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作者:南怀瑾

169

少欲知足不仅是要求出家人遵守,在家人也要做到。少欲已经难了,知足更难。中国的儒道两家也都宣扬知足,这是东方文化共同的观念。依照东方文化的人生境界,什么是幸福呢?只有知足才能常乐,才能算是幸福。在我们小的时候,这种观念是基本的教育,那时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如何作人,现代的教育受外国的影响,目的是为生活。其实生活也就是作人,但是变得很短视现实,一味追求幸福。可是幸福不是能追来的,只有知足才能有真正的幸福,幸福的标准也不是绝对的,只有自己心理上知足,就永远在幸福中。

看见人家吃得好,我也想吃好的,不过我能吃得饱的话,不管是吃好的吃坏的,那个舒服都一样的。你穿好的,我穿坏的,是有差别。但是穿到我不感冒不冻死,目的都达到了。小时我们都读过「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者,比上不足下有余。」这就是叫我们知足。

佛的出家、在家两众弟子一定要注意,在行为上要做到少欲知足。社会上一般人对学佛的人要求很严格,这是错的,因为大家都是人,大家都在修。第一步先做到了少欲知足,然后是下面一句话:「而不舍世法。」这是入世的,不离作人的本位,不管在家出家,不舍离世间一切法。我常告诉出家的同学,不懂世间法你怎么学佛?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他世法全懂,太子出身,然后出家修出世法。有的青年一来就学佛,我看了头都大了,你连人都没有作好,还成佛?人怎么作都不知道!所以我常劝人,你先学作人再来,不是要推辞你,这是根本。如果连人都不会作就可以成佛的话,这种佛也不用学了。

当年我陪同禅宗老师,去四川万县看他的老师能缘和尚,这位太老师是近代禅宗的四大老之一,与虚云和尚齐名。我想象中的得道高僧一定住在山中,环境清雅。那晓得到了一看,太老师住在闹市当中的钟鼓楼上,外头是市场。他也没有如我想象的在打坐,而是在抽着长烟筒。我们师徒就向他磕头,太老师很客气,他赶快起身:「唉,好了,好了,起来,坐,坐。」然后他问我是谁,我师父向他介绍我是他的徒孙。他说:「噢,好啊,年轻人还学这个。」就起身去炭炉烧开水要泡茶。我师父忙劝他歇手,让给小辈来做吧。他执意不肯,亲自烧水泡茶端给我们,我们当然马上站起来,连说不敢不敢。他就告诉我们:「我已经不是大庙的方丈了,今天你们来我这小地方就是客人,世法的礼不可废。这是『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太老师引用的禅宗的名言「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第一句是说道体真空,得了道的无言境界,这个时候万缘皆空,万念放下。第二句是说起用,起用就是有,放下就空,提起就是有嘛!成了佛也是要说法、要作人的,作人做事有万行门,其中一点马虎不得的。

所以你们学佛的人要注意,「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这就是戒律!

一般在家人被称为居士,其实是不够资格当居士的。居士要有年高、有德等等条件。现在只要头上还留着两根头发就是居士,反正也没有关系了,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吧!不过我就不愿意当居士,我当不上,什么都不是。一般的居士们对出家人有过份的要求,好像出了家的就要离开世法。出家还要不要吃饭穿衣?当然要,既然要就还是在世法中。所以在家出家的学佛人千万注意,要「不舍世法」。如果为了想舍离世法而学佛,就已经错了。因此也要记得我们一再引用过六祖的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不坏威仪,而能随俗。」这一句话严重了,第一个要求是针对出家众的,第二是对在家众。我们知道戒律是学佛人的行为规范,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叫作威仪,也叫作律仪戒,就是现在学校里面属于训导方面的事,管品行的。譬如衣服要穿整齐,也是威仪,有些同学从美国读书回来,衣服穿得很随便,一问之下,他说在美国就这么穿的。我说你在美国看过什么世面?你在哈佛大学读了几年也就在那个小圈子中,美国的上流社会你有朋友吗?你去那边看看,人家还是衣冠整齐的!你就学到那些不入流的东西,然后回来说这是美国派头,你骗别人可别骗我!这就是威仪的道理。处处都是威仪,人要有人的风格和风度。有的人即使戴个眼镜也戴不好,滑到鼻子上去了,你就不能去调紧一下吗?任何小地方都要注意,尤其是出家人,更是要注意。

