为有了高薪,有了学位,有了房子,或者进了好的公司,和某些重要的人建立关系等,自己就会变得不一样,而不认为是自己做到了什么,生活才变得不一样。庸俗的人把活出自己的权利交给了外在和他人,他们总是能看到别人的权利,而看不到自己的权利。庸俗的人把自己的权利用来成全自我,把自己也当成了成全自我野心的渠道。所以庸俗的人没有自己,只有自我,真实的自己已经为了成全自我一点点地妥协掉了。正因如此,他们才成了庸俗的人。

  我们总是不能全力以赴

  庸俗的人不能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情。他们不愿意把太多时间和精力花在一件事情上,他们做事情总是留有余地,总是保守地投入。庸俗的人总是冲着价值而来,他们看重的是结果,一旦看见形势不妙,或者感觉入不敷出,马上扭头走人。

  拿跑步来说吧,庸俗的人跑步,是为了实现预期的价值——减肥。他们在价值的驱使下开始跑步,可是坚持了两周以后,发现腰和腿都没变细,于是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跑步,试图转投到其他能实现自己预期价值的事物上。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是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看不到价值,庸俗的人就不会让事情持续下去,于是他们做事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庸俗的人活得就像盲人走路,总得有个导盲棍在前为自己探路,确定安全无疑后,他们才敢轻轻地往前迈一步。对于庸俗的人来说,价值和安全的标准就是他们用来探路的导盲棍。他们通过选择、判断、分别,来确定事物是否有利可图。如果感觉不好,他们便会马上收回自己的腿。他们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全力往前走,不能忘我地做事,不能无回报地做事。庸俗的人从来不要求自己发挥全部的能量,从不要求自己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也从不要求自己在某方面卓越和专注,从来不做有挑战的工作。庸俗的人只是哪里有利可图就在哪里。庸俗的人什么都想做,但做什么也不精专,所以什么也做不好,所以才庸俗。

  庸俗的人之所以会这样,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更爱自我,而不是更爱生活和他人。庸俗的人怕付出没有回报、怕产生损失、怕白费力气、怕不能挽回、怕不能体现自我价值,所以他们不能投入,不能忘我。庸俗的人不能彻底地、纯粹地去爱一个人,因为他们害怕完全地投入,换不来别人的真心,自己最终会一无所有。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更爱自我,而不是更爱生活。对我们来说,生活的一切都是成全自己的工具,都应该可以让我们有所得,如果不能给自己任何好处,我们就将无视它。庸俗的人不但对生活失去了敬畏感,反而认为一切都应该服务于自我。在庸俗的人眼里,生活是实现自我野心的渠道。庸俗的人的全部人生都是为了成全自我,而不是活出自己。

  庸俗的人有一颗患得患失、不安的心。他们就像随风飘荡的种子一样没着没落,总是不能扎根于生活,不能让心安于当下。庸俗的人只能游走在生活的边缘,不能深入地拥抱生活。其实对于庸俗的人来说,他们的人生总是只差那么一点点火候。

  庸俗的人的自我情感:自我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就不值得做,不符合自我需求的事物就没有价值。自我需要自己的付出和投入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庸俗的人的特点:总是患得患失;做事不认真、不专注,敷衍了事;时常犹豫不决;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回归不分裂的自己

  我们会相信一件事有价值,是因为这件事满足了自我的情感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揭开一个真相,看看我们所谓的价值和意义为何物。

  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曾做过一个关于鸽子的实验。他把饥饿的鸽子放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箱子里,无论鸽子做出什么活动,都有规律地间隔性地给它喂食。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鸽子开始重复做一些任意的动作。在食物出现之前,一只鸽子在箱子里逆时针转两到三圈,另一只则将头伸向箱子顶部的一个角落,第三只鸽子则做一个“举”的动作,仿佛把头伸在一个什么东西下面,然后把它重复举起。鸽子们学会了重复做食物出现之前它们所做过的任意动作,斯金纳把这叫作“迷信”行为。因为鸽子似乎确信是它们的重复动作引起了食物的出现,只要做这个动作,就可以得到食物。而事实并非如此,食物的出现和动作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巧合。

  这种“迷信”行为,在人类的行为中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出现。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价值和意义,都只是我们内心对事物的确定。我们所谓的确定,只是对自己想法的信以为真,只是把自己的猜测、预测、迷信,当作了事实。信以为真是我们的内心自圆其说和自我说服的结果。

  信以为真是价值和意义成为我们的行动力之前的最终环节。我们必须要相信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是真实的,否则价值和意义再大,也不会成为我们的动力。比如都说跑步可以减肥和锻炼身体,减肥和锻炼身体就是跑步的价值。如果你不相信这其中的价值,那说什么你也不会坚持跑步。这是价值变成动力的前提——信以为真。只有我们在心中确定和相信了,价值和意义才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才会把其当事实来对待。

  另外,我们的自信也来自我们对正面可能的确信。很多女孩都喜欢名牌包,她们认为名牌包是时尚、高雅、有品位的象征。所以很多女孩宁愿省吃俭用,顿顿吃方便面,也要买个名牌包,这就是价值的动力。接下来呢?女孩相信了其中的价值,每当拎着这个包出门的时候,都会相当自信,走起路来昂首挺胸的,说话也理直气壮,这就是自信。我们的自信完全来自我们对正面可能的确定。不但如此,我们对正面可能的确定,还可以成就更大的事情。

  圣女贞德是法国的民族英雄。英法百年战争时,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电影《圣女贞德》讲述了她的传奇故事。贞德一直坚信自己是上帝的使者,带着上帝的使命来拯救法国人民。她在战场上挥着自己的旗子无所畏惧地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地对抗英军。这样勇敢的行为发生在一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女孩身上,也让法国军队的将领和士兵感到不可思议。他们也相信贞德是上帝派来拯救苦难的人民的。贞德的到来大大增加了节节败退的法国军队的士气。在她的带领下,法国军队获得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利,扭转了惨败的战争局势,击退了英军的入侵,收回了奥尔良,直逼巴黎。

  其实,我们信什么都无所谓,因为那都不是事实,但是我们一旦相信,就会拿它当真理来衡量世界。我们总是把自己所相信和确定的当作事实来对待。贞德之所以能够创造法国的一段辉煌历史,就是因为她坚信自己的信念,她坚信自己是上帝的信使,身负拯救法国苦难人民的使命。这使她在战场上无所畏惧,所向披靡。那么贞德真的是上帝的信使吗?当然不是。

WwW/xiaoshuotxt.N 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程志良作品集
安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