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章 自己掌控加薪的按钮——20几岁要懂点人才经济学(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郑治伟

第9章 自己掌控加薪的按钮——20几岁要懂点人才经济学(2)

  是不是一个人受过更多教育与培训就一定能够取得更高的收入呢?具体到个人的劳动价值大小、工资高低还受到众多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只能做三百六十行中某一行的一个细小环节,这样,一个人的劳动价值不仅与其劳动的质和量有关,而且与其所工作单位的经济状况有关。如果其所工作的单位经济效益好,那么这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就可能完全被社会所承认或基本被社会承认;如果其所工作的单位经济效益不好,其所从事的工作就有许多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所以,尽管有的人,其人力资本价值比较高,从事的工作也是复杂劳动,但其所获得的收入即其劳动价值好像并不高,甚至比他人力资本价值低的人所获得的收入还低。还有不能排除的重要因素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的大小,社会关系多的人,可以通过关系到效益好、收入高的单位工作;没有什么社会关系的人只能在经济效益不那么理想的单位工作,从而其劳动价值也受到其社会关系大小的制约。

  劳动价值大小还要受到宏观经济状况的制约。在经济趋热、需求旺盛时期,由于产销两旺,其所付出的劳动有更多被社会和市场承认,劳动价值自然就比较高;经济萧条、通货紧缩时期,由于市场比较疲软,其付出的劳动有一部分没有得到市场的承认,劳动价值也就比较低。

  劳动价值的大小还与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状况有关。如果在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过剩,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没有那么多,企业就会对员工挑三拣四,要求严格,有意压低工资,员工的一部分价值没有得到企业和市场的承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其劳动价值就比较低;如果在市场上劳工不足,但消费需求旺盛,劳动力就有更多的主动权,员工工资自然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上升,会更加努力工作,其劳动价值也比较大。在劳动力市场上,一个人的劳动价值大小,或其所得到的收入的多少取决于其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也就是企业多雇用了这么一个员工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大的生产能力或经济效益。

  总之,一个人的劳动价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其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小、工作的努力程度、所在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宏观经济状况、劳动力的供需状况等。

  4.为什么会“三个和尚没水吃”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

  经济学里有一个著名的案例,讲了两头猪的智斗故事。

  大猪和小猪共住一个猪圈,为吃食竞争。猪圈一侧有一个踏板,另一侧有一个食槽。每踩一次踏板,自动投食机就会向食槽投放一点饲料。这样,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会抢先吃到食物——如果小猪踩动踏板,大猪就会在小猪跑来之前吃光东西;如果大猪踩动踏板,则有机会在小猪吃光之前跑来,抢到一点残羹。那么,两只猪会采取什么策略呢?说出来大家可能会有些难以置信,结果只能是一种——强壮的大猪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而小猪则等在食槽旁边,坐享其成。

  这是为什么呢?以小猪为例,对它而言,自己去踩意味着一无所有,但不踩则会出现两种可能:一、大猪去踩,它可以坐而待食;二、大猪也不踩,双方干耗,最终都会饿死——但这与小猪去踩的结果并无二致。对大猪来说,由小猪去踩踏板也是上策。但是,如果双方都静观其变,由于大猪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消耗不起。最终,结果只能是大猪去踩,并跑回来争食,这样多少还是有些收获。

  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属于经济学的博弈论范畴。博弈论是指个人或者组织面对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策略选择并加以实施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本文提出的这个“智猪博弈”早已作为一种博弈模型,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战争、政治、商业、体育比赛……几乎都能看到它的影子。而在职场当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任务完成,论功行赏时,有一些员工不劳而获,就像故事中的小猪,而另一些人费力又难以讨好,就像故事中的大猪。能者加班,而大伙一起拿加班费,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当公司需要加班时,常常出现“人多力量大”的状况,不论事有多大,加班员工越多越好。本来一两个人就可以做完,总会有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员工凑在一起。由此,“智猪博弈”就会出现。如果大家都耗在那里,不去工作,结果当然是“三个和尚没水吃”,完不成任务。但是,当中能者碍于面子或者责任心,往往不便坐而待之,就去主动完成任务。由于大家对彼此的行事规则早已清楚,其余员工在加班中便多是出工不出力。工作一旦完成,大家便共拿奖金——由此,能者成了辛苦的“大猪”,而其他人则成了舒服的“小猪”。