当年张献忠和李鹞子杀人如麻,他们杀到四川,一定要见一位有名的破山禅师。和尚见了他们,就要他们答应不再杀人;他们反将一军,如果师父肯吃肉我就不杀人。破山一听,好!拿肉来,我吃!这就是「不坏威仪,而能随俗」的智慧表现。

所以这一句经文是要出家人能做到随俗,而自己不坏威仪。不能随俗就不是菩萨道;进一步说,菩萨道不但能随俗,还能够下地狱,还能够变畜生。有经典说,要修一切畜生行才能成菩萨道,这话严重了。例如你想度狗,做不到,因为你不能说狗话,不了解狗的生活。所以菩萨要化身千百亿,要化成狗身,才能够教化狗。根据华严境界,地狱中有菩萨,魔鬼中有菩萨,畜生道也有菩萨。

「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因此,菩萨能随时起神通智慧,引导教化众生。菩萨度众生,就是让众生搭乘自己驾驶的车船,乃至让众生骑在自己背上,把众生送到快乐清净的境界。度人的定义是牺牲自我,使别人幸福。

「得念总持,所闻不忘。」总持就是梵语陀罗尼,是总纲的意思。因此咒语也叫陀罗尼。咒语是不用解释的,你只要抓住这个就什么都抓住了。大家学佛不能得总持,所以脑子容易昏沈,听了看了很快就忘,有定力就是得念总持,脑力自然就好了。阿难就是修总持法门的,所以能把佛说的法,记得一字不差。

有的同学连刚才拿的这本书,是从哪个架子抽出来的都记不得,现在的事都记不得,还想修行到能知前生事的宿命通?如何能知前生事?就要得念总持,才能所闻不忘,因为所有的种子都在阿赖耶识中。

这个也是戒律,也是功夫,可以拿来考验自己一天到晚修行在修个什么。记忆力也是智慧,你脑力不好,学什么都不成功。你说因为自己什么都学不成功才来学佛,佛就那么倒霉吗?佛是第一流智慧的人才学得成的,要有悟力和记忆力的。所以打坐修持先要能把脑力健全,悟性要高,不管什么学问,一接触就理解就记得。定力够的人没有总持力不增加的。若是越修持记忆力越减退,那什么也不要谈了。

「善别诸根,断众生疑。」这一句是对法师们说的,法师负责教化,要能把人家的根器搞清楚,顺着解答人家的疑惑,使他走上正路。善别诸根,就是知道这人的根器,前生所带到这一生的脑力、功德力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善根。如果没有善根可以让他学别的,别的也是佛法啊!一切法皆是佛法。根器拿唯识来说,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种性,拿现代教育的语言来说,就是性向。看这个人的性向适合什么,就导引他走上哪条路。这个人能画的,就教他多画佛像,他佛像画多了,自己样子也会转变。这个人爱唱歌,就教他梵唱,唱华严字母,唱好了也可以使人入定,这些都是方便。

「以乐说辩,演法无碍。」能够说法的,要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他如果是个鬼,你就得说鬼话来度他。

「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十善业道,去恶为善,把身口意的恶业转过来,这个刚才讲过了。净十善道是修行的第一步,是修五乘道最初步的人乘道,前面也说过了。

光修十善业道就是学佛吗?不是。你注意这个经文,一个字都不能放过。是要「净」十善道,光是除一切恶、行一切善还不算,要善恶两头都不住,达到心净则佛土净的净土境界,这样才能受人天福报。

