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评论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章 反理学时期(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 作者:胡适

第9章 反理学时期(4)

  在学十年,选而仕之,使自署其习云“能某事”,得以课勤其实,悉考为伍贰,禄俸足以养廉,历练国事;能则迁升,不能则罢去。(上,四十七)在政治方面的应用,只是论政,以身所当者为定,考古斟酌调剂之。仁义礼乐,遵二帝三王为法。至于典制政刑,采之历代,庶可施行。

  尧舜三代风气未开;今所用者,亦政之大端;而世所行,皆汉唐以来累朝讲求明备,传为定章。使天下安宁,不过济时救弊也已。

  (中,二十二)

  上文最后引的一段话,即荀卿“法后王”之意,但费氏父子说的更痛快明白。如云,“尧舜三代风气未开”,此是何等见识!费氏父子又举封建井田为例,说明此意。他们说:

  欲行郡县阡陌于先王风尚淳质之世,时有所不可;即欲行封建井田于后王人心大变之日,势亦有所不能。

  故封建井田,先王之善政也;郡县阡陌,后王之善政也。所谓“王道”,不过使群黎乐业,海宇无扰,足矣。(申,二十三)这是历史的眼光。费经虞曾讲《中庸》“议礼,制度,考文”云:

  定天下之大端在礼。六官,一代之政俱在,名曰《周礼》,则礼广矣。度与文皆礼中事,别成一条。天子公侯卿大夫庶人悉有定数,不敢逾越,此之谓度。

  文者,所以知古今因革变通也。议者,合众论而成一是也。制者,画为一代章程也。考者,取其适用而不颇僻也。(中,二十六)他们的结论是:

  立政兴事,不泥古,不随俗;或革,或因,上不病国,下不困民,求合于中。(中,二十四)应用的标准仍是那实用主义的标准,——“济时救弊也已”。四、费氏议论人的态度费氏父子经过无数痛苦的经验,深知人情世故,故他们议论人物,往往能持一种忠恕平允的态度。自从宋儒以来,士大夫自居于穷理,其实只是执着一些迂腐的意见;他们拿这些意见来裁量人物,往往不惜割削人的骨肉,勉强凑合他们的死板法式。

  他们自己迷信“无欲”为理想境界,所以他们上论古人,下论小百姓,也期望他们无私无欲。他们抱着成见,遂不肯细心体谅人们的境地,一律苛刻。吹毛求疵,削足就履。

  所以自程颢、朱熹以后,学者心眼里只认得几个本来没有的圣人,其余的都不是完人。殊不知他们的教主孔丘先生在日本是一个很和平圆通的人。

  孔丘也肯见见南子,也不拒绝阳货的猪肉,也和他国里的一班贵族权臣往来问答;他的弟子也有做季氏的家臣的,也有做生意发财的,也有替蒯瞆出死力的。

  他老人家晚年也曾说过,乡愿是德之贼,而狂狷却还有可取。他老人家教人要“绝四”,而宋儒却偏偏忘了“毋固”“毋我”的教训!费氏父子对于宋明理学家的这种态度,最不满意,常常提出抗论。他们说:

  夫运代不同,犹四时之递序;而性情互异,若水火之相隔也。……历代人才不一:

  识高而学浅,或学赡而识卑;或文多而浮,或武壮而暴;或刚德而败事,或激昂以邀名;或谋深而谤腾,或名重而毁至;或始而亡命江湖也,后能立勋钟鼎;

  或其初托足匪类也,继乃望重朝端;或辱身以就奸贼,而曲忍全君;或畏势觉其难移,而退避免祸;或公忠体国,事欲核实,而诸臣怨之;或招呼同类,朋党害政,而天下称之;或为众所攻而未尽非,或为众所宗而非无过;或规模弘远而人议其侈,或守身清介而人讥其固;或刚正之质以温厚为怯懦,或柔婉之哲以劲直为乖张:

  ——天下原非可一定不移,为衡宜百务精当。……此伊尹不求备于一人,孔子论朱干玉戚豚肩不掩皆贤大夫也。乌有一生事事无疵,言言中节乎?……宋世曲士陋儒,志浮目狭,未尝炼达,辄凭枯竹衡量古人。

  洗沙而数,拔毛而度;未悉之事,闭户以谈;往代之非,意见为刺;削平生之勋德,搜隙罅以为罪。……固薄之论满世,忠恕之道全乖;使识略高贤遗冤简册,饮恨九原:此百世无已之大痛也。(上,十一~十二)这已是很平允的议论了。他们又说:

  邵雍曰,“古今之时则异也,而民好生恶死之心无异也。”故人臣不幸,世治而遭值奸凶,世乱而陷没盗贼,隐忍污辱,苟全性命,保妻子,以守宗祀,未为尽失。惟相与煽乱为可诛耳。

  故生命,人所甚惜也;妻子,人所深爱也;产业,人所至要也;功名,人所极慕也;饥寒困辱,人所难忍也;忧患陷厄,人所思避也;义理,人所共尊也。

  ——然恶得专取义理。一切尽舍而不合量之欤?论事必本于人情,议人必兼之时势。功过不相掩,而得失必互存。不尽律人以圣贤,不专责人以不死。不以难行之事徒侈为美谈,不以必用之规定指为不肖。

  后事之忠咸足以立身,异时之善皆可以补过。从古从今,救时为急;或可或否,中正为宜。倘坚信宋儒刻隘臆说,恐伊、吕、微、箕生于汉唐,亦多遗议矣。《诗》云:“神之听之,终和且平。”所当尽绝语录酷深之浮辞,仍守经传忠恕之定旨。(上,十三)这种见解,非常平易,却是宋以后无人敢道的议论。程颐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那种武断的论调,在这八百年中,不知害死了多少无辜的男女。

  费氏把生命,妻子,产业等等,和义理看作同样重要的东西;教人要把这各种分子合起来看,不可单拿“义理”一种来评判人。这真是平允忠厚的态度。

  他们又说:

  尚论者,生不同时,事不共历,固宜考详始终,推量隐曲,安可悉铢两于圣贤而立论哉?古人有言,“难得而易失者,时也。”不特此也。

  难一而易二者,心也。难合而易乖者,情也。难决而易动者,疑也。难无而易有者,争也。难平而易忿者,气也。难免而易来者,忌也。难伏而易起者,谤也。难完而易瑕者,名也。难久而易变者,事也。难善而易坏者,政也。难除而易生者,弊也。……难通而易执者,意见也。难悔而易遂者,过误也。难成而易欺者,勋业也。

  世若此其纷纷难处;甫一行事,操尺寸而议者在其后矣。有不自恐自惧,而深究责,大生愧悔,求以寡过,尚何敢任意苛搜,轻刺往哲哉?(上,十七~十八)这一大段中,如“难一而易二者,心也;难平而易忿者,气也;难通而易执者,意见也”,皆是阅历有得的名言。宋以来的儒者往往意气用事,勇于责人,而不自觉其太过。

  如朱熹之劾奏唐仲友,如元祐后人之诬蔑王安石,都是道学史上的绝大污点。费氏最恨那“斤斤焉同乎我者纳之,其未同乎我者遂摈而弃之”

  (上,四四)的不容忍的态度。费氏形容他们:

  不危坐,不徐言,则曰非儒行也;著书不言理欲,则曰非儒学也。二三师儒各立一旨,自以为是;外此。非。绝天下之人,以为不闻道;自命曰真儒。其说始固蔽不通,学者不能尽可其说,辩论亦从此纷起矣。

  ……于是以儒之说为昧难测也,儒之意为执难平也,儒之事为烦难从也,儒之情为隔难合也,儒之气象为厉难近也。彼方夷然自远,此复绝之;不肯钳然以处人后,二者各欲为名高,交相恶矣。

  ……立于朝廷,两相危陷,……以忧社稷。下处草野,是非烦辨。损害学案,激使他趋。天下之人婚官丧祭,终身儒行之中,所尊反与儒异,所言反与儒敌,其何尤哉?(上,四四~四五)宋以来的理学有几个大毛病:第一,不近人情;第二,与人生没大交涉;第三,气象严厉,意气凌人。费氏父子痛斥这种理学,说他“矜高自大,鄙下实事”。(上,四七)他们要提倡一种平易近人的“中,实”之道:

  盖圣人立教,十人中五人能知,五人不能知,五人能行,五人不能行,不,以为教也。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蔽。(上,四五)这真不愧为实用主义者的态度。

  费氏父子皆有历史的嗜好,故他们对于古今学派的异同沿革,也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他们,他们提出一种“心理区别论”来解释历史上学派的异同。他们说:

  天地缊,万物化醇。……人生其中,性安得皆同而不少异耶?男女媾精,自化而形,目于色,耳于声,鼻于臭,口于味,其官甚异;同出一身,不见其异,不闻其同也。学者论道,安得执其同,遂谓无异;执其异,遂谓无同耶?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圣人以狂狷兼三德也。《洪范》传曰:“又用三德:平康正直,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平康,中行也。沉潜多者狷。高明多者狂。刚柔者,裁之也。……高明而教使柔,沉潜而教使刚,然后才因学以当于用。(上,四九)中行,狂,狷,同传圣人之道;高明,沉潜,不可偏废。圣人谓颜氏之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子贡告诸往而知来:高明者欤?子羔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沉潜者欤?子张之学多高明,门人所传近于狂;子夏之学多沉潜,门人所传近于狷。师也过,商也不及,圣人进退之;未尝谓二子遂以过不及终其身也。……高明而学焉,则以高明入于道;沉潜而学焉。则以沉潜入于道。道同而所入异,入异而道亦同(疑当作因)之不同。韩愈所谓学焉各得其性之所近也。(上,五○)我们分中行,高明,沉潜三种性质,颇似近世詹姆士说的哲学家有“心硬”“心软”两大区别。

  高明一派,费氏谓近于刚,其实乃是詹姆士所谓“心软”的一派。沉潜一派,费氏谓近于柔,其实乃是“心硬”的一派。

  心软,故富于理想,而易为想像力所诱惑;自趋于高明,而易陷于空虚。心硬,故重视事实,重视效果;虽不废想像,而步步脚踏实地;然其魄力小者,易堕入拘迂,易陷于支离琐碎。费氏拿这个区别来说明学术思想史上的派别:

  后世学者,性本沉潜,子夏氏之儒也;而说变焉。自以为尽于圣人之道;执其说[以]非天下之高明。学者之沉潜者皆从而和[之],谓其非合于圣人,不知其为沉潜之非高明也。

  性本高明,子张氏之儒也;而说变焉,自以为尽子圣人之道;执其说[以]非天下之沉潜,学者之高明者皆从而和[之],谓其非合于圣人,不知其为高明之非沉潜也。

  圣人之道于是乎异矣。群言肴乱,不得圣人折衷之,必折衷古经乃可定也。古经之旨皆教实以致用,无不同也;而其传亦皆学实以致用。即有异,无损于圣人之道,亦不害其为传也。(上,五一)以上说的,皆为有人间“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言学异同之辨”而发的。小程子与朱熹属于沉潜一路,陆王属于高明一路。费氏此论最为平允,发前人所未发。

  费氏父子的家学也属于沉潜一路,故费密虽受学于孙奇逢,为王学后人,而他攻击“良知”之说甚猛烈;他只取王守仁恢复古本《大学》一件事而已。费密作《孙徵君传》(《耆献类征》三百九十七,页三六~三七),只说:

  其学以澄彻为宗,和易为用;是王守仁,亦不非朱熹。密曰:“先子有言,汉儒注疏邃奥,学者安可不造?”徵君则叹以为果然。费密所取于孙奇逢,如是而已。费密又自说是子夏七十二传。是他也自居于沉潜一路。但他屡次自命为中行,自称为“中传”,自以为得古经之旨,故对于程朱陆王的玄学方面一律攻击。

  然而他的推崇古注疏,他的崇尚事实,都只是他的沉潜的天性的表现。他所攻击的程朱,只是程朱受了高明的传染的方面,并不是他们的沉潜的方面。我们也可以说他“自以为尽于圣人之道,执其说以非天下之高明,……谓其非合于圣人,不知其为沉潜之非高明也。”

  但费氏父子的沉潜,虽然是个人天性的表现,却也是“时代精神”的先驱。八百年前,程颐给他的哥哥程颢作《行状》,曾述程颢的话道:

  道之不明,异端害之也。昔之害,近而易知;今之害,深而难辨。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言为无不周遍,实则外于伦理。穷深极微,而不可以入尧舜之道。

  这是二程当近世哲学开幕时期对于中国当日思想界下的诊断。他们深知当日最大的病根是那“高明”病,是那“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的玄学。

  然而自他们以后,以至明末,五百年中,程朱之学盛行,结果还只是一种“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的玄学。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两宋时代高明之病太深,病根入骨,不易拔去。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这个鬼就是玄学鬼。二程不睬邵雍、周敦颐的玄学的宇宙论,却舍不得那主静主敬的玄学。朱熹提倡格物穷理,却又去把二程唾弃的先天太极之学重新掘出来,奉为玄学的奇宝。