  除去加班,在向老板争取增加薪水或者福利时,也会出现“智猪博弈”。当一名员工被推选为代言人与老板谈判时,他在为公司所有员工的利益而努力。然而,同为可能受益者的其他人却在此刻扮演了“小猪”角色,躲于幕后。如果谈判成功,他们可以轻松分一±羹;如果失败,他们也可以全身而退,甚至发表一通与我无关的言论。而那名与老板谈判的员工,扮演了“大猪”,却有可能因此成为一名牺牲者。

  不仅在日常工作中会出现“智猪博弈”,在应聘工作时,有时也会发生。

  某名牌大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两名教授,分别教经济学和会计学。招聘伊始,便应者甚众,竞争激烈。经过长时间的层层选拔后,有两个教授(称之为甲和乙)赢得了机会,开始定岗。大学规定,会计学教授月工资6000元,而经济学教授月工资4000元(这是缘于会计学为时下热门),而甲乙两人都想去教会计学,由此开始最后一次竞争。双方的大体情况如下:二人均有会计学硕士学位,同时又兼有会计学和经济学两方面的教学经验,而且,甲的会计学教学经验还优于乙。依正常逻辑推测,甲教授已经占得先机,获得会计学教授职位顺理成章。甲教授对此也颇有信心。在与学校谈判过程中,他除了详谈自己的会计学教学经验外,为了证明能力,还谈起自己的经济学教学经历。然而与之相比,乙教授采取的竞争策略令人匪夷所思:在与大学谈判中,他极力否认自己具有经济学教学经验,甚至还有意贬低自己,声称如果自己去讲授经济学,实属将误人子弟。从甲、乙两教授向大学一方传达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乙故意拉大了自己与甲的实力差距。然而,最终定岗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乙非常愉快地获得了会计学教授职位,而甲只能退而求其次,教授经济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最终结果?更有能力和经验的甲教授为什么会在这场竞争中失利?这就需要应用“智猪博弈”来进行分析。该大学在整个招聘过程中,层层选拔,在最后选定两位佼佼者后,已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除非出现极其特殊的情况(如天灾人祸),基本不可能再重新招聘。而对于两位教授而言亦是如此,也都不太可能随便丢掉触手可及的美差。对此局面,实力稍逊的乙教授了然于胸,主动充当了“智猪博弈”中的“小猪”角色,释放出“宁可失去职位(实则当然未必如此),也不愿担当经济学教授”的烟幕弹。相比之下,甲教授的做法就逊色不少,在无意当中充当了知识渊博、能力全面的“大猪”角色。面对两位教授的策略,大学由于难以再开展新一轮的招聘,只能作出让甲去教授经济学的选择。

  这一事例无意否定知识的价值,而是指出,面对这一看似有悖事理、有违公平的“能者退其次”的结果,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博弈论在此起了关键作用。回头再看,设想如果甲教授了解“智猪博弈”,吃透竞争形势,只要采取和乙教授同样的策略——“一定要教授会计学”,就很可能达到目的(因为他确实比乙要强一些)。但是很遗憾,他在“智猪博弈”当中扮演了能力更强,却费力不讨好的“大猪”角色,输掉了竞争。

  大猪四处奔波,小猪坐享其成,“智猪博弈”损害了辛苦、能干的人,然而这却符合博弈论的规律。在职场当中,一名员工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也应该了解一下博弈论,在人际关系复杂的企业里,学会切实维护属于自己的利益。

  5.80/20法则无处不在,年轻的你要善于发现

  80/20法则说明,你可以只用两分的努力,获取八分的利润。问题在于你知不知道那两分的努力是什么。如果你没有运用80/20法则来调整你的策略,那么可以肯定你的策略有很严重的缺失。也可以说,你并不了解你在什么地方赚钱、在什么地方赔钱。而且几乎可以断定,你为太多的人做了太多的事。

  ——科克(美国畅销书作家)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在例行的普查活动中,对美国上百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凡是经营状况良好且业绩优秀的公司,都符合“二八定律”:这些公司中80%左右的业绩是由20%左右的人才创造的,而这20%左右的人恰恰担任着公司80%左右的技术和管理经营职能。讲到这里大家也许会产生疑问,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二八定律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经济学上,二八定律也叫做帕累托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总结发现的,因此而得名。帕累托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小部分,大约20%,而其余的80%,尽管在数量上是多数,但对于整体的作用却是次要的,二八定律反映了事物内部的一种不平衡性,但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它无处不在。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郑治伟作品集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