其实出家人比在家人有福报,头发一剃,就可以住在山明水秀的地方,即使在都市中,至少也有明窗净几。吃的虽然没肉,但是也有素鸡,这些都是清福。我们把福气分成洪福与清福。洪福是在这个红尘滚滚世间的福气,像普通人有儿有女有钱有地位之类,其实这都是烦恼,福气福气,福愈大气也愈大。有洪福的人往往享受不到清福,有清福的出家人,往往不珍惜清福。清福是哪里来的?是修十善业道来的。

明朝有个读书人,学问很好但是不出去考功名。他每天晚上吃过饭一定烧一炷香,一路拜到门口,然后插在门口。这个叫作烧天香,供养天神。他烧了几十年的天香,终于感动了天神,有一晚,天神现身在读书人面前,问他有何所求。读书人说自己一无所求,天神一听都为之动容;再问他真的什么都不要吗?读书人想了一下说,自己真的什么都不要,只希望能够健康长寿,游遍天下名山,一辈子没有烦恼。天神听了又动容了,说此乃上界神仙之福,不可妄求。他求的这个就是清福,你要求功名富贵都可以许你,你要求这个,办不到的。

你看,什么才是福?可惜有人享清福却不知人在福中,结果消了福报,那才惨了。所以「净十善道,受天人福」是享清福。有些学佛的人都很有福气,可是他不懂,反而向我埋怨说,自己学佛那么多年了,什么都没有。我反问他,你还能要什么啊?你已经很舒服了!怎么不明白呢?

「修四无量心,开梵天道。」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菩萨道的基本。怎么叫无量心?慈悲喜舍心都是无限的,胸襟开扩,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学佛先修十善业道,进一步修四无量心。修成了四无量心得什么果报呢?梵天道。上面已经说得天人福了,还有梵天道吗?修十善业道所得的果报,是欲界天的人天乘之报,有五欲之乐。修四无量心的果报,是欲界天再上一层,色界天的梵天之报。所以修四无量心的功德,比修十善业道大。

「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劝请说法」在《普贤行愿品》和其它经典中都常见到,是劝请诸佛菩萨和大善知识多多说法,就是弘扬教化。对别的教化也要随喜,就是要多鼓励,要「随喜赞善」。

大家读到「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可能觉得文字很容易懂。但是为什么佛菩萨还要人家来劝他说法呢?可见说法不是容易的,教化人不是件痛快的事,而是痛苦的事。在座诸位有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应该了解这种心情。所以诸佛菩萨有厌烦说法的心理,需要劝请,也需要鼓励。古代的戒律有这一条,百里之内有法师说法,不去随喜赞善是犯菩萨戒的,因为农业社会人口不稠密,文化不发达之故。现代都市交通发达,到处有善知识在说法,就不能严格遵守了,但是一有机会还是要劝请说法,随喜赞善。

再从反面来讲,经文这么说,可见得众生不愿意做这件事。众生的心理都希望让别人来做,自己只想占便宜,不肯出来。

其次,「随喜赞善」是我们要多多学习的,不只是对诸佛菩萨如此,对朋友也要如此。看到别人成功了、受人称赞,自己就心生妒嫉,这是凡夫常有的心态,是不对的。看到人家有好的行为,应该称赞他,多捧捧人家嘛!不要如此悭吝,连捧人家都不肯,这又不花本钱,为什么不干?学佛不一定靠佛经,看到别人家不好的心理行为,自己能引以为诫,看到别人做了好事,能跟着起欢喜心,也是菩萨道。因为一般人不但不爱随喜赞善,反而爱批评别人,所以造的口业也特别多。

能做到上两句经文,果报至少是「得佛音声」,来生的声音悦耳。声音也是相貌,例如有的人相貌很好,但是很倒霉。为什么?因为内相不好,声音破,就破了福气,也就是前生吝于赞人。有些人相貌不好,但是声音好,因而成了有名的歌唱家或演员,有可能是前生多念佛来的,更有可能是前生多随喜赞善。佛的音声我们没有听过,但是经上的记载是,听了可以使人开悟,心情宁静,这是多生累世口德累积来的。