  陆王唾弃先天太极的玄学,却又添出了“良知”“心即理”的玄学。陆王末流的玄学狂热,更不消说了。高明的病菌弥漫在空气里,凡要呼吸的人,多少总得吸一点进去;沉潜的抵抗力强的人,也不能完全避免。

  所以费密活在程颢之后五百年,他诊察五百年的思想界的毛病,仍不能不下“囊风橐雾,可有可无”的诊断。五百年的玄学病,到此已成“强弩之末”;李闯、张献忠继客氏、魏忠贤之后,屠杀了几百万生民,倾覆了明朝的天下,同时也冰冷了五百年的玄学热。

  费氏父子一面提倡实事实功,开颜李学派的先声;一面尊崇汉儒,提倡古注疏的研究,开清朝二百余年“汉学”的风气:他们真不愧为时代精神的先驱者!

  十三,九,十七,脱稿。

  李塨

  李塨(1659~1733),字刚主,号恕谷,蠡县人。父明性,有学行,隐居不仕,是一个遗民,学者尊为孝悫先生。颜元为他作传。

  1677年,十九岁,中秀才,学院为吴国对。

  1679年,廿一岁,始见颜元,深以颜学为然,“遂却八比,专正学”。

  1681年,廿二岁,作日谱。是年《年谱》云:“夜卧思天地间无处无鬼神,人无处可离敬。如此卧也,焉知无神视,无鬼凭?敬耶,神钦鬼敛;肆也,神惧鬼凌。敬肆,祸福之机也,奈之何不懍?”

  二十四岁时,或问天有上帝乎?曰,“有。门有神,山有神,岂天而无主宰之神乎?《诗》曰,在帝左右。《书》曰,予畏上帝。非有而何?”,这些地方,可见其陋。他终身不脱宗教思想。晚年惟以“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自律。岁后,“每曰存心使如帝天之临。”

  岁时,“每日下书‘小心翼翼,惧以终始’以自勉。”颜李皆是《太上感应篇》一类的宗教家。(二十四岁,“自勘家人多病,皆由己懈惰,天降之灾。”)1683年,父死。1686年,廿八岁,入京。在京时,与许三礼(酉三,河南安阳人。为当时的名御史)交。许三礼著有《圣学直指》诸书,恕谷引其言曰:

  宋儒以理注天,且云心中自有天,似讳言苍苍者,则贯天人之学绝。又率不信鬼神。似以心外无鬼神者,则格幽明之学绝。

  又记他的谈话曰:

  道原于天,终于天。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功力也。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归结也。天行健以生生也。君子自强不息以行仁也。今儒者遗置天地民物,但言明心见性,只为戴儒巾之禅和子而已。恕谷似颇受他的影响,因为他们师弟本都是这一路的人。他有与许酉山书,首论尊德性,德即智仁勇,及《周礼》六德等;性即形色。圣人践形即是践其肃义哲谋圣以全形色之天。要使躬行日用事事自强不息。次论道问学。引《大戴记?保傅篇》说小学履小节,学小艺;大学履大节,学大艺,皆修己治人之事,不以读书著述为教。恕谷期望酉山“以忠信笃教为德,以诗书礼乐为学”。

  1688年,三十岁,寄书与费密论学,有复书。是《年谱》云:“思仁道大,求之惟恕。……乃自号恕谷。”

  1695年,卅七岁,他的学生郭子坚请他到桐乡。是为第一次南游。在扬州拜费密,见其弟子蔡瞻治岷。在杭州见王复礼草堂。王氏著有《三子定论》(朱、陆、王)。

  恕谷记其言论,有“太极图本道家说,今本《大学》《孝经》系朱子改窜,晦圣经本旨,程、朱、陆、王皆染于禅”等语。秋间北回。

  1696年,卅八岁,毛奇龄寄赠《驳太极图》《驳(河图)(洛书)》。

  1697年,三十九岁,再到桐乡。在浙时有《上颜先生书》(二,三四),可见他已受南方学者的影响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胡适作品集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胡适文集(选)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习惯重于方法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胡适说:哲学与理想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留学日记禅学指归看破不说破白话文学史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贰胡适论人生:立场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说儒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胡适说:社会与文明胡适诗存自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