「身口意善,得佛威仪。」能起心动念,外在行为都是佛的境界,自然得到佛的庄严形像,这也都是靠功德累积而来的。

这些福报要怎么样才修得到呢?第一步,要作好人做好事,净十善道,修到欲界天人的福。进一步,修四无量心,修到色界天人的福。而不以此为满足,还要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学佛就是这样学的,不是南无南无才算学佛。

「深修善法,所行转胜。」大乘佛法就是修一切善,这不是声闻缘觉众可以做得到的。你看,佛弟子们多半是出家众,专修声闻缘觉,固然少了做恶事的机会,但是离世修行是小乘道,不是菩萨道。大乘之道是积极地修一切善,不逃避。既然修一切善法,那就不免要入世。能跳进染缸而不被污染,是多么的难!所以菩萨修大乘道,难行而行,不断地进步,善上加善。

「以大乘教,成菩萨僧。」以大乘道,劝出家的小乘弟子们,能做到深修善法,所行转胜的菩萨道。

「心无放逸,不失众善。」坚持自己心念,毫不放松地行一切善。

「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这一篇讲大乘菩萨道的缘由,是上方众香国的菩萨,来向释迦牟尼佛求法,佛交待他们「菩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道理。「不尽有为」是无止尽地修有为法,不是空,做善事就是有,不是空。

不尽有为还是需要智慧的,不是盲目的去做,否则善事反而会成恶事。我常说,害人利己的事不要做,利人利己的事可以做,可是世人都是拚命做害人不利己的事。大家检查检查自己和社会上许多的行为,是不是害人不利己的事居多?所以菩萨道是要「悲智双运」,「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现在佛要交待「不住无为」的道理。无为是得了道,证得涅槃。菩萨为什么不住那个境界呢?

「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空、无相、无作(或称无愿)是大乘的三解脱。空,是一切本空,开始学佛以空为基础;无相,是不着相,不被现象欺骗;无作,是作而不作,一切行为过了就算了(无愿是没有带着什么为求之念)。

昨天有位外地来的学生,他已是有名的教授,也常常为人说法。他问我一个问题,他那边有对夫妻已经生有两个女儿,还想再生一个儿子,前些时候一定要他来找我帮忙,我就说念念观世音菩萨的白衣咒。结果第三胎又生了个女儿,嘴上还缺一块。这教授就问我为什么不灵。我告诉他,佛菩萨没有保证过「有求必应」,这句话是后人写的。何况「有求必应」还有一条:「诚则灵」,怎么样叫诚恳是很难的。一般人学佛都是以投资的观念来学佛,根本不是学佛,灵不灵还是要配合善行。至于嘴唇畸型,你要去问一问那夫妻,在怀孕前和怀孕期是否吃了不对的药物,这是很有可能的。行为要自己负责的啊!全靠佛菩萨而自己心行不配合,是绝对不会灵的。所以当菩萨也真难,这个来求愿,那个也来求愿,一不合愿就变成怨了。

因为讲到无愿才想到这一件事,所谓无愿就是儒家说的:行义所当为之事,自己良心觉得应当帮忙的就去做,做完了也不要问代价。

你们也许会问,三解脱是空、无相、无作,那不是什么都放下来了吗?这里佛经告诉你,「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知道空,但是绝对不入空,空了谁去救世界?大乘菩萨是要入世行善的。所以「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无起就是不动心,学佛能够不动心当然很好,但是大菩萨积极为善,处处要找善事来做,不会以无起为究竟。

超越小乘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无常、苦、空、无我是佛法的基本道理,尤其是小乘佛法的基础。无常就是没有永恒的存在;世间都是苦的,没有乐的;一切本空;一切无我。可是到了大乘菩萨道,就要超越小乘的境界。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虽然看到一切是无常,可是对于行善去恶却不厌倦。否则会认为:既然作好事也无常,那何必做呢?

ww w . xia oshu otxt.NE 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南怀瑾作品集
金刚经说什么禅宗与道家易经系传别讲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般若正观略讲历史的经验老子他说学佛者的基本信念论语别裁易经杂说参禅日记孟子旁通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维摩精舍丛书如何修证佛法